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走过的路,总要走一遍才好。未曾去过的地方,总归去一次才够一份经历。
第一次来到宁夏,不禁被这片西北之地所惊艳,既有西北雄浑苍凉之美,又兼江南小桥流水之秀。黄河两岸鱼米芬芳,贺兰山下瓜果飘香,六盘山上红旗漫卷,水洞沟里更古流长......风景和历史一直相生相伴。想了解一个地方,先从他浓厚的历史入手,所以租车前往宁夏历史的起源——水洞沟。
出行之前对于这种久远的历史人文景区,所抱有的期待并不是特别美好。一直以为,历史越久远的地方越过与残败。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地方还真是规划得特别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游戏娱乐、节目表演、原生态的自然美景、更有各种类型的交通体验着实让人感叹开发者的用心。
整个景区游玩下来要4个小时,所以大家玩之前要预留好充足的时间。别看时间长,但走起来却并不是很疲累,游玩的节奏基本上是一个景点——走一段路——某种交通工具——走一段路——下一个景点——走一段——某种交通工具。。。。由此循环重复,直到终点。所以从游客的角度看,每当你快要累了的时候,就要开始乘坐交通工具了。短暂的休息过后,又进入新的人文景点。
水洞沟地区是四万年前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我们经过气势雄宏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外形独特的水洞沟遗址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历经93年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水洞沟出土了大量的旧石器时代文物和宝贵的史前资料,古生物化石和石器工具,力证了中国存在的史前时代,水洞沟因此而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博物馆里我们还观看了15分钟左右的实景体验,讲述了一群原始人的迁徙历程。他们翻过沙丘绕过土林来到了水洞沟,放下行装就地开始新的生活。若干年后,狂风暴雨,灾难来临,幸存下来的人们扶老携幼又开始了迁徙之旅......
出了博物馆,走几步就是“张三小店”、“水洞沟村”,发现水洞沟和模拟水洞沟人生活的地方。
不远处还能看到标志性的水洞沟石碑,接下来就要搭乘电瓶车了。电瓶车的距离很短,终点便到了考古遗址,可以看到一号和二号考古遗址,孩子们还在这里体验了研学项目:考古挖掘。
再往前经过一段芦苇栈道,就走到了明长城遗址。明长城分隔了毛乌素沙漠和水洞沟景区,也分隔了宁夏和内蒙,长城以北属于内蒙古鄂尔多斯 ,长城以南则在宁夏银川的地界,在这里能看到独特的西部风光,荒原在北,湖岸在南,可谓半是湖水,半是火焰,尽收眼底。
翻过明长城,这里就属于内蒙古境界,在这里可以看到独具特色的蒙古风情,孩子们又骑了一次骆驼。还有这种沙漠冲浪车,坐在上面也是相当有趣,不亚于在腾格里坐吉普冲沙的刺激了。
到这里,行程已然过半,但是大家的疲累好像已经在各种项目和景点中忘记了。这不,马上又要去坐船了。在湖水中乘船遨游,远山断崖,水岸长城,这一片荒芜的地带里竟然还交错着湖泊和葱郁的灌木,让人不禁感叹自然风貌的美妙。
接近傍晚时分我们下了船,又体验到了骡车。车夫老大爷用他沙哑而高亢的嗓音,一路唱着信天游,歌词内容又是拉手手又是亲口口,西北人民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真是直白又大胆啊。。
就这么一路吹着晚风,看着不远处的峡谷风貌,我们到了一个重要景点——藏兵洞。它是古代军队保护我军,抵御外敌的地道。每个洞里都有粮食储藏室、水井、灶台、兵器库、火药库、炮台、陷阱、暗器孔道等设施,一边走一边感叹,在这里练个什么绝世武功也是非常合适的。绝了!这绝对是非常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了。
最后就是红山堡,扼守着明长立体军事防御体系的最后一道关口,也作为明代边关的军事命令发布地,它的作用极其重要。水洞沟景员工化身士兵,骑马巡查,让你如化身将军视察边关,时刻处于被保护中。
我们出景点前文创商店里每个人还赠送了小礼品——水洞沟的绘本小册子一本和系列书签,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这里的前世今生,是非常适合小朋友的读物。
作为一家历史文化景区,水洞沟无论是四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还是长城文化,都能让前来游览参观的你感受到中国历史的辉煌、浩瀚。还有苍凉、悲壮、厚重的西北景色开阔我们的心境。宁夏旅游,就来这里阅历史、看西北风光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