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简介
时间:2023年11月11日-11月18日
地点:太原、忻州、朔州、晋中、临汾、运城、晋城、长治
交通方式:飞机+自驾(山西境内全程租车自驾,行程约2400公里)
费用:两人共计6500元(含往返机票)
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原因,山西现存大量的古代建筑遗存、塑像、壁画等,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境内,享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比较闻名的如晋祠、应县木塔、云岗石窟、华严寺、悬空寺、佛光寺、永乐宫等,但其实这些只是很小一部分,更多散落在不同地方的寺庙并不为人所知,它们也有很多惊艳之处有待发掘。
正是怀着这样的期待和向往,5年前的11月,我和爱人踏上了第一次的山西探秘之旅,当时主要打卡了太原和大同,去了晋祠、山西博物院、云岗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应县木塔等。后来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没能继续,但山西一直都在我们的旅行心愿清单上,于是今年休年假,我们又毫无犹豫选择了山西。PS:出于保护的原因,有很多建筑、壁画、彩塑已陆续关闭不开放了,所以要看实物的小伙伴真的要抓紧了,否则以后可能只能看数字展了。
我这次只有一周时间,前期在搜资料的时候发现山西的古建遗存多到超出想象,时间有限,应该选哪些呢,一时也找不到头绪,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和我同样的困惑。我们的行程或许可以跟大家一些参考:
这次我们原计划打卡的是21座寺庙,实际参观的是19座寺庙(两座没有开放)
忻州:洪福寺、南禅寺(未开放)、佛光寺、延庆寺、岩山寺
朔州:崇福寺
晋中:镇国寺、双林寺
临汾:广胜寺、小西天
运城:东岳庙、广仁王庙、永乐宫
晋城:青莲寺(未开放)、玉皇庙
长治:法兴寺、崇庆寺、观音堂、天台庵、大云院、原起寺
从朝代上看,这些寺庙涵盖了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不同时期,其中包括了目前国内仅存的四座唐代建筑以及非常稀有的五代建筑、宋金建筑等,从看点上,也包括了建筑、壁画、彩塑等不同类型,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那把这些看完就很好了,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山西,那还要加上太原和大同的一些代表性寺庙,如华严寺、云岗石窟、晋祠、善化寺、应县木塔、悬空寺等。
从地图上,不难看出,这些寺院分布非常分散,这也是山西古建的特点,除了少部分在大城市外,相对多的都在荒郊野外,所以来山西旅行最好的方式还是租车自驾,虽然花在路上的时间有些多,但确实比较方便。这一路,除了高速公路,还会走不少的国道、省道、县道甚至乡村公路,所以建议有条件的小伙伴尽量租一辆越野车,小越野车也可以,只要底盘高一点就会好很多,相信我!
另外还有一条建议,山西路上有很多的大型货车,公路大部分都是只有两股道,还有不少的盘山公路、隧道、桥梁等,所以自驾的小伙伴最好能有一位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同时最好不开夜路。11月山西大概在18:00左右天黑,只要在天黑前到达住宿点就好。
至于时间选择,冬季来山西是淡季,人相当少(很多寺庙甚至可以享受包场的感觉),交通、住宿价格都很划算,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天气的话,大部分都是晴天,有时会刮点风,温度一般在-10到10之间,准备一件羽绒服(或加绒冲锋衣)、毛衣、秋衣裤就差不多了,酒店都有暖气,南方来的朋友注意天气干燥就好了。
饮食方面:山西以面食为主,喜欢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不过南方来的朋友一定注意,这里菜的分量非常大,一定注意不要点太多,不然真的会吃不下。
好啦,废话有点多(详细的问题可以评论区提问哈),下面还是要进入正题啊!
第一天:太原-忻州
第一天中午飞机到达太原机场后,我们就马不停蹄赶往机场旁边的租车公司,拿了车就上路,从机场出来,行程大约2小时,我们到达了第一站:洪福寺
注意:山西古建殿内严禁拍照,建筑外观图片为本人拍摄,内景照片均为网上搜索下载,仅供大家参考所用,爱护文物,人人有责!
1.洪福寺
地点: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宏道镇北社村
看点:宋代彩塑、金代建筑
打卡指数:4.5
洪福寺三圣殿,现存结构为北宋末年遗存,虽经元、明、清多次修茸,仍保留有宋金大木作风貌。柱础石为方形,无雕饰,檐下除柱头斗拱外,补间斗拱每间一朵,华拱两侧皆出斜拱,是典型金代形制。
这座寺院的看点主要有两个:(1)它是一座难得一见的土堡型寺院,院坐北向南,建在高达7米的土台上,大门好似一座城堡,门虽然不大,但进去后豁然开朗,寺域由周长400米的堡墙环护,具有典型的山西特色。
(2)大殿内所存宋代彩塑也是极其珍贵的,也是五台山地区寺庙彩塑的瑰宝。现存宋塑9尊,极富现实感,生动感,不愧为世间少有的佳品。正中为释迦牟尼,两旁为迦叶、阿难,再两侧为文殊、普贤,左右最外侧塑两尊胁侍菩萨,前两旁为高大的金刚两尊。整个塑像群韵律和谐,排列适度,精妙别致、栩栩如生,当存世珍品。其中一尊红脸的文殊菩萨也是这座寺院独有的,一定不要错过!
