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就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上天宫呢?在外婆家乘凉时,看着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觉得好美又感觉离我好远,什么时候能飞上天宫呢?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对天发问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两千多年后,“天问”探火系列、空间站全面搭建,我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古往今夕,我们一直都像宇宙找答案,一直朝着天宫前进位,此刻我们见证了中国航天史的重要一步,我们都是那个摘星星的幸运儿。
2022年3月5日14时0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工位,长征二号丙遥六十二运载火箭将银河航天02批6颗卫星和1颗喧铭星愿微纳卫星发射升空。
我想带你去认识航天,探索遥远的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到底有什么魔力!
我想让即使身为平凡普通的我们,也有参与感,要让我们了解飞入天宫,探月工程对我们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意义!
—————————————————————————————————————————————————
历史名城 | 航天科技
Day1、火箭实体厂房 & 发射塔架及塔架理论知识 & 航天一线专家讲座宇宙知识与火箭发射原理
走进中国四大发射基地之一——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核心。
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国际商业卫星、导航卫星、月球探测卫星、数据中继卫星和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多项“第一”。“北斗系列”、“嫦娥系列”大部分都在西昌发射的。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也是少部分对外开放参观的发射场。是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场,“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是中国对外开放中规模大、设备技术先进,承揽卫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
这次我们不看展馆里的“模型火箭”,要看就看“真实的火箭发射”。
亲身见证火箭发射,奔腾星辰大海。
近距离参观火箭发射塔,了解火箭厂房中心,了解发射原理,学习火箭动力系统原理知识,让中国科技的震撼映射在孩子的眼里,让探索与好奇的种子在心里慢慢萌发。
零距离接触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实体,进入发射场区火箭实体厂房,目睹真实火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实体)的风采,了解火箭的基本构造。
探究中国航天重器“北斗”、“嫦娥”、“长征”、“神舟”等这些名字后面代表的中国航天意义以及走向星辰大海的“未来世界”一线航天专家,航天课堂揭秘西昌基地历来发射的卫星及火箭讲解英雄故事传承航天精神。
Day2、母亲河~邛海湿地 & 大通门 & 火箭发射现场观摩
邛海 位于西昌市东南部,距离城区不足1km,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是西昌城市居民生活和生态用水的重要来源,在调节气候、保持生态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西昌的“母亲湖”。
在这里了解邛海湿地公园的发展历程、认识邛海常见鸟类,学习植物知识及邛海的变迁。
了解西昌退耕还湖、生态环境中饮用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条件。
让孩子近距离感受湿地生态,走进自然中,去认识鸟类,观察鸟类,共同探索湿地鸟类的形态、特点。
大通门~1元便能登上的古城楼
大通门,又称南门,是明代建昌卫的四大城门(东、南、西、北门)之一,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建成后,经历了无数次战争、洪水、地震等灾害,历尽风雨沧桑。大通楼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楼高23米,成为西昌一大历史文化景观。
西昌卫星发射现场
火箭发射现场观摩,实地见证升空震撼。
*注:火箭厂房中心区域是严格的管辖区域,会根据管辖中心的每次具体政策,安排大家参观。
Day3、螺髻山探寻冰川湖泊 & 参观安哈彝族村寨
螺髻山冰川遗迹探寻:螺髻山作为第四纪古冰川的天然博物馆,古冰川遗迹中的角峰、刃脊等古冰川风貌都保存完整,这次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角峰、冰蚀等冰川地貌,追寻深浅不一、颜色各异的冰川湖泊。
安哈彝族村寨
在中国近900万彝族人口中,凉山占近三成。环视这方圆八百里凉山,在这片丰腴的土地上,始终有着少数民族历史的厚重,有着数千年珍贵的民族文明。大山,大河,土地,生命,深蕴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抒发。
参观安哈彝族村寨,体验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情和浓郁的彝族文化元素。
参观安哈彝族村寨的仙人洞~
西昌特色火盆烧烤,品尝西昌独特美食
在篝火晚会中,学习特色彝族舞蹈达体舞、彝族歌曲,体悟西昌的人情温暖。
Day4、泸山 &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泸山 又名蛙山,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濒临邛海、拔地而起的泸山,以“半壁撑霄汉,宁城列画屏”的气势与邛海构成川西南一大景区之一,被誉为“川南胜境”。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是中国民族学专题博物馆,于1985年8月4日建成开放。这里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也是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
少数民族的活力如何深植并扎根、渗透开来、创造财富,切身体验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并且感悟国人传承这一文化的智慧。
了解凉山地区独特的社会体制发展史,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衰亡最终步入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心地区,因其特殊的历史、社会、地理等原因,至解放后的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前夕仍保持着完整的奴隶社会制度,这在世界史中也实属罕见。
了解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学习彝族文化,这一站,必不可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