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摄影,自驾,人文,自由行
发表于 2025-08-19 06:41
2024.08.09(D9),昨日从塔县前来阿克苏,今日的计划是阿克苏→温宿大峡谷→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全程345公里,行车约5.5小时。途中安排两处景点观光(温宿峡谷与千佛洞),还是力争不走夜路,天黑以前抵达库车。
昨日行程750公里,X.J.一路驾车幸苦,今日相对比较宽松,接近10点方才起床,10:49驱车上路,首站温宿大峡谷。11:04经“阿克苏北”立交桥上土和高速,11:08驶经“阿克苏东”立交桥,11:11在阿克苏东收费站ETC缴费后,继续沿土和高速前行。
我们原本是应该在“温宿工业园区”立交桥下高速,然而,X.J.跟我讲话分神,错过了路口,只好继续前行约11公里,11:43在“五团”立交桥下高速。此处距离大峡谷还有25公里,须行车30分钟左右。
下高速后,沿着一条状况不错的柏油路直行向北,道路右侧是喀拉玉儿滚河,河对岸是漂亮的彩色丹霞,这一带统称天山托木尔景区。“托木尔”是天山最高峰,海拔7435米,坐落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的(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上。“天山托木尔景区”就位于托木尔峰脚下,地域十分辽阔。温宿大峡谷仅为天山托木尔景区内的一个特定区域,又称“天山托木尔景区大峡谷”。
12:01道路左拐向西,我们在路口附近看到了十分怪异的景象:前方红色山体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远看不知是啥,驶近才看清,全都是洁白的晶花。此刻正是夏季,晶花不可能是冰晶,于是猜想为盐晶。后来才知道,天山托木尔景区地域之内还有一处“温宿盐丘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的红色砂岩、泥岩富含盐分,眼前所见应该就是其中的一座盐山。
12:26抵达天山托木尔景区大峡谷游客中心,进入景区游玩可选自驾,或是搭乘景区交通车。然而,自驾必须是四轮驱动,我们的座驾虽为SUV,但却并非四驱,只得购票搭乘景区交通车,它是一种底盘特别高的特制中巴。
景区内的沟谷布局就好像是一颗大树,主谷称“库都鲁克峡谷”,它好比是树干,最初非常开阔,越往里走就变得越窄,而且开始分叉,出现了十数条支谷,支谷又再分叉,成为百多条小谷,沟壑交错,迂回曲折,好似迷宫一般。景区门票:36元/人,区间车60元/人。我因年龄免门票,但需购买区间车票。
大峡谷内现已开放旅游的支谷大致是7条,按照其位置序列编号为1-7号支谷。景区交通车原本也应该驶经全部这几条开放支谷的沟口,然而,现时正值天山当地的山洪季节,景区只开放1号支谷,其他支谷都是处于暂时封闭状态。景区交通车也只运行:游客中心→1号支谷→游客中心的线路。
峡谷内的地面其实就是洪水过后的裸露河床,全为松软泥沙、石块,交通车只能沿着旧时的车辙,颠簸前行,稍离车辙便会撞上大小石块。12:45,我们搭乘交通车进入景区,最初的峡谷(主谷)非常开阔,两侧奇峰耸立,岩壁呈现十分明显的弯曲线条和挤压褶皱,它们都是远古地壳运动留下的印记。岩层的色彩更是一绝,红、黄、白、绿相互交织,堪称景自天成的彩绘画廊。
13:10抵达交通车终点,这里是一大片平坦的沙滩,跨度达到数百米,仿佛就是一座辽阔“广场”。四周峰峦叠嶂,奇峰兀立,刀切斧劈般地崖壁近乎与地面垂直,山崖下的游人和汽车都显得十分渺小,山势之磅礴,令人瞠目结舌。下车不久遇阵雨,所幸很快天晴,红山经历雨淋,色彩变得更加艳丽。
广阔沙滩的尽头是三岔路口:向左依旧是大峡谷的主谷,通往2-7号支谷,目前不对游人开放;向右则是1号支谷,也即我们此刻唯一被允许进入的支谷。我们不甘心只能探访1号支谷,决定还是先去左侧的峡谷探个究竟,果然是看见一长溜的四驱SUV,都被阻挡在峡谷入口外面。眼见开着四驱SUV的自驾的游客都进不去,我们也就死心了。
其实,温宿大峡谷景区的几乎全部精华,特别是3、4、2、6号支谷,全都是位于被封闭区域之内,平日里最经典的景区交通车行车路线也是:游客中心→4号谷→3号谷→6号谷→游客中心,我们今日可算“时运不济”,正好遇到景区精华全都关闭。
13:26,我们进入1号支谷,谷内地面也是季节性的洪水的通道,由于刚刚下过雨,景区工作人员不断提醒,如发洪水要尽快撤离。峡谷入口还算是比较宽阔,但越往里就越窄,两侧山体逐渐靠拢,最终是展现出崖壁高耸,头顶一线蓝天的险峻峡谷景观。
放眼所见皆为绝壁、奇峰,崖壁展现出层次分明的理纹,红崖赤壁与千姿百态的石峰石柱交相辉映,仿佛是荒城,又像是古堡。经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又将岩壁上的纹理“精雕细刻”,幻化出千奇百怪的模样,好似亭台楼阁,又像是形态各异的人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着实令人赞叹。
1号支谷是断头谷,13:39走到其尽头,游客到此都得原路折返。峡谷尽头的崖壁上有个凹槽,每当暴发山洪,洪水就是从这里灌入峡谷,不过,此刻唯见涓涓细流。13:43走出1号支谷,这条峡谷很短,往返一趟仅耗17分钟。
走出1号支谷,仍感意犹未尽,又在沟口外面的“广场”上稍事逗留,再看看美景,拍拍照片。1号谷内部的景色可用“秀美”来形容,“广场”则是堪称“壮丽”。
14:07再乘景区交通车,十多分钟后便重返景区游客中心。游客中心附设餐厅,但两人都说不饿,于是直奔停车场。找到汽车后也并没急着出发,因为X.J.的工作单位有电话会议,时间约定14:40。尚有些许时间,他又抓紧时间放飞了无人机,然后就是独自在戈壁滩上“开会”,我坐在汽车中等他。
