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无锡鸿山钱穆钱伟长故居之怀海义庄
因为挺喜欢长长的走廊过道,所以我们从第一进走到最后一进,然后很郁闷地发现,我们似乎又得从后往前游览了,除非再走一次走廊,似乎也没有这样必要。
靠东的一路建筑就是怀海义庄了,怀海义庄创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义庄之一。
最后一进是院士阁。近代的鸿山连续走出了七位院士,分别是国学大师钱穆、“力学之父”钱伟长、经济学家钱俊瑞、物理学家钱临照、工程力学家钱令希、环境工程专家钱易、生物化学家邹承鲁,这七位院士,竟有六位是钱氏族人,一门六院士,钱氏不愧是无锡的世家大族啊。
走出院士阁,天井中有一座守愚亭,是依围墙而建的半亭,看起来似乎是后来新建的,一侧的墙有圆洞门。
前面一进是怀海堂,取的是“胸怀如海”的意思。现在堂内置钱氏祖宗留下的“钱氏家训”,由钱令希院士所书,分为个人、家族、社会、国家四个部分。例如个人篇说:“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家训用词并不生僻,虽不算通俗但易懂,小儿也可琅琅上口。家训的要求不可谓不高,也正是因为有这么高的道德水准,才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钱氏子弟吧。
左右两侧的墙上挂着武肃王钱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训示。虽然只是简单的八个字,但每一个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注释。
展厅里还陈列着钱氏家书,以及钱穆先生穿过的衣物,关于钱穆、钱伟长先生的相关报道等。那时候还都是纸媒,发黄的报纸并不影响阅读。
两侧是上账房、廉政室,现在展示钱氏家训的源流。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藏于民间,植根民间,以仁义礼智信作为思想核心,以修身做人作为立身之本。其实这些思想到了现代,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训言。可惜的是如今的教育不教经史子集,所以孩子们读起古籍来不免吃力,少有人能真正沉下心去读古籍的,因为一边读一边看注释,读起来总是不那么顺畅。
第一进是钱伟长父亲钱声一于1908年创办的新学又新小学,当时由七房桥钱氏怀海义庄、清芬堂义庄和宏远堂义庄捐地捐钱设立的,原来设于七房又新堂,后来毁于火灾,迁往怀海义庄内。又新小学历经钱挚(即钱声一)、华文奎、周才伯、钱剑虹四任校长,族内学子入学学费全免,外姓也酌情减免学费,可谓造福乡里。
其实钱氏子弟的学问都不差,钱挚兼任国文、历史、英语、理科等课的老师。后来荣家在荣巷创立公益学校,钱挚受聘为教务主任。北伐后,钱挚任无锡县中教务主任兼舍监。北伐胜利后,成立无锡乡村师范学校,钱挚任校长。可惜钱势年寿不永,年仅四十岁就去世了。
走出故居,门前是一条河流,是伯渎河的支流啸傲泾,古吴泰伯奔吴后开凿的“一渎九泾”中的九泾之一。当地人称“放生官河”。因为平时河里不许捕鱼,只能放生。北岸中段就是七房桥,只居钱姓一族。
自由行:无锡鸿山钱穆钱伟长故居
2月初春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太湖畔的明珠!江南“小城”无锡的新区究竟有多美? 14069
- 【发现中国美,水韵江苏】魅力无锡,醉美马山,禅意美学秘境 79212
- 多情秋日相约无锡,太湖畔的浪漫与情愫 7111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