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风尘仆仆丝路行(2)张掖

编辑
天数:15 天 时间:10 月 人均:8000 元 和谁:夫妻

我一路风尘仆仆

追随你的足迹

寻找你的传奇

你是否

读懂我的远行?

 

第二站:张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2023.10.08

        来到张掖已是傍晚时分,入住后就直奔甘州巷子。

        甘州巷子里座无虚席。

        这一碗搓鱼子,几乎见证了河西走廊生长的所有谷物,荞麦、莜麦、小麦……把这些面条搓成中间粗,两头尖的形状,因酷似小鱼而得名。

        其细滑的口感,恰到好处的调味,活色生香!

 

***

        旅行的魅力大概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样的惊喜。即便晚餐后的漫步,也能奇遇一场彩虹张掖与西游文化的沉浸式巡游演出,以及甘泉公园里的新疆舞蹈……

        一场彩虹张掖与西游文化的奇遇,让夜晚既有灯火阑珊的璀璨,也有烟火人间的温暖。

        明代的镇远楼,屹立于张掖市中心,一直被车水马龙围绕着,几百年来看人来人往,世事变迁,依然镇守着这方天地。

        张掖,胸怀天地的汉武帝彻底改变了中原与匈奴的攻防关系,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为它命名。而愿为它舍命征战的人,名叫霍去病。我们现在身处祁连山下的这座城,是少年战神曾经策马驰骋过的地方。

        隋炀帝在焉支山举办世界第一次“世博会”,封禅祭拜,引得万国来朝,盛况空前,见证中华文明之璀璨。

        住在这里,让人觉得整个城市都弥漫着历史自豪感,我们在这座城市多停留了一天。

***

2023.10.09

        不知道为什么,百度地图上搜张掖汽车西站,指示的就是张掖汽车站,但这里确实有到七彩丹霞的班车。

        候车室中有两对老夫妇在讨论着什么,我也好奇地凑了过去,原来一对江西的夫妇刚从额济纳旗过来,正在给另外一对介绍额济纳旗胡杨林的游玩经验,我看到了他手机上胡杨林确实挺吸引人的。

        其实,一路上碰到很多这样自由行的老夫老妻,他们虽然都已到耄耋之年,但身形和仪态却依然显得高知儒雅。

        他们穿搭简单,却都整齐干净,带上安静的心情,用余生相互陪伴看尽山河风光。

        他们有的侃侃而谈,分享旅行见闻,交流旅行经验,畅谈旅行计划。有的沉默寡言,但眼神中透着专注好奇的光,淡定中透着睿智从容。

        从他们的言谈中,并不都是富有的人,生活也不都尽人意,在火车上我们甚至看到过一位身有残疾的大姐,在嘉峪关城楼上也遇见过一位拄着拐杖的大爷……在风风雨雨的人生中,他们依然选择——旅行。

        出于礼貌和尊重,我没有让他们进入我的镜头。

        他们淡然行走的模样令人印象深刻,我想,那些走过的足迹,必将在他们的记忆中永存。

        七彩丹霞,淡蓝色的天空,五彩斑斓的岩石,绵延不绝的山脉,大自然以其最闪耀的姿态迎接我们。

        知道吗,这里最早以前还是海洋,经过以亿万年计的时间变迁,才形成如此奇特的丹霞地貌。

        为了你眼中的绚烂,它独守万年。

        地理课本上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地貌,只有身临其景,遥远的记忆方有真正的形体。

        壮丽、恢弘,这是时间所绘就的尊美画卷。当真实立体的景色展现在眼前时,任何相机都比不上你的一双眼睛。

        旅行之中,我们会遇见许多惊叹之地。在这宏伟的自然风光中,你会听从内心的呼唤,心灵更加豁达、平静。

        西北的风,一半粗旷,一半温柔,做个旅人,星河日落,自在如风。

        当太阳照射的角度慢慢低移,丹霞的色彩变得更为艳丽。

        宇宙山河烂漫,生活点滴温暖,都值得前进。

        中国幅员辽阔,天南地北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色,国外几乎所有著名景点的景观都能在中国找到,有的景色更是中国所特有。

