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亲爱的用户:感谢您对游记业务的长久支持。由于战略方向的调整,我们将于2025-11-30 23:59 停止游记业务的运维。您已发布的游记会继续保留,但不再提供“编辑”功能。后续您可以通过【发布笔记】,记录您的美好旅行。
2025.11.01

以“瘦”为特征 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核心盛景

 

以“瘦”为特征 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核心盛景  

瘦西湖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区,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是游客到扬州的必游之地。

我们打车来到瘦西湖西大门,让“豆包”设计了一条经典游览线路,生怕遗漏了精华景点。

瘦西湖西大门

刚踏入景区,便被满目的绿意与清新的水汽包裹。瘦西湖的西大门有着“藏景”的巧思,入门不见湖,先见花木扶疏。穿过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一幅湖光山色的画卷正缓缓展开,这便是江南园林独有的“渐入佳境”之妙。

顺着石板路前行,我们来到二十四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熙春台”,这座依湖而建的高台,是瘦西湖赏景的绝佳据点。“熙春”二字取自“熙融春日”之意,登台远眺,湖水蜿蜒如带,两岸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远处青山隐隐,近处波光粼粼。难怪古人会在此设宴赏春,留下“台高临远水,帆影入晴空”的诗句。

熙春台

附近的“二十四桥书坊”是喧嚣中的一方静地,江南民居风格建筑,与周边的湖水、垂柳相映成趣。书坊内陈列着历代文人墨客赞美扬州的诗词歌赋,在此稍作停留,捧一本古籍,闻一缕墨香,感受“烟花三月”的诗意底蕴。

二十四桥书坊

沿着湖岸前行,我们踏上“落帆栈道”,柳枝轻拂栈道栏杆,也掠过我们的肩头。之所以名为“落帆”,是因为古时这里是漕运船只停靠的地方,船只卸下货物后,便在此落帆休整。如今虽不见帆影,却能从栈道的肌理中,触摸到当年“帆影连翩”的繁华记忆。

落帆栈道

栈道尽头是一单孔拱桥,连接拱桥的是一座三折平桥,平桥那边有一座“吹箫亭”。栈道、拱桥、平桥、吹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这就是“二十四桥”,是游人的热门打卡地。二十四桥的得名据说是与数字二十四对应:桥长24米,宽 2.4米,栏柱24根,台阶24级。

二十四桥局部

湖岸边的“小李将军画本”景点得名于唐代画家李思训之子李昭道,因其画风细腻,擅画山水楼阁,被称为“小李将军”。小李将军画本是一组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的楼阁,四面有窗,透过窗户看瘦西湖,东有望春楼,西有熙春台,北有静香书屋,南有玲珑花界。亭台掩映在绿树繁花之间,湖水澄澈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岸边建筑,虚实相生,意境悠远,宛如小李将军笔下的山水画卷。

小李将军画本

继续前行,远远望见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五亭桥。这座桥建于清乾隆年间,桥身由五个亭子组成,形似莲花,故又名“莲花桥”。五亭桥造型独特,既有北方建筑的雄浑,又有江南建筑的秀美,桥洞彼此连通,桥下湖水潺潺,每到月圆之夜,五个桥洞都会倒映出一轮明月,形成“五亭映月” 的奇景。

五亭桥

站在桥上远眺,瘦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湖水如碧带环绕,两岸花木葱茏,难怪古人称其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从五亭桥下来,沿湖步行便抵达“凫庄”。这座小巧玲珑的岛屿,形似浮在水面的野鸭,故而得名。凫庄四面环水,岛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绿树繁花相映成趣,是瘦西湖中最幽静雅致的去处之一。岛上还有一座“凫庄茶室”,茶室窗外便是湖水,偶尔有画舫驶过,桨声灯影,别有一番韵味。凫庄是观赏五亭桥的最佳位置之一,在此与五亭桥来一张合影,妙不可言。

凫庄

与凫庄隔湖相望的,便是外形轮廓线秀美,整体形似花瓶的“白塔”,仿北京北海白塔而建。白塔与五亭桥遥相呼应,一高一低,一圆一方,构成了瘦西湖最经典的画面。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曾感叹此处缺少一座白塔,扬州盐商连夜用盐包堆砌出一座临时白塔,后来便按此形制建造了这座真白塔,这段佳话也为白塔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白塔

离开白塔,便来到“御碑亭”。这座亭子是为存放皇帝御制碑文而建,亭内的石碑上刻有乾隆皇帝南巡时赞美瘦西湖的诗文。御碑亭造型古朴庄重,飞檐翘角,彰显着皇家气派。石碑历经百年风雨,字迹依然清晰可辨,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着瘦西湖当年的盛景。

御碑亭

“小金山”是一座人工堆砌的小山,但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小金山四面环水,山上古木参天,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之中。山上有一座“风亭”,是俯瞰全湖的最佳地点,站在亭中清风拂面,湖水如碧,瘦西湖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山上还有“琴室”“棋室”等景点,彰显着江南文人的雅趣。

小金山

小金山西麓有一座“湖上草堂”,窗外便是湖水与垂柳,宛如一幅天然的田园画卷。这里曾是古代文人墨客饮酒作诗、弹琴作画的地方,如今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雅致氛围。草堂与五亭桥隔湖相望,是湖上赏景的绝佳之处。在此静坐片刻,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意境。

湖上草堂

接下来我们前往“钓鱼台”。这座位于湖心的亭子,是瘦西湖最具巧思的景点之一。钓鱼台的设计独具匠心,亭内有两个圆形洞口,站在亭中,透过洞口向外望去,正好能将五亭桥与白塔纳入其中,形成一幅天然的“框景画”。这便是江南园林中著名的“借景”手法,将远处的美景巧妙地融入眼前的景致中,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在此拍照留念,定格这独一无二的美景。

钓鱼台

我们沿着长堤春柳结束瘦西湖的旅程。这条长堤始建于隋代,全长数百米,堤上遍植垂柳,每到春日,柳树抽出新芽,嫩黄的柳枝垂拂湖面,宛如少女的秀发,故而得名“长堤春柳”。漫步在长堤上,微风拂面,柳枝轻摇,湖水潺潺,偶尔有鸟儿在枝头鸣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站在长堤尽头,回望瘦西湖的美景,心中满是不舍与眷恋。

五亭桥与白塔同框

一步一景皆入画,湖光桥影、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尽显江南园林的温婉与诗意。这段瘦西湖旅程让我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留下美好的回忆。

                                                                            2025.11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以“瘦”为特征 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核心盛景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