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6日,大年初五,早上8点,从家中出发,简单地在路边吃了早餐,坐公交车前往鼎湖山。经过50分钟的车程,下了车,步行到鼎湖山景区的入口,因为我办理了年卡,刷身份证就可以直接进去了。花20元钱买了景区内的电瓶车票,开始了正式的游览。
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境东北部,距肇庆市区中心18公里,由10多座山组成,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0米,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最高峰。岭南有四大名山,即鼎湖山,罗浮山,西樵山及丹霞山。鼎湖山以其是集风景旅游、科学研究、宗教朝拜于一体的胜地而被称为岭南四大名山之首。
鼎湖山原名顶湖,因山巅有湖,四时常盈不竭而得名曰顶湖。至于鼎湖山的得名,则是众说纷纭。有传说黄帝败蚩尤而定天下,铸鼎于此,遂为“鼎湖”。有说是因中峰圆秀,山麓诸峰三歧, 远望有如鼎峙,故名鼎湖。由于鼎湖山位于地球的北回归线上,因为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而鼎湖山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唯独鼎湖山一带有绿色植被覆盖,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亚热带、热带森林,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鼎湖山是知名的旅游胜地,拥有着千姿百态的流泉飞瀑、林木茂盛的原始森林、丰富的亚热带植物,在这里可以爬山,尽情享受森林氧吧的疗养。同时,鼎湖山还是有名的佛教圣地,这里有唐朝就已建立的知名古刹白云寺和庆云寺,前来祈福的香客很多,庆云寺还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香客们可以来此烧香祈福。鼎湖山包括天溪、天湖、云溪三大景区,必游的景点有宝鼎园、庆云寺、飞水潭、蝴蝶谷。
电瓶车一路把我带到了今天游览的第一站宝鼎园。也许是因鼎湖山的一个“鼎”字,景区在鼎字上做足了文章,在鼎湖山上专门开发了一个“宝鼎园”。宝鼎园位于鼎湖山的天湖景区旁,于2000年12月30日建成,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园内青山环抱,风景优美。宝鼎园由国内资深的古建筑设计机构、专家与青铜器专家共同规划设计,整个宝鼎园充满中国古文化气息。宝鼎园以展现中国古代鼎文化为主题,将中国著名的青铜器鼎、鼎文化与自然和山水文化融为一体。宝鼎园有两个世界之最,一是肇庆九龙宝鼎,二是端溪龙皇砚。
进入宝鼎园,大门两侧站立百越人青铜舞像,上饰羽冠,身着草裙,断发纹身,立于石鼓上,作舞蹈姿态喜迎西方宾客。照壁为“端溪龙皇砚”,端溪龙皇砚由整块砚石雕刻而成,整方砚台重达2吨,宽2.17米,厚0.52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端砚。端砚是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一,取材于肇庆羚羊峡斧柯山上的麻坑。这方形体方正的端砚上雕刻有108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水龙和云龙,有眼的砚石最为上品,大小不一的138只砚眼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每条龙的口中,形成了一幅“百龙戏珠”的壮观场面。
