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大元处士,吴越王后裔钱裕(上)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2 月 和谁:夫妻

★旅游地点:无锡博物院西区二楼

进入无锡博物院,我首先去看展厅的布置,东区是科技馆,直接略过,直奔西区看有没有特展临展,因为这种展览有时效性,不是时时可以看的。在看到西区二楼的“大元处士——吴越王后裔钱裕的故事”展览时,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以前的“古墓奇珍”展。不过,因为还是想看看布展的方式是否有所不同,或许又清理了更多的文物呢?既然换了展览的名字,想来也是有原因的嘛!

走进展馆,发现果然换了布展的方式,原来暗沉沉的调子换成了明亮的展厅,而且增加了很多图片文字资料。虽然文物还是以墓葬出土为主,但划分成了更加明确的主题。众所周知,元朝是蒙古人当权的朝代,与之前的朝代都不同,除了辽阔的疆域,继续发展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天文、地理、水利等科学技术,以元曲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各类生活用品和艺术品也呈现出了不同于前朝的特色。这里展出的就是钱裕墓的出土文物,有金银器、玉器、丝绸服饰、漆木器、纸币、铜镜等,共一是五十四件套。

钱裕生于南宋淳祐七年,卒于元延祐七年,主要生活于元世祖、成祖、武宗、仁宗四朝的江南。元朝废除前朝的尚书省和门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地方则实行行省制度,全国划分为中书省直辖的京畿地区、宣政院管理辖的吐蕃地区和十个行中书省,开中国行省制度先河。江南,属于当时的江浙行省,范围大概包括了今天的苏南、皖南、上海、浙江、福建等地。

文物中饰品和梳妆用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也是由于人类对美的追求导致的。钱裕墓出土的这类文物种类丰富,造型别致,做工精细,可见当时钱氏对于生活还是挺讲究的。毕竟是钱越王钱鏐的后裔,祖辈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可以说,钱裕就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子哥儿。虽然他把丰富的家资让给了兄弟姐妹,毕竟底子在那儿,再加上钱裕本人“力务生业”,所以钱氏夫妇对于生活品质还是很有追求的。

白玉发簪、五头银发钗、核珠串饰、镶琥珀银耳坠、金发簪、半圆形白玉饰件、金箍、水晶珠串饰、铜镜、粉盒等都很精致,银发罩就显得很特别,看起来笨笨重重的,但对称的造型和纹路,置放在展柜里还是很吸引人的。古人都会挽髻,这个罩子能把头发都装进去,头部就显得十分整洁了。不过,私以为这种罩子毕竟有一定的重量,可能在干活的时候比较方便,应该不是日常戴的吧?可惜葵形多格漆奁归库保养,没有陈展,上次好像也没有看到这件文物,不知道是不是会我们错过了。

漆器出土不多,大概有十件,但器形丰富,有奁、盒、盆、桶等。木梳共六件,其中两件放在漆奁的上格,既可作梳妆用具,也可插戴在头上作装饰用,其中一件包银边的,装饰作用更大些。漆盒很小巧,一共有三件,是放置在漆奁中格的,圆形带盖,黑色。粉扑是绸面的,绣缠枝牡丹纹,比我们今天爱美女生化妆用的粉扑要精致多了。

金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臂环之类的饰物,没想到居然出土于男墓室,推测是钱裕手上戴的饰品,可见钱裕也挺爱美的。这件金箍捶出八道凸弦纹,金片两端折回,可以互相扣合,形制奇特,造型新颖。

玉器器型丰富,质地多样,主要是墓主人生前所用的,大概钱裕夫妇生前都挺玉。白玉翁仲、鹿形白玉饰、圆形白玉饰件、葫芦形白玉饰件、双桃形白玉饰件、蟠螭纹白玉饰件、菱形白玉饰件、贯耳瓶形白玉饰件、长方形白玉饰件等,都是玉中珍品。

青玉桃式杯用整料雕制,取型于对半剖开的桃实,枝叶交错,器壁匀薄,是目前可考据此类器物仅见的出土于元代墓葬的。鱼形青玉饰件是一对鳜鱼,鳞、鲕、尾用阴线刻成,形态很逼真。“鳜”音“贵”,颇具吉祥的意义。

猴形玛瑙饰件是少见的猴形器,玛瑙呈青白色,间有红色,采用圆雕技法。此猴一手举于脑后,一手置于腹侧,呈蹲踞状。头顶至双足间有一个圆孔,可供佩戴使用。

童子形玛瑙饰件双手捧物,采用圆雕技法,头留撮发,身着短衣长裤,呈站立姿势。

“春水玉带扣”反映北方游牧民族春蒐秋狝的射猎捺钵娱乐传统生活,是目前唯一一件元代记年墓出土的“春水玉”带扣。

 

日朗景明春色丽,吴风古韵惜流年。

且观沧海桑田变,还付余情在纸笺。

——七绝

自由行:无锡博物院西区二楼

2月初春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大元处士,吴越王后裔钱裕(上)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