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自驾
发表于 2020-07-13 16:25
肆虐了半年之久的新冠疫情已让人的心情压抑到极点,总想找一宣泄口来释放压力。我们就找到旅行这种宣泄方式,在梅雨季节中冒雨游览了宁波舟山两地,收获颇丰:饱览了美好山河、品尝了诸多美食、彻底释放了心怀。现将此行的行程及收获记录如下。
7月3日,晨起大雨如注,好在时间不长雨点开始稀疏了。清晨的5点40分驱车踏上行程,目的地是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距离318公里,用时约5个小时。从家中出发,行驶上G40沪陕高速转G1503上海绕城高速再转S32申嘉湖高速,又在G60沪昆高速行驶一段路程后,转上G15沈海高速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上午9点半抵达大桥中央的海天一洲景区停车场,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游览了这个景区。
这是建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一个海上平台,通过四条匝道与大桥相连,海域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分为观光平台和观光塔两座建筑物,投资总额高达5.8亿元,于2010年12月19日正式对外营业,是世界上首个海上休闲景区。海天一洲整体建筑的外形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衔着颗璀璨的明珠。观光平台高24米,共6层。三层为主游览层,设有360度敞开式户外观景区,可以近距离欣赏不同时刻的海景,四至六层是精品观景酒店。耸立在观光平台东面的观光塔高145.6米,共19层,15层为咖啡厅、16层为主体观光层、17层为3D魔幻屋、19层为户外观景台,通过一楼室内玻璃栈桥和三楼室外彩虹栈桥与观光平台相连。塔顶的球体在阳光照射下会展示出珍珠钻石般的光芒,因此又称珍珠塔。在塔的顶端设有三个圆形金属球与六边形基座,形成“3、6”两个数字,寓意跨海大桥总长36公里。观光平台有大桥展示馆,介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这座世界上单体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建造过程。这座桥全长36公里,耗用混凝土245万立方米,相当于再造8个国家大剧院,用钢量达到82万吨,相当于再造7个北京鸟巢,工程总投资138亿元人民币。大桥建成后,缩短了宁波、舟山与杭州湾北岸城市的距离,节约了运输时间,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减少了交通事故,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从而形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道效益。
停好车后,我们购票进入,门票80元/人。首先在观景平台上远眺,此时天已放晴,蓝天白天下,大桥像条游龙弯曲着伸向远方
,气势恢宏的南、北航道桥遥相呼应,北航道桥是双塔型的斜拉桥,南航道桥是单塔型的斜拉桥,虽不对称,但是在观景平台上分别眺望,都是那么的高大雄伟。高耸入云的塔柱像是琴身,而白色的拉索是琴弦,在海风的拨动下,仿佛奏出了优雅的琴声。
通过三层的玻璃栈桥进入观光塔,乘电梯登上16层的瞭望厅,两侧有高空玻璃栈道,可以俯瞰波涛汹涌的杭州湾
。再步行向上到19层,是户外观光平台,此处可观赏到南北大桥的全景美姿,远处岸边的大山高楼也隐约可见。从观光塔经一层室内彩虹玻璃栈桥返回观景平台,这段桥面上是3D图案,有小桥有鲨鱼,拍摄的照片很有真实感。
结束了海天一洲的游览,我们于10时许驾车离开,停车费15元。继续行驶在跨海大桥上。在G15沈海高速慈城互通下高速,行驶约10公里后于11时许抵达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的东北,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约7000—5000年前)遗址。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分别为:第四文化层约7000—6500年前,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文化层约6500—6000年前,第二文化层约6000—5500年前,第一文化层约5500—5000年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片达几十万片,还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1973年夏,当地农民建设排涝工程掘土时,河姆渡遗址被发现。同年,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首次大规模发掘。河姆渡遗址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中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为研究中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依据,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更是把中国的水稻栽培历史往前又推进了2000余年。
博物馆的建筑外形就像是幢干栏式的房屋,
馆名由江泽民题写,
乔石的题字镌刻在广场的大石上。
进入博物馆要核查健康码和测量体温。我们先到室内展区参观,这里陈列了大量的展品,辅以原始人类生活的场景。展品以陶瓷碎片以及陶器石器骨品木器为主,
比较著名的是双鸟朝阳纹牙雕,长16.6厘米、残宽6.3厘米、厚1.2厘米。制作精良的当属玉璜了,