在端溪龙皇砚后是岭南园,园中设有"一言九鼎"堂,内摆设有九尊贴金的青铜器鼎,寓意深刻,供洽谈商务和休憩之用,经过庭园,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场中有一座九龙宝鼎,具有西周时期鼎形制最为稳定雄健和质朴庄严的特点。九龙宝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鼎,整座鼎由青铜浇铸而成,重达16吨,九龙宝鼎高6.68米,宽5.58米,呈三足鼎立,鼎身和鼎足共铸有九条金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鼎腹部连续不断的波曲纹饰,线条粗犷,环回旋曲。气势恢宏的九龙宝鼎,安稳地屹立在花岗岩的基座上,象征着中华民族江山社稷永固,稳如磐石。
宝鼎园内的青铜展廊中陈列有从古代到现代的各式复制的著名青铜宝鼎,其中有商代中期的“兽面纹方鼎”,商代晚期的“大禾方鼎”,西周时期的“龙纹鼎”,春秋早期的“秦公鼎”,战国时期的“四联鼎”,还有送给联合国50周年的礼物“世纪宝鼎”、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宝鼎”。还有福禄寿屏风和鼎炉(其中福禄寿宝鼎炉是用亚金浇铸而成,金光闪闪,分外夺目)。
傍侧还设有极具中国青铜文化的镈钟亭,钟声一响,雄亮悠扬,山谷回响。在宝鼎园的轴端设有观景台,可环视四周热带雨林自然景观,鸟瞰湖碧水荡漾,让人心旷神怡,流涟忘返。
宝鼎园的建筑古朴别致,古典文化浓郁。在园子左边一道石雕围栏极其清静,映衬着两旁盈盈的林木,颇有古香古色的清幽之美。
自走进鼎湖山后,环眼青山绿水,仿佛走进了唯美的世界一样。在这里,可以很清晰的感觉到每一棵树、每一片叶、每一次水流动的心跳,就如同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一样的真实。从宝鼎园出来,右转,沿着道路步行180米,就到了蝴蝶谷。蝴蝶谷是鼎湖山四大景点之一,在天湖景区内,位于亚龙湾小龙潭湖后部,两面环山,中间谷底贯穿一条溪流。由碧湖、小岛、森林三部分组成,集观光、赏蝶、品茗、探险于一体的世外桃源。蝴蝶谷需要另外买门票才能进入,要进入蝴蝶谷,游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荡舟鼎湖上,享受清净时光,划破清澈碧绿的湖面,细细聆听一下,划船的声音与鸟虫的鸣叫“一唱一和”,别有一番情趣。鼎湖是鼎湖山上一个天然湖泊,湖泊不大,但是那么高的山中环抱一方翠玉,很漂亮,很精致,鼎湖山就是因此湖而得名。也可以可以登上愿望岛,走近蝴蝶园。现在的蝴蝶较少,标本还比较美,湖中还有个小岛,原本是蝴蝶繁殖之所,现在被开辟成展馆。标本展览馆占地面积三百平方米,馆内陈列着各类精美蝴蝶及昆虫标本500多种,其中有珍贵的金斑喙凤蝶、三尾凤蝶、三尾福凤蝶、多尾凤蝶、阿波罗绢蝶、四斑花金龟、长臂彩金龟、叉犀金龟、马尾蜂和世界代表性名蝶。各种美丽的蝴蝶和奇异的昆虫标本在带给人们美丽感受的同时,也传播着昆虫方面的科普知识及生态环保意识。
鼎湖山蝴蝶谷处于亚热带原始半落叶季雨林地带,植被丰富,生长着众多珍贵的龙血树(不老松)和眼镜豆、黑格、水翁等360多种植物,其中许多是天然的蝴蝶寄主,如龙珠果藤,马豆玲藤,樟树、黄杯、铁刀木、黄皮、榕树、夹竹桃等。由于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加上合理的人工改造,蝴蝶谷已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人类与自然,结合得最完美的蝴蝶园之一。相对温度和相对湿度都适宜于蝴蝶的生长,是蝴蝶栖息繁殖的理想场所。这里的蝴蝶数以十万计,品种繁杂,令人眼花缭乱,蝴蝶的数量有几十万之多,是我国第一个设施完善的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蝴蝶文化公园。
我循着悠扬的钟声来到了位于半山上的庆云寺。庆云寺依山而造,嵌于千峰碧翠之中。古寺禅意,仙气缭绕,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有缘人前来顶礼膜拜。走上台阶,就看见庆云寺的山门了,山门的牌坊巍峨,对联中的“一脉接曹溪”,指的是佛法承传自六祖,因慧能在曹溪演法讲经四十年,有着禅宗南宗别号。
