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2

新疆旅游:难忘新疆北疆采风行(图)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美食,摄影,自驾,人文,自由行,徒步,周末游

发表于 2024-11-02 14:47

美丽的新疆是个令人神往和迷恋的地方,那里给人留下了太多的美好记忆。我虽然几次赴疆,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首次新疆行。上世纪的1999年8月15日至21日,中国体育记者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联合组织了一个“全民健身采访小分队”,前往新疆北疆进行采访。

采风小分队北疆赛里木湖留影

小分队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8名记者组成。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新疆之行。在一周的采访中,小分队先后前往吐鲁番、阜康、石河子、克拉玛依、奎屯、伊宁等地,虽然时间短暂,但却马不停蹄地跑了3千来公里的路,基本上转遍了半个北疆。

天池景色(摄影:冯赣勇)

由于时间紧张的原因,小分队虽不可能进行很深入的采访,但是此次新疆之行却给人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回忆。所到之处,无论是各地踊跃开展的独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还是新疆独特的一些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热一凉两重天


到新疆时已接近夏末时节,但是乌鲁木齐却远比炎热的北京要凉爽许多。满以为新疆的天气都是这样,可谁想到距乌鲁木齐东南不足两百公里的吐鲁番却奇热无比。听新疆体委的同志介绍,吐鲁番最热的时候高达47度,整个夏季的气温一般总是在40度上下,即使宾馆、酒店的空调房间内也挺热,难怪有“火洲”之称。

吐鲁番留影(摄影:刘力捷)

虽说都是热,但吐鲁番和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相比还是有所区别。这里不像南方的湿度那么大,而是非常的干热。记得有句话对吐鲁番作了形象的比喻: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看来还真是有些道理。

高昌故城留影(摄影:刘力捷)

我们虽然没有赶上早晨的寒冷,但是对吐鲁番正午时分的干热却有了切身的感受。在途经吐鲁番附近的火焰山时,使人明显感到热浪的灼烤。而在吐鲁番周围的高昌故城、柏兹克里克千佛洞、苏公塔、坎儿井、葡萄沟等地参观时,尽管景致各具特色,但人们却要忍受高温的煎熬。

吐鲁番博物馆留影(摄影:刘力捷)

原以为室外这样,屋里可能会好一点,可在吐鲁番博物馆参观时,虽然馆内设有几台开足马力的大柜式空调机,但依然闷热异常。在吐鲁番观光时,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就像这里的天气也一样火热。

吐鲁番夜色(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汽车行驶在乡村的路上时,道路两旁的维族乡民,无论男女老少,还是人多人少,他们总会向往来的各种车子上的人们热情地挥手致意。那种场面真是令人感到心里热乎乎的。因此,吐鲁番气候的炎热与人的热情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新疆的地理环境十分奇特,离乌鲁木齐东南180多公里的吐鲁番奇热无比,而距乌市东北100多公里的阜康县著名风景区天池确是凉爽宜人。

天池留影(摄影:刘力捷)

天池的风光真是无比秀美,在群山与雪松的环抱之中,一片碧绿的水面平静地展露着它的风姿。那茂密的塔松与天山的倒影景观更是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天池周围也是树木参天,绿茵铺地。在天池的一角还有一处利用天池水形成的小瀑布,10几米高的落差,飞流之下水花四溅十分壮观。为了观赏,还在此处建有一个“观瀑亭”,吸引了众多的八方游人。

天池观瀑亭留影(摄影:刘力捷)

之所以称为天池,是因为它坐落在海拔约1900多米的山上。去天池游览,都要爬一段山路。每当爬上山抵达天池之畔时人们总会冒出一身汗,然而过不了多久,阵阵凉意就会将人的汗水摧干,接着你会逐渐感到寒气袭身。这里与吐鲁番相比,可真是一凉一热两重天。

赛里木湖畔留影(摄影:刘力捷)

此外,美丽的赛里木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脉南麓,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山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泊。湖畔有着大片的草甸和沼泽地环绕,特别是湖畔那一片好像蒙古包造型似的哈萨克族的账房,构成了这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绝对是一个自然风光与文化旅游的胜地。

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留影(摄影:刘力捷)

在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时,人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却又充满激情的年代。展览区的文物和图片琳琅满目,每一件都诉说着一段难忘的故事。在一楼的“古代石河子”展厅,陈列着出土的陶罐、石器、化石、青铜器等百余件文物。这些古老的器物,见证了石河子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对这片土地的过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石河子广场留影(摄影:刘力捷)

除了文物和照片,博物馆还运用了场景复原、等比例微缩场景、人物雕塑、硅胶人物像、油画、国画等艺术手段,再现了兵团创建、发展的全过程。在一个复原的地窝子场景前,我久久驻足。地窝子阴暗潮湿、空间狭小,但却是军垦战士们最初的住所。他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不懈努力。观后令人深受触动。心中不由得涌起对军垦战士们的无限敬意。


“黑油山”是克拉玛依第一口油井开采的遗址


在我的想象中,今天的新疆克拉玛依虽然要比歌声中描绘的“遍野是绿树和高楼红旗,密密的油井,无边的工地”那种景象要变化许多,但却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戈壁滩上建起的这座石油城,如今是那样的美丽。我们抵达克拉玛依市时已经是傍晚时分,由于新疆比北京有晚两个小时的时差,故太阳还未落山。这样,自治区体委的同志先领我们到市区边上的“黑油山”参观。据说这里是克拉玛依第一口油井开采的遗址。

黑油山留影(摄影:刘力捷)

