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3

春风万里扬州路之一:瘦西湖

天数:5 天 时间:3 月 人均:2000 元 和谁:一个人
玩法:摄影,人文,自由行,火车,小资

发表于 2021-04-09 20:46

杜牧有诗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他说的是春风荡漾的扬州十里大街上,所有珠帘卷起来,里面露出来的美人儿都没有杜牧诗里的这位姑娘漂亮。我这题目不说春风十里,我说春风万里,因为我从北京去扬州要行万里路。我不是为了去看美人儿,我是为去看风景。这个时候去扬州看风景正当时,因为李白那么古的人都要西辞黄鹤楼,去烟花三月下扬州。现在全球气候比李白那个年代变暖了,我就是二月下旬下扬州也能看见旖旎之景。抓了一个北京风高日,打起背包就出发。

扬州是个又有历史又有文化的地方,在李白杜牧的着力推送下,它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的城中心区叫广陵,这个名字听上去就非常古老吧?你一下子就会想到广陵散,广陵散不是中药,它是一首古曲,用古琴拨拉的那种。广陵这个地名被用到现在的扬州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在他之前其实已经有吴王夫差在这里筑城了。当时这块地叫蜀岗,吴王夫差筑的那座城叫邗城,现在扬州人怀古的时候还经常提起蜀岗和邗城这两个地名。吴王夫差在邗城还干了一件大事,他雇人挖了一条沟,叫做邗沟。一千年后,这条沟被隋炀帝搞了扩大化,向北通到了洛阳,向南通到了杭州,这就是古大运河。自从有了大运河,扬州就成了著名的物流中心,孵化出不老少盐帮漕帮大佬。

扬州在古代地理范围很复杂,不太好代入到现在的这座城市。扬州这个名字结束漂流固定下来是在唐代贞观年间,自此就把广陵叫做扬州城了。当时的扬州就是一座城,没什么级别,既不是省部级,也不是地市级,顶多就是个县团级。直到元代,忽必烈设立扬州路,派了一个大都督,这能算是地市级了。元代至正帝元惠宗在扬州设了府,下面有了一些归其号令的州县。朱元璋推翻蒙元统治,扬州府率所领州县开始向应天府汇报工作。应天府是省部级,扬州还是地市级。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努尔哈赤十五子多铎率清兵攻击扬州的南明史可法,城破,清军屠城十日,历史上称为“扬州十日”,死难者逾八十万。辛亥革命后,撤扬州府,设江都县。新中国设立扬州市,成为地级市。所以,这扬州还真是老牌的地级市。

扬州是个好地方,除了李白说扬州烟花三月风光好,宋代会旅游的苏东坡也说“洛阳初夏广陵春”。那个喜欢看花的陆游除了嗟叹会稽的“满城春色宫墙柳”,也曾称赞“广陵芍药蜀海棠”。烟花三月说的不是三月在扬州放烟火,而是三月花繁如烟。北京的蓟门烟树也不是说炊烟似树,而是说绿枝摇曳如烟。中国传统文化对烟的嗜好根深蒂固,水墨画上也一定要有如烟的云雾。烟可以遮丑、遮美、遮一切,是自孔仲尼后中庸之道的表象,含蓄并藏而不露。所以,尚烟是写意审美观的一种体现,有别于西方的写实,西方人就不懂烟花三月的意境。

下扬州去探春光赏如烟花境,中国人都知道一定要去瘦西湖

按照老人传说,瘦西湖过去就是广陵城北的一条河,叫做保障河。清代初期,达官巨贾聚众在这里兴建私家园林,逐渐有了规模成了气候。时有杭州来买盐的诗人说“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杭州人看这保障河堪比那杭州西湖,因此把这河道叫做瘦西湖,从此“瘦西湖”名扬天下。

去瘦西湖肯定要出扬州城北门,那座门早已灰飞烟灭,可是地名还在,叫做“新北门桥”。既然叫新北门桥,那肯定还有一座老北门。老北门在东面,那条大街叫“北门外大街”。过了新北门桥,就可以看到马路西边有老式房子。

额匾上写着“卷石洞天”,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这就算是瘦西湖的外围据点了,虽然大门不开,但是可以走旁门左道进去。清初这里曾是一个园子,咸丰年间被毁,近年又逐渐修复。

沿着马路向西走,还可以看见古园的其它景点。下面这是西园曲水,也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

