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国庆节。今天果然是个好天气。今天早晨,我们将要登上山顶,看看群山环抱的两个明珠。其一:是大自然的杰作——赛里木湖。看看赛里木湖沐浴在旭日下的华美姿态;其二:是人类智慧的杰作——果子沟大桥。看看果子沟大桥醒来后的英姿。他们都在北天山山脉的怀抱中,享受北天山的滋润和呵护,为人类带来美好和希望。
早上七点左右我们就出门,往后山走去。天气有点冷,地面和木栈道都上结有冰霜,很滑,稍不注意就会滑倒。沿着木栈道登山,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这里的海拔在2100米以上,比平时登山难度加大。好在山不高,走走歇歇,十几分钟就上去了,山上已有不少人在等待日出了。
山中的酒店还在睡梦中,此时此处,没有鸡鸣,没有狗吠,只有月亮还高挂空中。
木栈道上能看出有层薄冰(霜)。
太阳的光辉,已把东方天际染黄,把云彩染红。赛里木湖还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中,享受那份静谧。
从湖面上的条纹看出湖面似乎结了薄冰。
人们期盼着太阳的高升,期盼洒向人间的阳光把大地、冰河和雪山装扮的美丽妖娆。
月儿依旧高挂在天空,太阳的光辉把雪山映红,日月同辉在这里演绎出绝美的诗情画意。
有一件事我搞明白: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看日出日落?而没人去看月出月落?诗人有无数首赞美月亮(光),借月怀古的诗句,而有关歌颂太阳(阳光)的诗句却不多?赞美日月同辉的诗文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太阳在政治家和文人的眼中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 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是在赞美夕阳吗?肯定不是,是在借夕阳叹惜美好的东西太短暂;毛泽东却把青年人比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蒸蒸日上,是朝气蓬勃,是前途一片光芒。也许我是井底之蛙,知道的太少吧。我胡邹邹,你们就瞎看看吧 。
这种画面,这种色彩,画家能复制吗?
太阳已爬上了山头,把万物唤醒,把万物照亮,把温暖洒向人间。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山的南面。
站在山脊的南边,可以清楚地看到果子沟隧道灯光,果子沟微弱的倩影。
果子沟大桥,位于果子沟峡谷上,是连霍高速公路(G30)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也是 新疆 重要民生工程。果子沟大桥于2006年8月16日动工兴建,于2011年9月30日通车运营。果子沟大桥全长4.4千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果子沟大桥的造价23.9亿元,按主桥面700米计算,每米造价高达340万元,按4.4公里计算。每米也高达54万元。
果子沟大桥分别由主桥、两座桥塔、斜拉索、引桥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南至 东北 方向布置。我们现在看到的图片仅仅是果子沟大桥很小的一部分。
阳光照耀在大桥上,大桥向人们展示着英姿。随着太阳的升高,果子沟大桥完全暴露在人们的视线里。
果子沟大桥主要的建设难度大,主要表现在施工难度大且造价较高;运输条件差;果子沟风景区环保要求高;果子沟大桥施工场地狭窄,大量的桥梁构件预制场地及其他施工场地难以布置;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难以保障等等。
换一个角度,可以看到大桥的主桥部分。
在这山沟里的人们,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他们如何跟外界联系、交流,如何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
果子沟大桥为中国国内首座大跨度公路钢桁梁斜拉桥,它集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四新”于一身,是 新疆 公路建设史上一次重大突破,同时该桥建设为中国山区特大型桥梁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建成的大桥与果子沟的美景浑然一体,为果子沟国家级风景区再添一道美丽风景线。
看完两“明珠”,我们下山吃早饭。饭后我们将前往中国西部的国门——霍尔果斯口岸。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西游漫记续 82522
- 有一个地方叫新疆,和心爱之人,远赴山海 130324
- 小假期 “野路”少年的南疆自驾之旅 5494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