2.南禅寺
地点: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李家庄西侧
看点:唐代建筑、唐代彩塑
打卡指数:5
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其中的大佛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也是现存的四座唐代木制建筑之一。除主体建筑大佛殿三间是唐代原物外,山门内的四合院中,东、西配殿,即建于明代的龙王庙和建于清代的观音殿、菩萨殿。东跨院全为僧房,也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殿内17尊唐塑佛像,仍然保持原貌,都是唐代珍品。可惜,目前南禅寺正在修缮,暂未开放,据说明年可以修好,只能留待下次了,这也是这趟旅程最大的遗憾。近期计划去的朋友还是要注意一下,别空跑了!
3.延庆寺
地点: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北部阳白乡善文村
看点:金代建筑
打卡指数:3
延庆寺始建年代不详。目前仅有大佛殿是早期的建筑,木结构,六架椽,歇山顶,在建筑形制上,耍头、补间、斜拱、驼峰的手法同境内佛光寺文殊殿相似,通长两椽的大托脚木和象下昂形状的耍头,又和塑县崇福寺弥陀殿、观音殿手法相似。据此推断可属金代所建。
这座寺院目前正在重修,大殿不开放,里面目前也是空的,只能看一下外观。
第二天:忻州—朔州
4.佛光寺
地点: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
看点:唐代建筑、唐代彩塑
打卡指数:5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古建筑,被梁思成先生评价为“中国第一国宝”。大殿面阔7间,面积约600平方米。门窗、门槛和所有的梁架、斗栱等都是唐代原物。东大殿的唐代建筑、唐代彩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是佛光寺的“四绝”。大殿内存有35尊唐代彩塑,10多平方米的唐代壁画和大量唐至清的墨书题记。
站在东大殿这座巨大的唐代建筑面前,特别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虽然专业的建筑术语我说不上来,但直观的感受就是大气恢弘,四角高高挑起的屋檐,错综复杂的榫卯结构,还有它的门窗、门槛、匾额、斗拱等都尽显大唐的盛世荣光,也是我这趟看到的最大的单体建筑,没有之一。
东大殿内群像,体态丰满,脸呈方圆形,腮部鼓起,脖颈短壮,胸部肌肉隆起,线条平缓。五官独特,眉毛弯弓形,细而长,嘴形端正。主佛和菩萨前额都点一红痣,是唐代装饰的一个重要标志。佛像服饰简洁、利落、干练,衣褶线条流畅,是唐代盛行的手法。
在大殿的东北角,是一座六角形的砖塔,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设有假门。这也是佛光寺僧人们口中的祖师塔,这也是北魏时期的唯一遗留下来的建筑。
5.岩山寺
地点: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城东南40千米五台山北麓天岩村
看点:金代建筑、金代壁画
打卡指数:4.5
岩山寺始建于金代,现存最重要的殿宇是金代的文殊殿,殿内塑像仅存一尊自在观音像,虽然有很多残损,但那种洒脱之像依然活灵活现。
而岩山寺最大的看点是文殊殿内满墙的金代壁画,现存总面积约90平方米,完工于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文殊殿壁画由金代宫廷画师王逵所绘。整幅作品绘画水平极高,反映了宋金时期宫城建筑、社会生活、服饰等多方面的情况,具有极高的文物与艺术价值,被誉为“画在墙上的清明上河图”。虽然壁画有不少损毁,且大殿内没有灯光,看起来比较费劲,但画中的颜色、人物依然栩栩如生,画工细腻,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海天佛国的生动景象,极富想象力。真希望将来可以数字化、动起来,让更多人见识你的美!
备注:这座寺院比较偏僻,虽然不收门票,但也处于半关闭状态,我们去的时候大门紧锁,无人看管,幸好我们拨打门口墙上留的文物管理员的电话,他才来给我们开的门,这个办法在后来的几座寺院也用到了,算是去山西玩的一点经验吧!
6.崇福寺
地点: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大街北侧
看点:金代建筑、金代壁画、金代塑像
打卡指数:5
崇福寺位于朔州古城内,是这趟旅程中唯一在市中心的寺院。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由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监造。金熙宗崇佛,于皇统三年(1143年)敕命开国侯翟昭度主持增建弥陀殿,观音殿,改寺为净土宗佛刹。 现存建筑中除弥陀殿、双音殿为金代遗构外,皆为明清建筑。
崇福寺内主体建筑弥陀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歇山顶,坐落于高2.5米的台基上,殿前月台宽敞,广及五间。殿顶三彩琉璃剪边,两只鸱吻高大雄健,立于正脊两端,造型古雅。檐下四周斗拱庞大雄壮,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斗拱后尾挑承在殿内乳栿和丁栿下。前檐柱头与后檐补间铺作上除施华拱外,左右各出45度斜拱,充分显现出金代建筑使用斜拱的特点。
弥陀殿的装修尤为引人注目,前檐五间隔扇门、后檐明、梢间设板门、隔扇及横披上的棂花图案,玲珑剔透,镂刻精美,有三角纹、古钱纹、挑白球纹等纹样达十五种之多,极富装饰效果。大殿前檐下悬有“弥陀殿”竖匾一通,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
弥陀殿内设有宽大佛坛,供奉主像三尊,正中阿弥陀佛,两侧的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塑像比例适度,服饰精致,面型丰满,神态端庄,有唐、宋造像之风韵,是金代塑像中的上品。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内容以说法图为主,大都属金代原作。
未完待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