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

你说贺兰之魂,是孤独还是雄浑?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12 月 人均:100 元 和谁:一个人

你说贺兰之魂,是孤独还是雄浑?

“驾长车,踏破 贺兰山 缺”多少人因为一句诗来到了 贺兰山 ,却不知,岳飞诗中所写并不是 宁夏 的 贺兰山 。

银川 站下火车,对面就是 宁夏 一家专业的旅游集散中心。单程车票15元/人,为自由行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捷,提供了大交通上便捷,工作人员都穿黄色的小马甲,一个个小黄人热情好客,听从建议于是乘坐 宁夏 旅游景区直通车,前往 贺兰山 ,去探索大家不知道的秘密。

 中国 宁夏 回族自治区 西北 山岭,有一座山,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南段山势缓坦,三关口以北的北段山势较高,海拔2,000~3,000公尺。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公尺。 中国 的山脉多以东西走向为主,但 贺兰山 却是南北走向。

 整个 贺兰山 脉位于 宁夏 回族自治区与 内蒙古 自治区交界处,北起 巴彦 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 青铜峡 。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 蒙古 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 贺兰山 (此说疑有误,唐代韦蟾有诗云:“贺兰山 下果园成”, 蒙古 人十三世纪才崛起,说源于蒙语只是通用说法)。

  贺兰山 脉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 银川 西北 ,海拔3556米,是 宁夏 境内的最高峰。 贺兰山 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 中国 西北 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 黄河 河套和 鄂尔多斯 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 高原。

贺兰山 植被垂直带变化明显,有高山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 青海 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其中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的阴坡的 青海 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 贺兰山 区最重要的林带。植物有 青海 云杉、山杨、白桦、油松、 蒙古 扁桃等665种。动物有马鹿、獐、盘羊、金钱豹、青羊、石貂、蓝马鸡等180余种。1988年国务院公布 贺兰山 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保护区,面积6.1万公顷。

 

  贺兰山 自然资源丰富。山前冲积平原上草场辽阔,是 宁夏 滩羊的重要产区,所产滩羊二毛皮古称“千金裘”,毛色细润,卷曲如云。山区富含优质煤炭,有 石嘴山 等10座大型矿区。另外还有磷灰岩、石英砂岩、灰岩、粘土岩等矿产,其中小滚钟口生产的粘板岩质地细润,清雅莹柔,用它雕成的贺兰石砚是 宁夏 “五宝”之一。

 贺兰山 是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又是 西北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水岭。高耸的地形及良好植被对保护富庶的 银川 平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贺兰山 山间有数个东西向山谷,著名者有贺兰口、苏峪口、三关口、拜寺口,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山前地带西夏名胜古迹丰富多彩,有西夏陵园、滚钟口拜寺口双塔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 沙湖 风景区。 贺兰山 东南端为 青铜峡 ,峡谷在蓝天和 黄河 映衬下呈现出青铜色。相传大禹治水时,劈开 贺兰山 ,引 黄河 水 北流 。现建有 青铜峡 水利枢纽工程。 贺兰山 西侧有内蒙重 镇巴 彦浩特, 蒙古 语为“富饶的城”。

  银川 市境内 贺兰山 东麓,分布着极为丰富的岩画遗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贺兰山 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 亚洲 召开的两次年会,都选择在 银川 举行。1996年, 贺兰山 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 贺兰山 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

 贺兰山 明长城遗址。明朝时,来自 贺兰山 西侧、北侧的鞑靼在 贺兰山 地区开始了和明朝的较量,导致明朝政府在 宁夏 北部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在 宁夏 建立了总镇、卫、千户所、屯堡等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 贺兰山 上的明长城见证了鞑靼和明朝军队持续180多年的军事纷争。 中国 的各个大山中,没有一座像 贺兰山 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 

  当中原地区进入信史时期后, 贺兰山 一带仍然是游牧民族的天堂,那些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族群,在水草丰茂的 贺兰山 地区,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公元前272年,秦军彻底击溃了雄霸 宁夏 大地甚至西北 大片土地的义渠戎后,一些战败的部落纷纷北逃,史学家蒙文通在他的《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一书中认为这些人北上“以后为匈奴,居河套南北”。其中的一些人就逃到了 贺兰山 ,从此, 贺兰山 就进入了一个由匈奴人占据的时期,这里一度成为匈奴与秦抗衡的基地。 

