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4月1日),早上睡到自然醒。当然,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是不可能睡到太阳晒到屁股的。
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乡村山野,不少同学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走进山间小路,呼吸呼吸带有竹叶清香的新鲜空气,数数竹林里茁长成长的竹笋,听听竹林里鸟儿欢快的歌声,让五官充分地享受这难得的美好时光,让身心彻底地到投入大自然怀抱。
早晨7:30吃早饭。饭后,我们就步行前往民宿附近的“陶祖圣境”景点游玩。这里收门票,我们半票35元/人。 在这里,我们又有新的收获。 昨天我们看到“陶祖圣境”四个大字,自以为“陶祖”可能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故居或者与陶行知先生有关的地方。今天去了才知道这个“陶祖”指的是陶都 宜兴 第一个制作陶器的人,而这个人是古代越国 大名 鼎鼎的,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的大夫范蠡将军。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我国商业家的鼻祖。 相传当年范蠡功成身退,携 中国 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西渡太湖来到 宜兴 ,利用当地质地细腻的紫砂泥,制作了第一把紫砂壶,开创了 宜兴 的制陶业,因而被后人尊称为“陶祖”。而“陶祖圣境风景区”与范蠡、西施的爱情传说紧密相关。景区内有大量根据这些传说建造的人文景点,如范蠡广场、西施水景广场等,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陶祖圣境景区大门。
陶祖圣境风景区,与著名的竹海风景区、西 施洞 、磐山寺等景区毗邻。风景区以慕蠡洞为主体。相传为战国时期范蠡将军隐身循迹之处,慕蠡洞在1983年3月被当地山村少年发现,历经三载开发,1986年建成开放。
范蠡将军的雕塑,类似的雕塑我们住的民宿门口也有一尊。
一个在 中国 不算太起眼的小城市,居然与两位 中国 古代名人颇有渊源(苏东坡和范蠡),令人意想不到。这也说明 宜兴 这个地方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等都十分优越 。
同学们悠闲地赏花看景,拍照留影,伴随着时不时地打趣逗乐,玩耍的十分开心 。
这棵树已经是空心啦,就剩半圈树皮,竟然也能年年发芽,长的枝繁叶茂。这顽强的生命力,应该是被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所感染吧。
慕蠡洞洞口的西施浴池。
刚刚出浴的西施在池中与鱼儿同乐。这也让我们想起了“在同一个池子里长大”这个只有我们同学间才能理解的“成语”故事 。
阳光下,粼粼波光印衬着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花卉植物,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和充满希望。
叫“心中有西施,坐怀也不乱” 。
同学们在这个风景区里慢悠悠的散着步,探探景区边的花花草草,再与池塘中的西施合个影,最后来到主景点——慕蠡洞。
宜兴 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所以这里的溶洞很多。我们年轻时就游玩过善卷洞、张公洞等景点。慕蠡洞是1984年才被发现,1986年对外开放的。这里很早就有民间传说,说这里有一个仙人居住的“仙人洞”,又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在这里住过,所以又称“牟尼洞”。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范蠡对 宜兴 制陶业的贡献,为 宜兴 成为著名“陶都”打下来基础,就把“牟尼洞”改成“慕蠡洞”,以表达人们对范蠡的敬慕之意。
这里的洞与 宜兴 其他的洞不同之处是:这里可以游船,水道有750米长,游人可乘坐游船在洞里游览观光,欣赏这里的美景和奇特的地貌。游人坐在游船上,犹如行走在龙宫里,与神同往,与仙同游,美不胜言。
小姐姐们快乐无比。
望夫桥。传说当年西施就站在这里等候范蠡回来。
站在慕蠡洞上方,跟尊敬的黄大哥来张合影,记住这美好时光。
几十分钟后走出慕蠡洞,出洞口就是一大片绿地和 桃园 ,园内桃花盛开,我们又仿佛来到了花果山。女同学们纷纷上前摆动各种姿势,挥舞着妇女们的拍照神器(纱巾)打卡拍照,忙的不亦乐乎。
忙完这里,大家又来到制陶工艺坊,游客可以在这里免费自制陶器,有12生肖图挂(摆)件等模具可选择,做好了不烤制可以免费带走,如果需要烤制,则需要缴纳30元一件。有五六个同学在这里为孙子辈制作了紫砂泥摆件。
陶艺坊门前一个巨大的紫砂壶在源源不断地倾倒着茶水。
自制的紫砂制品,油光发亮的小狗狗烤制过。
接下来有个玻璃栈道项目,可以从高处看竹林。这些都是小“凯斯”,已经不是我们的眼中的菜啦 。
出了景区大门,正好是我们住的范蠡山庄。也差不多到了饭点。我们又在乒乓球室短暂地展示了各自的球技。多年未玩了,有些手生,但还是能打几个回合的 。
中饭后大家休息一会儿,下午要去这次 宜兴 游的最后一个景点——窑湖小镇。 下午一点钟,我们开车二十分钟,来到的窑湖小镇。路上又因为开车时说笑,闯了一个红灯,好在这里目前还没有安装曝光设备,侥幸逃过处罚 。
漂亮的游客服务中心大厅。从这个大厅可以看出投资者所倾注的心血和投入的财力。
窑湖小镇在张渚镇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境内。景区围绕 宜兴 特有的山、水、陶、竹、茶等文化内涵元素,以及历史传统人文沉淀,为人们提供纯生态、全时段、多样性的体验及服务,具有“独特的主题乐园式度假小镇”。
这个窑湖的门楼在景区里面,应该是后来建造的。
进入景区很快便来到宋窑展馆。展馆展示了三座从张渚镇凤凰村出土的宋窑遗址,
龙窑
宜兴 龙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甚至更早的战国时期。龙窑因其依山而建、形似长龙而得名,主要用于烧制陶瓷器皿。这里的龙窑只是一个复制品,真正的龙窑位于 宜兴 市丁蜀镇前墅村。仍然较好地保存了我国古代龙窑的结构特征和陶瓷器的烧制方法,是研究我国古代陶瓷生产发展的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这里的仿旧建筑引得同学们驻足打卡。
巨大的水车是窑湖小镇的重要景点,在这里打卡拍照的人很多。由于我们同学人多,又要一个一个的上前拍照,因此造成这里短暂的堵塞,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声誉 。
卢氏 家族在 宜兴 是个大家族。这里展示的是卢象升。他和他的两个弟弟都是为保明朝江山而捐躯的。
在景区里玩了有一会儿才走到窑湖门牌这里。右边像个戏台,还有茶社。看上去没什么生意。 这时已经看不到的同学队伍啦,都走散了。有拍照不放过任何一个景点的;有想一探究竟径直往里走的;还有人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湖边。一群没组织纪律的老头老太(微笑)。
过了窑湖牌楼里面就是个 江南 小镇。街道两边商铺林立,玩的、吃的、各种工艺品等等商品琳琅满目。不过这些都比较适合小年轻买,我们就算了。
颇具现代感的简约设计,很有特色。
小妹妹穿着汉服,撑着纸伞,轻盈地站在绿水河边,是七仙女下凡吗?