自唐代以来鼎湖山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公元676年,禅宗六祖惠能的弟子智常禅师在鼎湖山西南之顶老鼎创建白云寺,此后,高僧云集这里,环山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越来越多。明崇祯年间,即公元1633年,在犄和尚来到莲花峰,视若佛地,于是结草为庵,取名莲花庵。第二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山奉为主持,随即大兴土木,重建山门,把缓坡削成七级,倚山势构筑五层殿宇,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可见规模之宏大。寺宇建成后,栖壑大师见山顶周围雾霭常绕,加之山顶有湖,“天将雨,湖先出云”,于是把莲花庵改名为庆云寺。到了清代,庆云寺与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和潮州开元寺并称为岭南四大名刹。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敕赐“万寿庆云寺”匾和“龙藏经”,并对寺进行修葺。寺院颇具规模,占地面积高达1700O平方米,计有大小殿堂100多间,随着庆云寺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岭南四大名刹之首。
庆云寺位于鼎湖山中部偏东的天溪山谷中,坐西面东,具有浓重的东方建筑艺术特色,寺内文物古迹甚丰,佛教文化浓郁,素有“禅、净、律三宗俱善”之盛名,寺里香火历久不衰。庆云寺内文物古迹甚丰,现存舍利子、法座椅、千人镬、佛经《碛砂藏经》、百梅诗碑、梅花图碑刻,慈禧太后的“敕赐万寿庆云寺”牌匾、平南王大法座、大铜钟等诸多文物,还有菩提、木樨、古梅、白茶花树、红棉等古树名木,鼎湖十景中的“菩提花雨”、“方池印月”、“塔殿香风”诸景均在寺内。
庆云寺因为是建在山上,所以必须依据山势而建。整个建筑群共分成七层,第1-2层为花园,寺院建筑群则分布于第3-7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寺前第一层,是宽阔的平台,放置有吉祥缸和塔式香炉;第二层以下,是一个百花争艳斗丽的大花园,有桂花圩,菩提花雨、兰苑花圃、方池印月。第三层有韦陀殿,内设知客堂、云房,南有客堂、鼓楼;北有斋堂、钟楼;第四层是大雄宝殿,内设东土祖师殿、伽蓝殿,三殿合而为一;第五层是中正堂;第六层有毗卢殿,南有藏经楼、七佛楼,北有睡佛楼、佛母楼;第七层是塔殿,即原建之莲花庵。
庆云寺,按中轴线对称布局,体量化整为零,建筑群虽大,但是全然没有压迫感,与一般寺院追求宏大体量的感觉,完全相反。寺中主要建筑有韦陀殿(内设知客堂、云房)、大雄宝殿(内设东土祖师殿、伽蓝殿,三殿合而为一)、中正堂、毗卢殿、塔殿,以及客堂、鼓楼、斋堂、钟楼、藏经楼、七佛楼、睡佛楼、佛母楼等。庆云古刹,质朴而宽宏,庄严而典雅,雄伟而肃穆,以其独特的东方建筑艺术风格而闻名中外。庆云寺环境优雅。寺后,三宝峰俨如天然屏障,其余脉蜿蜒起伏,犹如行龙高昂峻秀,把庆云寺衬托得愈发庄严典雅,雄伟肃穆。
庆云寺里的两棵大菩提榕树,原产印度 ,是佛教圣树,已有210年树龄,树高15米。其中一株树叶子初期是红色,常被加工成透明的菩提纱,可作为书签。今天,我来到庆云寺只想祈愿,愿世界和平,愿人民健康吉祥。
罗汉堂内,看着这五百罗汉,金漆彩绘,衣袂当风,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自有一股禅修静定之气。来庆云寺求神拜佛的香客很多,庆云寺的香火很旺。越是名气大的寺庙,越是善信去得多,越是香火旺盛,这其中更多的恐怕是因为信众内心对“灵不灵”需求的感性判断吧。庆云寺内最有名的就是铸于乾隆十一年的“千人锅”,传说可以供千人同食。和全国的所有景点的雕塑、水池一样,大把的硬币随处可见?有时我会想,我们真的就没有更好一点的祈愿方式吗?为什么一定要这么赤裸直接使用金钱呢。