园子走到头,可以看见一条楼船。

前面就是叫做虹桥的小桥,桥上只能通行小汽车,大车禁行。站在桥上向北望。在这里看瘦西湖,也是二十四景之一,叫做“虹桥揽胜”。

这就是瘦西湖了,见一些楼,一些亭,一些船。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待到深秋做伤调,那就是“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如果说它是湖,这湖还真是够瘦的;如果说它是河,这河可就够胖的了。还是叫瘦西湖好听,至少显苗条。

要进瘦西湖公园,先要过虹桥,然后买门票,这才能进园览它一贯。进去一看,河东岸是一条向北的阳光大道,你忍不住提好裤子拽开两脚大步往前跨。

其实不懂行的人才憋着气往前猛走呐,这条路应该慢条斯理地走,最好迈方步,扭搭扭搭地姗姗而行。你看上面那张图,是不是春光旖旎?这里也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叫做长堤春柳。

广陵春光,春漫广陵。沿河看柳,柳翠桃红,人不是仙人似仙。

亭子里的”长堤春柳“是晚清扬州名人陈重庆所书。

顺着长堤向北走到头,便有一所宅第。

白墙灰瓦,双狮守门。门框虽是方的,门洞却是圆的,门楣上额匾刻着“徐园”。这二个字看上去颇为怪诞,晚清扬州地方怪人吉亮工所书,吉亮工人称“风先生”。因其风,字即怪诞。

徐园的“徐”是清末镇江扬州一霸徐宝山,他匪人也有匪义气,常在扬州收盐税赈济穷人。后来加入革命党,投身辛亥革命的滚滚洪流,领军光复镇江和扬州,威震一方。但是,匪人还是不可靠,这小子最终投靠了袁大头,被坚定的革命党用快递炸弹革掉了。徐宝山称霸扬州时,本已在城内有大屋,却又在瘦西湖这里占了清初桃花坞的地盘,盖起了这座徐园做为宗祠。虽然这是一座宗祠,却是很有情调的一所园子。

进得徐园,便是一荷塘,周边有怪石罗列。怪石中放出冷水,落入荷塘。池边山桃秀艳,柳枝摇曳。

荷塘北岸向南坐着一座房子,隔水看过去。

房前有一圈栏杆,栏杆里面一边蹲着一口铁锅。那不是锅,而是“镬”。纯正的古镬是有二个耳朵的,炖肉用的器皿。岭南建筑的山墙叫做“镬耳墙”,就是形状像这个镬的耳朵。徐园里的镬不带耳朵,不是炖肉的家物什儿了,应该是礼器或者吉祥物了。据附近的文字介绍,说这二具铁镬是南北朝之物,距今有一千四百年了,比沧州铁狮子还古老。铁这种物质易生锈,铁锈结构疏松,逐渐就会内外锈透报废。所以暴露在风雨中的古代铁器很难流传下来,一千年的河北沧州铁狮子就很不容易了,这俩铁镬一千四百年还堪用则更不易。

绕过荷塘去看看那所房子。

这应该是徐园的祠堂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灰瓦单檐歇山顶,四周有檐廊。进去看看。

屋顶是抬梁结构,彻上明造,这是徽派建筑最常见的。明间北墙设神龛,神龛外那个紫檀木刻门罩相当华丽,也是徽派风格。横匾上的时间“道光戊申”说明了本匾的年代,就是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可是这徐宝山生于1866年,他是从谁家收来的这块匾呢?落款的名字是徐培深,这是清道光年间的江南道监察使,因刚正不阿而获罪丢官。晚年在扬州著名的梅花书院讲学,就是现在的扬州书院博物馆。扬州的梅花书院很有名,和长沙的岳麓书院齐名。匾上的“聴鶼館”不知道当时是题给哪座饭馆的,我估计是一家夫妻老婆店。鶼(念间)就是比翼鸟,古人用“鹣鹣鲽鲽”形容两口子感情好,鲽(念蝶)就是比目鱼。

正房两边还有配套的厢房,左手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敞轩,右手是下面这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配殿。

