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离汕头也就三个钟的车程,与汕头有着相似的气质,也许是因为太近,所以每次去厦门都没有用心的筹划过。第一次是2013年夏天,那年陪中考完的娃去散散心,当时外甥在厦门服兵役,全程地陪,记得环海路很美,厦大集人文学术环境于一体,幽静而厚重,空气中飘着书香的味道。鼓浪屿很商业,也许是因为天气热,暑假人多的缘故,作为地标的鼓浪屿没有给我留下多深的印记。三天下来倒是一个无意经过的至今不知名的海滨酒廊记忆尤深,临海湾,有驻唱,有啤酒,有凉风,很夏天,很浪漫,记得当时我被这种调调所打动,特意点了一扎啤酒请孩子们喝喝酒,听听歌。第二次是今年春节长假最后一天一次说走就走的半天之游,南普陀-厦大-曾厝垵,时隔十年,厦大的名气比当年响了许多,以致于访客需要预约入园,却也打破了象牙塔的宁静,访客入口一条长长的商业通道,空气中弥漫着螺蛳粉的味道,与顶级学府极不搭调,也许存在就是合理性,今日的学术也要向经济妥协。
这次厦门之行,也非纯粹的旅行,只为赴音乐诗人李健巡回演唱会#万物安生时#---厦门站之约,刚好有时间,那就去鼓浪屿度一个周末吧。
五月的南方,今年雨水特别的多,出发时雨依然滴滴答答下个不停,也许是雨天劝退游客,意外让我们看到鼓浪屿宁静惬意的一面。
城市旅游成熟的好处就是设施周全,行走方便。走出地铁口,拉膜遮阳长廊一直通往厦鼓码头,这样的雨天好感立马拉满。
上岛日间航线市区有三个码头,厦鼓码头、嵩鼓码头、第一码头,岛上有三丘田码头和内厝奥码头,夜间市区只有一个码头-厦门轮渡码头,基本是20分钟一班,记得小程序“屿见厦门”提前购买船票哦,普通票35元,豪华票80元,购买普通票即可,根据自己行程选择码头。
我们这次走的是厦鼓码头-三丘田码头,航程大约20分钟。
海水清澈如玉,可惜雨天海上一片朦胧。
下船直奔酒店。
因岛上禁车,出行只能走路或者岛上观光电瓶车,所以这次订的酒店以靠近三丘田码头为先,鼓浪屿有故事的老别墅很多,参考很多点评,找了一家靠近八卦楼的老别墅“颐居酒店”,出码头十分钟左右路程。跟着导航还是走了小段弯路,还好行李不多。
鼓浪屿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之称,上千栋老别墅,风格大同小异,每栋别墅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沧桑故事,那就从一栋老别墅聊起吧。
杨家园(颐居酒店)隐落于小巷的斜坡上,与八卦楼一墙之隔,罗马柱、红墙绿窗,三十年代的欧陆风格,是鼓浪屿不可或缺的风景之一,就随着我的镜头看看这栋老别墅吧。其实也是鼓浪屿千千栋别墅的缩影。
前院,一个龟池立于中,雾气缭绕。小乌龟时不时探出脑袋看看四周。
一层,妥妥的民国风,穿过静谧的通道,如穿越时光隧道,阅读着斑驳的民国痕迹,瞬间回到民国的琴岛。
必须假装弹上一曲。
据说这是历经百年沧桑的椅子。
饮山至尊大床房,房间虽然小,胜在格调,很民国,缺点是小了点,连个坐的椅子都没有,更没有行李架,临时给我们搬来一把椅子,也接纳了我们优化的建议。
洗漱空间倒是蛮大的,是不是也很有格调,很有年代感。
后院也很宽敞,在这吃早餐喝下午茶都是不错的选择。安静而不窘迫。
室内餐厅小而温馨。
早餐简约健康。
伫立楼顶平台,俯瞰全岛,一墙之隔的八卦楼,一览无遗。
再上两张夜晚的八卦楼,不愧是鼓浪屿的标志性建筑。
隔岸万家灯火,雨雾中若隐若现的双子塔,一边是百年沧桑,一边是现代文明。
日光岩尽收眼底。
