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镇,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上)
★旅游地点:浙江桐乡乌镇之南栅
乌镇在浙江古镇中的名气应该算是最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一长串的名头,足以让乌镇名满华夏,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的美誉,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也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2014年11月19日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乌镇更是名声大噪,2019年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镇召开,乌镇旅游就更加热门了。
在停车场泊好车,我们原想着选东栅或西栅,结果遇到三轮车夫上来兜售生意,推荐尚未完全开发的南栅,于是我们听从了建议,首先选择了游览南栅,再接着游览东栅,最后去西栅看夜景。时间虽然赶了些,但因为是头一回来乌镇,走马观花也要对古镇有个总体印象吧。
于是我们乘坐三轮车,由车夫把我们带往南栅。其实南栅距离停车场真心不远,即使步行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不过有当地人带领,游览起来可以节省很多功夫,不用走冤枉路。
三轮车夫兼职导游,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对于乌镇的典故传说那是信手拈来。本来我还为这么点儿路收了我们百块大洋觉得委屈,但是车夫浓郁的谈兴让我觉得这钱值得花。
南栅不在旅游团的行程范围内,几乎看不到什么商业气息。不过有好几间民居正在修缮,看样子是要改成客栈,估计下次再来,未必还能看到这么原汁原味的乌镇风貌了。我们问了一下客栈的价格,感觉比东栅便宜,这里距离东栅也不算远,倒是个适宜住宿的地方。
雕砖门楼是张同盛宅第的,看过了苏州东山西山的雕花楼,说实在的,这里的雕花楼并没有太大的特色。不过看着似乎没有重新上漆,倒是露出了一些本色的味道。连楼梯都似乎有些斑驳,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说到乌镇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相传在唐朝的时候,浙江刺史李琦欲割据称王。当时镇守乌镇的是乌赞,其人武艺高强且英勇善战,把李琦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无奈以一镇之兵实在难以抵抗刺史的军队,最终掉进陷阱被人当场射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君爱国以死保卫乌镇的将军,就用他的姓氏作为镇名。
当然还有一种更早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在这里驻兵称为乌戌,在唐朝就称为乌镇了。南宁的时候以市河为界,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直到解放后才统称乌镇。难怪人们游览乌镇,首选就是西栅呢。
兼职导游特意把我们带到一条小巷子里:“这里可是当年周迅拍摄《桔子红了》的取景地,你们可以拍拍照。”
照自然是要拍的,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当年电影选在这里拍摄的理由。这种巷子在古镇并不少见,可能还有光影等其他因素的考量?
老街不长,有些居民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我们花一个梅菜扣肉饼的价格,就获准入内参观,其实与江南其他民居的格局大抵相类。
巷子不长,两侧是林立的店铺,大多并不开门,估计是因为游客少至,再加上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乌镇最近的游客本身就减得厉害。倒是有一些日杂小货的店铺还开着,这也是为当地居民服务的。
最有味道的是枕河人家的粉墙黛瓦,墙体已经斑斑驳驳,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有的屋子墙皮也脱落了,露出里面的青砖。整个南栅水乡风貌很浓郁,最大的亮点是还比较原生态,商业化程度不高。走在小巷子里,也不用挨着前面的游客走,整条巷子也就是我们一行人,甚至还可以照着《橘子红了》的场景凹个造型。可惜的是我们都不是
三轮车夫说带我们免费进入东栅,同时跟我们说西栅除了看夜景也没啥看头,没必要去花那个冤枉钱。我们还真听信了这话,结果车夫把我们带进东栅,才发现里面的小景点是需要买票的。当然,如果不进小景点的话,倒是可以在巷子里走一走。可是东栅本来就是人文旅游,街道看着挺新,不进景点的话跟南栅差别也不大。
至于说西栅没啥景点,那就纯属弥天撒谎了。其实虽说东栅比西栅因为还有当地居民居住,比西栅多了些人间烟火气,但乌镇真正精彩的还是西栅,夜景虽然漂亮,日景也很耐看,景点比东栅还要多。可惜的是我们去西栅晚了,真的只看到了夜景。唉,下次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功略再出发吧,虽然听了一肚子的传说故事,其实也耽误了不少时间,这次算是认个门儿吧。至少下次来的时候,可以直接略过东栅和南栅,直奔西栅而去,再往北栅转上一圈,也就圆满了。当然,这是后话了,既来之则安之,还是规规矩矩游览吧。其实认真算起来也没有跳坑,毕竟人家确实带着我们去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也给我们认真讲解了关于乌镇的传说故事。只不过为了拉生意,对于东栅和西栅,对我们误导良多,以至于没有多留一点时间给西栅,引为此行憾事。至于北栅,车夫并不建议去,大概风貌与南栅相类,都是当地人口中的“老乌镇”。
春寒零落花开早,漫数东君力未殚。
浪细风轻含雨色,天涯归日懒凭栏。
——七绝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遛娃儿度假好去处——晴耕雨读.田园诗画在乌村 36040
- 重启后的江南水乡诗意乌镇,等你来过个不一样的惬意假期 29226
- 乌镇,来过未曾离开,静享静谧的亲子时光 6774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