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法:美食,摄影,自驾,人文,跟团,火车,徒步,美食林
发表于 2024-10-09 13:51
由玉屏旅游组织的《游走西北:甘肃与内蒙古行》团队,结束了武威的首期行程,于2024年9月8日上午八点离开威武,在导游张宏斌的带领下,乘坐来自宁夏健马旅游的李海军师傅驾驶的大巴车前往当天的首个景点:山丹军马场。
祁连山国家公园标志牌(摄影:王珏)
从武威至张掖的途中风光壮美,凭窗眺望,视野中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与连绵起伏的山脉交相辉映。导游张宏斌介绍说,我们沿途看到的很大区域都属于祁连山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虽然位于甘肃和青海两省交界,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但是在公园总面积达5.02万平方公里中,甘肃片区就占了3.44万平方公里。
山丹军马场留影(摄影:张宏斌)
张宏斌是武威人,他幽默的说,我这个武威人总是带团到这边,虽然多次回来,却因工作原因到家门而不入。比起大禹三过家门而不进的次数可多了去了。我们的大巴车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于上午10:30终于到达了山丹军马场。
霍去病塑像(摄影:冯赣勇)
来到这里向前望去,只见在景区门前左右分别有着两面竖起的标牌,牌子均为棕色底上题写着的白字十分醒目,左则的是:“丝绸之路绿宝石”,右面为:“天下第一军马场”。在两块牌子前均有两位威风凛凛的武将,左为张骞,右为霍去病。
山丹军马场景色(摄影:王珏)
大家乘坐景区观光车开启山丹军马场之旅。行进在景区中,只见军马场在祁连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美。远处的山脉白雪皑皑,山顶的积雪在阳光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芒,仿佛与蓝天白云相接,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行进在山丹军马场(摄影:冯赣勇)
山丹军马场历史悠久,这里于公元前121年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市(州)六县,总面积329 .54万亩。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皇家马场,也曾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军马场,在前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
健壮的马匹(摄影:冯赣勇)
进入马场乘交通车来到首个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群健壮的马匹。这里的马毛色各异,有黑色的、棕色的、白色的,每一匹都散发着独特的气质。它们有的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有的在互相嬉戏打闹,还有的在静静地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军马场景区内留影(摄影:蔡琪)
在山丹军马场游览,可以尽享大自然的美景。广袤无垠的草原在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景色壮美,让人心旷神怡。这里还是国内最大的油菜连片生产基地之一,盛夏时节,金黄的油菜花铺天盖地,在雪山的映衬下,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仿佛一幅金色的画卷在大地上展开,美不胜收。
鸾鸟湖景色(摄影:冯赣勇)
沿着草原前行,我们来到了西大河水库之畔,也就是著名的鸾鸟湖。站在高处望去,只见湖水清澈湛蓝,如同一块巨大的宝石镶嵌在草原之中。湖岸芳草连天,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
草地上的群马(摄影:冯赣勇)
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清晨,牧马人会赶着马群来到湖边饮水,那万马奔腾下山踏水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虽然我们没有赶上清晨的饮马时刻,但眼前的景色依然让人陶醉不已。小马们在湖边调皮地玩耍,时而在草地上打滚,时而在水洼里嬉戏,溅起朵朵水花,为这片宁静的草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湖畔留影(摄影:冯赣勇)
军马场域内还有窟窿峡、大黄沟等神奇的峡谷奇观。窟窿峡内巨石罅隙间清澈的水流穿行,发出汩汩声响,还有许多巧夺天工的奇石景观;大黄沟山水奇特,风景宜人,涧中层峦叠嶂,山势嶙峋,林海苍茫,松涛轰鸣。
槐溪度假小镇(摄影:王珏)