还有不少稻谷类的植物果实。
室外展区是挖掘现场发现的河姆渡人居住区,沿木制栈桥一路走去,到处都是干栏式建筑的木桩,
还有木制水井。
展区内有复原的干栏式住房,
这是一种底层架空带有前廊过道的长屋,是以木桩为基础,在基础上架设木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架,用席箔等物盖在椽上形成屋顶,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房屋的木构件已广泛使用榫卯技术。这种干栏式房屋比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至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得多。在第四文化层挖掘出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以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
我们走进一幢复原的干栏式房屋,这里展示的是河姆渡人的生活场景,房屋的中间是一条走廊,走廊的中央是火塘做饭的地方,
走廊两侧分隔成一个个的小间,有的是卧室,有的是作坊,有的是仓库。
继续向前走就到了河姆渡的渡口了,这里有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形状的大门,
沙孟海题写了“河姆渡遗址”。
河畔立有石碑,上书“黄墓渡茶亭碑”,是乾隆五十年立的,黄墓渡还是河姆渡?还是二者同音的缘故?
不得而知。河面不宽,河水清澈,河对岸竖有河姆渡的蓝色牌子,还有艘渡船泊在岸边。
游览完河姆渡遗址,给人的感觉是远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就已在食、宿、饮及文化方面有了较高的层次,深达一米的稻谷灰烬层,是中国水稻栽培起源的最佳例证,也说明河姆渡人已将稻米作为主要食物了。而干栏式建筑是更好地适应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大大提高了居住的条件。木结构水井则提升了饮用水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河流对于居住环境的限制。挖掘出的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反映了河姆渡人已开始崇拜太阳,在精神层面上有所寄托。
12时许结束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参观,驱车前往余姚市区,距离约26公里,因修路车行时间1小时。在王守仁故居纪念馆附近餐馆吃了午饭,下午到纪念馆参观。
王守仁(公元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宪宗成化八年生于余姚北城,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王守仁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在王守仁逝世后五十四年的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守仁从祀孔庙,他与薛瑄、胡居仁、陈献章一起成为明朝从祀孔庙的四位学者。著有《王文成公全书》。余姚的王氏故居乃王守仁出生的地方,其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据说他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他,取名为“云”,到了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在祖父为他改名为“守仁”后就开口说话了。后来举家移居绍兴,其死后也是葬在绍兴的。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王守仁是明代文武兼备的名臣,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介王守仁: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 ,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这样说王守仁: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现存王阳明故居并非其明代的故居,而是在清代建筑寿山堂基础上进行重修的。故居的广场上矗立着石牌坊,匾额为新建伯,系王守仁的爵位号,
广场上有王守仁佩剑的塑像。
我们冒着细细的雨丝步入故居,这是幢具有明代浙东官宦建筑典型特点的院落,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和典雅之气度。
故居建筑自南至北沿中轴线分别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寿山堂及瑞云楼、后罩屋。砖雕门楼系仿木结构建筑,四柱三间,柱为石质,所饰砖雕斗拱、翘昂、面砖雕刻细致,工艺精湛细腻。寿山堂系三开间高平房的大厅,高大宽敞,结构古朴大方,
堂内明间廊下挂有姜东舒所书的“真三不朽”匾,
这是对王阳明一生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皆居绝顶的真实评价。瑞云楼为重檐硬山、五间二弄的二层木结构楼房,此处即为王守仁出生地。
楼下现为《王阳明史迹陈列》,展示了王守仁生平所至的各地遗迹图片、先生留下的诗文名篇及部分实物资料,系统介绍了其一生的业绩成就,诠释了阳明学说对日本等海外诸国的深远影响。
院内的白墙上挂着一缕缕绿色的爬山虎,
角落处的竹子青翠欲滴,
墙脚处黛色的青苔,麻石的甬道,一切仿佛都在倾诉着悠久的历史。
(末完待续,谢谢观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