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江西靖安县中源乡避暑小镇

编辑
天数:2 天 时间:11 月 人均:120 元 和谁:和父母

                                                                       《万福殿重修纪念》

                                                                                    胡正演-原中源乡文化站文书

                                                           垴上三坪水合流,山前古殿对台楼;

                                                          谁施万福泽乡里,刘九真人百世讴。

       据《天地宫府图》古籍所记,汉、唐时期道教空前盛行,九岭山中段以南高岭山区,为江西五大水系之一的修河支流潦河的南、北潦水之源,今靖安、奉新两县西部一带地区,属于洪州府新吴县所辖,是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九福地“东白源”,为刘仙人所治之地。(道家精勤修行,得道成仙的名山胜境,总称为洞天福地)

      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原名:东源乡), 为道教第三十九福地“东白源”之名的溯源之地,是道教宗系形成、教化传道的江西境内众多洞天福地之一。“东白源”意喻“白云深处,潦水东流之源头”,俗称“东源”,自唐代起沿用此地名已逾千年,“东源”自古就因道教“南源福地”之誉而广为流传,直到1984年才更名为“中源”。当地乡民们深受不同时代的传统文化影响,敬天地,拜先祖、禅佛堂、祀神庙、尊孔孟、重道义。崇信中国传统儒、道、佛三教的宗教文化。

      自东汉以来,作为中国道教南源福地的中源乡,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境内民间的大小神殿、庙观名目繁多,数不胜数,主要是祭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掌诸神,比较典型的有三坪村三圣殿、合港村万福殿、山下村祖师殿、小塘村乌虎殿、向务村真君殿等庙宇殿堂,因战乱和不同时期宗教文化的年代洗礼,历史遗址大都破败不堪或损毁殆尽,部分现存遗迹也只是近代重修或重建而成。直到现代,民间尚有算命、占卜、还愿、收惊、招魂、驱邪、测八字、看风水、走阴差等遗留传承的民间宗教活动。

      万福殿,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间,是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道教神庙,其坐落于靖安县中源乡合港村庄前与南塅交界路口,占地约800平米,离省道约100余米,殿堂坐东朝西,背靠青山,前临北潦河水源地三坪村和垴上村两河流交汇之处,山水相依。殿堂与戏台相对而建。

      殿堂呈一堂两厢三门四柱格局,主要由花岗岩、青砖,黛瓦,木结构组成,硬山顶建筑的双侧飞檐翘角立有神兽,地面由长条青石拼接铺就,正面有四根长方体花岗岩立柱支撑,立柱上均石刻有对仗工整的撰联。大门头上方镶嵌有以青石碑雕刻的“万福殿”三个金黄色大字牌匾,大门左右两侧为拱形门,三个门框均采用不同形状条石堆砌而成,门上描绘有神荼、郁垒、青龙、白虎等各种道家门神图画。

      主殿正堂立当地极富传奇色彩的本乡茶坪村“刘九真人”为主神,尊奉为“华光上帝”。刘九真人神通广大,许多故事在当地一直广为流传(民间故事有:打只赤脚穿只鞋;右腋藏狮为乡邻;上富赎魂显神通;远方来客谢神明等……。)。

      殿堂正对面约20米,有一戏台,戏台坐西向东,背水临道,以传统亭榭式四方十二柱木结构支撑,重檐歇山顶仿阁楼方式,朱墙红瓦,翘角飞檐。整个戏楼总高约有7米,横长约8米、纵宽约6米,台高约1.2米,台前两侧木柱书有盈联“万斛玉翠欣闻丝竹管弦招来四时好雨,福临金秋笑看末生净旦唱出五彩祥云”。台面、两侧、及后侧三面以梁柱、木板嵌合成墙体,整体呈半封闭厢房样式,板墙、立柱、横梁均以朱漆粉刷为面。临道的右边有阶梯观台通往中兴屋,前往官厅,戏台正堂留有 “阳春”、“白雪”的出将入相左右双门和宽敞后堂,可供戏班人员换服、易妆和住宿。

      近代鲁讯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又称黄老之学或玄门,是华夏民族土生土长的文化思想和宗教信仰,在中国军事、中医、农业、物理、化学、养生、武术、建筑和历史文化艺术上有着巨大影响,鼎盛时期曾历次被皇朝定为国教,每个中国人在祈福时说的第一句话 “老天爷保佑”就是道教文化的潜移黙化所致。

      道家学说起源于春秋时期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李耳,字伯阳,道教三清尊神之一的太上老君),而道教始创为东汉张道陵天师,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道德经》为经典的“五斗米教”,在东晋、南北朝时期集诸道家之说,逐渐完善而成为“道教”,其宗旨教义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尊道贵德、天人合一、敬天祭祖、奉善罚恶,性命双修、正已化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等。

      道教兴盛于隋、唐、宋、明。曾被皇朝多次视为国教,直至明嘉靖年间,明世宗因沉迷于道教方士旁门左道的长生不老炼丹之术,造成宫廷之内发生众宫女弑君的 “壬寅宫变”,动摇了皇权国政、屡殃及人祸,使道教逐渐走向了没落,后期被分化成民间多个秘密宗教(如八卦教、白莲教、红阳教、黄天教等)。

      自满清入关,清朝的满族大多只信奉萨满教和佛教,抑道而扬佛,对道教倍加打压,使道教发展陷入停滞状态,唯有人到不惑之年才登基,在位仅十三年的清雍正帝是个例外,对儒、佛、道三教采取了并行不悖,各取所需的宽松政策。以结合宗教力量巩固皇权统治。因此道教活动又一时开始盛行。