徐园前面有墙,后面则是曲廊环绕。

走出徐园,眼见河对岸又有一片房子。斜眼一看,河上有通往彼岸的小桥。

翠柳冉冉立水边,老屋棂窗向水开。河上老枝遮朝阳,河下绿水荷暗栽。

那座小桥叫做长春桥,过了小桥应当是叫长春斋。上桥一看,那座园子却是小金山。

这里过去是保障河的一片浅滩,扬州古大款们集资在此疏浚河道,便把挖出来的河泥堆在此处。河泥一多,便会冒尖,就成一岛。扬州缺山,但凡有个高处,当地人便称其为山,取名“长春岭”,因此有河上长春桥。既然扬州人说此岭高处不胜寒,便有和尚进山盖寺,成了小金山寺。僧人何时逍遁,富人何时占山,已无线索。现今的小金山是一座园子,叠石为山,盖屋为堂,砌墙做院,植树成荫,便是依山傍水之小仙居所。仙说要有乐,便有了琴室。乐起之时,景中之人全是仙。“一水回环杨柳外,画船来往藕花天”。

仙有乐随,且去挥毫泼墨写画卷。来看看小金山的画室,叫做月观。其实这里虽叫画室,可并不是绘画之所,而是坐在这里欣赏自然风光,胜似画卷。月观最早是一座关帝庙,长春岭这么好的地方,除了有佛寺,一定还会有神庙。

湖上草堂。

看看小金山正殿,虽然已经没有寺庙痕迹,可是那副楹联却很有禅意。“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殿前的两块石头是宋徽宗花石纲石料,不知为何遗留在这里。

扬州人说长春岭高处不胜寒,因此在岭上建了一亭,名叫竹松风亭。

虽是有竹有松,但一有风,焉得不寒?郑板桥便在此亭题联“江秋逼山翠;日瘦抱松寒”。说扬州有文化,原因之一便是怪人辈出,还都很文艺,就是扬州八怪。今人最知的就是这位郑板桥,兰竹石博士。乾隆曾封郑板桥为书画史。乾隆来游瘦西湖时也跑到这小金山像我一样到处睃巡,走累了就坐进下面这座绿荫馆叫人端茶来喝。因此这座绿荫馆就被叫成了乾隆馆。

乾隆不是在这里封郑板桥为书画史的,那是他出巡山东时干的事。乾隆在这里观看风光,喝一壶扬州出产的绿杨春茶,再吃半个清蒸狮子头。之后,他就站起身从绿荫馆大门走出来,往前一看,前面是一条长堤通向湖中,长堤尽头有一座重檐四角方亭。

他就顺着长堤走到亭子里,从月亮门穿过去看那水上楼桥。

别误会,图片中月亮门前坐着的不是乾隆,不是乾隆的转世灵童,也不是乾隆的百妃之一,她就是一位极普通的淮阳大妈。乾隆又喊人送来一架鱼竿,誓要在此钓出一条鲥鱼中午清蒸了吃。你想,这里钓鲥鱼肯定不如富春江。乾隆只能不了了之,但午膳桌上还是有一条清蒸鲥鱼。因为乾隆在这里没有钓到鲥鱼,这座亭子就被后人称作了钓鱼台。

瘦西湖在小金山这里拐了一个弯,它从这里开始慢慢悠悠地向西而流。站在钓鱼台向河南岸望去,那里有一座水榭。

这是澄鲜水榭。榭,台上有屋也。水榭,半坐岸上半立水中之榭也。这座澄鲜水榭很规整,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灰瓦单檐徽式歇山顶,四周有檐廊。明间隔扇门,稍间槛墙槛窗,既可以立于门前观水景,也可以坐在窗前观水景。如若还不尽兴,可踱出门外,立于檐廊下观水景。檐柱之间下面有回字栏杆楣子,上面有倒挂楣子。再不尽兴,还可以走下檐廊到一圈白石月台上观水景。月台有一圈镂空石雕栏板,望柱上是石狮。门前一副楹联,抄自唐诗,上句来自杜甫,下句来自陈希烈。

沿岸行观水上风景,走到此处便可在此水榭小憩,呷一杯茶,进一盅酒,吞三粒花生米。不仅如此,这座水榭也是水上游客观岸的风景之一。正因为它形制很规整,就和周边无序的树丛花枝形成对比,也是中国园林建造所追求的一种节奏感,属于沿岸风景的点睛之笔。钓鱼台的方亭圆门也是一种对比,建筑形式上的对比。

小金山和瘦西湖北岸之间有一座单孔高拱石桥,叫做玉板桥。

登玉板桥,来到湖北岸,继续向西而行。可以隔水和钓鱼台、澄鲜水榭相望。

却见路边一座大屋。

额匾上写着“水云胜概”,也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水云好懂,云由水生,云水相接。胜概意为胜景、盛景、胜境。此处原有一园,称作趣园,清代盐帮大佬黄履暹所建,内有楼台亭阁若干。嘉庆年间黄佬去后渐废,此屋是近年重建,超规格。

