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4

春游雁荡山

编辑
天数:3 天 时间:5 月 人均:1500 元 和谁:亲子

不知何时起很想去雁荡山,几次未能如愿后便成了小小的执念,熬过了疫情后第一个疯狂的小长假,终于得以成行。作为中国十大名山,雁荡的奇秀景色还是值得一游的,但景区管理给人的体验感却是不值得。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是广为人知的灵峰至大龙湫一线,当地人称为内围景区,景区本可以是个整体,但被人为划分为至少6个景区(我们去了5个,1个知道但没去,看路标还有其他),每个景区单独购票(灵峰景区还分日景和夜景门票和路线),且只有一个出入口,各景区出入口之间有一定距离且只有公路连接,如不想走路,游客只能选择乘车去各景区(没发现有其他交通工具),而在各景区内,几乎所有路线都是原路返回,也就是差不多所有路线和沿途景点都走了两遍,一张门票看了两遍完全相同的景(移步换景的剪刀峰除外),而且各景区对于那些著名景点的沿途进行了很好的维护,而不那么有名但景色很不错的景点,甚至人文景观及沿途却明显多年未曾维护,感觉只让大家在著名景点打个卡到此一游即可。但从我们游览来看,山里是有路连接各景区的,景区内也有多条路可走,但都被人为用栅栏门锁了,标识着“禁止通行”,完全剥夺了游客的选择权,对那些想登山赏景、深度游的游客很不友好,体力允许的可以考虑跟驴友,能更好地领略雁荡山的奇、秀美景,还省门票和扎堆的人流。内围景区公交40元/人(不知按天算还是按景点算),我们3人选择包车,内围景区全接送,最后送至火车站,共计260元。

雁荡山,又名雁岩、雁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 ,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也是流纹岩浆喷发的大型破火山。《载敬堂集》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现今以景观区位分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南朝时期,梁国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为雁荡山开山之始。唐西域高僧诺讵那因仰慕雁荡山“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佛教。宋时雁荡山开发规模逐渐增大,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为雁荡山发展鼎盛时期。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公元2004年,雁荡山获准授牌为"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包括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西石梁洞、显胜门、仙桥-龙湖、羊角洞、方山、长屿硐天等景区,次年又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所谓“雁荡山风景区”指的仅是北雁荡,位于乐清境内,总面积450平方千米,属于浙东南中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与乐清湾相接,为海积平原。山脉多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海拔一般500到600米,最高峰百岗尖海拔1108.0米。频繁的火山运动留下了锐利的山峰、擎天的石柱、壮阔的石墙和令人迷醉的色彩。雁荡三绝是大龙湫、灵峰和灵岩,其间万山重叠,群峰争雄,悬嶂蔽日,飞瀑凌空,古木参天,有102峰、64岩、26石、46洞、14嶂、18瀑、28潭、13坑、13岭、10泉、2水、8门、4阙、7溪1涧、8桥2湖、5尖2峡等,同时长达1200多年的历史留下寺院、亭阁塔、牌坊、墓葬、景观建筑等28处,摩崖石刻400余处和名人山水文化史迹。

D1灵峰景区民宿入住-灵峰景区

我们下午高铁直达雁荡山站,选择最近的灵峰景区民宿-鸣玉溪畔入住,稍作休整下午3点步行二三百米去游览灵峰景区。门票分日景45元/人(19点前)和夜景20元/人(19点-22点)。灵峰是雁荡山的东大门,景区内以奇峰异洞为主要特色,其中以合掌峰、双笋峰、犀牛峰、观音洞、北斗洞著名,另有石门潭、响岩门、果盒三景、朝阳嶂、碧霄峰等大小130多个景点。步入景区即可见酷似拱手做迎客状的接客僧。沿鸣玉溪而上,山腋两壁,危峰乱叠,溪涧潺潺,但在果盒桥沿溪流的路被锁了,夜景才开放,游客只能选择过桥向右前方行进,去看灵峰古洞,沿山边拾阶而上,形态各异的云雾洞、透天洞、含珠洞、隐虎洞、罗汉洞、凉风洞,洞的形状各不相同,各有奇景且洞洞相通,爬上洞背的东西瑶台,可览灵峰全景。从东西瑶台下来原路返回至鸣玉桥,过鸣玉桥前行不远就能看到“合掌峰”,观音洞就建在双掌合十的缝隙中,依洞壁山势修建,层叠而上,蔚为壮观,被称为雁荡山第一大洞,最高层供奉着一指观音,站在大殿外凭栏远眺洞外的山景,别有韵味。