高高的白墙灰瓦,有那么一点徽派建筑的味道。
这里应该是个游泳池,夏天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来玩耍。这个景区非常适合亲子游。
玩得开心啦,迈着欢快的步子归队。
有点 威尼斯 水城风格,住在这里应该很惬意。
绿色的湖水清澈见底。走在蓝天碧水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吹着暖暖春风,人生还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不能释怀呢 ?
湖边音乐响起,音乐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律变换着各种形态,时而直飞云天,时而摇曳婀娜。人们在湖边尽情的享受这美好时刻。夜晚这里的灯光秀肯定很美。
小溪流里花团锦簇,仙气飘飘。一条小船像月亮似的在云天里飘荡,嫦娥姐姐和小白兔去哪里了呢?
乌篷船
悠悠的河水倒映着乌篷船,仿佛置身于千年的画卷中。
同学们走了一下午也累了,都在这里休息呢,顺便等等失散的同学。
大约下午四点半,我们离开了窑湖小镇,回到范蠡山庄,休息一会吃晚饭。 在吃晚饭的时候我们就预定好饭后一起去K歌,不许打牌。因为明天上午有半天时间专门给大家过过牌瘾 。
晚上7点,我们准时来到预先定好的包间,一场歌声与笑声盛宴即将拉开大幕。作为任务 每人必须唱一首歌。不知道是同学们不会操作点歌器还是设备有问题,一首歌要搞半天才能出来,弄的大家很扫兴 。后来找服务人员给我们换了一间包间,他亲自操刀,结果还是不如意。大部分同学就回去打牌了,只留下几位同学在继续歌厅操练。这时点歌器好像又听使唤了,点歌也很顺当,看来还是操作问题,不能怪罪设备 。
第一位表演者不是因为她厉害,而是她因为怕吵,急着要回房间。因点不出歌,没办法只能打开手机来演唱 。
认真的忙碌着,既为他人,也为自己点歌。
这位女生是我们班的“百灵鸟”,唱歌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她是不会离开歌厅去打牌的 。 一直唱到九点,KTV人员要下班了,我们才离开。部分人员的表演欲得到了满足 。
回到房间,又组局打牌,玩到半夜才休战。
第三天(4月2日)早晨,吃过早饭后,同学们沿着坡道,绕山坡一圈。据说是有人想买咸肉,50元一斤,价格倒是不贵,但大家看看没买。回到民宿,同学们又开始鏖战,玩到吃中饭时间还不愿罢手。 饭后我们稍作休息,就离开范蠡山庄,返回 南京 。途中我们顺道去了 溧阳 平桥石坝景区看了看。
平桥石坝景区标识:石坝飞瀑。就在停车场边上。景区不收门票,停车半小时以内不收费,超过半小时4元。
平桥石坝是 中国 最大的非钢筋混凝土水库大坝, 亚洲 最大的浆砌石拱坝。该坝于1974年至1979年,历时5年建成。其宽122米,高24米,由无数块整齐的长方形山石浆砌而成,分东西两个侧拱。每当发水季节,山水浩荡涌来,从溢流孔中倾泻而下,形成一道宽40米,高20多米的瀑布,此情此景置身其中会产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联想。
这里也能摆各种姿势留影 。
这个石坝其实并不高,但居然有两位同学恐高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 ,一点不错。就这么一个小景点,停车场也停满了车。
季节不对,现在是枯水期,泄洪口只有两处在滴滴哒哒的淌水,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
借用一下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泄洪时的景象颇为壮观。
(网络图片)
平桥石坝看上去还是很震撼的。如果在雨季就更不用说了。
离开大坝,我们这次春游所有的游玩项目就全部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安全返程。下午五点左右,同学们全部安全到家,结束了三天愉快的旅游。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太湖畔的明珠!江南“小城”无锡的新区究竟有多美? 14532
- 【发现中国美,水韵江苏】魅力无锡,醉美马山,禅意美学秘境 79544
- 多情秋日相约无锡,太湖畔的浪漫与情愫 7129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