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文化博物馆,渊源流长的文化遗存( 下)
★旅游地点:无锡鸿山遗址公园
前面另有一座门框,上书“吴地华彩”,全面介绍了在春秋时期达到兴盛和繁荣的吴文化。
吴地的冶铸技术在全国来说也是名列前矛的,尤其是以青铜兵器著称于世,超越中原诸国 ,堪称冠绝天下。也正是因为有了锋利的武器,吴王才有资本逐鹿中原,并成为霸主。吴地自古以来就是铜、锡的著名产地,虽说无锡的名字叫“无”锡,其实并非真的没有锡。越来吴后,继承和保有了吴国先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一跃而达到了顶峰,著名的干将莫邪就是产自越国。
吴越青铜剑在铸造上的突出成就体现在菱形暗花纹饰技术、剑首同心圆技术和双色剑技术上,被称“三绝”。吴王夫差剑饰菱形暗花纹,历千年之久仍清晰。根据分析,至少使用了硫化处理、复合铸造、富锡膏剂扩散等手段,可见技术之精湛。双色剑技术是吴越首创,也称嵌铸剑、复合剑、双金属剑,剑刃硬度高,脆性大,追求锋利。
吴王夫差剑剑首薄壁同心圆凸棱的槽底有凸出的绳纹,与剑茎表面色泽不同,相互间有焊接的痕迹,同心度相当高,这种装饰即使在现代也非易事,当时也极少的吴越名剑。
可惜展厅里的青铜剑都是复制品,当然,原件实在是太珍贵了。除了剑,青铜矛也是仿制品,制作精良,有的矛还有装饰。吴国的兵器多是步兵作战使用的兵器,矛最多,戈其次,剑居三。不过吴国的兵器中,以戈和剑最为著名。
除了兵器,日常生活用具的青铜器制作也很精良。吴地青铜器分为三类,中原形态、仿中原形态和当地土著形态。不过,中原常用的用鼎制度,在吴地倒是极少见,大概吴地不大讲究礼器,倒是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器、车马器等比较常见。
这些青铜器的刻纹独具特色,线条多平雕实线、单线或双勾线,线条流畅精美,采用分割法、剪影法填充法以及四方连续、散点透视等表现手法。这些独特的工艺和新颖的题材,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东周的铜器、漆器和汉代画像石的风格。
青铜器的铭文也很有特色,不仅注重记述的功能,还极具装饰性,有结构比较长、笔画秀丽的玉箸体,也有装饰性极强的鸟虫体,即在篆书的基础上,再勾画蛇、虫、兽、鸟形图案,附饰或寓于文字的上下左右。
吴地的青铜农具种类齐全,主要有锸、铲、锄、铧、犁、鎒、镰、铚等,说明当时青铜农具在吴地使用很普遍,吴地的农业生产发展,在当时应该也是比较先进的。
吴越境内水网密布,因此当地人们很早就掌握了造船与航运的本领,舟船也是人们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建造了多型的战船,表明当时吴越的造船技术和航运事业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说起来,吴越的水师也是赫赫有名的,水军有作为指挥船的楼船和大翼、中翼、小翼三种主要战舰和突冒、桥船等战船。
吴地的蚕桑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种桑养蚕是吴地居民最重要的副业,由此发展出了丝织手工业。
吴地除了丝绸之乡,还是四海闻名的“鱼米之乡”,吴地先民就学会了水稻种植,开始了饭稻羹鱼的生活。到了春秋时期,吴地的稻作业居全国领先地位。
说到渔业,就不得不提越国开国大臣范蠡了。这位范大人不仅做官做得好,行军打仗是一把好手,还是商业的鼻祖,更发展了渔业经济。在无锡,有很多与范蠡相关的遗迹。
吴地的建设建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春秋时期,随着吴国的强盛,吴地筑城也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时期。在吴地掩埋着大量的吴国古城遗址,大致分为都城、宫台建筑和军事城堡,有单重城垣、双重城垣、三重城垣。
位于无锡胡埭镇与常州雪堰镇交界处的阖闾城遗址,就是伍子胥伐楚还师后建造的,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800米,城中有城墙相隔,分东、西两个方形城垣。城外有护城河,现在南、西、北三面保存比较完整。
吴越地区是中国古代玉器的重要产地和故乡,经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逐步趋向成熟,到吴文化时的玉器制作,无论切割、作坯、钻孔、刻纹、抛光,都达到了当时中国的先进水平。
吴文化的玉器大致分为礼玉、装饰玉和葬玉,装饰玉是出土数量最多的品类,江阴大松墩居然出土了71件,而我们居然连这个地名都没有听说过。我第一时间查看地图,也没有找到这个地点……
在吴文化的遗存中,原始青瓷和硬陶器也是比较突出的,硬陶器多有纹饰,主要有回纹、席纹、复线菱形纹、菱形填线纹、折线纹、方格纹、麻布纹等,器类主要有碗、盆、钵、豆、罐、瓮、坛等。
原始青瓷是夏商代吴越地区的重要发明,釉色以青绿为主,少数呈褐色或黄绿色。胎质较细腻坚硬,但还没有真正瓷器的薄胎半透明特质,但已经接近一般的瓷器,被认为是真瓷的前身。
吴地音乐也比较发达,吴歌是吴地的民间歌谣,产生于商末周初,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越国的民间歌谣并称“吴歈越吟”。在战国时期,流传到楚国等地,与优美动听的“蔡讴”并称“吴歈蔡讴”。著名的吴歌有最古老的吴地歌谣《弹歌》,徐人所唱的《徐人之歌》、伍子胥渡江时听到的《渔父之歌》、吴王夫差小女儿吟唱的《幼玉之歌》等。
原始社会的时候,吴地的舞蹈大多是图腾舞蹈,大概是祭祀的时候跳的。春秋时期,吴国民间延续并发展了这种舞蹈。镇江丹徒《龙蛇图腾舞》、浙江一带的《牛龙图腾舞》、吴地的《鱼龙图腾舞》和《凤鸟图腾舞》都是图腾舞蹈。
关于娱乐活动,古时并不多。吴地生活在水乡泽国,基本上男女都状况泳。我记得小时候去外公家里,那里村庄上的孩子都会游泳。龙舟竞渡最早就是发源于吴地,开始的时候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后来成了节日的固定节目。拔河最早发源于楚,据说是为了伐吴,估计吴地也有这样的活动。重阳登高的传统,吴地在春秋的时候就有这个习俗了。现在苏州天池花山景区有座山叫贺九岭,就是因为吴王重九登临此山而得名的。
走出博物馆,大厅里还有江南大学与遗址公园联合举办的文创展览,这些手工制作的作品看着很是可爱,也颇有创意。
自由行:无锡鸿山遗址公园
2月初春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太湖畔的明珠!江南“小城”无锡的新区究竟有多美? 14101
- 【发现中国美,水韵江苏】魅力无锡,醉美马山,禅意美学秘境 79231
- 多情秋日相约无锡,太湖畔的浪漫与情愫 7113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