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大西北有两大圣泉,一口是世人皆知、有“沙漠第一泉”之称的月牙泉,自汉朝起即为“ 敦煌八景 ”之一,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不过月牙泉的泉水早在十几年前便已干涸,之所以现在还可以看到它,是因为景观需要而一直花巨资人工续水的缘故;至于另一大圣泉,虽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远大于月牙泉,但知道它的人却极少。
这口与月牙泉齐名的圣泉名为骆驼泉,它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街子乡团结村,距离县城大约5公里,现在也已经由当地政府进行维护并对外开放,成为一个是集游览观光、体验民俗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骆驼泉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与月牙泉齐名的圣泉,是因为它与撒拉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撒拉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在他们看来,撒拉族能够在循化县生活下来,皆因这口神奇的骆驼泉,所以这口泉也被他们称为生命之泉。
骆驼泉为什么会被称为撒拉族的生命之泉呢?这要从撒拉族的历史说起,据考证,“撒拉”这一名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七世纪西突厥时期乌古斯部的撒鲁尔部落。据撒拉族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撒马尔罕来的,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撒拉族源自中亚撒马尔罕。
据撒拉族的历史记载,早在700多年前的元代,中亚细亚的撒马尔罕居住着一个充满英雄业绩的部落。他们是乌古斯撒鲁尔的一支,首领是阿合莽、尕勒莽两兄弟。他们兄弟俩率领族人出征作战,每次都能取胜,带领部落的人四处作生意,每次也都能发财。因此,部族的人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阿合莽和尕勒莽两兄弟在众部落中的威望也一天比一天高。然而撒马尔罕的国王却对此非常忌恨,和王公贵族们设下奸计,要把他们兄弟置于死地。
阿合莽、尕勒莽两兄弟得到消息后,决定带上最亲密的族人远走他乡,一路向东,另寻适合他们生活的乐土。于是,阿合莽和尕勒莽便率领族人进行了一次艰难、壮观的民族大迁徙。他们牵上了一匹白骆驼,灌上了一罐清亮亮的故乡水,装上了一袋肥沃的故乡土,还带上了一部手抄的《古兰经》,便开始了漫长的东迁。
由于他们当时所在的撒马尔罕已经被纳入元朝的版图,他们一路向东都相当于在国内迁徙,虽然中途也遇到过一些挫折,但总体还算顺利,他们经新疆、甘肃,涉过了29条恶水,穿过了29片密林,越过了29处大漠,最后终于来到青海循化境内黄河岸边的乌土斯山上,这也是他们将要翻越的第30座大山了。
这时候天色渐晚,他们决定就地扎帐,生火做饭,可是有人却突然发现驮着经书与家乡泥土的白骆驼不见了,于是大家赶忙点着火把,在山坡上四处寻找。一直寻到天亮,他们在街子河东边的沙坡下,看见了一片绿色的芦苇,而芦苇丛中有一池泉水,泉水的中央则站着他们苦苦寻找的白骆驼。
然而,当人们走进一看,却傻眼了,白骆驼已经变成了一尊洁白的石像,但所驼的经书与家乡泥土却依然还驼在它的背上,这让他们无比诧异。他们眺望这一带山水,密林层层的丛山上,紫气氤氲,金灿灿的黄河两岸,川道平坦,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于是,他们拿出故乡的水和这里的泉水比较,发现竟是一样样的清亮,一样的甜醇,他们又取出故乡的土与河边的泥土放在一起,发现两地的土壤也是一样重、一样肥沃。这时,他们知道这是骆驼为他们找到了生活的乐土,自然纷纷欢呼雀跃,举起《古兰经》顶礼膜拜。
后来,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尕勒莽之孙韩宝于明洪武三年归附明朝,三年后被授为积石州千户所的世袭百户,职衔是“昭信校尉管军百户”,正式确立了土司制度,拨属河州卫积石千户所。再后来便成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而这处被骆驼发现的泉水则被他们保存了下来,一直到今天依然常年喷涌,从未干涸,非常神奇,现在不仅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想从西宁开车去甘南,一是走化隆_循化_夏河,二走尖扎_瓜什则乡_夏河,这两条路路况如何?谢谢
2016-07-21 10回答完成昵称/头像的设置
发表任意一条游记/点评/回答
1条点评被设置为精华
1篇游记被推荐至头条
循化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循化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循化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循化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网站导航 | 宾馆索引 | 机票索引 | 旅游索引 | 商旅索引 | 攻略索引 | 关于携程 | 企业公民 | 诚聘英才 | 智慧旅游 | 分销联盟 | 代理合作 | 企业商旅 | 中小企业差旅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加盟合作 | 酒店加盟 | 目的地及景区合作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营业执照 | 旅游度假资质 | 保险代理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证:沪B2-20050130 | 沪ICP备08023580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