灵峰景区

从观音洞原路出来不远有岔路前往道家北斗洞,3层的道观供奉着据说是太上老君,洞门口石栏外能看到灵峰四周诸多青峰苍崖轮囷郁盘,绕出一方如梦如幻的胜境。从北斗洞出来没几步有另一条岔路下山,途经宗文亭,亭中立碑纪念宗文中学建校百年(该校建于清中晚期),亭中观景也是别有情趣的。

这条路的尽头回到鸣玉溪畔,溪水在此处形成一汪清潭,潭水清澈至极,蓝天翠嶂倒印其中,几尾锦鲤游弋嬉戏,同行的帅哥说“这是我见过最接近《小石潭记》的潭水”。

沿溪流一条路蜿蜒两端,一端往将军洞,终点是真际寺(约2公里),一端往出口,我们往将军洞继续游览,将军洞牌坊距离路边不远,距离水潭也就1公里左右,但登上将军洞却不近,而且一路上山,到访的游客应该不多,路看上去许久不曾清扫,洞顶有建筑,但都锁门无人。从将军洞原路回到路边,已近6点,因为对夜景不太有兴趣,就原路回到景区出口。晚饭就在民宿旁边的小饭店解决,人均94元,菜色一般,味道还可以。

饭后夜幕降临,在景区外围散散步,可以看山的剪影,也许没有景区内恰好的角度,但抛开那些人为赋予的象形,感觉亦是不错。

D2灵岩景区-大龙湫景区

早上睡到自然醒,民宿中式早餐吃饱没问题,8点半司机送我们先去灵岩。门票50元/人。灵岩是“雁荡三绝”中规模最小的一处,却颇有看点。在不大的范围里,汇集了天柱峰、小龙湫、卧龙谷等小有名气的自然景观,有《神雕侠侣》的外景地断肠崖,还有“灵岩飞渡”表演,一路上出名的奇石景观和岔道处都有显眼的指示牌,不必担心错过。步入景区,沿着水杉林间的游步道行不多久可见一尊徐霞客塑像,旁边的指示牌标明此处是第一处石景“青蛙聚会”,仔细揣摩会发现面前山壁神似许多小青蛙聚集,前行陆续经过“老僧拜塔”、“雄鹰展翅”等景观。大约10分钟便能来到灵岩寺,天柱峰和展旗峰一左一右列在寺院两侧,背后的屏霞嶂如同一个巨大的椅背,让灵岩寺平添了几分庄严,这里也是“灵岩飞渡”表演(每天10点)的最佳观赏点(茶座观赏点20元/人),表演者先是从凹形崖壁顶端下落,过程中表演各种惊险的动作,由绝壁采铁皮石斛演化而来,而后是两峰之间钢索上的横渡。由此直行是景区最著名的小龙湫和卧龙谷,右边通往龙鼻洞、莲花洞,往左是去仰天湖。卧龙谷可以乘电梯上下,我们选择沿山路步行,可以欣赏小龙湫如银链从断肠崖垂挂而下,两侧壁立千仞,下方深谷幽幽,山路最后一段是玻璃栈道,可以考验一下自己的勇气,

玻璃栈道有延伸出30厘米左右的山石路与山体相连,不敢走玻璃也可以通过,只是人多的时候会比较慢,不过肯定比等电梯快!走完栈道就到了卧龙谷,眼前的翠谷是一片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小天地,首先看到的就是断肠崖,游人到此总要和刻着“断肠崖”的石碑合影,再回味一番小龙女从断肠崖一跃而下的画面;龙口湖中有一尊观音像,塑像前方有两朵莲花,若是将硬币投入莲花正中的圆孔,观音脚边的莲花座便会喷水,不少游人在此丢硬币讨个好彩头。走过“卧龙谷”石碑前行不远,有“藏宝洞”和“卧龙潭”,沿藏宝洞前的小路,从另一侧返回,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火山活动的地质遗迹,意外遇见蓝天白云翠绿与红叶的色彩碰撞,很是惊艳,整个卧龙谷大约20分钟即可走一圈。

