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

钱穆钱伟长故居,文理并峙传佳话(上)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2 月 和谁:夫妻

★旅游地点:无锡鸿山钱穆钱伟长故居

钱穆钱伟长故居位于鸿声,包括故居和怀海义庄两个部分。故居是七房桥十八始祖一正德于元末明初建造的,乾隆年间重建,是钱穆和钱伟长叔侄的故管工。钱穆是国学宗师,钱伟长是中国力学之父,叔侄俩一文一武,都是国之栋梁。

走进大门,就是五世同堂,这是钱氏大宅。大门上有一块红底金字的牌匾,上书“七叶衍祥”。这块牌是道光帝为嘉奖七房桥鸿议堂钱邵霖暨妻王氏五世同堂亲见七代之不俗家族而赐下的匾额。钱邵霖出身名门,好善乐施,声名远播。道光辛导时喜得玄孙,亲见七代,五世同堂。

堂内很开阔,正中有一座木雕屏风,是五世同堂先祖邵霖公像,上面的横匾上书“五世同堂”。墙上是一些嘉奖的文书,堂内还有钱伟长故居1:60的模型。

天井一侧是祖宗堂,墙面上挂着吴越国三世五王的画像。“三世五王”系吴越国建立者钱镠和儿子文穆王钱元瓘、其孙忠献王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倧、忠懿王钱弘俶。守真宗祥符年间,武肃王六世孙钱进由嘉兴迁至无锡湖头,是迁锡始祖。

第二进是鸿议堂,原名宏远堂,七房桥七宅之一,乾隆年间重建,因为李鸿章曾在这里商议军机要事而得名,鸿议堂的匾额还是李鸿章亲自题写的。可惜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建造鸿声中心小学校舍,鸿议堂被拆,匾额也不知去向,只有门楼石刻是旧时的遗存。

匾额下挂着一幅山水画,两侧有一副对联:“观天地事万殊一致,会古今文诸贤同群”。前面的长台上,还放着一块小屏风。

天井的一侧是私塾,钱穆七岁的时候就入私塾读书,这是旧时私学的重要场所,清代的时候私塾很发达,钱氏大族,自然也是办得起私塾的。

第三进是素书堂,藏有历代古籍和钱氏名人遗作供族内子弟阅读欣赏,还置古琴、箫、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给子弟们陶冶情操。钱穆和钱伟长叔侄曾居住在东侧两间和堂后一侧的厢房内。钱穆年少时常在堂内读书,可惜民国期间两场大火,烧得只剩下两间房和一侧的厢房。钱穆晚年的时候,还把台北居所命名为素书楼。

最后一进是一幢两层小楼,这是齐眉堂,原来是钱邵霖夫妇的住所。现在是钱穆钱伟长故居纪念馆,展示叔侄俩生平照片、手迹和实物数百件。

钱穆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一代儒宗”。展厅分“七房桥之子”“初登杏坛”“学界发轫”“辗转治史”“弦歌不轰”“一代儒宗”等几个部分,介绍了钱穆先生的生平和一生的成就。

他7岁入私塾,10岁接受新式小学教育,13岁入常州府中学,18岁成为乡村小学教师,后于中学任教。1930年,钱穆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任燕京大学国学讲师。其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鱼大学、华西大学、昆明五华学校、无锡江南大学任教授。当时的江南大学代表是荣德生先生,应荣先生邀请,钱穆担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

1949年迁居香港,出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创办新亚学院。后来,新亚学院与崇基学院、联合书院三所学院联合成立香港中文大学。他致力于大学以中文授课,弘扬中国文化。但大学背景复杂,与钱穆的办校初衷偏离,1965年6月,钱穆正式辞去新亚书院校长之职,应聘马来亚大学任教。

1967年定居台湾,任台北中国文化学院教授。196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86年6月9日下午,钱穆在素书楼上其告别杏坛的最后一课,正式结束了他自1912年开始的从教生涯。1990年8月30日于台北逝世,享年95岁。1992年,归葬太湖俞家渡石皮山。

钱穆先生一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其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等。 还出版多种论文集,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钱伟长是我国近代力学与应用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2010年7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2011年2月,钱伟长先生获评为“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展厅分“科学救国”“求学为国”“精诚报国”“入盟兴国”“教育强国”等几个单元,介绍钱伟长生平和一生的功绩。

他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中国大学第一个力学专业,招收解放后中国第一批力学研究生,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创理论力学的研究方向和非线性力学的学术方向,为中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虽然介绍上关于钱伟长先生的功绩写得密密麻麻,奈何专业性太强,像我们这种文科生,对这些专业词汇实在是感到陌生很很。

有意思的是,钱伟长曾经严重偏科,数理化成绩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和化学加起来也就考了20分。他考入清华大学,是因为文科成绩优异,读的是历史系。结果他刚进入大学,就爆发了九一八事迹。钱伟长拍案而起,决定不读历史系,改学造飞机大炮。由于他的物理成绩实在太糟糕,物理系主任根本不想收下他。即使经过他的软磨硬泡,也只同学让他试学一段时间。于是,钱伟长为了赶上进度,每天早起晚归,废寝忘食的学习,到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成为物理系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可见青少年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大文豪郭沫若的语文成绩还曾经不及格呢!

后面有一座天井,转过长长的廊道,旁边有一路屋子,我们似乎是从最后一进开始往前参观的了。

素书堂的旁边,是钱穆卧室和书房。1895年,钱穆就出生在这里。钱穆所出是钱氏大房,但到了钱穆伯父和父亲辈的时候,已经“沦为赤贫”。即使生活困窘,仍然把钱穆兄弟俩送进了私塾。后来老师因病歇塾,父亲为了儿子们的学业,举家迁到了荡口镇。

故居也有一座花园,和一般宅第后花园不同,荷花池竟然设在第一进房屋的旁边,这是前花园么?这是钱绍霖之孙重建清芬堂的时候,在园内辟的池。池畔有一座不染亭,大概是取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吧。

 

自由行:无锡鸿山钱穆钱伟长故居

2月初春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钱穆钱伟长故居,文理并峙传佳话(上)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