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9

夜游灵峰,是一幅幅中国泼墨画——雁荡3日(1)

天数:3 天 和谁:亲子

★旅游地点:浙江雁荡山之灵峰夜游

这是一次很难得的跟团游体验,小伙伴有点不大乐意。不过因为邀了一个朋友带着她的小伙伴,所以也就勉强同意了。至于我选择跟团游,纯粹是因为最近有点忙,实在没有时间做攻略。查了一下出行的路线,如果不是自驾的话,这转车转得太麻烦。比较了一下三日游和两日游的游程安排,果断放弃了安排得非常紧凑的两日游,虽然从游程来说,似乎两者相差不大,只是一个是大中午的出发,而两日游则在凌晨就要集合。

 三日游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一大早起来赶长途,可以从从容容地睡个小懒觉再整理行李。我们抵达雁荡镇的时候,天色还没有太晚,不过今天的安排是夜游灵峰,所以我们去镇上转了一圈,然后找了一家排档吃晚饭,再回酒店洗漱按了轻便的运动鞋,才去大堂集合。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导游在路上给我们介绍了雁荡山。这座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的美誉,要说到它的出名,还和江阴籍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有关。当然,其实雁荡山开业凿胜要远早于徐霞客的出生时代,早在南北朝时期,雁荡山就已经有些小名气了。说到南朝,我们江阴人最耳熟能详的一位就是昭明太子。这位太子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遗迹,雁荡山也跟他有关。据说当时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此为雁荡山开山之始。到了唐宋,就开始兴盛了起来。唐代时候的西域高僧诺讵那就因为仰慕雁荡山“花村鸟山”的美名(看起来雁荡山的美名可不是一两个啊),就率着三百弟子浩浩荡荡地到雁荡山来弘扬佛教,因此被奉为雁荡山的开山鼻祖。宋代是雁荡山发展鼎盛的时期,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不过,如果不是被徐霞客推崇了一番,可能在今人的眼里,未必有这么大的名气。

雁荡山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我们游览的灵峰就属于北雁荡,据说明天要游览的大龙湫,也属于北雁荡,看来雁荡山那是着实一个大啊。

原以为安排一场灵峰夜游,这里会有闪瞎人的灯光秀。没想到走进景区,依然是乌漆抹黑的。不过游客倒是很多,还有很多售卖小东西的临时摊贩,大力推荐强光手电筒。原来夜游灵峰,游的并不是灯光,而是在黑暗中的山体。因为光线黯淡,山体的线条就形成了各种形象,据说有些形象在白天看是不明显的,还非得在黑暗中跟着导游的手电筒看。

还别说,要是我们自己来的话,恐怕对着这些乌漆抹黑的山峰实在看不出什么来,但因为有了导游的讲解,就看出些道道来了。插上想象的翅膀,听着导游灌输着这个像啥那个像啥,还真是越看越上头,越看越形象,越看越传神。

“明天我们还会在白天来看灵峰,你们再比较一下日游灵峰和夜游灵峰的差异,很多人觉得夜游灵峰才是雁荡山的灵魂。”导游笑眯眯地说。

“是吗?那灵魂都已经看到了,还要看表相吗?”我好笑地反问。

“不一样的景,也有人喜欢看日景。如果我们安排一早出发的话,倒是可以先看日景再看夜景,感觉可能会更好一些。怎么说呢,白天看的是工笔画,晚上看的是写意画。你看夫妻峰,现在看是不是活灵活现?明天白天你再来看,就没有这么明显了。”导游解释。

“哦,难怪要夜游。”我恍然了。这么看来,这黑色的剪影,倒确实有点中国画的泼墨意境。这些被勾勒出来的剪影,像夫妻,像情侣,像老鹰,像骆驼,像斗鸡,像……总之导游说出来的形象,再加上强光手电这么一照,实在是太像了。

虽说有些景点因为有着美丽的传说而让人纷纷赞叹,但是我还是觉得雄鹰峰最为神奇。从这边看的时候,就是一只收拢着双翅、仰望着天空的雄鹰,仿佛在下一瞬,就能展开翅膀飞向苍穹,虽然它呆的地方其实也是很高的。走出去一段路,导游再次提醒我们看时,我都怀疑这真的是我们刚刚才看过的雄鹰峰吗?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雄鹰峰居然变成了双乳峰。

类似的还有金鸡峰,再换个角度看就仿佛是打坐的活佛形象。其实吧,导游说着像啥,看着看着就真像了啥。要是没有导游的讲解,恐怕我们也就是看一幅幅中国的泼墨画,山的轮廓在我们的眼里,也许会有更加丰富的形象呢。看习惯了夜游璀璨的灯光秀,再看灵峰乌漆抹黑的山水,觉得这才是大自然最真实的形象。

当然,灵峰并不缺乏色彩,游客们戴在头上的灯,那也是五彩缤纷的。虽然这些灯光不聚焦,还是导游手里朴实无华的手电筒比较实用。

 

不辞盛夏暮风轻,游圣曾经三度行。

飞渡灵岩呈绝技,龙湫纵瘦有佳名。

——七绝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夜游灵峰,是一幅幅中国泼墨画——雁荡3日(1)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