站在水云胜概前水边,便可以看见瘦西湖的招牌五亭桥。

除了五亭桥,还可以一眼看不穿那座高高的白塔和桥下的水榭。你还要不住脚地往西走,离五亭桥就会越来越近。

那真是:

春桃翠柳边,五亭石桥前。烟树白塔下,碧波画舫簇。处处春风处处牛。

从上面这个角度看五亭桥,那就是一座水寨大门。走到桥头,就可以看见桥上的五座亭。

扬州名气大,全靠瘦西湖;瘦西湖名气大,全靠这座五亭桥。这五亭桥无论远观还是近看,都是让人叹为观止。它的功能并不出奇,但是它的造型却是别出心裁,凡四海之内仅此一处。美亦美矣,奇亦奇哉。这五亭桥恁地好看,瘦西湖二十四景里却没有一处五亭落日之类的之一景。没关系,它虽不在这二十四景中,却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十大名桥包括北京卢沟桥、潮州广济桥、扬州五亭桥、河北赵州桥、福建安平桥、晋祠鱼沼飞梁、广西风雨桥、四川泸定桥、清东陵五音桥和颐和园玉带桥。这么一数,这十大名桥里只有一半被我看了,必须继续努力去看另外那一半。

这五亭桥大名叫“莲花桥”,有匾为证。它是一座俯视“工”字形石拱桥,南北跨越湖上。中间一座大拱,两边的四个桥墩自带小拱。桥上是一座廊道,黄色琉璃瓦重檐,中间是四角攒尖顶。四个桥墩上各有一座方亭,黄色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四座单檐攒尖顶和中间廊道的下檐勾连在一起,可以叫做五卷勾连搭,远看很有金刚宝座塔的模样。五亭翘角卷杀,灰色砖雕戗脊,这是徽派风格。红色立柱下有一圈倒挂楣子,桥上还有一圈石雕栏板。南北引桥做成垂带踏跺的形式,上半段有带石狮望柱的扶手栏板。从红柱黄瓦看,这座桥是有皇家敕建基因的。果然,他们说这座桥当年是为了乾隆南巡而建,那就是说乾隆在钓鱼台垂杆时就是对准桥洞下的钩呗。不过,这肯定不是当年乾隆看到的那座桥了。我挖出一位桥边原住民打探了一下,他说他小时候这里只有桥,没有亭。他家住桥南,他们生产队的庄稼地在桥北,种庄稼经常要来往这座桥。春季过河去撒种,秋季过河去收获,粮食和秸秆都装在拖拉机上拉回家。拖拉机能上桥,不收费。现在让我看的这座桥是1990年重修的。

我问那原住民,那座白塔下面的佛寺还在吗?他说早就没有了,就是一片空地。他家从那里被搬迁走以后,官方在那里又盖了一座新的寺庙。既如此,我且去观赏一哈子。我瞄准了那塔,开步向前进,期间还要登上一众台阶。

那门楣上写着“步云”,初夏晨起时,此门当是晨雾最浓处。看那字迹笔画,可是够瘦的。不同于宋徽宗的瘦金体,且把它叫做瘦某体吧,因为没看懂是谁的题字。

去看看白塔。

下面是二丈高砖砌四方形台基,台基上有一圈汉白玉镂空石雕栏板,前面是八字爬梯。白塔坐在台基中间,最下面是四面折角须弥座,四面十二角。须弥座之上是三层白色金刚圈,之上就是覆钵塔身。塔身上的眼光门是封闭的,看不见有吉言和佛像,没准儿里面藏有大和尚的什么宝物。塔身之上是十三层相轮,也就是十三天。十三天之上有六角形金色华盖,每个角上挂着金铎。最上面是黄色宝葫芦塔刹。台基前面写有“白塔晴云”,这也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

