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桃花源、张家界已经单独成篇,张家界后算是正式进入了湘西,也就是狭义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一站——红石林:如梦如幻,虽不中不远矣
晴红雨黑。
雨后转晴,石林不再鲜红,而是黑褐之下泛着红底。有些遗憾,没有看到晴红时的瑰丽和壮阔。
初入景区,玄关幽峡、人池、奥陶海底,巨石林立、千姿百态。深入其中,犹如走进迷宫,自己像一条小鱼,在岩石缝隙中游走。
天池是景区中最大的景点。一泓碧水,清澈见底,近处点缀大大小小的岩石,姿态优美;远处巨石似高山般连绵,威武雄壮;登高俯瞰,天池尽收眼底,真梦幻之地。
继续深入,瞬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不再有红色岩石,也没有褐色石壁,因为所有所有都被绿色笼罩。
头顶,密林遮盖、老藤缠绕;眼前,苔藓、地衣爬满岩壁;台阶变得陡峭,有时需要搭建钢铁楼梯才能下行;道路也愈发狭窄,真极狭通人。
岩壁、树木、藤蔓、石阶,全部湿湿的,而不知源头,真奇幻之境。
渐渐向上,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是穿越了吗?梦也该醒了。
第二站——芙蓉镇:没有太多期望,自然也没有失望
古村、古镇去得不少,所以没有太多感觉。
相比其它,依山而建、水流相伴,也许就是芙蓉镇的特色了。中心有瀑布,沿山有栈道可能是芙蓉镇的名片了。
古建已经没有太多了,尝了米豆腐,97年的时候领导还来过,品尝、留影。
镇子过于商业化。想想也没办法,民以食为天,没有商店食肆,颇为不便;数量少了,难免囤积居奇;数量多了,又与古意相左;鱼与熊掌不可得焉。
夜间灯光亮起,倒是有些味道,尤其瀑布周边,人满为患,只为那靓丽瞬间。
看了《花开芙蓉·毕兹卡的狂欢》之情满酉水,却收获了惊喜。舞美、灯光、投影很炫酷,演员很投入。从酉水船歌、阿妹守望、哭嫁至红喜宴,表现了土家族的生活、民俗。最后一幕的花开芙蓉更是唯美、惊艳!也算不枉此行!
第三站——凤凰古城
凤凰,一城烟雨,你仍在身边
小雨,一扫昨日的闷热,也等到了那传说的烟雨。
雨滴轻落江面,激起一圈圈细腻的涟漪,淅沥之声精灵般的跳动;江面一层薄雾,缓缓地抚摸江流;高处密林也渐渐升起轻烟,在树梢上盘桓,在树顶上漫步。
石板路变得湿滑,飞檐变得洁净,城墙变得安静,吊脚楼变得缥缈。
漫步古巷,一把伞,两个人,十指相扣。
一城烟雨,一世情缘,最好的年龄已过,剩下的只有相互陪伴。
凤凰之夜,天上人间
夜幕降临,闷热缓解不少,丝丝凉风掠过。
游人不知自何时,从何地,忽然纷涌而至,白天酷热中的宁静随之而破。
云雾月、风虹雪,六桥璀璨夺目,遥相呼应;沱江两岸灯火次第亮起,水面倒映,宛若空中楼阁。
江心一叶竹筏,红伞之下,一袭红衣,美丽的姑娘,是在等待她的情郎。
凤凰之夜,不再宁静,绚丽的灯光划破夜空,也点燃游客的激情。歌声、曲声、叫卖声,细听,还有那姑娘头饰的“叮咚”。
凤凰之夜,一场视觉奇观;凤凰之夜,一幅烟火画卷;凤凰之夜,一顿饕餮盛宴;凤凰之夜,一次恣意狂欢。
南华山,还是值得一去
南华山,作为凤凰古城内的最高点,登临可俯瞰沱江两岸古城秀色,还是值得一去的。
票价不便宜,50元,毕竟古城不收门票。但千万不要买什么魔毯、电梯之类,那电梯也就四层楼,更像是给山顶酒店客人使用,况且本来也不高,上下没任何压力。
山上植被茂密,环境怡人,比起沱江两岸的嘈杂和烟火气味,这里显得更加静谧。
以凤凰文化为主题,凤缘亭很神奇,二亭合一,凤求凰?或是凤凰比翼?
登顶即为神凤殿,谓神风文化核心圣地,彰显凤凰文化的深远影响。
除俯瞰古城之外,沿途设置多个打卡机位,极其适合Pose控。背景有古城,身边有道具;美景与情调相融,也算一绝。
其实沿途一些石头上的彩绘、十二生肖夸张塑像,也算一亮点;黄永玉生平展览,不知是临时还是永久,走进看看,了解大师,也不枉此行。
第四站——矮寨奇观
德夯峡谷,台瀑二景冠绝,虽未至胜,却也秀美深邃
两山夹水处谓之峡,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称为谷。
相比其它峡谷、地缝之类景观相比,德夯大峡谷更接近于谷,而非峡。
虽然一直有溪流相伴,却时隐时现,只闻其声未见其形;或是石径,或是大道,群山环绕,只可远观,无法触碰;天问台一线,山路蜿蜒,时而疑无路,转圜即有踪;流纱瀑一线,道路平缓,直至终点。
群山巍峨不失秀美,驷马峰、船头山、孔雀开屏、相依岩、迎客峰、雄鹰岩惟妙惟肖。
玉带瀑不知源头,飞流直下;银链瀑,一分二,二分四,穿石而出;流纱瀑,自悬崖飞泻,却似珠帘悬挂,至刚至柔。
天问台,几近顶峰,三面悬空,远眺俯瞰,试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
德夯峡谷,兼具刚毅柔美,虽未至胜境,却也有天问台、流纱瀑二景卓绝。
Tips:
如果单独游览德夯峡谷,建议东入口进,先流纱瀑一线,然后返回,再上行天问台一线;然后可去吉斗苗寨,西出口出景区再摆渡车返回东入口。
如果与矮寨大桥一同游览,可在大桥后自西入口进景区,再从东入口出。
这样避免频繁自驾或乘车途径难走的盘山公路。
悬崖上的吉斗苗寨,也是一片净土
德夯峡谷西口或天问台后,即可到吉斗苗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梯田,虽无规模却也错落有致。田内已有秧苗,偶遇村民耕作。陇上行,民居依山而建,显岁月痕迹;寨内人稀,时处旅游淡季,商户多未营业,至一小卖店,冰柜取“尖叫”,只售五元。
过民居,登阶梯至神鹰观景台,俯瞰周围群山和德夯峡谷,而未见雄鹰。疑惑间,恍然大悟,吉斗在苗语中即为“骑在雄鹰背上的苗寨”,我们已在鹰背。
这里没有过度商业化,即使在旅游旺季,寨中仍旧那一两家柴火饭、小商店。虽没见很多寨民,但田已耕、秧已插,竹编挂在屋檐下,日子还是那个日子。
一座民居门口对联——做正直的人,做正确的事!
