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国航CA1253航班,10:55,飞乌鲁木齐。将近二年之后(2021年年6月),再次飞赴地处祖国大西北的新疆,行走一回上次来新疆却未曾谋面,但一直心驰神往的北疆。
飞机航线图,横贯大半个中国,绝大部分航程位于内蒙古界内。
下榻乌鲁木齐高铁站美居酒店(广东大厦),这里距地窝堡机场不远,只需十来分钟车程。酒店二楼有一家粤式茶餐厅,让我们多次光顾。
入住22层,窗外可见一条灯火璀璨的公路。
清晨外出,体验一下户外温度,也想顺便看看日出,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
早餐后,蓝天白云,朗朗晴空,旅行赶上好天气,令人心神愉悦。
一路向北长车行
今日途中没有景点,只需赶路,时间绰绰有余。十点出发,去往正北方向的可可托海,将近500公里,是此趟北疆旅行中路途最长的一天,路经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火烧山、五彩湾,能看到野生动物。
驶出城市,眼前终于不见看烦了的高楼大厦,可极目远望,视线毫无阻挡,虽然是荒野广袤,但同样有心旷神怡之感。
这段长长的路两旁是绵延不绝的沙丘,却生长着不少低矮的绿植,虽然与上次穿越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颇为相似,但还不能称之为沙漠公路。
13:18,路边找一家小餐馆吃午饭,若是错过,后面就很难说了。
新疆的饮食不太对我们口味,图个简单、快捷,每人来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人家这里简称西辣面,我们不要辣椒。)
一路上数度驶过红色连绵的荒漠与丘陵地,不知是否就是火烧山?(火烧山位于乌鲁木齐到阿勒泰市的216国道上,面积有10平方千米。)
连绵起伏的山丘是由烧结岩构成的一片赭红色,而非五彩斑斓。每逢晨昏,在朝阳或晚霞映照下,仿佛仍在熊熊燃烧,壮美炫目,因而得名火烧山。(岩石本不是红色,是因下覆煤层自燃而被烘烤成红色的,因此又叫烧变岩。)
小视频
15:03,路边一块大石上写着“富蕴欢迎你”,显然进入了富蕴县地界。旁边立有一尊石人, 富蕴县城西北的苏普图村,有著名的苏普图石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草原石人,是新疆草原上的一大历史人文景观,分布在新疆天山以北,阿尔泰以南的广大草原上。考古工作者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是当时雄居于漠北草原的突厥人所为,并将石人产生的年代从蒙元时期,上推到隋唐时期。
司机开车之余,一直在搜寻野马和野驴的踪影,他说只要运气好,肯定能看到,果然应验。大约200米开外,见到一群活动的生灵身影。
拉近镜头看,一群8头,该是野驴无疑。野驴们肯定也看见了我们,不时扭头向这边张望,它们敢于在距离公路不很远处活动,想必对于人和车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继续行路,半是荒漠、半是草场,公路依旧一望无际,不见尽头。
路旁又出现大片的红土地,在阳光的映射下,呈现着粗犷、苍凉,别具一格的美。
好事终于成双,就在近乎失望之际,司机发现了远处的几匹野马,看来我们运气不错。只是距离有点远,照片不太清晰。
公路上车不多,停车的功夫,有几辆车驶过,想必也是去往遥远且梦幻的可可托海,去聆听那牧羊人如痴如醉的歌声。
天空同样半是阴郁、半是晴朗,虽则不是东边日出西边雨,但有些乌云黑得有点吓人,在它笼罩之处肯定正在下雨无疑。
又见路旁旷野中有动物出没,停车休息,这回看到的动物不再带野字头,而是牧民放养的牛、马了。
大面积的黄色土地竟然有一大片与众不同的赤红色,一边的低矮绿植与野草也较茂盛,再细看,原来附近有一处不大的水塘。
这边厢还有一群马儿。
