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4

鹭城别记——文刀小乙不一样的厦门行

编辑
天数:7 天 时间:7 月 人均:3000 元 和谁:一个人

      这次来厦门是因公出差,见缝插针地转了转。保定东站没有直达厦门的高铁,需要换乘一次,全程13个钟头不止,都赶上飞一趟爱尔兰了吧,但至少二等座比经济舱座位宽敞,中途到站能临时出舱吸两口儿二手烟,这也算是莫大欣慰。

      来厦门,七八月份这样的天气又赶上暑假,您琢磨琢磨,搜肠刮肚想出来俩成语,那可真是:人山人海,汗流浃背。热啊,又潮又热,早上六点就热,晚上十点了还热,胖子尤其怕热,我后悔带雨伞这又沉又不实用的玩意儿——应该带搓澡巾,没事坐马路边树荫里搓一搓,估计能上“热馊”吧!白天是断不敢出门去的,下榻酒店对面就是培训会议中心,然而横穿马路这三五分钟都是煎熬。

      现在出门可不比从前了,以前攻略做得不厌其详,精确到每顿饭在哪吃,备选是什么。现在随缘,溜溜达达,偶遇餐馆或跟当地人打听看看他们都搁哪吃。网上但凡关于厦门的攻略都有提到“八市”——厦门第八海鲜市场,号称厦门最具烟火气的市场,“老厦门”都去那儿采买海鲜。我向当地出租车师傅求证过,得到不肯定的答案 。每天好几万游客乌泱乌泱地过去转,您要是老厦门您会去凑这个热闹嘛!倒是有缘路过第七市场里听见的都是用“外语”讨价还价,至少我能肯定不是英语或西班牙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三境界”的经典论述,引申到旅行上来,想必我定在“蓦然回首灯火阑珊”这一层,早达“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化境 .......

      吃货就得从“吃”开始说。独自旅行唯一的不好就在于吃不了“正”餐——要一个菜嫌少点儿要俩菜又吃不掉。好在厦门小吃不少,我尝试了沙茶面、海蛎煎、炸五条但是没吃上肉粽,本来是奔着肉粽去的,路过一家“正冠良品”,干净得像是连锁,我庆幸路过它两个店面然后又折返回来。店里算上我三桌四个客人,菜单上都没吃过,索性直接点了招牌海鲜裸条和其他两样小吃。

      等餐的间隙和老板攀谈起来,他跟我说裸条是米做的,他家调料放得少口味清淡。我问老板是不是连锁店,谁知道他不好意思的一笑: 刚开张,倒是有这个打算。

      最后上来的炸豆腐简直惊艳,蘸料就是淡盐水冲小葱花,算是让我体会到“舌尖上的中国”里常说的那句“还原了食材本身的味道”。干净凉爽的就餐环境,轻松愉快的边吃边聊,成了我这次厦门行最好的用餐体验。

一、黄厝海滩的夜

      翻开厦门地图,能发现好多地儿以“厝”命名,比如说吕厝、马厝、曾厝庵等等,一开始并不敢开口,怕读错音还特意查了查——就是与“错”同音,闽南语中房子、聚集地的意思。我想“黄厝”大概就是咱们这边所谓的“黄家庄”。黄厝海滩是我在厦门唯一去过的海滩。前面提到胖子怕热,而且我喜欢拣人少的地方或者人少的时节去:人头攒动、鼎沸嘈杂绝对会影响人与自然的交流。小乙追求的是《赤壁赋》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而唯我独适的感觉。就冲着黄厝海滩的人少,吃过晚饭我搭乘了一个半钟头的公交车过来。海滩上的沙子不算细,海水很暖,我淌浪水踩着沙,趁着天没全黑下来拾贝,您猜怎么着,还捡到块海捞瓷片。

      虽然经过海水的冲刷,她已经没有了棱角,釉面也不再光亮,但是骨子里雪白温润的“糯米胎”仿佛在讲述她是怎么经历沧海桑田,从800年前明朝的土窑里遗落在这片海滩上.......