白塔的介绍说是乾隆年间所建,我看肯定不对,应该还要早。这塔的式样不是清代藏塔,但也不同于元代藏塔。清代覆钵塔和元代的区别是在十三天不同,元代较粗,比这个粗;清代很细,比这个细。不过,无论清代还是元代,塔身覆钵都不是这样的,这样的覆钵塔比元代还早,是辽金时期的。北京有清代的北海白塔,再往前有元代的白塔寺白塔,还有辽金的覆钵塔,在昌平银山塔林。这座塔一看就是辽金时期的,辽金覆钵塔的特点是覆钵的下口较小,像这个一样。上面的葫芦塔刹不是原作,那就是近些年的伪作。十三天之上的华盖也不是原式样,无论清代、元代还是辽金都不会有这样的华盖。这座塔的台基、塔座、覆钵和十三天应该是原来的,即使不是原作,也是原式样。

塔下原有一座寺,据说最早建于隋代。扬州府志记载是从元代开始的,说是元代至元年间重建后改名叫“法海寺”。地方志中有“元至元建,郡人赵有成建塔于旁”。这就对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早期,在扬州远离大都这么南的地方,如果还建造金代式样的白塔,应该可以理解。

看看这座白塔的宿主,法海寺。

疫情期间不开放,走到后面看了一下,里面供的是观音菩萨。

白塔旁边还有一座御碑亭。御碑亭这种东东里面差不多都有乾隆题的歪诗,就他爱干这种事。这亭子也是近年新盖的,正经的御碑亭应该是黄色琉璃瓦顶的,民间叫做黄亭子。

说起民间,这白塔山下、五亭桥东水边还就是有一座民间园子,叫做凫庄。凫(念浮)是什么?凫就是野鸭子,那就是说这是有野鸭的田园庄舍呗。

这凫庄是在一座小岛上,很惬意的一处观景休憩地,可以顺着这样的游廊在岛上走来走去。

走到一角,就可以坐下来观赏五亭桥上的阿五阿六们。

还可以转过头来观赏前人在岛上摆的千疮百孔石,和后人盖的亭子。

岛上花前树后肯定有大屋。

走进去一看,却是一间茶馆。

小小的茶馆很有情调,我问掌柜的可有咖啡?答曰“当然”。我见面前窗沿上挂着一块纸匾“芙蓉沜”,便向正在给我炮制咖啡的掌柜请教这是谁的手笔,说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和扬州八怪同时期的嵇璜(念饥荒)也是扬州人,除了会治河,还会拽文,曾和乾隆诗联唱和。嵇璜曾有芙蓉沜联一副:“一沜芙蓉新出水,千层芳草远浮山”,沜就是畔。这块匾当为金农书嵇璜联之横批,未见联在何处。

沿湖畔继续西行:

花红柳绿碧水流,两岸玉女披花裘。不让吴姬压酒客,却尝扬州狮子头。

湖畔花柳深处即有淮扬菜馆,进去坐下,女招待捧来菜牌请客人下令。一个狮子头,二只黄桥烧饼,饱也。

吃饱之后,看那两岸风光更觉妩媚。

这是那个著名的女特务白桃花。

再往前走,便有楼台重重。

这是熙春台,也是二十四景之一:春台明月。瘦西湖河道在熙春台这里又拐了一道弯,向北流去。

乾隆坐在楼上敞窗明几前,手捧一碗香茶,举目远眺水上。只见那盏冰轮冉冉而出,两岸树影渐渐隐去,水寒月影虚,天空春光去。奉天承运皇帝叹曰:云淡风轻玉兔清,无可奈何花落去。

熙春台是一对楼,主楼五间二层,前面三间二层出厦。下面的配楼却是四面出厦。

你看上面图片,所有景点前面都缺不了彩色的中国大妈。而单色的中国大爷们都是在路边无聊地等待大妈们归来。

他们不敢靠近水边,生怕像下面这样被人拖入水中。

吴姬越艳楚王妃们都是在花下摆姿设色。

看看熙春台河对面。

那座水榭额匾上是郑板桥所题“小李将军画本”。小李将军说的是唐代画家李昭道,他爸是老李将军李思训。这父子俩都是画家,却都有一个将军的名号。李昭道工于山水,而且画中含山水中的亭台楼阁和游客。此处园林颇有李昭道山水画中意境,因此被郑板桥题为小李将军画本。

熙春台下有一块石碑,上面是毛主席手书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诗里说的二十四桥有好几种说法。一说唐诗中的二十四桥是扬州城里的二十四座桥,北宋时期住在长江南岸镇江梦溪园的沈括曾在他的《梦溪笔谈》里提到这二十四座桥。沈括说唐代扬州最富裕盛大时,光是带名字的桥就有二十四座,可到了沈括来数桥时,就仅余六座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清代淮阳人李斗所记“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我估计唐代扬州确是有二十四座桥的,后来城里河都被居民舀干了水,桥也无用了,河道都修路盖房了,桥也就都拆没了。后人为了保留唐诗里的二十四桥之名,便到此郊外园林扎堆处找了一座桥,冠了二十四桥之名。就是下面这座桥。