 公元前127年,汉朝著名战将卫青、李息率军北上抗击匈奴,第一次将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延伸到 贺兰山 地区。21年后,汉武帝分全国为13刺史部,下辖郡县,其中在 贺兰山 东麓设立了属于北地郡管辖的廉县(今 宁夏 平罗 县暖泉农场一带),这是汉族政权在 贺兰山 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县级行政建制,也标志着 贺兰山 开始走进汉朝政权的统治范围。唐朝时,统治 贺兰山 一带的少数民族先后是突厥、吐蕃和回纥。公元646年,唐太宗下令军队出击突厥颉利可汗下属的铁勒人薛延陀,占据 河西走廊一带的回纥人乘机和唐朝军队联合进攻薛延陀,联军进驻到 贺兰山 一带,这是继汉朝后,中原政权的武装力量700多年后再次进入到 贺兰山 。

 

 “贺兰”一词来自于 蒙古 语,是骏马的意思。 贺兰山 又称 阿拉善 山,是 宁夏 和 内蒙古 的分界线。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250余公里,东西宽15—3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它在浩瀚沙漠边缘拔地而起,北接 乌兰 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 银川 平原,俨然是 银川 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 蒙古 族人在 贺兰山 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地方。它是 贺兰山 顶峰的标志。 贺兰山 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 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 银川 平原发展成为“塞北 江南 ”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分水岭,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半农牧区与纯牧区的分界线。

贺兰山 地区自古就有西戎、羌氐、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在这里长期游牧、繁衍生息,岩画就是他们留下的历史画卷。

 

目前在 贺兰山 东麓27个山口和山前洪积扇的荒漠草原上,发现分布有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贺兰口是贺兰山 岩画最为集中的一处。据统计,贺兰口有4787幅岩画单体图案,其中人面像726幅,动物岩画1348幅,符号岩画1666幅。贺兰口保护区面积12平方公里,按岩画的分布情况,把它分为六个区域,内容丰富的岩画,记录了先民在古代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 中国 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

岩画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最早发现岩画的是在17世纪的 欧洲 ,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世纪在法国 和 意大利 发现了宏伟壮观的洞窟岩画后,才产生了轰动效应。我国最早发现岩画是1915年在 福建,而 贺兰山 岩画的发现是在1969年,由 贺兰县 爱卫会李祥石偶然发现,当时也未引起重视,直到90年代, 贺兰山 岩画才被世人所知,2000年之后才得到有效保护。

在 欧洲 ,有人面像存在的石壁被称为“圣像壁”,贺兰口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沟谷两侧的石壁上集中分布有8处人面群像,它们构图、风格各异,可能是不同时代制作的。因此远古时代,贺兰口作为不同氏族部落的祭祀场所,可能存在了几千年。

“太阳神”是 贺兰山 最有代表性的一幅岩画,是 贺兰山 岩画中的精品,它磨刻在距地面40余米处的石壁上,头部有放射性线条,面部呈圆形,重环双眼,长有睫毛,炯炯有神,看生去很威武,正是古代游牧民族心目中的太阳神。也是自然崇拜中崇拜太阳的体现。

 

 有两个人面像面部轮廓线之内的五官构又成一个人的形象,它属于生殖崇拜的产物。

在一幅人面像岩画边还题刻有五个西夏文字,翻译成汉字为:“能昌盛正法”。还有几个西夏文“佛”字和一个西夏文数字“五”。从刻痕来看,这些西夏文明显要比人面像晚很多年。据分析,是党项人发现了人面像,把它认为是佛的化身,希望能弘扬佛法,并保佑他们永世昌盛……

有人说岩画是人类童年的语言,它用画记录了当时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的生活,有些岩画至今为止没有给出确切的说法,一切只等着你自己探索。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你说贺兰之魂,是孤独还是雄浑?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