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31

风景这边独好(三)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7 天 时间:3 月 人均:3500 元 和谁:和朋友
玩法:美食,自驾,人文,自由行,美食林

发表于 2024-05-31 16:30

续《风景这边独好》(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旅游季节!

因我到今年年底即将退居二线,也就是说从明年起将有大把时间可以出游。于是便将出游的目的地调为近处不远,待以后有充裕时间时,再行稳致远。

以往都是飞到某地,再在当地机场或高铁站租车出行,往往会规划一个线路,正常是走一个环线,还上车再飞回来。今年因为人数较多,有15人之多,便租了一辆19座的商务车,空余座位放置行李,也是满满一车。行程七天,我给拉起的微信群起了一名字:风景这边独好!

《风景这边独好》行程:

D1 中午,扬州出发至安徽休宁,宿齐云小镇;

D2 游齐云山、绕南陶磁主题园区,宿瑶里古镇;

D3 游瑶里古镇、灵岩风景区(涵虚洞)、思溪延村,彩虹桥、汪口,回宿李坑;

D4 游婺源江湾、江岭、望仙谷,宿望仙谷;

D5 游上饶集中营(原计划有龟山),宿龙虎山;

D6 游龙虎山,晚宿呈坎;

D7 游呈坎,采石矶,午后约三时回家。



第七个景点:汪口古村


汪口,因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又名“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处,碧水汪汪而得名汪口。始由宋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果建于大观年间,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村周边青山环绕,段莘水东水西流在村南侧浩荡而去,堪称奇观。有诗云:"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阁中"。

明清时期,汪口喧闹繁华,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帆影蔽日。是当时徽州东南部与婺源东北乡区域商业中心和重要的水运商埠。虽经干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俞氏宗祠、平渡堰、一经堂、懋德堂、四世大夫第、四宜轩、养源书屋、存与斋书院、柱史坊、同榜坊、江永堰和散落在十八条古巷中的众多官第、商宅、民居和书屋等名古屋里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特色和风格,被国内外古建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的俞氏宗祠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汪口被授予"中国民俗文化村"、2007年汪口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官路正街 是全村唯一的主街道,全长670米。

看得出这是经过修缮的古戏台。

街道不宽,商业化程度也不重,非常安静的一个小村落。

乡约所 现在这里成了一个茶馆、一个大讲堂。

一条本真面目的小巷,可见古村还保存得原汁原味。像这样从后山到河边、由高到低的小巷子全村有18条,看到的巷名有赌坊巷、四公巷、柴薪巷等。

行走在村里,有一种走进徽派古建筑、古物件博物馆的感觉!

俞氏宗祠 精美的雕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这也是汪口最精美的一栋古建筑。

这里是古街的最东端。

村东头的古樟树,古街西侧入口处外侧也有一棵巨大的古樟树。

永川河及两侧的群山 历史上文风鼎盛,人文蔚起,孕育培养出了许多文化名人,科举中进士者有14人,七品以上官员73人,著书立说者达9人,著作达27部。(地图上显示河名为段莘河)


这里北侧靠山,另三面临水,对岸也是群山。明朝洪武年间,汪口曾设有驿站,这是婺源历史上首个官办邮局。从古街道、古建筑遗存可以看得出当时古村的繁华热闹,各种原因致后来没落直至退出历史舞台,可见这是一个历史底蕴非常深厚的古村,古韵味十足,值得细品!只是我们时间仓促,匆匆一瞥,仅从西到东走了一条官路正街。



第八个景点:李坑古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宁静的乡村氛围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闻名。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还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景区内的建筑风格独特,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傍晚时分,来到李坑。一弯小河,河中有船,绿树上挂有红灯笼,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静谧安详、精致典雅的画卷。

尽头是青山,溪自山上来。有木桥、有石桥,架在小溪之上,沟通两岸,方便交通。

申明亭 这是一座双重飞檐的方亭,两旁木柱上有联,道明了它独特的功用:“亭号申明就此聚议公断,台供演戏借它鉴古观今”。它是村民聚会的场所,常有村中长老在这里主持调解村中的民事纠纷,实在无法调解时再由官府定夺。更绝的是,村中凡有过错之人,不许从亭中走过,只能从亭边的石头小径低头绕行,以思悔过。

通济桥为石拱桥,跨度约5米,最后一次维修距今也有260多年。桥之东面,两溪汇合,加上桥及其倒影,有“双龙戏珠”的美好寓意。

沿途都是石板路,时而有长廊供人稍憩。

伙伴们有的跳舞、有的玩牌,我则独自一人在村中漫跑, 北端走到高速路下方,南端走到建筑物的尽头,没有了灯光,夜幕下似一片田地。

晨曦中的李坑,明亮并鲜艳了起来。 找了一家热气腾腾的店用了用餐。

走过一道道古色古香的大门,时而见到里面的人在悠闲地忙碌着。

小溪的两旁,大都是买特产,小吃和手工艺作品的小商店,各式各样可爱的小物件都能在这里淘到。

古徽州人将小溪叫作坑,李坑就是李家依小溪而居的意思。



第九个景点:江湾古村


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的徽州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三山环抱,背山临水,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一条梨园河由东而西,呈S形从三山谷地中穿行,可谓是钟灵硫秀,山水环绕,风光旖旎,文风炽盛,尽显古村古风古韵。


江湾石牌坊

村中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萧江宗祠、江永纪念馆、南关亭、北斗七星井等景点。为展示婺源的文化特色,江湾景区新建了百工坊、鼓吹堂、公社食堂等景点,让游人体会到旧时手工艺人的传统技艺、体味观赏特色徽剧、婺源民歌等传统剧目。

萧江宗祠

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1587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1924年(民国十三年)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拆毁。萧江宗祠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2003年9月,第三次重建。

该祠尽显王室气派,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米,分前院、前堂、中堂、后堂四进。门前一对石狮高大威猛,柱上有楹联:一龙临江千秋盘胜地,双马回首万代降英才

资料记载:江姓为汉代萧何的后代,分萧江和济阳江,婺源一代属萧江。

戏台飞檐翘角像鸟展开的翅膀,这种在建筑学上称为“翼角”造型,因为像是5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所以叫做五凤楼。五凤楼原本是皇家建筑专用的格式,到了明清时期,却被徽州人悄悄地用在祠堂门楼的建造上了。当然,也寓意“吉地有凤翔”的美好愿望。



第十个景点:江岭景区


我以前来过江湾一次,且越往里走,人造建筑居多。亦受一帮女游伴的提议,(这几天看到的古村古镇较多),除少数人继续浏览外,我则带着大部队去了江岭看油菜花。

这个小村落叫新塘淤,小溪名为段莘水,它也流经汪口、李坑。

大面积的油菜花还没完全盛开,但也有了一点阵势。

季节到了,局部开得不错。我的家乡也有大片的油菜花,女伴们更多的是来拍照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婺源3587
风景这边独好(三)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婺源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婺源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婺源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婺源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上饶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