鼓浪屿除了地理位置奠定她优美的自然风光之外,更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上千座欧陆风格的别墅彰显着浓厚的历史感,各式风琴与钢琴的藏品,诠释着“琴岛”之美称,八卦楼是集两者于一体的典范,小白宫之称,是鼓浪屿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个风琴博物馆,这里有几千台世界各地各个年代的各式风琴,大部分产自法国和西班牙。
镇馆之宝“诺曼 比尔”管风琴,5米高,3米宽,有1350根音管,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琴。据标注,1909年出厂,来自英国,据说曾经置于一家英国教堂,听众从来只看到它的正面,而在这里,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甚至可以登上二楼俯瞰这架巨型乐器。
风琴爱好者很值得一来。
八卦楼位于鼓浪屿东北部的笔架山东北麓,俯瞰厦门港。是岛上体积和高度最大的别墅,集古希腊、古罗马、阿拉伯及中国古典建筑美学,内部设计也非常独特,八卦楼的历史充满曲折,历时23年建成,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是个不容错过的地方。还有一点很重要,这里是免费参观的哦。
登上观景台,目光所至。
虽然雨天视线差强人意,但一座座红墙绿瓦的古宅散落在绿树丛中,远处海天一片迷雾,有点宁静致远的感觉。
门前的古榕,历经沧桑,依然青葱挺拔。
也许是雨天客流稀疏,这次鼓浪屿呈现给我的格调是“宁静”。
沿着往菽庄花园的方向随意溜达。
安静的小巷恍如与世隔绝。
鼓浪屿音乐厅。
保存尚好的教堂,印证着曾经鼓浪屿外事辉煌的历史。
可以来个非遗存照。
每隔几步就可以看到一栋带着年代感的老别墅。
非遗文化蛋满灌。
人民广场,鼓浪屿的中心地带。
斜倒的老榕垂老都给你们撑起一个别样的门。
花园酒店位置巨佳,背靠海,面临广场。
酒店隔壁就是菽庄花园。鼓浪屿一座标志性的园林,以“藏海”、“补山”为主题的滨海园林,意境独特,堪称近代文人园林的一朵奇葩,与八卦楼并立为鼓浪屿的标志性建筑。
园林主林尔嘉,爱国台胞,“菽庄”是与“南社”比肩的诗社名字,一大批台湾流亡爱国文人,应主人召集汇集于此,吟成诗文,筑成亭榭,是鼓浪屿一个璀璨的文化符号。菽庄花园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中一个极具标志性的文化场所。
临海而筑。藏海园,四十四座桥,是非常好的观海点。
“补山园”,主要是假山。十二洞天,黑色的石头像是江浙一带的太湖石,小桥流水,假山亭榭,有点江浙园林的写意。
这里还藏着一个钢琴博物馆,在听涛轩内,每半小时有钢琴演奏即兴演出。
邂逅现场演奏。
菽庄花园是你来鼓浪屿必来的一个景点,这是琴岛最好的诠释。吹吹海风,听听海浪与钢琴合奏的交响曲。
夜幕下的鼓浪屿哪里都有浪漫的气息,窄窄的石巷,柔和的路灯,红墙掩映在绿树中,光影稀疏,或静谧,或神秘,不经意与他方游客擦肩而过。
转角或许能遇到不一样的浪漫。
狭窄的鼓新路,特殊的三角形街口,可能因为影视的效应,一个普通的“Y”字路口成了网红的拍摄地,日夜都有游客在此打卡,成为一个爱的打卡地。
至于美食,倒是没有可圈可点的东西,记得下午五六点经过食档,卖家卖力吆喝,在我们毫无用餐意图的情况下一句“给你打五折”让我们嗅到了杀人刀的味道。回来后不久央视曝光鼓浪屿做局坑客售卖高价珍珠饰品,特别让人唏嘘,愧对了大自然这么美的馈赠,玷污了百年的人文积累。
无意经过一个类似菜市场的地方,二楼是一家大排档,叫“范馨闽菜馆”,看着尚可,上去看看,用餐人不少,店家推荐一个双人套餐199.99,五菜一汤,中规中矩,还行,胜在明码标价。对于外来游客,人生地疏,推荐这种明码标价的地方。
日光岩,处于鼓浪屿最高处,汲取天地日月的爱与能量,每天迎接着鼓浪屿的第一缕阳光。