和小金山的玉板桥一样,这也是一座单孔高拱石桥。这样的桥是中国古桥的典型样式,最著名的就是前面所题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中的颐和园玉带桥。这座桥为什么被称作二十四桥呢?因为它过桥要上二十四级台阶,然后再下二十四级台阶。前后加起来有四十八级台阶,比希区柯克的《三十九级台阶》还惊悚。为了防止游人因为害怕而从桥上跌入水中,建设单位在桥上两边搭建了扶手栏杆。这扶手栏杆每边有十二根望柱,两边加起来二十四根。有旅游团的团长在给他的团员们说“这桥有24米长,所以叫二十四桥”。你们别信他的,无论是杜牧的唐代、沈括的北宋,还是李斗的清代,中国的建筑设计院都不用“米”做长度单位。

为了印证杜牧诗里的二十四桥不是城里的二十四座桥,而就是这座桥,他们编了一个段子。说当年隋炀帝杨广陪着杜牧来游瘦西湖,晚间泛舟水上就飘到了这座桥前。隋炀帝对杜牧说,爱卿呀,你站到船头去作一首诗吧,诗里一定要有“二十四桥”字样。你看前面桥上,每个栏杆柱子旁边都站着一个我后宫里的妃子,一共二十四位。她们一手拿着一束花,另一手握着一块板儿砖。咱们的船到那桥下你要是作出了带“二十四桥”的诗,她们就会每人把手里的花抛给你,一共二十四束花。否则的话,她们就会用手里的板儿砖拍你,一共二十四块砖呀,你要死要活自己看着办吧。“灯光、音乐、动次打次动次打次,One-Two-Three,Go!!!”杜牧一看,这是到了生死关头呀,没办法,赶快狠劲喊了四句,所以诗里有明月夜和奏乐的内容。船过桥洞时,果然桥上的美人儿们纷纷向杜牧抛花。但还是有一块板儿砖“噗通”一声拍进了船头的水中,应该是站在后排的某位美人儿把杜牧的“二十四桥”听成了“二十四娇”,以为诗人对隋炀帝后宫不恭。你看,杜牧的秦腔口音差点害死他。这是导游团长的故事,咱们别真信。不说别的,这隋炀帝和杜牧是一个朝代的吗?再说了,隋炀帝会说英语吗?

二十四桥的栏杆和之前那些水榭不一样,这个叫做寻杖栏杆,水榭上的叫做栏板栏杆。这个寻杖栏杆在栏板之上还有一根扶手,叫做寻杖。寻杖和栏板之间有净瓶支撑。二十四桥的栏板上刻着祥云浮雕,望柱上也是祥云。通常情况下,中间的那块栏板应该刻上这座桥的名字。这里没有“二十四桥”,也没有“红药桥”,说明“二十四桥”的争议很大。另外,古桥中间栏板下的侧檐下应该还有一个石刻的龙头,镇水妖的。二十四桥没有这个石刻龙头,瘦西湖的所有桥上好像都没有。

二十四桥东岸边有一座方亭水榭,叫做吹箫亭,就是杜牧诗里问“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吹箫亭。

亭下水中有物凫水。看来前面那座凫庄当年真是有野鸭的,现如今这些野鸭都长大成鹅了。极目北瞻,雾霭中似有一高塔兀立于彼。那是大明寺的栖灵塔,明天贵贱要去看看。

我这一路走过来,到二十四桥这里实际上只看了瘦西湖之半壁风水。过了二十四桥往北,还有若干亭台楼阁和花柳鱼鳖,走到头出了北门就是大明寺。我今日腿力有限,且放过那些景观,来日再说。

趁春风兴起时,下扬州赏春光,正是:

春风吹绿扬州柳,

且饮一杯扬州酒。

三宫六院扬州冇,

楼台亭阁扬州有。

青鹅凫绿水,白塔出翠烟。

桃竹薇薇荫岸边,游人翩翩。


(未完待续)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扬州2974
春风万里扬州路之一:瘦西湖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扬州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扬州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扬州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扬州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江苏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