沿山路返回谷底去近距离约会小龙湫,雁荡的瀑布都不大,基本都很窄,沿光滑直立的崖壁而下,没有飞花碎玉,只是如银链如玉带悬于苍翠烟黛之间,加上枯水期,小龙湫水量很小。

原路回到灵岩寺,正好赶上飞渡表演,看了一会儿,不太有兴趣就转而向右登莲花洞,沿不足1米宽的山石路一路向上,有林荫遮盖,一直能听到飞渡表演的解说,也能在不同高度看到飞渡表演,收获了不一样的观感,

走到觉性庵时碰到一个独自旅行不想走回头路的女孩儿,告诉我们莲花洞不远了,旁边有路通往他处,但被堵了,想来是看到我们是一家人,又有两个男士,希望我们能带她一起探路,我家登山爱好者去探了一下,回来说有多条路,但不知出口在何处,而我们有约好司机,可能来不及,于是连同女孩儿只好原路返回出景区。出来已近12点,司机送我们去大龙湫的路上找了一家农家饭馆-客家饭庄就餐,人均83元,炒牛肉不好,其他味道还不错,就是饭点人满为患,店家什么都顾不上,全靠自己动手。

大龙湫景区门票50元/人,基本是在沟谷中行进,一般游客只游览最精华的剪刀峰-大龙湫这一段,“移步换景”的剪刀峰是大龙湫的重头戏,其它地方的象形石多是一块石头对应一个形象,而这块岩石却会随着观赏的角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在售票亭外看剪刀峰,像鳄鱼,前行到竹桥旁,是观望剪刀峰的最佳位置,远远看去两块山岩中间有一条裂隙,看起来像一把剪枝用的剪刀。不断前行岩石的形象开始变得像少女,像啄木鸟,像狗熊,像船桅……十分神奇,每个形象的最佳观景点都设有指示牌,留意一下便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形象。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赋予它意义。剪刀峰后面就是大龙湫,沿途除了象形的山岩,还能看到典型的火山活动遗迹。

大龙湫上的瀑布落差达197米,是中国最有名气的瀑布之一,远远看去瀑布如玉带挂于直立的两侧崖壁的夹角之间,由于枯水期水量小,有风吹过时,“玉带”如雾如烟飘散而去,散落在下方大龙湫清澈碧绿的潭水中,加上阳光的折射,从观瀑亭看过去如梦如幻,潭水周围的崖壁上高低错落着许多摩崖石刻。

景区北面据说还有龙湫背、千佛岩等景观,但被“禁止通行”挡了回来,只能从来路对面的水杉游步道行向景区出口。大概1小时就轻松逛完。

回驻地休整一下去响岭头步行街探寻雁荡味道,沿溪流游步道1.5公里就可以到灵峰路与响铃街交汇的步行街,街口就是网红“舌尖上的雁荡”,因为已经下午5点多,店门外已经开始等位,我们决定另选别家,探访权衡后选了网红旁边的“万小厨”,我们点了些小海鲜和温州特色炒粉干,口味清淡,很适合我们一家,人均77元。

D3三折瀑景区-方洞景区-返程

8点半司机送我们先去三折瀑景区,门票20元/人。景区东接灵峰,西接灵岩,包括净名寺、烈士陵园、铁城嶂、梅花桩、老猴披衣等景点。在雁荡山众多瀑布中,三折瀑以奇为特点,三折瀑经三处悬崖,倾泻成为上折、中折、下折三个飞瀑。从烈士墓左侧台阶上行200米即是下折瀑,瀑朝南,高50米,呈葫芦状,人称“葫芦天”,左侧有一个朝西洞穴,叫做“龙游洞”。

从下折瀑折回原来的叉路口,上行15分钟即是中折瀑,瀑高120余米,瀑位朝东,瀑布坠入潭面会发出阵阵叮叮咚咚的天籁之音,沿潭筑有环形石路,绕到瀑后,透过水珠帘,远山隐约可见,别有一番风味,

