★旅游地点:无锡江尖公园
虽然下着大雨,我还是乘坐公交车去了江尖公园。这座公园其实一直想去,但每每总是很完美地与它擦肩而过,这次即使天公不作美,也很执意过来打个卡。
江尖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原以为只是借助古运河建造的一座公园,没想到走进去才发现这里还有不少古建筑呢。虽然深一脚浅一脚,不小心就会踩到水塘里,但踩过一次就无所谓了,反正鞋子已经湿了。
这里原来叫江尖渚,就是京杭大运河里比较大的一块陆地,呈三角形,尖的一头探入江中。明代以前是芙蓉湖中的沙渚,因此又名芙蓉尖、蓉湖尖,简称湖尖。整座公园由江尖、后海闹春、莲蓉苑、站前灯火等组成。
过桥是游船码头,在这里可以乘船游览大运河。不过今天雨势有些大,倒是没有看到客人乘坐游船。
沿着河边走了不多远,就看到一座挺有老旧风格的房子,原来这是纸业公所旧址,东面就是横浜,砖墙有着明显的修补痕迹,不过保存还算是比较完好的,我从远处看过来的时候,还以为是后来复建的呢。
在清水门头的上方,还有残留的砖细门额“壬戌二月”的字样,根据这行字推测,这幢建筑建于一九二二年。也就是说,早在民国时期,无锡的文文教事业、报业和印刷业已经相当发达了。这座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风格,砖木结构,三间三进,都是两层的洋房,第二进和第三进是四合院式的转盘楼,那个时代这种建筑还挺流行的。
纸业公所旧址的后面还有吴稚晖先生陈列馆,不过今天没有开放。旁边的建筑就新得多了,一色儿的白墙黛瓦。
往北走到转角处,这里的河道就很开阔了。往左拐继续走,有一座环秀桥,这是江尖公园的仿古石拱,与北塘大街相通,因为从前江尖渚上有清朝乾隆年间智海和尚修建的环秀庵而得名。环秀,意指江渚被绿化团团包围着吧,可见当时这里就是一片绿意,生态环境是不错的。
往里走是仿古的建筑,不过看起来像是重建不久的样子。中间还有一座小型的圆池,中间顶着一块颇大的石头,这是一座喷泉池。
旁边有一条狗在雨中奔来,似乎很活泼的样子。这以后,它就一路跟着我从北往南从东往西。我打着伞,它则或前或后,好像还在为我引路似的。有时候,我就顺着它的足迹往前走,有时候我自有主张,它也会在跑出一小段以后又回过来跟着我。大概是雨天实在是没有游客,而这条狗又很喜欢人类,所以便紧紧地跟着我不肯离开。
继续往西,绿意愈发葱茏,纵是初秋时节,也仿佛还留着浓翠的夏意,一路跟着小黄狗,就到了翠岗。这里有一段缓坡,坡上疏林草地长得十分茂盛,虽说这坡实然太缓了点,小坡的高度也着实矮了些,但一个“翠”字,倒是名下无虚。
附近有一块供市民健身的地方,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中间则是常见的一些健身器材,四周和中间有长椅可供休息。四周的树长得很茂盛,在这里运动还可以看看绿色,着实还挺不错的。
走到江尖附近,就是横跨运河的江尖大桥。桥下还泊着一艘船,看起来像是废弃了的,但也不算太破旧,估计修修还能用。对岸泊着很多游船,应该是运河公园的游船码头,这也是游览运河的主要码头之一。
两岸都有一些仿古的建筑,即使并不是公园,也会沿着江边建造一座亭子、一方水榭啥的。
登上莲蓉桥往下看,翠冈就越发显得树密草茂了,雨中的一片绿意让觉得似乎空气也顿时清新了起来。
在桥东南堍,是古运河风光带环城旅游区生态十景之一的牡丹亭影,确实有一座六角的仿古亭子,很小巧,上书“牡丹亭”。周围栽种着牡丹和芍药,大概有好几千株,不过得到暮春时节来才能看到花王花后的风姿。
花丛中还有一条绿猗廊,以马头山墙装饰,檐口悬挂着匾额“牡丹亭影”,看着挺新,估计和牡丹亭一样,都是因为栽种了牡丹以后新建的。
永宁桥与环秀桥的形制和大小基本相同,堪称江尖公园的姐妹桥,也是与江尖公园同时建成的仿古石拱桥。桥南是金马国际花园,据说乾隆年间德山和尚曾重建永宁庵,因而得名。
我过桥的时候,小黄狗还跟在身后,我急忙对它摇了摇头,指着桥下说:“小黄小黄,你可不能再跟着了,我要去坐公交车回去啦!”小黄狗没听懂我的话,我有些着急,怕它再跟下去认不出回家的路。于是往回走了两步,再指了指下面的房子:“快回去快回去!”小黄狗没动弹,我往前走两步,它还在后面跟着,我只能再往回走两步,苦口婆心地劝说。或许是我的行动,让它明白了什么,我再往前走的时候,它就站在那儿不动了。我欣慰地夸奖了它一句,然后往前走。再回头的时候,小黄狗还蹲坐在雨中,似乎在目送我离开。我想,它大概是寂寞了很久吧。直到拐了一个弯,再看不到小黄狗的时候,忍不住又折回去看,小黄狗返身一路小跑着走了。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太湖畔的明珠!江南“小城”无锡的新区究竟有多美? 14089
- 【发现中国美,水韵江苏】魅力无锡,醉美马山,禅意美学秘境 79223
- 多情秋日相约无锡,太湖畔的浪漫与情愫 711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