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

鸿山遗址公园,吴越贵族的奢华(上)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2 月 和谁:夫妻

★旅游地点:无锡鸿山遗址公园

去鸿山遗址公园,实在是因为在公交车的站牌上看到了这个站名。虽然从地理位置判断,那地方应该差不多就是鸿山遗址博物馆,想来是现在依托遗址建造了一个公园?看着时间还够,我们就坐上了公交车。

等到了站下车一看,这不就是原来的鸿山遗址博物馆吗?不过因为里面还有一个中国吴文化博物馆,所以才改的名。周围也还是老样子,并不是我相像中挖个湖改建成公园的样子。但既然来了,总还是要进去看看,更何况今天人家还免费开放。不过让人郁闷的是我的手机扫了公众号却预约不上,好在还有一本手工的登记簿。不过我就纳了闷了,为什么就是我的手机预约不了呢?保安笑着安慰:“是有的人预约不了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倒也不是你一个人。”好吧,有人同病相怜,心里就安慰多了。

鸿山墓群分布面积7.5平方公里,现存土墩遗存108座,地处伯渎河和九曲河之间,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的墓葬群,并可上溯到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时期,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里也是中国南方第一个实践的大型遗址公园,可以亲眼看到其中一个大墓的墓坑。

虽然我们早已经不止一次来参观过墓坑,但每次走过长长的通道,走到墓坑旁边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会觉得震撼。礼器出土的现场还残留着瓷器的碎片,不知道是模型还是尚未清理的部分。这些瓷器破损得太严重了,即使清理出来估计也不能完整展示。

我们面前的这座墓是邱承墩贵族墓,是战国时期越国高等级贵族的墓葬形制和规格,墓坑两侧有发掘前的原貌、墓葬结构、出土文物的图片。

鸿山遗址博物馆和吴文化博物馆分列建筑的两侧,我们自然是先参观遗址博物馆。3100年前,泰伯从歧山南下,带领吴地先民兴水利、事农桑,打下了吴文化的基业。鸿山遗址的发现,更让游客们领略到了古墓之美,在于它的沧桑。如今108座遗址墓葬,已经发掘的只有7座,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

在考古发掘中 ,一般将发现的带墓道的大型墓葬根据墓道的多少,分为四条墓道的亚(原字打不出来)字形、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和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道的多少,大致就代表了墓主等级的高低。有的墓葬没有墓道,大多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墓。鸿山已经发掘的7座墓,根据随葬器物的种类、质地和组合关系,进一步分成了五个等级。

邱承墩是中字形墓,东西长78.6米,宽50.8米,长方形覆半状封土,分为墓道、墓室和后室,墓室内隔成主室和南北侧室,墓道内有长圆形壁龛,墓道底部和后室有排水沟,出土玉器、琉璃器、仿铜原始青瓷礼器、硬陶器、青瓷仿铜乐器、特殊形器等共计1100余件,在鸿山墓群中属于第一等级的墓葬。

老虎墩也是长方形覆半状封土墓,东西长56米,宽43米,属于第二等级。上部和四周均经过焚烧。随葬器物大约有500件,包括玉器、成组成套的仿铜原始青瓷乐器和硬陶乐器、陶质角形器、璧形器、硬陶和泥质的生活用具等。

万家坟属于第三等级,长方形覆斗状土墩,东西长42.6米,宽35.9米,高出周围平地3.8米,墓葬分为两层,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黄褐土封土,随葬礼器主要置放于墓葬东部和西部,有盖鼎、提梁罐、盉、匜、盆、盘、炉盘、炙炉、角形器、璧形器等500余件。

第四等级的曹家坟长方形覆斗状,长35米,宽26.9米,高出平地3.5米,分为三层,第一层耕土层,第二层灰褐色墓葬封土,第三层黄土层。随葬品主要置放于墓坑西部,约近100件,有原始青瓷器、硬陶器、泥质陶器、玉器等。

杜家坟封土长42.6米,宽35.9米,墓坑长条形,随葬器物74件,包括陶质角形器、璧形器和生活用品等。

第五等级的老坟墩,长13米,宽10米,墓坑长方形,随葬器物52件,有原始青瓷、陶质生活用品、陶质仿铜乐器悬铃。

邹家墩外形为长圆形馒首状,长34.5米,宽23.5米,墩顶高出平地1.5米,分为三层。随器物近50件,有原始青瓷、硬陶器、夹砂锅陶器、泥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

在已挖掘的7座墓中,以邱承墩大墓出土的文物最多,质量也最高。在这座大墓中,共出土大约350件原始青瓷礼器,成套成组的仿青铜大型器物更加难得。这种器物模仿中原传统的礼器,显示出自身的高贵身份和拥有的政治权力。当然,从一方面,也反映出吴越贵族生活之奢华。

鼎、豆、壶是吴越地区礼器的基本组织,原本鼎是生活中最主要的食器,用来烧煮食物的。不过周代用鼎制度有着严格的制度,而吴越墓中出土的鼎,明显出现了僭越。

吴越的鼎器不像中原鼎器那样方方正正,而是带着柔和的弧度。常见的款式是浅腹、平底、立耳、三足外撇,很有江南水乡的秀美。

豆是盛食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青铜豆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鸿山墓群出土的原始表瓷盖豆,是这种器物的首次出现,可见江南当时烧制原始青瓷的技术已经相当高了。

盉的造型比较别致,提梁盉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礼器,主要用于温酒。有一种大盆称为“鉴”,虽然汉字是认识的,但是作为礼器,我还是头一回注意到。

吊釜、沥水器的组合比较少见,这是首次发现的吴越贵族用器。式样仿照表铜器,用来加热水毒的。谁说古人不讲卫生的?吴越贵族不要太讲究好吧?

成套的温酒器、冰酒器也是首次发现,炉盘内置炭,有的底部有细条形镂孔,温酒器内置水,小孔内置酒杯,以火温水,以水温酒,很实用。冰酒器的原理基本相同,古代的吴越贵族生活得实在太惬意了。

邱承墩出土的虎子是一种卫生洁具,这个名称听着很文雅,通俗地讲,就是夜壶,这一件文物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瓷虎子。

罍、罐、扁腹壶都是酒器,也是礼器。鸿山出土的罍体量大,造型和釉色都很漂亮。青瓷扁腹壶的造型也挺别致,底部很扁,容量有点小啊。

麻布纹硬陶器样式倒是普通,别致的是纹饰。这种麻布纹是长江下游春秋、战国时出现的,到战国时期,麻布纹取代了所有的印纹,成为战国时期的主要纹饰。鸿山墓出土的麻布纹硬陶器主要是罐和瓮,这也是常见的生活用具。

提梁罐的造型非常别致,提梁采用兽身,两端是兽首和兽尾,提梁上也就是兽身装饰鸡冠状的脊刺,这种越国礼器的样式很罕见。不过,提手上用脊刺装饰,把不到中间的位置就可能扎破手吧?

鸿山墓出土了大量的角形器和璧形器,这种随葬物品在博物馆里也不多见,是吴越特有的随葬器物。材质有陶质和原始青瓷的,原始青瓷的角形器和璧形器还是首次发现,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形胜江南佳丽地,一坯黄土掩沧桑。

吴疆连越争雄主,霸业成空余恨长。

——七绝

自由行:无锡鸿山遗址公园

2月初春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鸿山遗址公园,吴越贵族的奢华(上)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