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19日,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二千余人在陕北的大山里与胡宗南的不对做迷藏,无疑,这是胆略与智慧的较量,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能巧妙周旋,屡脱险境,并且还“运筹于大山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伟大领袖的韬略不能不被后人感叹。
经过几个月的周旋与战斗,国民党部队的气焰已经完全被打下去,陕北的局势也发生了根本改变,1947年11月22日,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的“亚洲部”来到杨家沟,在这里安营扎寨。
杨家沟是中央机关在陕北的最后一个居住地,是转战陕北的一年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召开了重要的十二月会议,在这里毛主席发表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重要讲话,在这里中央做出了东渡黄河迎接全国胜利的决定。
杨家沟是中国革命走出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起点。
8月25日,怀着期待的心情,在参观李自成行宫后来到了杨家沟。
当年的杨家沟是马家地主的宅院,建筑规模和地势都很不错,适合中央机关办公和居住,这里有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贺龙、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居住过的地方,现在已经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如今从米脂到杨家沟的道路非常畅通,当年如果有这样的交通条件,国民党部队恐怕很容易就找到这里了,可以想象到当年道路的崎岖与曲折。
山下到山上现在也修了公路,开车可以直接上去,我们还是将车停在山下,沿着以前的道路步行上山。沿途可以看到村民居住的窑洞和院落,也有以前地主家的宅院,除了欣赏风景外,并没有过多的去了解这些地主的家史。
首先是到了杨家沟革命纪念馆,这里是召开十二月会议以及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贺龙、杨尚昆等居住过的地方。
十二月会议旧址房间虽然不大,但是,这次会议确实意义非凡,站在房间里似乎还能听到当年与会者的喜悦笑谈声音,可以说,这也是一次气氛比较轻松的会议,已经有了胜利的方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新院是毛主席和周恩来居住的地方,这里的窑洞还保持着原貌,毛主席居住的地方,当年修建有客厅和浴室,可以看到这个地主还是很“讲究”的。
值得一提的是周恩来居住的窑洞,当时室内还没有建设好,将床搬到室内才修建的窑洞门,因床大门小,这张床就“出不去”了。
通过防空洞,可以到达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遗憾的是纪念馆没有开放。
如今的杨家沟景色也是很秀丽的,蓝天白云之下,青翠的枝叶覆盖着山坡,显得格外有生机,在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刻,这里的老建筑也焕发了青春。
作者:大宋万军作于2021年9月9日以此纪念毛主席逝世45周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