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无锡雪浪山之横山寺
跟着导航,我们走到了雪浪山的另一个门,上书“大地中央公园”,我们走进去一看,这地方可就大了,看样子离雪浪山还挺远,要走到山脚下距离都挺远。虽说我们有勇气走进去翻山越岭,但想到自驾游的缺点就是还得回头来开车,就果断放弃了从这道门进去的打算,老老实实从正门走吧。
五月的雪浪山总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个季节正是雪浪山最漂亮的时候,招牌的薰衣草不用说了,就是薰衣草的最佳替代品马鞭草也是很让人倾心的,还有月季、虞美人和一些常见的花卉,整座雪浪山都像是鲜花的海洋。
除了花田,横山寺是我们进雪浪山的第一个景点,倒并不是因为我们对寺庙的虔诚,而是因为我们转过花田,横山寺就在花田的对面。再加上进来的时候看到牌坊上刻的“横山圣地”,总觉得既然到了人家的地头,不过去游览一番,不免有些遗憾。
今天的横山寺香客还挺多,因为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鲜花的盛宴,再加上一大早就出发的缘故,时间很充足,倒是并不像上次那样着急着出门去寻花觅草。于是,便放慢了脚步,让日子也变得从容。
横山寺又名横山庵,位于雪浪山东麓,门口很开阔,有三座小桥可以通往山门前。银杏叶到了十月份会变得金黄,不过树木还不够高大,要看银杏叶还得去锡惠名胜,惠山寺门口的那株六百多岁的银杏。
虽然不够谦虚,但是我们看到前面的人走的是中间的桥,我们也紧随其后,选择了中间的那座桥。
横山寺倚山面东,始建于宋淳熙年间,由普光大师筹资建设,当时叫敬福庵,后来屡次重修,清朝道光年间还进行了一次规模颇大的重建,可惜在抗战时间,大悲殿被日寇付之一炬,文革时期又遭浩劫,寺院彻底被毁,寺僧们都被迫还俗返乡去了。
现在这座寺庙是本世纪初重修的,在原来采石场废弃的宕口,恢复了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香花桥等殿宇。虽说是新寺,但横山寺的名气挺大,原来的旧址还是乡贤蒋一梅的故居。
大牌楼阳刻了一副对联:“龙盘雪浪,翻天覆地,欣逢盛世;虎卧横山,立石惊空,巧得新机”,但我们一直只知道后面那座山是雪浪山,难道其实人家叫横M山?说到横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是指荣氏梅园的那座小山,第一次在路标上看到横山这个指标的时候,还纳了闷,为什么这里并不是往梅向的方向呢?
走上台阶,就是横山寺的天王殿,这也是寺庙的山门。两侧绿树成荫,山 门黄墙黛瓦朱门,这座山门显得很是雄伟。天王殿没有什么特色,也是一般寺庙的标配。
出天王殿,庭院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其中钟楼供需大愿地藏王,今天没有开放,外观很精致。木质的结构,朱门朱窗,墙面也是木质的朱色,屋脊上除了动物图案,还有两个小人儿。
鼓楼的样式和钟楼一样,不过供奉的是伽蓝护法。这两座楼都没有开放,但想来钟和鼓应该在二层,下层则供奉菩萨。
大雄宝殿向来是寺庙的主殿,也是最雄伟壮观的展室。双檐七开间,明黄色的墙面,红色的门窗还镶了金色。
我以为钟楼供奉过了地藏菩萨,应该不会再有标配的地藏殿了,但大雄宝殿的两侧,还是按照惯例建造了地藏殿和观音殿。地藏殿的木色漆的是深紫红,观音殿漆的则是大红色,更亮一些。
旁边一座连廊的半亭里,匾额写的是“燃灯慧照”,内中供奉着一尊菩萨。我一直以为燃灯是道教的神仙,没想到他还是佛教的菩萨。
放生池不大,四四方方,白色的栏杆。旁边有一座塔,是灵骨塔的式样。一侧有楼梯,上方的二楼居然也有一段阶段,精致得像是江南园林里的建筑。
整座横山寺看起来比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更加雄伟,规模似乎扩大了。也不知道是后来增建的,还是我们头一次来急于去看薰衣草而疏忽了。
游完横山寺,我们当然还是要去登个山,鲜花铺锦就不用说了,自然景观也是很好的。在一段断崖,我们还看到了无人机,这里竟然还是一个基地。
临走的时候看到一张赏花地图,居然还有芍药花?但是很可惜,这个时候芍药的花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没有找到芍药花栽种在哪里的。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太湖畔的明珠!江南“小城”无锡的新区究竟有多美? 14100
- 【发现中国美,水韵江苏】魅力无锡,醉美马山,禅意美学秘境 79231
- 多情秋日相约无锡,太湖畔的浪漫与情愫 7113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