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无锡南方泉老街
虽然乘坐地铁往来无锡也有好几次,但还没有完完整整地乘坐完全程,想着去南方泉看看,又觉得似乎那边没有什么可以游览的地方。在查到南方泉居然还有一条老街时,二话不说就开启了今天的行程。
路程是真长啊,S1线从头坐到尾,整整坐了一个半小时!好在今天的地铁不是很拥挤,我们从起点站就有座位。
从南方泉站出来,跟着导航到了地头,还是没发现所谓的老街。我纳闷了,难道这里也只剩下一个老街的名字?看着街道两侧的店铺,似乎没有看到老房子。找了一对行人问路,结果人家也是来逛的。
同行的两个伙伴提议返回地铁,去找条美食街逛逛。虽然觉得这条老街跟东亭老街那条有点异曲同工,但我还是不愿意死心,走到十字路口,选择了右拐。往前走到桥边,看到有一块指示牌,标志了“张少愈宅”“王厚泉宅”“兴隆庵”“许锵宅”“和乐堂”“王明卿宅”,顿时欢呼一声:“看吧,我找到老街了,这条就是!”有时候,导航还是不那么靠谱。
走上桥,河道两侧有驳岸,倒是真有几幢老房子。虽然看起来不大像前店后户的老街通行格局,但至少那些斑驳的墙体、微翘的屋角,还有隐约看到的马头墙,告诉我们至少这里还有老房子。
“我在南泉老街等你”是一块玫红色的路标,挂在一株光秃的树上。旁边是一间小店,杂种着花木,但只有一株蜡梅开得甚好。
往前走没有看到老街的腔调,我们不禁有些失望。在另一座小桥的桥头,有一块空地,安装了健身设施,虽然不大,但好歹表明这里还有人居住。我们走到河对岸,确实看到了几间矮矮的老房子,看着像是年久失修,白墙染着大片的灰黑色霉点,看起来这种房子不像有人居住了。还有一些二层楼是新的房子,门口还有一个大院子,栽种着农家的绿色蔬菜,很健康的生活方式。
终于找到了兴隆庵,这座庵原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五间二进的规模,原名东对账单堂,应该是供奉观世音菩萨的。1950年由程仲年主持改建成了南方泉联合诊所,后来发展成南泉医院。门楼、院子、辅房都已经被毁,现在只剩下砖木结构的主体建筑,梁、柱、拱、木雕等据说还保持完好。只是今天大门紧闭,我也没能入内参观。也可能这座座庵如今也没开放,但外墙倒是还能隐约见到当年的风采。外墙用两截,下半部分是不齐整的石块,上面用的是制式的砖块。墙面原来应该是刷了水泥或石灰的,现在已经露出了原本的模样。庵内有一株大树,枝丫开展,现在当然没有叶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树。到了夏天,这棵树应该会很出圈。
我们问了一位老人,他说这里可以走通,但我们走过去发现回到了那条大路。于是又原路返回,过河还有好几幢老房子。有位老人提着一只茶杯也慢悠悠地走着,笑说“这里还有不少老房子”。看来,他是个对老房子颇感兴趣的人。
许锵宅也不开放,这座宅子建于光绪己亥年,许锵曾是三十年代的中共党员,在无锡城里办“人报”。现存建筑一间三进,是清末时期无锡传统的民居。
走过前面的主干道,街口有一座仿古的亭子,亭中有一口井,四方形的井栏,这是“开化方泉古井”,原来这才是南方泉的来历!亭中置脾,上面有一块匾额“丹泉泽民”。我们差点热泪盈眶,绕了这么大一个圈,终于找到地头了。
古时候,这里属于开化乡,井口是方形,因而名开化方泉。相传东晋葛洪曾到过这里,取井水炼丹济世。明代邑人何汝健中进士后,重修桥梁,疏通泉井,造福一方乡里。
井前有一座许仁桥,这座桥就是老桥了,台阶的水泥已经剥落,纵然不是明朝时候留下来的,也是上世纪早期修建过的。
前面是鳞次栉比的老房子,枕河而建,墙体大多已经黑多白少,瓦片看着也不是那么齐整,大概是修过好几回了,有的屋面呈现出几种颜色。
跟大多数的石板街道不同,这里的街道虽然窄,但已经是水泥的了。水泥的路面有时候不那么平整,也是因为年代到底还是久了。
老街的墙面上有关于南泉的传统美食,我们很震惊地发现原来“东坡肉”也是南泉的美食!据说南泉有一座南朝古寺长泰禅寺,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曾在这里游历,并受邀手书金经,被刻成了12块石碑,是长泰八景之一。苏东坡在寺内抄经,因为寺庙茹素 ,肯定是不能给他做肉食的。苏东坡又爱吃肉,附近的村民就烧菜送给他吃。他觉得村民的肉切得太小,虽然这位苏大才子以文名世,但骨子里还是颇有些豪爽的,于是告诉村民把肉切得大一些。村民们就根据他的说法,把肉切成大块,很合苏东支的胃口,于是后来就称其为“东坡肉”,后世传下来,成了南泉传统特色美食之一。
美食还有筒肠、鸭卷鲜,不过让我们第一时间就忍不住下单的,还是松花饭团。把糯米煮成又香又粘的糯米饭,大概是有什么器具的,把饭压成半圆形,里面放馅,再把起来,然后把糯米饭团放在松花粉里滚动。大概生意太好,我们要的蛋黄饭团只有一只现成的,但已经凉了。现在做的是乌米饭团,我们现做的吃,然后把那只凉的饭团打包带回家。后来放微波炉里热了一下,还是很香。
所谓松花,是生长在山坡的青松,阳春三月的时候会开花,大概经过十天左右的花期,就会变成金黄色的松花粉。人们采下松花球,晒干后细网过筛,拍打松花球,让松花粉掉到下面盛着的布上面。据说要好几颗松树的松花球,才能收集到一斤松花粉。松化饭团主要流行在雪浪山和军嶂山附近,我们在市区还真没品尝过这种饭团。
海棠糕也是南泉的特色美食,我们当然也很心动,不怕烫地趁热送进口中,味道当然好。还有萝卜斯饼,那是我小时候的最爱。刚刚从油里捞出来的饼,轻轻咬一口,真是香。一口气吃了两个,还有点意犹未尽。
在一面突出的老墙面上,垂着红色的灯笼串,下面是让我们惊讶的字:“南方泉——无锡的最南端”。我们竟然走到了无锡的最南端?虽然知道南方泉是无锡的南端,但也没有意识到这里已经是无锡的最南端。
往前走到路口,有一辆大巴正好停下,车上络绎下来了几十个老年人,当先的导游举着标志性的三角形小旗帜,居然还有个旅行团。
无锡南端寻觅久,老街窄巷享清幽。
繁华千载旧时地,开化方泉古井头。
——七绝
自由行:无锡南方泉老街
2月初春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太湖畔的明珠!江南“小城”无锡的新区究竟有多美? 14054
- 【发现中国美,水韵江苏】魅力无锡,醉美马山,禅意美学秘境 79201
- 多情秋日相约无锡,太湖畔的浪漫与情愫 711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