登岩看日出是很多游客来鼓浪屿的一个必定节目,因天气不佳,估计看不到旭日,我们也就睡到自然醒,随意登山。
弘一法师居然也曾在此修行。
日光岩别称“晃岩”,相传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景色胜过日本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山顶上现在还留有阅兵的古迹。
登上高峰。放眼四周,厦门市区、鼓浪屿全岛、大海尽收眼底。
看苍茫大海。
读历史变迁。
只要你走近鼓浪屿,就一定会看到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塑像屹立在皓月园覆鼎岩上,顶天立地,面向台湾,似是期盼祖国早日统一。
两天一夜,用脚丈量鼓浪屿的小街小巷,穿越民国,走近三十年代的历史,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有林语堂、舒婷、还有巴金的足迹,还有海浪和琴声,如果你没来过,择空来走走,在转角遇见更好的自己,收获属于你的浪漫。
恋恋不舍跟鼓浪屿say拜,奔赴下一场期盼已久的约会--“万物安生时”,遇健厦门站。凤凰体育中心。
这一生,总要看一场李健的演唱会。厦门,我来啦!
感谢你,给我的如此不同。
回程那天,刚好有半天的时间,坐个地铁去一趟集美学村。
刚好遇见集美村龙舟赛,巧了也不巧,到达时刚刚结束。龙舟池甚是宽大。
集美村的历史是一部陈嘉庚兴业办学的历史,可以说也是厦门文化的启源。不巧陈嘉庚故居在修缮无法参观。参观“归来堂”,建于1962年,归来堂的建筑体现了陈嘉庚先生的伟大和简单,名字的本意是想海外亲人归来聚会的地方,一个朴素的名字和愿望。
陈嘉庚雕像伫立园中央。
鳌园是陈嘉庚先生1950年回国定居后历时10年建成,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陵墓等组成。陈嘉庚先生由济南广济园联系想到家乡,决心在家乡建一座规模更大,内容更广博、艺术水平更高的建筑,寓教于游。
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正面“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毛主席亲笔书,为一个镇题写纪念碑仅有一次,背面碑文为陈嘉庚先生撰写。“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陈嘉庚先生正是把自己事业的兴衰与祖国的荣辱深深地记载入每一块石头之中。
立一纪念碑决定终老于此,身后事自己安排,为自己建墓穴,一是不会占用耕地,二是长眠于毛主席亲自题名的纪念碑下。这是我见过最精美的墓碑,青石浮雕介绍着先生一生的重要经历。龟寿形墓无头无尾,象征着陈嘉庚先生一生办实业默默无闻,不图名利,无脚意味着四只脚扎根于祖国大地。
鳌园是一个小岛,三面临海,风景很美。
地铁1号线驶进
集美大桥跨海连接厦门岛与集美半岛,带你体验“蓝天碧海飞白鹭,波光远影泛渔舟”美景。
再见,集美,再见,厦门。
鼓浪屿的日和夜 感受自然的美妙与历史的厚重
#万物安生时#---享受诗与音乐的盛宴
集美学村 探寻厦门文化启源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回到旧时光 31309
- 初夏的少女梦,伴着温煦的海风,可盐可甜|厦门五日亲子游 46166
- 行摄厦门,三天两夜带你感受最惬意的鹭岛慢生活 2888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