       雍正五年(1727年),由东源乡(现为中源乡)当地的绅士名流倡议,为了乡民祈求消灾避祸,安享太平,兴建一座敬奉神明的殿堂,因建殿之时尚未确定所敬神明,故以祈求神明赐万福于乡民之意愿,取名万福殿。初建时虽称作为殿,其实只是一座小庙,后才立本乡茶坪村“刘九真人”为主神,茶坪刘氏宗亲为此题赠对联一副“刘天开化,万福来临”

      据当地《刘氏宗谱》(简震七支世系总图1994版)记载,“刘九真人”实名“刘秉德”,行名刘奇九,为茶坪村刘氏始祖22代裔孙,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草根神仙,生卒时间不详,明末清初时期出生于靖安县东源乡茶坪村刘姓大屋场,得道成仙后其俗身葬于茶坪村拖板仑(墓葬遗址尚存),神像供奉于本乡合港村万福殿。当地乡民们又亲切地称呼他“九老爷”、“九阿公”,后世亦称为“刘九真人”。现在周边乡村尚有其家族直系后裔繁衍不息。

      乾隆三年(1738年),乡绅刘士顺,易如兰首倡重修万福殿,在原有小庙加建了土木结构的前幢,其建筑格式才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殿”,设了主殿正堂,置台安龛用于供奉和民间祭祀神明之所。

      道光二年(1822年),由十三案众信捐资建立殿前门头,大门两侧的圆头门框由陈上贤、胡步斗分别捐助,中间柱石刻里人(乡民)蔡正臣“万花飞出随双港,福果降来第一门”撰联,两侧墙角石柱刻里人黄会照“万吹亥管鱼听壑,福降壬林凤拂檐”撰联。同年建造面对殿门,背靠合流双港水的戏楼。

(十三案指万福殿的十三个殿务管理责任区,与现代的行政村差不多,每案有案屋、有神位、有资产、有负责人、有管理制度,万福殿“九老爷”有一大一小两尊神像,大的正神像长期安座于万福殿,小的副神像每年轮流在十三个殿务区坐案,规定九月初九为换案之日。)

      同治八年(1869年),当地民间组织“香灯会”,殿堂点燃高高的香烛,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善男信女,人头攒动,谒神明,祈万福,逛庙会,观花灯,观民俗表演,所募集的款项为殿堂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现还存有当年石碑为记,

      光绪四年(1878年)在万福殿左侧,由联珠文会公建文昌宫,分前后二幢,中间有小天井,前幢有主宰科举考试的文运之神“魁星点斗”,后幢安座主掌功名禄位之神“文昌老爷”与主管婚姻和合之神的“和合二仙”,门首牌坊形状门头,门头中间有“圣旨”两字,看上去很气派,因历史原因被损毁,诸神之位后移于万福殿内供奉,尚存记载文昌宫建宫年代残碑。

      民国时期,靖安县历史文化名人,传统绢扇制作及书画名家,本乡三坪村的胡日新(1905-1976年),曾为殿堂描绘门神,为戏台作书画留念。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出任东源乡政府文书一职。

      1973年5月,东源乡遭百年未遇的特大暴雨,仅3小时,降水量达160毫米,三坪、垴上两条河流虽为水源头,至万福殿流程长度仅数公里,但山上无数涓流汇成滔滔黄浪漫过河床,夹杂着沙石、树木、杂物等倾泄而下,导致临河而建万福殿的戏台被毁。

      2006年,由原十三案众信及刘氏宗亲后人主持发起款项募捐,对万福殿全面整修,并在原址上,以现代钢筋水泥框架式结构抬高了地基,红砖砌墙替代了原来的木质架构,对戏楼进行了重建,当地乡民蓝天健、黄唐奎、舒信威、黄唐平、胡正演分别撰联纪念。

      2015年在万福殿殿堂右边新建房屋两间,用作客厅、宿舍与厨房。因从古至今香火旺盛,主持的各宗教活动延续至今,上香祈福,虔诚拜祭者人数众多,除了当地乡民,还有不少外地慕名而来的香客。每年的农历新年正月初一,都要由原来十三案信众或后裔,轮流抬“刘九真人”去中源乡邱家村黄家坑,给他外公外婆拜新年

      2016年在连接万福殿与戏台之间搭建了百余平米的彩钢瓦棚,为方便一年一度为“刘九真人”生日举行的庙会活动遮风防雨,因每年农历十月初七是“刘九真人”登神之日,便将此日定为他的生日,为纪念“刘九真人”,每逢生日这天,都会组织当地乡民进行各类传统风俗文化表演,并请戏班乐队前来庆贺,殿堂红烛高照,香烟袅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2020年,依靠当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优势,中源乡一跃成为江西省的避暑度假特色小镇,随着特色小镇的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万福殿已成为当地一个传扬宗教活动的景点,除了正常的民间祭祀活动之外,增设了每月逢十的集市庙会,周边配套兴建了精品民宿、观景栈道、划船、亲水平台等众多旅游休闲项目。

附:2006年重修纪念乡民撰联

万劫难枯双港水,福神长佑一方民(蓝天健)

万家灯火长供奉,福泽众生永康宁(黄唐奎)

万里乾坤资化育,福殿日月溢光华(舒信威)

双港水涧流有情保乡民平安幸福,十三案风光无限祐贤士鸿运亨通。(黄唐平)

 

 编辑整理:九岭百姓-陈

(注:部分内容及图片引用于网络,有关避暑度假请关注当地微信公众号)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江西靖安县中源乡避暑小镇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