15:15离开温宿大峡谷,驱车前往克孜尔千佛洞,大约须行驶2小时。克孜尔千佛洞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的克孜尔乡,它是比敦煌石窟开凿时间更早的佛教石窟群。15:34经“五团”立交再上土和高速(库车方向),15:48又在玉儿滚立交枢纽下高速,转入省道S307,驶往拜城方向。这一段的道路又称国道G579(玉儿滚立交-拜城-库车),猜想是将原来的省道改建、升级为国道。
15:55驶入省道S307附设的一座大观景台(停车场),站在观景台上可以遥观对面彩色丹霞,长长的一道山峦,非常壮观,也非常漂亮。逗留5分钟后继续前行,道路右拐、过桥,壮丽的丹霞山梁转移至公路左侧,一直伴随我们前行,不离不弃长达半小时左右。
16:40驶经“大苑齐”停车区,啥都没有,只是一片空地,我们直驶而过。17:57驶经拜城县克孜尔乡,18:16抵达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又称克孜尔石窟,始建于公元3世纪,衰落于公元9世纪,主要是呈现小乘佛教“唯礼释迦”的佛教理念。洞窟构筑在渭干河畔的明屋塔格山上,自东向西绵延约1.7公里。按照山势的自然走向,洞窟群被分别标记为四个窟区,即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和后山区。现已编号洞窟236个,尚存壁画约四千平方米,还有部分彩绘塑像以及多处窟前构筑遗迹。它是中国现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遗址,比敦煌石窟早约300年。
从景区停车场到真正的石窟区,还有徒步走很长距离,道路两旁都是高大的白杨。走到窟区附近,最醒目的标志就是那尊鸠摩罗什青铜塑像。鸠摩罗什是我国佛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父亲原为天竺(古印度)贵族,来到龟兹后生下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九岁随母前往克什米尔学经,返回龟兹后成为西域著名高僧,后来又经河西走廊辗转来到内地长安,被尊为十六国时期“后秦”的国师。鸠摩罗什对于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曾有重大贡献,他也是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一生翻译了35部,共294卷佛经。其中,如《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都曾对中国佛教之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照相机和背包不准进入石窟(手机可以),景区设置专用橱柜供游人存包,存包房的墙壁上有一幅壁画,猜想应该是景区某洞窟内的壁画仿品。按照景区规定,游客是分组由导游带领进入窟区参观,每批10人,我们购票后又等待了片刻,直到凑足10人后,方得进入窟区。
与克孜尔石窟群的整体规模相比,目前作为景区开放的洞窟仅为极少数,十余个洞窟集中分布在一座高台之上。我们跟随导游,先后参观了其中不到10窟。这里的洞窟远不如敦煌、大同以及龙门石窟那般宏伟,感觉就像是敦煌的“西千佛洞”。所有的洞窟都是袖珍型,壁画也跟敦煌西千佛洞类似,仅仅是些小小的佛像图案而已,远不如存包室内的那幅仿制品漂亮。唯一可取就是眼前所见都是两千年前的真迹,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
洞窟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的场所,另一种为佛殿,是供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基于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组合成一个单元,就可能是一座佛寺。在克孜尔石窟鼎盛的年代,这一带山上应该是有许许多多的寺庙。据说,克孜尔石窟原有的最精美壁画都在上世纪初年被外国探险家盗窃,现存放在欧洲各大博物馆中,景区也专门展出一些被盗壁画的照片。
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古代西域龟兹国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背倚明屋达格山,南临渭干河。虽然石窟内部禁止拍照,但站在窟室外面留影还是被允许的。从石窟群的高处俯瞰,景区的风景也是绝佳。
19:30离开窟区,19:45走出景区大门,在停车场旁的一个摊位吃西瓜。这里的西瓜又甜、又便宜,我们挑选了一个最小的还吃不完,最后只好向摊位女老板要了个塑料袋,将吃剩下的西瓜打包。J
20:02离开景区,经克孜旅游专线,再转省道S307,前往库车。今日的库车就是古代龟兹国都所在之地。行车一路都是戈壁荒滩,20:45驶经S307与G217(独库公路)交汇的丁字路口,正对面是漂亮的红山。
在丁字路口右拐向南,进入独库公路,继续驶往库车方向。20:49通过盐水沟隧道,20:56通过独库公路上的盐水沟收费站,21:04在路边的“雅丹地貌”观景点稍停。此处有座“独库公路终点”石碑,很多游人都在此处打卡,但因排队太长,我俩没有过去掺和。
21:45进入库车市区,加油151元,21:54抵达位于(胜利路/健康北路)十字路口附近的库车“爱美酒店”入住,我们又是如愿在天黑以前赶抵目的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