继续行路,从反光镜看身后,黑云压顶,犹如一张巨大的黑幕挡住上空,仅仅在天边留下一小条晴空。须臾,一阵急雨袭来,只是时间不很长,充其量10分钟而已,匆匆而过,与之相伴的黑云也随之远去。
17:25,车过恰库尔图,这是富蕴县下属的一个镇。
这边路面干燥,显然没有雨水光顾,漫天的云朵在蓝天下舒展自如,漂亮异常,活生生一幅巨大的风景画。
路上时不时能看到悠闲漫步的骆驼、牛羊、马。
远远地看见路中间的富蕴收费站,此刻已17:48,算一算时间,上午10点从乌市出发,已历经近8个小时,新疆之大,名不虚传,新疆旅行,着实不易。
18:25,进入富蕴县城,经过迎宾的景观 - “印象富蕴”,留下美好瞬间的一幕。
富蕴县城
富蕴县维也纳国际酒店,没想到如此偏远之地竟然有如此之棒的酒店。
酒店位于县城边缘,面对着生意盎然的滨河风景区,楼后侧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中国传统式大屋顶建筑,犹如一座城楼,像是一座观景台。
安顿、休息后,步行进城找饭辙。
眼前是额尔齐斯河及团结大桥,河面宽阔,水流欢畅,河岸绿树成林,步道齐整,放眼四望,满目是赏心悦目的景色。
富蕴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阿勒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人口不足10万,1941年才为县,定名富蕴,“取天富蕴藏之意也”。
小小的县城街道齐整,绿化极好,街边的建筑颇具欧式风貌,色泽淡雅,十分养眼,与内蒙古的阿尔山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县城主街上走了一圈后,拐入一条步行街,继而又来到住宅区,楼房底商也有不少餐厅。比较一番后,选中一家“纸包鱼”火锅店。
店面虽然不大,口感正经不错,番茄料底,满满一锅,非常庆幸选对了地方,应该是当地人常来的餐厅。
小店仅有七八张桌子,我们来得较早,尚有空位,待菜肴上桌,大快朵颐时,餐厅已爆满。出来时天色已黑,留下一张小店门脸照。
步行回酒店,街灯亮起,且行且看,小城夜色温馨、美好。
奔向可可托海
9点出发,富蕴县城距可可托海景区60多公里,车程约1小时。
一曲动听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醉了无数的人!让人过耳难忘、耳目一新、百听不厌。这首歌不胫而走,红遍神州大地,引无数游客四方来。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描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失去丈夫的养蜂女带着两个孩子,在可可托海受人欺负,年轻的牧羊人挺身守护母子三人,俩人擦出爱情火花。养蜂女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悄无声息地离开,托人告诉牧羊人她已远嫁。转眼深秋,可可托海草黄水枯,不适合牧羊,牧羊人却不愿离开,痴情地等待他所爱之人。
这首歌曲由内到外、从形到神都流淌着一种独特而醇厚、纯净而浓烈的美感。它以千百年来人类生活中最永恒经典的爱情作为音乐主题,用可可托海草原上牧羊人和养蜂女在漂泊生活中真心相爱却又无奈分离的爱情故事作为音乐素材,用凄婉唯美的音乐旋律抒发了歌者心中共鸣而生的痴情爱意和眷恋思念。- 摘自网评
汽车驶出河谷地段,前方豁然开朗,右前方矗立着一座摩天轮,近旁一溜白色的小房子,像是一处游乐园。
正前方出现一个湖,蓝色的湖水配上远处的雪山,高峡出平湖,美美的风景。
拐过一道大弯道,路两旁金灿灿一大片田野,是刚收获完的麦子地,麦茬残留较高,引来成群结队的牛羊觅食,俨然成了天然的牧场。许多路经的游客在此停车,走进麦田拍照。我们未作停留,先去主要景点,回程再到此一游。
可可托海隧道
路经3号功勋矿,这里已经成为可可托海一处著名景区。
经过可可托海小镇,距景区已不远。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小镇,因矿而生,因牧羊人歌曲火遍全国,冬季又是滑雪的好去处。