山丹军马场内的最后一个景点来到景区中的槐溪度假小镇。这里坐落在祁连山脚下,周边被草原、森林、山峦环绕,自然景观优美。远处是皑皑白雪的祁连雪峰,眼前是绿如碧玉的辽阔草原,还有星罗棋布的牛羊马群,风景如诗如画,仿佛世外桃源。
小镇内留影(摄影:冯赣勇)
走进小镇内,只见一栋栋独具特色的彩色小木屋分布其中,这些小木屋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依托山丹军马场的优势,游客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骑上骏马,在草原上尽情驰骋,感受马术的魅力,体验策马奔腾的快感。小镇周边还有原始森林等适合徒步的区域,游客可以深入其中,欣赏森林美景,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电影《牧马人》剧照(资料)
由于山丹军马场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也成为了国内著名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像《牧马人》《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红色康拜因》等30多部影视片均在此拍摄,这些影视作品播出后,山丹军马场更是声名远播。
大佛寺留影(摄影:张宏斌)
《游走西北:甘肃与内蒙古行》团队结束了山丹军马场的观光,当日下午16:00,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冒着蒙蒙的细雨抵达了当天的第二站:张掖大佛寺观瞻。导游张宏斌依然请了该景区的一位名叫潘冉的讲解员,为了大家更好的观瞻大佛寺做了精彩生动的讲解。
走进大佛寺(摄影:冯赣勇)
张掖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为历代皇室敕建的寺院,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张掖大佛寺景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大佛殿建筑一角(摄影:冯赣勇)
大家进入大佛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的氛围就 扑面而来。眼前的这些古老的建筑散发着岁月的韵味,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特别是大佛寺内的建筑风格独特,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朴之美。漫步其间,令人感觉好似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古代的庙宇之中。
佛寺景区入口(摄影:王珏)
在大佛寺的庭院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更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站在庭院中,眺望着远处的风景,心中感到无比的平静与安宁。
大佛寺钟鼓楼一角(摄影:冯赣勇)
大佛寺的寺院建筑群坐东朝西分布,呈对称式排列,具有典型的宫廷建筑风格。大佛殿为全寺主体建筑,坐东朝西,重檐歇山顶,高20.2米,宽48.3米,进深24.5米,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总面积1370平方米。
大佛寺庭院一角(摄影:冯赣勇)
殿檐下额枋上雕有龙、虎、狮、象等。殿内正中佛坛上塑有身长35米、肩宽7.5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像,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泥塑卧佛,像为木胎泥塑,中空,金妆彩绘,右胁而卧。那巨大的卧佛,安然侧卧,神态安详,令人心生敬畏。
扫描作业中的大佛(摄影:王珏)
走近大佛像,细细端详,能感受到雕刻工艺的精湛,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古人的智慧与虔诚。有点遗憾的是大佛因正在进行电子扫描作业,被众多脚手架挡住了整个身躯,未能完美地观其大佛整体全貌的真容。
罗汉塑像选(摄影:冯赣勇)
围着顺时针地转上一圈,能瞻仰到大佛身后的迦叶、阿汉等十大弟子塑像,以及南北两侧的十八罗汉塑像,这些塑像彼此间隔得体,色彩协调,神态各异。
大佛寺内壁画(摄影:冯赣勇)
大殿四壁和二层板壁上绘有壁书,约530平方米,内容丰富。此外,还有墙壁上的壁画虽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依然色彩斑斓,栩栩如生,描绘着佛教的故事与传说。
法宝敷传殿(摄影:冯赣勇)
走过大佛殿后面是一座上有“法宝敷传”匾额,内为展示佛教艺术展的大殿。法宝敷传大殿原为大佛寺万圣殿旧址,后来成为佛教艺术精品陈列馆。该大殿建于明洪武年间,单檐歇山顶,面阔 5 间,进深 3 间。门口匾额“法宝敷传”。
馆内展品选(摄影:冯赣勇)
这里集中展示了大佛寺遗藏、出土的碑刻、记事碑、造像、绘画、法器、密宝等佛教文物。其中比较著名的文物有1966 年从卧佛腹内出土的明成化十三年(1477)重建卧佛铜记事牌。