        我渴望认识它们,感知它们,并留下自己的足迹。

***

        从七彩丹霞回来已是晚餐时刻,我们来到了罗胖子面馆。

        张掖最出名的炒炮应该是孙记,但还是选了本地人吃得多的罗胖子。

        招牌卤排骨,骨酥肉烂,口味醇厚,美味充满唇齿间。

        炒炮,虽说世间万物皆可炒,但你听说过“炮”可以拿来炒的吗?听起来特别唬人,其实它是一种形状像鞭炮的面食,真让人长见识了。

        如同炮仗般圆滚滚的面条,加入时令蔬菜和秘制卤肉,口感层次非常丰富。

 

***

2023.10.10

        今天的早餐是从一碗臊子面开始的,老字号和顺源的臊子面。

        臊子面在关中地区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逢年过节、婚庆喜事、迎亲会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它。

        面是非常筋道的菠菜面,每当客人点单,捞面浇汤,佐以肉片、豆腐干、葱花、香菜等臊子,充满了简单纯粹的市井滋味。

        当年嫂嫂为周文王擀制的那碗热腾腾的面条,就是如今张掖人最喜欢吃的这碗“臊(嫂)子面”。

***

        之前看到一篇游记中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景致清净,早餐后我们决定去逛一逛。

        这里有大片的芦苇地,伴着秋风和朝阳,显得格外的舒展,唯美。

        我们从容地穿行于此,享受这贴近自然的一切,心情也跟着轻盈飘荡起来。

***

        阳光渐渐强烈,我们赶往相传忽必烈的出生地——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西夏的国寺,相传也是忽必烈的出生地。寺中除了有一尊亚洲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佛祖释迦牟尼涅磐像,还有一个关于本觉尼姑的传奇故事。

        释迦牟尼以永恒的姿势安睡于尘世的一方净土,双眸微合,却洞悉世间。千百年来,他静静地看着众生一次次地轮回,重复着前世的因缘。

        由于禁止拍照,所以只能拍外观,卧佛就在此室内。

        我愿做一朵青莲,在佛前静静绽放。

        本觉尼姑,穷其一生,青灯古佛,造就了大佛寺成为我国藏经数量仅次于敦煌莫高窟,而完整性却最高的传奇。

        佛国天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佛教百科全书《北藏》;《大唐西域记》……这些世代相传,弥足珍贵的镇寺之宝,正是由于本觉尼姑的默默守护,才得以保全。

 

        此行不仅弥补了上次到张掖没来大佛寺的遗憾,还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个谜,上次在游记中提到大佛寺中有辩机的手迹,其实不然,大佛寺中的《大唐西域记》只是手抄本,而非原本。

***

        与大佛寺一街之隔的便是木塔寺。

        木塔寺,史料记载;“释迦涅磐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万四千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

        当年的阿育王捧着佛祖的灵魂,千里迢迢从印度辗转,历尽艰辛进入张掖,当他的眼目触及到祁连雪峰的刹那,立刻被这片土地深深的吸引了。

        一颗虔诚的心,怀着对佛祖的敬仰,终于找到了安放地。从此,张掖有了木塔寺。

***

        还是阿惠发现了牛肉小饭牌匾下的“某众点评,排名领先“的字眼。我们在张掖的最后一餐就是它了。

        大西北人真是把面食做到极致了,牛肉小饭虽没有炒炮那么唬人,但也让人以为是米饭了,结果还是面食。就是把面切成米饭形状的小颗粒,真是一面多吃了。

        底汤是用牛棒骨和牛肉炖煮出来的,放入跟饭粒差不多大的面丁,再加入牛肉,撒上小葱香菜。捞起一勺小饭,就着汤汁一同入口,鲜辣的口味,丰富的配料带来多重口感,让人满足。

***

        在张掖的日子匆匆而过,却让我们无比怀念,它让我们触摸到了很多故事和感悟。

        我想,或许旅行最动人的,往往不是那些目的地,而是留在那里的感受吧。正是那些感受,让同样的目的地,变成只属于你我最美的风景。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风尘仆仆丝路行(2)张掖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