据说特别是在晴日上午9时许,阳光透过岩隙映照飞瀑,形成七彩飞虹,绚丽多姿,令人叫绝;通往上折瀑的路旁指示牌上注明2小时路程,吓退了许多游客,所以游客大多游玩至中折瀑。从中折瀑沿岭稍上一段路,在左侧山背建有一座“逸兴亭”,再往上就是上折瀑,通往上折瀑的路较高、较远也较陡,而且年久失修,碎石落叶遍布,有些路没有护栏甚至已经损坏,需要注意防滑,但非常值得一游,

常见的瀑布大多沿石壁下泄,因石壁的形状而化出万千姿态,但中折瀑和上折瀑的奇特在于,包裹瀑布的山岩像是被拦腰横剖成两半的瓮,人如同站在瓮最大直径的剖面底部,看着瀑布从小小的瓮口直直跌落下来,甚是奇特!上折瀑尤其明显,据说包藏瀑布的是冷却了的火山口,上折瀑瀑位朝南,高100余米,水从洞顶落入潭中,沙沙作响,卷起朵朵水花,崖壁上一个硕大的“奇”字名副其实。

上折瀑出来另一路通往“森林公园景区”,指示牌明示需要另行购票,我们只能原路返回,在出上折瀑口右面山脊上的“望海亭”休息一会儿,可俯瞰缥缈的大海和连绵起伏的群山。

方洞景区位于灵岩景区和大龙湫之间,门票40元/人,有索道上下,单程40元/人,上下60元/人,索道售票处就在公路边,但景区售票处在索道上行到站的出口处,我们因为刚游玩了三折瀑,下午还有返程,又听说方洞比较高,但又想逛山景,就选择了单程索道上山,步行下山,结果索道上了之后,感觉很坑,几分钟就到,从上升坡度看并不高,只是如果登山至售票处不知入口在哪儿,貌似没看到景区路标,只看到索道路标,但后来从入口反向步行下山到公路边(附近有公交方洞路口站牌)时有路标,可以考虑从此登山,至入口出去再买票(我们在此出口没看到售票)。自索道到站的入口进入景区,就是依山壁修建蜿蜒前行的栈道,沿栈道行不多远就可俯瞰雁荡全景,碧蓝如洗的天空,沿出几丝白云,接着是带着葱茏帽子壁立的灰色山崖,近处向下是深浅梯次的茶园和生机盎然的农田,谷底铺陈白墙黛瓦的村镇,一条公路贯穿其间,这样的美景一直伴随至观景台,脚下的栈道延伸出去的山壁还时不时绽出各色不知名的野花,令人感动不已。沿天然岩石开凿的栈道中有方洞,故名方洞栈道,又有“银崖天廊”之称,洞内有三处滴泉,积水可饮,沿栈道行进,依次有关刀洞,云天桥,倒挂金钟,梅花洞,聚仙阁等景观,

云天桥为索桥,钢索拉起,木板铺设,连起壁立千仞的两侧峰峦,桥上观“莲台观音”很是形象,奇峰怪石半环,近行远观皆是险峻。方洞栈道险峻非常,以前许多人不敢尝试,近年筑起栏杆,才有如今游人自由穿梭的安全感,据当地人说如果是雨天早上9点左右,可以看到烟雨朦胧的奇景。由观景台另一路前往“景天湖”,说是湖,但让人大失所望!面积非常小,水色很绿、很浑浊,恰好在景区管理处门前,感觉像是许久无人打理的人工景观小池塘,如果不走山路步行下山的话,走到天心亭就可以返回了。景天湖虽然无趣,但一路到天心亭还是值得一游的,尤其是途中从高处俯瞰天心亭,有点华山“鹞子翻身”的感觉,挺险的。绕过景天湖来路,从天心亭另一侧有山路下山,出口不远就是公路,因为步行的人少,山路维护少,有些损坏,通行要留意。

出来回到响岭头步行街已经十二点多,本想看看网红店能否不等位,结果还是要等,只好仍旧万小厨就餐,这次点了当地才有的鱼,很是鲜美,人均98元。午餐后返程。

原本还想游览外围景区的,但经历了内围景区的不便,便觉得没了兴致。这次旅行虽有遗憾,但总算也完成了心愿,以后也就不惦记了。总体感觉紧凑一点1天半就够了,如果著名景点到此一游1天也足矣。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春游雁荡山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