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6

坛子岭、185观景平台、截流纪念园,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编辑

坛子岭、185观景平台、截流纪念园,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为了不因为限制游客流量而影响参观三峡大坝,我们从清江画廊上岸后,直奔秭归县城并住进屈原故里附近的酒店。

随意在屈原故里周边夜逛,门前的山壁上刻着“屈原故里”4个红色大字。山壁前一群大妈正随着音乐跳同一支广场舞,看阵势有近千人,场面有些壮观。随着音乐的节奏,山壁及下面的树木在彩色射灯的照射下时时变换颜色,犹如置身舞池。再往前逛,来到一栏杆前,见前面不远处有一排间距相等成一条直线的灯光,当地人告诉我们那就是三峡大坝。

屈原故里门前的山壁

早餐的清汤羊肉面很是爽口,鄂西的早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几天来吃的汤面配菜多,除了肉类以外,蛋类、青菜、玉米、土豆等一大碗,营养较全面,很适合我的口味。

驾车前往三峡坝区,沿路有人拉客问是否游大坝,我们直接回答不是。

三峡大坝属军管区,我们办理了通行证才放行,并且沿路有多个卡点查验通行证。车开到换乘中心,每个人进行安检后换乘大巴。景区不收门票,只需购买景区内的交通票即可。我们选的是A线路,每人只花了35元,游览顺序是“坛子岭”→“185观景平台”→“截流纪念园”。

去坛子岭景区可步行攀登,我们是乘坐免费三段扶梯上去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顶端的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走近观看,坛体周围是一组大型浮雕,展现的是大禹治水和三峡大坝建设、库区移民的场景等等。

坛子岭景区

登上坛顶,中间有一“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的标记。向四面眺望,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永久船闸,西陵峡黄牛岩的秀丽风光和秭归新县城尽收眼底。附近山上的电力铁塔密密麻麻,仿佛铁塔林,一根根“银丝”犹如蜘蛛网一样,将三峡电力输送到祖国四面八方。向眼前俯视,壮观的喷泉、翠绿的草坪、葱郁的树木贯穿其间。

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周边景色

下得勘测点,见一小型喷水池中间的圆盘上摆着一块奇特的石头,原来是“万年江底石”,是二期工程修围堰基坑时从基坑里挖出来的,花岗岩的质地,重达20多吨,上面还有早期水电专家、地质勘探者考察坝址时钻探机留下的一些钻孔,距今已经有8亿年的历史了,“万年江底石”是习惯上的说法。

 

万年江底石

接着就看到一水池中有一块倒立的三角四面体石头,根据介绍知道是三峡的截流石,重达20多吨,这种形状可分散江水的冲击力,抛入江底后不易冲走,可有效提高龙口封堵速度,是三峡水利公共的科技创新成果之一。

沿着通道走下坛子岭,我们信步赏景,这就来到185米水位线观景区。“高峡出平湖”,江水在这里变得平静了许多,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与下游滔滔江水形成鲜明的反差。站在平台上向下俯瞰,就如同身临坝顶,可以感受到大坝的高度,立柱上“三峡大壩”四个字更显出三峡工程的霸气。

 

三峡大坝

乘坐摆渡车来到“截流纪念园”景区,首先看到的是当年大型施工机械实物展示,仅轮胎就2米多高,站在轮胎前照相,头顶还够不到中间钢圈顶部。“自然石护岸”“毛石护岸”“卵石护岸”实景展示和文字说明更使我们增长见识。当年建造三峡工程指挥部是用蓝色的集装箱改建成的,勘探用的水平测量仪已经有点老旧,还有风镐以及遗留下的石料仓,都能让我们重新认识三峡大坝。

大型施工机械

虽说“截流记事墙”是三峡截流的一个缩影,体现了“科学民主,团结协作,精益求精,自强不息”的三峡精神,但截流园里最值得打卡的,就是正面观赏三峡大坝的地方。这是一片江滩,地处三峡大坝的下游,所以这里可以观察到大坝的全部容貌,将所有景色尽收眼底。

正面观赏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就像一面巨大的石壁巍然屹立在长江中,让长江水顺应人们的意愿造福人类。坝顶是一排红色的塔吊,坝体的中间部分像琴键一样,正在演奏一支中国水利建设辉煌成就的交响乐,坝下的江水打着漩涡翻滚着欢快地向下游流去。面对巨大的三峡工程,除了震撼,只能用毛泽东主席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来形容了。在这里除了拍照还是拍照,我们有些流连忘返了。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坛子岭、185观景平台、截流纪念园,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