在一个高高的山坡上,人们拾级而上,蹬上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刻有“黑油山”三个醒目的红色大字的三角形纪念碑矗立在山坡的中央。碑周围的地上全是凹凸不平干透了的沥清,旁边还有几处可能是废弃的,但仍然冒着泡的黑油井。在黑油山上可以俯瞰到不远处的克拉玛依城市的轮廓。

友谊馆留影(摄影:刘力捷)

当时,大家赶了一天的路,都累的没有心思去欣赏克拉玛依的城市风貌了。当晚饭后,克拉玛依体委的同志领我们参观市区夜景。汽车驶入灯火通明的市区后,大伙都被克拉玛依的迷人夜色所惊叹。在一些街道上,都挂有一排排明亮的灯帘,这种灯帘即使在北京也只有节日时才能见到,而这里却是每晚如此。当我们驱车来到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广场时,更被这里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景致迷住。只见在广场的一端是一个白色的建筑,上书“友谊馆”三个大字。众多装饰灯打在这所建筑上分外抢眼。

友谊宫夜晚留影(摄影:刘力捷)

友谊馆前后是彩色的灯光花坛和喷水池,真是花团锦簇流光溢彩。在友谊馆前的广场上片片绿茵与宽敞的活动场相交而成,众多的市民们悠闲地在此消暑纳凉,那一派祥和幸福安康的景象真是令人陶醉。

红山公园(摄影:刘力捷)

体委的同志介绍说,这个友谊馆就是几年前发生重大火灾的现场。火灾后,市政府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改造,对火灾发生地的友谊馆,只保留了门楼以示纪念,后面则全部拆除,扩建了喷水池、花坛、绿地、广场等公共设施。想当初,这里曾给克拉玛依带来了悲惨的一个夜晚,而如今,人们可以永远地在这里无忧无虑地尽享天伦,我想,假如逝者有知也可安心长眠了。


军体过硬的霍尔果斯边防部队


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的边境。驻守在这里的解放军某部边防部队也是我们此行的一个采访对象。在干净整洁的边防部队大院,迎门而立的一块紫红色的大理石上,江泽民同志手书的“当好国门卫士,建设文明窗口”的10个大字金光闪闪。这是1990年8月27日江泽民出访哈萨克斯坦国归来,到部队视察时为战士们亲笔题写的。这个荣誉也一直激励着这个边防部队的全体官兵,使他们在执行镇守祖国边防的任务中,更加努力地作着自己的奉献。

小分队与边防军官兵留影

在边防部队,我们采访了部队的指导员李光禄同志。他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部队官兵把军事训练与体育锻炼有机结合的生动事例。在霍尔果斯口岸,守边部队官兵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威和体能。

边防部队营区留影(摄影:刘力捷)

由于他们每天都要在边境线上巡逻,每人要步行20多公里的路。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不行的。因此,他们在保证军事训练的同时广泛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同时,当地的军民共建单位送给部队的健身器材也为他们开展体育锻炼带来了很大的方便。1999年,在当地举行的篮球赛上,边防代表队过关斩将,战胜了霍尔果斯口岸地区的几个地方代表队,一举夺得了冠军,爆出了冷门。

霍尔果斯工委会留影(摄影:刘力捷)

在边防部队,战士们每天都坚持进行5公里的负重越野、擒拿、投弹等项目的训练,晚饭后还要达到四个100,即分别做100个仰卧起坐、俯卧撑、举亚铃、引体向上。强健的体能使战士们练就了一身硬功夫。有的飞毛腿战士,还被誉为边境线上的野黄羊。在守边任务中涌现了不少动人的事例。

312国道界碑留影(摄影:刘力捷)

例如,1997年11月的一个大雪天,哨兵报告有两个人正向铁丝网靠近,有越界的企图。当时情况紧急,副连长接到报告后,带着几个人就追去了。这两个人看到有几个战士追上来了,掉头就跑。

314中国界碑留影(摄影:刘力捷)

有意思的是这二人边跑边脱衣服,脱下的衣服也被随手甩掉。战士们尽管带着枪穿着大头鞋,可追击的速度一点也不慢。追了2公里左右,终于把二人捉住了,避免了一起越界事件的发生。当审问那两人为什么要脱衣服跑时,那二人说,原以为脱了衣服,身体可以轻装一些跑快点不让你们抓住,没想到甩了衣服也没逃过你们,你们跑的确实太快了。战士们听后不约而同的都笑了。他们都由衷的感到体育锻炼是增强提高战斗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只有艰苦的训练才会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柏孜克里千佛洞留影(摄影:刘力捷)

多少年来,无论酷暑严寒还是风霜雪雨,在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边境线上,总会看到这支英雄边防部队的矫健身影。截止到目前,这支光荣的边防军由于守边出色,已被各级党政军机关表彰了120多次,他们不愧为优秀的国门卫士。

乌鲁木齐南山景色(摄影:冯赣勇)

新疆霍尔果斯也是从江苏连云港启程至这里的全程4825公里的312国道的终点。从这里继续前行就进入了哈萨克斯坦。我也分别在312国道这块最后的里程碑前,以及中国314界碑前各留下一张珍贵的图片。

与察布查尔运动员留影(摄影:刘力捷)

新疆之行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周时间,但所到之处那些各具特色的群体活动的开展盛况的确令人感到振奋,像奎屯市的万人晨练、伊犁州察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的射箭运动以及当时正在伊宁市体育场激战正酣的第四届新疆足协杯足球赛的火爆场面等,都很值得一书。限于篇幅,此文不能一一详尽的介绍,但是难忘的首次新疆之行,却永远地留在了我美好的记忆中。(图文:冯赣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新疆3717
新疆旅游:难忘新疆北疆采风行(图)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新疆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新疆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新疆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新疆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