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5

探讨鄂尔多斯的民俗旅游

编辑

探讨鄂尔多斯的民俗旅游

 

摘 要: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并且鄂尔多斯旅游民俗资源特色鲜明,是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表。因此,鄂尔多斯民俗旅游有很好的发展潜质,分析鄂尔多斯民俗旅游现状,开发好鄂尔多斯民俗旅游,不仅使民族文化得以挖掘、保护和传承,而且有助于鄂尔多斯旅游业的发展,满足鄂尔多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现状;原则;开发

 

 

一、民俗旅游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鄂尔多斯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独具特色的鄂尔多斯婚礼和成吉思汗陵祭祀,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影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民俗文化长期处于零散的原生状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鄂尔多斯民俗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加大了对各类旅游景区的投资力度,仅2008年,全市景区建设投入1.51亿元。成吉思汗陵祭祀、鄂尔多斯婚礼、察罕苏力德祭祀等一大批民俗文化旅游精品被开发并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如,鄂尔多斯婚礼表演每年在鄂尔多斯市内各旅游景点演出达2 000余场次,观看的中外游客约200万人次,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的主打品牌。

在民俗产业化发展方面,开发形成了以成吉思汗陵祭奠、查罕苏力德祭祀等为代表的祭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系列,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社会游艺民俗旅游产品系列;以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那达慕大会等为代表的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系列。

(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面临的问题

   1.民俗旅游开发无序性严重。在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各级政府、各个地区思路并不统一。许多地区混淆民俗文化产业与民俗文化事业的关系,民俗旅游开发中要么单一的以民俗保护、复原为目标,忽视民俗旅游资源的产业开发价值;要么过多地关注民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重开发轻保护,忽视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出现了“伪民俗”的不良倾向。由于思路不统一,许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就出现了无序性的问题,重复性开发、破坏性开发状况严重,最终导致的是民俗文化的流失或变异。

   2.鄂尔多斯民俗产业地位不高。由于民俗文化产业化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专门的策划人才,较长时间运作后才可见效益,而鄂尔多斯经济以能源、化工等为支撑,见效快,回报率高,因此政府和企业大多不愿涉足于民俗文化产业,导致民俗文化产业地位不高,产业转化环境欠佳。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在产业转化中存在着创意、市场、观念等重重壁垒,影响了其旅游效应的发挥。

   3.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模式陈旧、雷同,缺乏创新性。在民俗旅游开发模式选择上,鄂尔多斯更多的是照搬其他地区经验,缺乏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模式。在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与技术上,存在雷同性强、创新性差的问题。旅游界流传的“一首歌、一碗酒、一条哈达、一堆石头”正是这一问题的写照。民俗旅游开发差异不明显、产品区分度不高、科技含量低、艺术性不强、丰富度不够、参与性低等问题已成为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的两大原则

(一)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的文化保存原则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的反映文化与真实的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在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工作中,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无知的民治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才是决策关键。因此,鄂尔多斯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应慎选区位,尽量依托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都比较大的城市,且具体位置予依托城市之间不宜超过1小时车程,与主要客源区尽量在一日游可及的范围内且交通便利。

四、鄂尔多斯民俗旅游的开发对策

(一)统一开发思路

民俗文化事业注重保护传承,与民俗旅游资源产业开发并不矛盾,但需要协调发展。鄂尔多斯市应制定一套包含多级指标、评估方法、评估分值等内容的“民俗旅游资源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科学定期地对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评定,界定出“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宜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和“限制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从而明确开发内容。对于不宜开发的民俗资源,要侧重于挖掘、考证、保护、传承,等评估为“限制开发”或“可开发”后再面向市场;对于限制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适度开发,条件成熟后再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对于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应保护与开发并重。民俗旅游的产业化开发必然会导致一部分旅游产品存在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大众化等问题,需要通过民俗文化事业的指导来解决。产业化民俗并非将民俗文化整体彻底地产业化,只是提炼了民俗中可开发的元素,同时将不可开发的元素保护起来,以此实现民俗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实施精品带动战略

   鄂尔多斯市应采取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大型企业具有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可以较好地带动地区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途径能够实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优胜劣汰,促使一批小规模的民俗旅游企业逐步退出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并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集中。

  要将鄂尔多斯民俗研究与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优先开发艺术含量高、市场操作性强的民俗资源,打造民俗旅游精品。对于鄂尔多斯而言,应该加强成陵为代表的祭祀民俗旅游产品、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婚庆民俗旅游产品、马文化为切入点的游牧生产民俗旅游产品、那达慕为代表的游艺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的产业转化,形成品牌效应,以品牌带动民俗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三)加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提高产业品质

   创新是民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原动力。要改变以往鄂尔多斯民俗开发中到处“蒙古包、手把肉、草原白酒喝个够”的状况,将视野扩展到鄂尔多斯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民俗旅游产品丰富度,优化民俗旅游产业结构。对鄂尔多斯市各地区民俗进行深度挖掘,找出各地区民俗的差异性并对其进行重点开发,从而形成产品的独特性。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要注意民俗本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将时尚元素、科技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民俗旅游之中,增强其旅游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在今后的民俗旅游中,必须重视创意竞争策略的运用,加强挖掘文脉、提炼文脉、升华文脉的过程,创新民俗旅游开发的主题。            (四)重视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旅游开发与产业转化模式必须考虑到民俗所依赖的环境背景。脱离了环境背景的民俗是失真的民俗,其生命力是脆弱的。民俗依赖于草原游牧,因此以“民俗移植”为基础的“集锦荟萃型”模式并不适合于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与产业转化。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社区参与型原生自然式发展模式的优势逐渐显现,已成为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以居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社区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不进行任何加工改造,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目前,鄂托克旗正在以此模式打造鄂尔多斯最大的草原文化旅游区。

    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中很大一部分属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难度较大。因此整合其他类型旅游资源,加强民俗文化的物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要将民俗旅游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有机结合,发挥多种旅游资源聚合优势,从而提高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

(五)加强形象策划,加大营销力度

  定位雷同、形象雷同、产品雷同,最终导致的是恶性竞争,因此在产品定位、形象策划等方面必须采取错位竞争策略。要在分析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基础上,形成个性形象,并根据定位、形象及客源市场选择营销手段,通过营销推进鄂尔多斯民俗旅游产业化进程。

五、小结

    由于地处中国北部,交通条件相对落后,使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保存较为完整,体现了原生态的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听取当地社区居民的意见,坚持社区居民优先参与当地旅游就业的原则,使其成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获利者。同时,保持民俗的原有文化内涵,民俗资源的产业化不以蒙古族特有文化的消失为代价,真正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鄂尔多斯地区旅游经济优势。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探讨鄂尔多斯的民俗旅游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