      走累了,找了块还算平整的大礁石,躺了下去,时而“丁”字形时而“大”字形,就这么静静地躺着,吹海风看天上的云(虽然天黑了依然能看见)。突然想到最近特火的“躺平”,现如今我不就是躺平在黄厝海边的大礁石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躺累了,我再起身时海滩上几乎没了人,连打着手电赶海的大人孩子们也消失了。那我也赶紧吧,不然怕是要赶不上22路公交汽车了。

二、大同路的骑楼

      相比于鼓浪屿上的公馆和别墅,我更钟意大同路的骑楼。这种骑楼我在北海老街也见过。

      中山路步行街的骑楼“油头粉面”,而大同路的骑楼才是原汁原味。漫无目的地在大同路晃悠,时不时抬头看看阳台上搭晒的衣物或者望望斑驳的彩色墙面......

      大同路有一截两旁都是足疗按摩店,大概二三十家的样子。每当有人路过里面的姐姐、阿姨们,或是眉目传情或是招摆玉手或是低声咳嗽.....不禁让人联想起保定的西大街,不知是不是每个城市的老街里都有这么一段“风情”,我琢磨这大概就是郭德纲当年反三俗的战场。我回以她们礼貌又不失风度的微笑,或许她们读不懂我的微笑,这微笑本是想告诉她们:我不是那样滴人.......

三、鼓浪屿的公馆

      本没打算去鼓浪屿,还是嫌天热人多。赶上一天中午雷声滚滚天降瓢泼,临时起意,订票、打车、登船一刻也没耽搁,等到了岛上已是下午四点半,雨也停了天还阴着,海风吹得贼舒服。因为一点攻略也没做的缘故,本打算找到指示牌上的大地图研究一下路线,发现不远处有个挂牌的导游小哥落了单儿,估计是快到下班点了。我们对视一眼,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他走过来还没开口我首先发问“你是正规的吗?”小哥赶紧举起了胸牌给我看,“多少钱?”我紧接着问,“现在岛上要买票的景点博物馆几乎都快关门了,我只能陪您转转给您讲讲,100块!”“你着急下班吗?别走太快啊”.......事实证明这100块钱花得值。我俩走走停停,看到海边的白鹭,他就给我讲为什么厦门别称“鹭洲”,为什么本地人喜欢用“鹭”起名字,不管人名、船名还是地名。看到长着超大“豆角”开小红花的树,他便讲厦门市树“凤凰木”的传说。见到别墅墙上爬满的三角梅就指给我这是厦门的市花。讲这个公馆的主人是卖糖发迹娶了俩老婆,讲那栋建筑原来是日本人的医院,全岛就这片区域有拳头大小的非洲巨型蜗牛......

     就这么转转停停,停停转转,不知不觉俩小时过去了,因为耽误了小哥下班我深表歉意,答应他若接到电话回访必然给五星好评.......

四、闽南小院的茶

      在中山路步行街偶遇新华书店,想着是进去蹭空调避暑,没成想里头别有洞天——二层有个茶馆“闽南小院”,索性花三十八块钱点了一壶茉莉花茶还赠送了茶点,等身心都凉快下来,我把买来的明信片写好,还问茶馆服务生借了白纸提前打好草稿。

     不知道茶馆是不是每天都有当地特色的木偶戏表演,反正那天表演台下就我一人,我是要专心致志地看表演,偶尔瞄一眼手机都有负罪感——觉得是对演员的不尊重,更尴尬的是小哥表演失误——孙悟空高高抛起的金箍棒直接甩到他姥姥家去了.......表演终于结束,我尴尬地鼓掌,小哥尴尬地微笑鞠躬,怎么感觉我比小哥和孙悟空都累! 

        以上写得并不算是游记,只能说是小乙本次厦门之行断断续续的经历和体验,或许有些许参考性。如果您想来厦门转转,那么赶紧动身。如果不想来,您别强求。

                                                                                                                                  7月21日夜文刀小乙作于素笺斋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鹭城别记——文刀小乙不一样的厦门行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