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张掖
4月12日,这是我在西北的最后一天。
早上发现张掖的天空一片蔚蓝,昨天的沙尘暴呢?
如果是今天才开始张掖的旅程,那就完美了!可惜,今天已经是离开的日子。
吃过早饭,打车到张掖西站,坐上前往西宁的火车。
火车票是盲盒9元抢到的,张掖至陇西特快绿皮火车。不过,我只坐到西宁,有点浪费后面的行程。其实,坐到兰州下车也是可以的,从兰州回广东航班时间更好。算了,行程考虑没有十全十美的。
雪国列车
运气不错,安排的位置是车厢右侧靠窗,最好的观光位置。
不用和别人一起站火车过道车窗拍照咯,虽然那里的角度确实好那么一丢丢,还能两边都看都拍。
说这么多,因为这趟火车旅程就不是普通的交通转移,可以在火车上捕获了沿途祁连山诱人的一面。
火车出发半小时后,白茫茫的雪山钻入视线。那景色,比现在相片看到的要吸引好多倍。
不是刻意追逐的风景,而是不经意间的偶遇,这种惊喜感简直比买到心仪景点门票还爽。
即便沿途有电线杆、树木遮挡,依然挡不住这份震撼人心的景致。
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宛如一幅行进的山水画卷。
车窗两侧,雪山此起彼伏,不管是逆光还是顺光,简直美得令人目不转睛。
飞驰的列车像是特意为我们设计的观景台,让你在不知不觉间穿越这人间仙境。
录像?算了吧,手机镜头就是再高级也捕捉不了这份现场的魔力。
那种此起彼伏、延绵不绝的视觉冲击,绝对是西北送给我们最慷慨的见面礼。
一直穿过隧道群,进入青海省境内,雪山风景才渐渐切换到原野风光。虽然视觉效果减弱,但依然悦目。
旅行最牛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那些惊喜!
这趟张掖到西宁的旅程,妥妥的是一份预计之中、意料之外的视觉盛宴,比任何刻意安排的景点都要来得震撼人心。
旅行不就应该是这样吗?
火车中午到达西宁站,人生第一次觉得绿皮火车跑得太快。
青海博物馆
西宁站出来,坐公交到达青海博物馆,昨天已经公众号预约好。
不急着进去,在附近先吃个羊肉泡馍,解决肚子问题。
来博物馆除了了解历史,更多人喜欢的是看文物。
青海博物馆虽然不算国内最好的博物馆那个档次,譬如国博、陕历博、甘博等等,但文物还是有些看头的,起码比广东博物馆高一个档次,哈哈。
青海博物馆一般没有免费讲解,不过可以拼团,不贵。我去的时候正好有研学活动,跟着学生听一下,还是蛮有用的。
至于哪些文物最值得看,不妨先看看展厅入口这面墙,拍下来,接下来按图索骥,也是一种乐趣。
在第一展厅,先找到双人抬物纹彩陶盆。
“青海省博物馆的馆标,创意就来自这件文物上的图案。”讲解员如是说。
彩陶盆的内彩主体纹饰是四组双人抬物图案,每组两人面对面,背微弯,两腿分立,两臂前伸共抬一圆形物。四组人像间以横竖条纹相隔,下面饰以五条弦纹。“整幅画面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简练,很多学者认为,它生动地勾画出了远古先民共同劳动的景象,是远古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讲解员介绍,该文物出土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的宗日遗址,宗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址。
宗日舞蹈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物,是国家国宝级文物。
出土地点,也是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宗日遗址。
宗日舞蹈纹彩陶盆内壁上描绘的人形舞蹈图案,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绘有人物舞蹈场面的画面。
宗日舞蹈纹彩陶盆在艺术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人物风情的重要历史资料。
要吐槽的是,这样两件珍宝,就这样和其他陶器混放到一起,连个特别标注都没有。
青海博物馆太不懂游客心思了。
马家窑类型弦纹网纹彩陶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物,国家国宝级文物。
弦纹网纹彩陶壶构图层次分明,线条均匀准确,显示出高超的构图技巧,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典型器物,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彩陶艺术品。
玄武砚滴是魏晋时期文物,国家国宝级文物。
玄武砚滴是一件既实用又可供观赏,它做工精细,造型十分生动。它反映出魏晋文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为弥足珍贵的青铜实用器精品。
鸾凤铜熏炉盖是汉代时期文物,国家国宝级文物。
鸾凤铜熏炉盖是一件做工非常精湛的青铜器,是一件集艺术与实用为一体的精品。
鸾凤铜熏炉盖也是青海省唯一一件保存完整的铜制熏炉盖。
狼噬牛金牌饰是战国时期文物,国家国宝级文物。
狼噬牛金牌饰含金量96%,它采用透雕手法,又具有浮雕效果,立体感强,层次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准确,铸造工艺特殊,具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狼噬牛金牌也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典型器物,也是目前发现匈奴扣饰中较为精美的一件。
铜鎏金观音像是明朝时期文物,国家国宝级文物。
明永乐铜鎏金观音菩萨像体量之大、工艺之精、体态之美,都堪称达到了我国古代金铜造像艺术的巅峰
明永乐铜鎏金观音菩萨是永乐宫廷造像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体积最大的永乐宫廷铜造像。
此外还有齐家文化石磬(青铜时代)、七星纹铜镜(青铜时代)、彩陶靴(新石器时代晚期)、《羯摩经》(唐代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都是国家国宝级文物,但都很不起眼。原来双人抬物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弦纹网纹彩陶壶没有特别待遇,并不是偶然的,再次吐槽一下青海博物馆的管理。
反而血渭一号大墓、卧式羊形铜灯、汉代木轺车这些文物放在博物馆显著位置,同是珍宝,待遇有别啊。
博物馆的关闭时间是下午17:00,我来得太晚,有些展览只能匆匆看一圈。网上说博物馆有夜场,看来不是真事。
这次的按图索骥未能找全,下半年再来一次西宁,再接再励。
网上对青海博物馆评价不算太高,说不如收费的藏文化馆。我觉得作为免费的省级博物馆,青海博物馆有时间还是值得来看的,我甚至不介意来第二次。
西宁机场
离开博物馆,我坐公交慢悠悠前往青藏公路文化体验馆(主城区车多,快不起来)。这是离博物馆最近的机场大巴上车点,开车时间18:00。
到达后离开车还有一大段时间,顺便先参观一下体验馆,发现能看到只有一些介绍性的图片。时间实在太充裕,我硬是一字不差的看完全部介绍,唉...
终于上车,18:35到达西宁曹家堡机场。
作为一个省会机场,西宁机场原来这么小,航班也不算多,登机口只有几个,长见识了。
飞机准时起飞,顺利回广东咯。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甘青大环线,寻梦大西北 94942
- 看完这篇攻略,轻松自驾西北大环线 86203
- 一起回西北 1717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