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

锡剧博物馆,与锡剧撞个满怀

天数:1 天 时间:8 月 和谁:亲子

★旅游地点:无锡锡剧博物馆

其实我们对于锡剧的兴趣并没有那么浓厚,只是两度经过大成巷,一次是周一闭馆,一次是下午四点以后停止入馆。两度都错过了锡剧博物馆,仿佛成了我心中的执念,于是逮着机会,还是赶着去参观了。

交通很方便,地铁三阳广场站9号口出来,就是地铁站里的路程有点长,谁让三阳广场站是全国最大的地铁站啊。

锡剧博物馆坐落于大成巷步地街的西端,建筑面积1400余平方米,由陈列厅和剧场两部分组成。门口也有几个前来参观的人,交谈了一番,其实对锡剧都没有那么了解,只是因为交通方便,顺带着参观而已。

从锡剧艺术中心的大门进入,门口有一块铜雕,上面刻着“太湖一枝梅”,这是对锡剧的美誉。1954年无锡锡剧团进京演出,苏州甪直藉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赞道:“锡剧很好听,真是太湖梅花!”后来,去江西南昌交流演出时,剧团在景德镇定制了一批带盖的茶杯,杯身上就写着:“太湖一枝梅 蓓蕾雪中埋 春风拂地起 红花朝阳开”。

铜版画的图案很丰富,有牌坊、小桥、折扇、头面、琵琶、胡琴、笛子等,锡剧元素还是挺浓郁的。走进去,门口的架子上有“打龙袍”的手册,大概是今天剧场的演出剧目。

一楼陈列了锡剧的服饰,楼梯口是一套花旦服,旁边的展柜里还有小生服、武旦服和一套袄衣裙。

对面的展柜里则展示了锡剧使用的乐器,我原来并不知道原来胡琴有这么多种类,包括主胡、中胡、高胡、副胡,还有琵琶、三弦、笛、箫、锁呐、灰钹、双面擦、板鼓等,原来锡剧的乐器也这么丰富。

拾级而上,楼梯的墙面挂着关于锡剧的手绘图画。楼梯口有一套状元服,以红色为主,金线勾勒图案,头上的冠冕很精致。电视机里正在放映着锡剧选段,前面是戏箱,装着各类戏服。不过没有放声音,只能看图像。

二楼展出了一些实物资料,图文并茂地介绍锡剧的产生、发展、繁荣和传承历史。锡剧是由山歌小调开始的,受到弹词、宣卷、昆曲等的影响,逐渐形成滩簧小戏,后来又经过了对子戏、小同场戏、大同场戏、文戏,演变成今天颇具影响力的剧种,如今已经与越剧、黄梅戏一起,被称为华东三大剧种了。

看到资料,我惊讶地发现溧阳市锡剧团的前身,居然是江阴国华剧团,常州和江阴的关系实在是很密切啊。至于句容市锡剧团前身是无锡市文力锡剧团,那倒不算稀奇,虽然句容和无锡之间还隔着常州。

从主要流派传人谱系中,我发现对“澄帮”的锡剧名家,竟然一个都不认识,倒是锡帮的名家,还听说过王月仙、汪筱林、张秀英等人的名字。看来,锡剧的推广,还任重道远着呢。

沿着走廊走到底,就是剧场,人还挺多,原来是在进行2024年度青年演职员业务考核,这是内部的活动,谢绝参观的。

外面的连廊下,有一组《珍珠塔·赠塔》的铜雕像,《珍珠塔》是锡剧的传统名剧,其实在很多剧种里都有这个剧目,讲的是河南方家因被被参抄家流放,方卿千里投奔襄阳姑母。姑母为人势利,看到侄子落魄便冷言嘲讽,方卿愤而离去,表姐翠娥将赠珍珠塔,姑父把女儿许配给方卿。黄州道上方卿遇盗,珍珠塔被劫,翠娥得知方卿遇险一病不起。三年后方卿得中状元,官封七省巡抚,乔装来到襄阳,姑母羞惭地头顶香盘跪接。

《赠塔》是全剧最具代表性的一折戏,讲的是表姐陈翠娥假托赠送点心给方卿的母亲,却把一座价值半个襄阳城的珍珠塔暗暗藏在点心盒里,让方卿带回去。这是一个年方韶华少女炽热的真情。

后院的亭子里有一座亭子,前面的小池很浅,但锦鲤倒是很多。我才走到池边,它们却纷纷朝我游了过来。可惜今天没带点心,实在辜负了它们的热情。

博物馆旁边的巷子里,有一所连元街小学,别看这所小学似乎以街命名,规模似乎不是太大,其实它的历史还挺悠久,创办于光绪二十四年,原名竢实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新式学堂,由近代教育家杨模联合地方绅商共同出资联合创办。这所小学可诞生过不少名人,有文理大师顾毓琇、著名经济学家孙治方。国家大师钱基博和钱穆曾经在这里执教,可谓文星璀璨。

路边的长廊里,还有锡剧的介绍和图片,靠近连元街的那边,还有孩子们的画作展览“童心绘梦”,闲坐休息的时候也可以看看。

 

两度擦肩过,今朝夙愿偿。

连元街尽处,锡剧韵悠长。

——五绝

自由行:无锡锡剧博物馆

8月盛夏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锡剧博物馆,与锡剧撞个满怀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