矮寨大桥,真奇迹也!
峡谷之间,云端之上,八度春秋,悬索飞架,擎天捧日,天堑变通途,壮美中国红。
十八弯的矮寨公路,谨慎驾驶,到达景区,走悬崖栈道。
悬崖栈道转山,豁然开朗,桥塔穿云而出,红色钢铁巨龙似从天而降,车辆自山中飞出,桥上飞驰,转瞬即逝。
近看,三姐妹峰在他面前变得娇小;俯瞰,深壑之中的矮寨公路若隐若现;远眺,群山环抱的村镇屋舍井然;脚下的溪流静静流淌,不闻其声,只有头顶的车辆轰鸣。
矮寨大桥,真奇迹,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第五站——边城茶峒:一脚踏三省,这才是你的边城
清水江,沈从文笔下的“白河”,勾勒出湖南、重庆、贵州边界。这边是一脚踏三省的标志碑,对岸又有鸡鸣三省的雕塑,只有贵州隐藏在密林的那边,不露踪迹。
山上观景,沿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白塔、木屋,再现书中故事。
沿江而行,翠翠岛位于江心,拉拉渡缓行,远山倒映,乌篷船滞留,一幅绝美画卷。
吊脚楼依溪而建,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石板路两边店铺林立,灯笼、纸伞平添情趣;渡江指挥所中虽非重要文物,但也能感受挺进大西南的峥嵘岁月。
终于到了标志碑,乘坐游船,贵州就在前方;掉头返回,船在江心,偏左即为重庆,靠右回到湖南,摇摆着、前行着。
临近码头,却有拉拉渡钢索横于江上,如之奈何?却听一声“啪”,然后“刺啦啦”,钢索竟沿船头固定的钢管,向上从船顶钢管划过,游船在钢索“下”成功穿过行,真智慧!
一路行来,随处可见《边城》的语句、段落,有熟知的,有忘却的。不知是边城造就了《边城》,还是《边城》成就了边城。
第六站——濯水
濯水属于重庆,但距离湘西较近,也是本次旅行出湘西进鄂西的毕竟之路,因此不再单独成篇。
濯水,只为一睹那廊桥风采
告别湘西,北上来到濯水古镇。
石板路,土家吊家楼,徽派建筑,一如既往的古镇韵味。
但心心念的还是那“天下第一风雨廊桥”。
“濯河怀远”,像一条披鳞带甲的巨龙,自古镇横跨阿蓬江,逐渐飞升之姿。
“唐钟长韵”,四层钟楼高耸,承前启后,矗立半岛,宏伟雄壮。
“彩虹伏波”,单拱飞架蒲花河,尽显优美身姿。
“蒲花飞龙”,更以龙形姿态,延绵伸展,直至归于平静。
远观,廊桥蜿蜒,高低错落,亦似暗合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之意。
入夜,霓虹亮起,廊桥灯光璀璨,倒映江中,尽显婀娜。
小而全的蒲花暗河,带你看不一样的风景
濯水的蒲花暗河景区不大,比较小众,票价也不算便宜。如果总结她的特点,那就是小而全。
这里有悬崖,有栈道,有峡谷,有溪流,有溶洞,有天生桥,有暗河,该有的都有,惊喜的也在。
悬崖笔直如削,之字栈道快速向下至谷底;
山腰有“赤穴”溶洞,石笋、石柱、钟乳石不少,但成型不多,擎天柱、流石坝、天然门洞算是精彩瞬间;
下至谷底,已见溪流,怪石林立,遇落差,奔流涌出,声响巨大;
登舟入洞,进入暗河,青山绿水不再,黑漆漆不知前路,耳边只有暗流波涛,哗哗作响;
船头射灯随着解说照射至岩壁,似有形状,可惜无暇辨认;
渐有光,天生三桥到了。天生桥不稀奇,天生三桥也不稀奇,这里的天生三桥却真稀奇。三桥相邻而生,间隔处形成漏斗,仰望似两只巨大眼睛现于苍穹,谓之“苍天有眼”。
光线充足起来,也即将离开岩洞,洞口处惊现大刀轮廓,为岩洞守护。
出暗河,回望,仍显深邃幽秘。
蒲花暗河,没有那种欣喜若狂,也没有那种流连忘返;但,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不同;不同成就了特色,特色赢得了尊重。
也许地质方面有更多可以探究的东西,有更多我们不知的内涵。就简单观景而言,它的小而全足够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