大佛像模型(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在这里还看到了微缩的大佛像真容模型及壁画。总之,法宝敷传大殿是了解张掖大佛寺历史文化和佛教艺术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古代佛教文化、艺术以及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大佛像壁画(摄影:冯赣勇)
经过大佛殿后就是藏经殿。这座建筑也为木质结构,殿内藏明正统十年(1445年)英宗朱祁镇敕书颁赐的一部佛经,是甘肃全省现存最完整的经藏。
藏经殿(摄影:冯赣勇)
藏经典的后面就是土塔。这里原名弥陀千佛塔,为喇嘛式塔,通高33.37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建于文形台基之上,四周有两层木构塔廊。在大佛寺的庭院中与周边的建筑相得益彰的矗立在此,十分壮观。
土塔一角(摄影:冯赣勇)
在大佛寺后院土塔的斜对面还有着一座坐西朝东的山西会馆。它是河西地区清代会馆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甘肃保存不多的清代会馆之一,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 年)。起初是一座关帝庙。到了雍正八年,晋商将其改建为忠义会馆,后经不断发展成为山西会馆。在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民国年间又经过多次集资修复,逐渐形成较大的规模。
走进山西会馆(摄影:冯赣勇)
走进这座平面呈长方形的狭长的院落,只见东西向贯穿一条砖砌甬道,分为前后两院。布局严谨,以牌坊为中心分为前后两部分,建筑围出一个狭窄的院落。
从会馆向外看(摄影:王珏)
会馆的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高两层,中间为前后出歇山卷棚廊勾连搭形制,正面为重檐结构,背面为单檐结构。一层檐下施七踩斗栱,并饰藏式蜂窝枋。门外两侧有砖砌八字墙,墙顶砖砌仿木挑檐结构,墙面上分别镌刻“忠”、“义”二字。中间下部开门洞,上层是戏台,下层为通向内院的走道。
会馆大戏楼(摄影:冯赣勇)
院中尽头是一座大戏台,为二层单檐歇山顶,宽 8.25 米,深 9.6 米,两边开月窗。戏台建造装修精美,雕梁画栋。与之配套的是院内的南北两侧的砖木结构的二层看楼,南北对称布局,面阔七间(21 米),进深一间(3.6 米),二层室内铺木地板,后檐墙上绘制壁画,东端各有木构天桥与戏台相通。
会馆钟鼓楼(摄影:冯赣勇)
会馆中还有钟鼓楼位于看楼的西端,分别连接钟、鼓楼,平面呈正方形,边长 5 米,砖木结构二层楼,四面坡攒尖顶。钟鼓楼前的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结构,屋面为歇山顶,面宽 8.3 米,高约 10 米。
关帝庙(摄影:冯赣勇)
而山西会馆中的关帝庙无疑中其重要的建筑之一,它位于大殿之内。坐西向东,面阔三间(13 米),进深四间(15 米),单檐二层歇山顶前出卷棚抱厦形制,前檐额枋上施各种木雕花草吉祥图案,殿前接一座单檐歇山卷棚顶抱厦。抱厦前有单檐卷棚歇山顶碑亭,面阔、进深均三间,无外围墙,四面敞开。
关公塑像(摄影:冯赣勇)
走进大殿内,正中供奉着关公塑像,神态威严,工艺精湛。关羽在三国以后形象不断被神化,成为唯一一个被佛、道、儒三家共同推崇和供奉的神,在华夏大地上占据了很高的地位,晋商对其格外尊崇,不仅在店铺和家中供奉关羽,而且在各地会馆中为其修殿。
大功德殿(摄影:冯赣勇)
这座关帝庙是晋商文化在张掖的重要体现,反映了当时晋商在张掖的商业活动以及他们对关公文化的推崇,对于研究古代商业文化、会馆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山西会馆是清代晋商为促进山西与外地经济、文化交流所建,它不仅是山西客商往来住行之所,也是东西南北四方客商云集之地,更是为繁荣张掖经济、开展商贸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观瞻大佛寺后留影(摄影:王珏)
观瞻张掖大佛寺又是此行的一个重大收获,观赏这座建筑瑰宝的佛教文化传承之地,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也能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让我也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如今,张掖大佛寺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图文:冯赣勇)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
#7天酒店(张掖高铁西站店)#请问坐高铁到张掖西,步行能到酒店吗?
2025-02-04 5回答 -
#张掖润湖假日酒店#只有空调制热吗?还是中央空调?有没有地暖呢?
2025-01-08 8回答 - 2024-08-16 21回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