可可托海在哈萨克语言中的意思是“绿色的丛林”,蒙古语的意思是“蓝色的河湾”。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额尔齐斯大峡谷
可可托海景区大门,花团锦簇,游客不少。
又要先乘坐景区车,将近1小时车程。好在走过排队通道后即时上车,并没有等候。
景区车沿着额尔齐斯峡谷前行,溯河而上,奔流不息的额尔齐斯河,穿行于峡谷、山脉、草地、密林中,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这里被赞誉为神秘的艺术画廊。
进景区的道路上有不少自驾车,但相遇更多的是转场的牲畜。这一大群羊,足有数百乃至上千只,一只只膘肥体壮,把路堵得严严实实,车辆只能等待让行。
车子走不多远又停住不动了,原来是一只行走在崖壁上的羊出了问题,一条腿卡在公路边的金属护网里动弹不得。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带团导游,飞身下车,迅速攀上岩壁,帮助解救。
羊的女主人像是当地少数民族,圆圆的脸庞,红红的脸蛋,眼睛里滴出了晶莹的泪珠,一定是心疼羊所致。因为听到旁边人说,羊腿可能已经卡断了。
等候的间隙,下车拍了几张额尔齐斯河谷美照。
这样美的山山水水,该是徒步游览最好。
景区车刚启动不一会,迎面又来了一大群马,随后跟着牛群和羊群。
看见“石门”,景区车就快到站了。
景区里人头攒动,口音杂陈,随处可见举着小旗的导游。新疆已是全国最火爆的旅行出游地之一,有人戏言:全国人民都跑来了新疆。
“汽车鼻祖”,指的是山顶那块大石,外形酷似一辆汽车。
这快巨石就是神钟山,著名的一景。
神钟山,海拔1359米,山体由东向西呈阶梯状上升,北侧崖壁陡峭,南侧稍缓,侧看山峰平地拔起,孤峰傲立,直插云霄,是一座如钟似锥的花岗岩奇峰,为阿尔泰山山景之最。
沿木栈道上山,可登高观景。看着似乎不很高,于是跟随着人流逐级攀登。
远方的峰峦上有不化的积雪。
这块巨石名“佛龛”。
栈道向高处延伸,还能继续攀高,不过看着远了去了,脚力不济,下山了。
再看一眼神钟山,再看一眼佛龛石,不再继续向前行,尽管前方还有被称为“精华”的风景,但7公里的距离对于我们过于遥远,到此止步了。
示意图提示:钟山至季兰德游览区为精华区,有若干景点,全程7千米。
回返路上,下到额尔齐斯河边一览,河岸未经整修,保持着原生态,河滩上裸露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不少游客踩在石上拍照。
河边唯一的人为痕迹,一架大提琴模型,用它做道具拍张照。
一棵倒卧的白桦树,也是拍照的好道具。
13点坐上回返的景区车,细细观赏,这一路的风景美得出奇,绝不亚于景区里面。
许多山石上有大片的红颜色,就像四川海螺沟那里的红石滩。海螺沟石头上的红色物质是一种有生命的原始藻类,不知可可托海这里是否同因?
这一片的山石上有多片草绿色,第一次见,不知其因。
景区车到站,站在景区出口处远眺,下方是山谷牧场,牛群休憩、觅食,悠闲自在,看的人心生羡慕。
景区大门外,格桑花盛开,留下一张合影。
新疆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占地面积788平方公里,由额尔齐斯大峡谷、可可苏里、伊雷木特湖、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四部分组成。它以峡谷河流、山石林地、矿产资源、寒极湖泊和奇异的地震断裂带为自然景色,融地质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于一体。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西游漫记续 81090
- 有一个地方叫新疆,和心爱之人,远赴山海 129978
- 小假期 “野路”少年的南疆自驾之旅 5484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