离开庆云寺,沿着山路朝着下山的方向走,大约走一里路左右,远远就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便知道一定是到飞水潭了。飞水潭又名龙潭飞瀑,面积有400多平方米,分两部分,上飞瀑30余米,潭水深2-3米,下飞瀑10余米,潭水较浅。上飞瀑下有“枕流”的大石,下飞瀑的“洗衲”石与下游的“洗足”石、眠绿亭的“洗心”石组成了古代善男信女进山上香所必经的三个步骤,俗称“三洗”之礼。飞水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值达到每立方厘米12.5万个,目前为全国测定值之最。民国12年,孙中山与宋庆龄游鼎湖山,并在此畅游,后由宋庆龄手书“孙中山游泳处”。
在飞水潭的旁边是一座朱红色呈六角形的歇山顶,飞檐绿瓦,亭内砌有供人憩息的石凳,这就是观瀑亭,原亭建于清朝光绪九年(1883),亭甚小,亭内有“高剑父护法纪念碑”,现不知去向。现亭六柱六檐角、攒尖顶,混凝土结构,重建于1991年。此处为鼎湖山旧十景之“龙泉飞瀑”赏景地。攀山的蹬道穿亭而过,亭子正面中间的花岗岩檐柱上阴刻对联:“青冥花雨落,丹壁水龙吟。”
走近一看,这里,山石嶙峋,瀑布从40多米高的崖顶深处狂奔而来,直往下飞泻,忽而形成千尺飞流,如白练悬空,忽而溅作满空雨花,如轻纱曼舞。瀑布下,如注的水流汇成一泓碧水。飞水潭一年四季,瀑布飘洒。飞水潭积水汩汩而流,形成小瀑布,飘进潭内,潭中挖深,筑起石堤,横跨溪涧。飞水潭是鼎湖山最大的一道瀑布,洒洒而落,如雨如雾的水花在瀑布下,汇成一泓清澈的碧水,苍翠掩映间,有动有静,别有意趣。优雅的瀑布从浓密的绿色中流出,一波赶着一波地倾泻而下,继而又形成另一个水潭,这就是鼎湖山的“蛰龙窟”,也称为浴龙池。放眼望去,不大的水潭掩映在这茂盛的葱郁之中,周围的树木倒映在潭面上反射出浓绿的颜色。
沿着溪水一路下山,大约行走了800米,就可以看见路边的荣睿纪念碑亭。碑亭为唐式钢筋混凝土仿木建筑,亭顶两侧高翘一对鸱尾,直脊装饰着兽面,四角飞檐伸出龙头,灰瓦赭柱,造型古朴大方,正面檐下有“荣睿碑亭”匾。碑亭是为纪念日本入唐僧人荣睿而建,亭檐下镶嵌着赵朴初写的“荣容碑亭”匾额,亭中央矗立着一块竖式石碑,碑高2米,宽1.2米,端砚石制作。碑的正面镌刻赵朴初所题的碑文为:“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大师纪念碑,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三年十月鉴真和尚逝世一千二百周年纪念委员会敬立。”背面为赵朴初题的《荣睿大师赞》,行书:“矫矫睿师,卓起东陆。倾心弥天,绍愿长屋。十年唐土,行坚志笃。诚感法宗,气惊群俗。屡遘蝇藩,再踬蛟窟。中道舍身,遐方委骨。形谢精存,山川吐馥。智炬东流,命终不辱。功施两邦,永灿朝旭。勉我后人,追彼前躅。”
荣睿,日本美浓人,奈良兴福寺僧。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入唐。天宝元年(742年)冬,与普照同行归国,经扬州,访鉴真于大明寺,恳请东渡传戒律,鉴真应允。于天宝二年至七年,先后5次东渡受挫。天宝七年(748年)六月,当荣睿随鉴真一行乘舟出海遇风,船被飘至海南岛后,经广西入广东,至端州时,荣睿得病,圆寂于端州龙兴寺。
半山亭距离荣睿纪念碑亭很近,也就是十几米远,再往前行,一座歇山顶灰塑脊的亭子出现在眼前,这是鼎湖山天溪中段的“半山亭”,它因处于坑口至庆云寺山道之半,故得名。亭内石柱间砌矮墙为凳,供游人憩息。亭的石柱上阴刻对联三副:“到此处才进一步,愿诸君勿废半途”,“客游图画里,僧语水云间”,“相逢大笑下车笠,屏息诸缘入宝山”。
走过不远处的山坳,看见路旁建有一个屋檐,原来这是景区内修建的佛窟香界,名为“百佛洞”。据说,洞口处的一尊“五子招财佛”,求子非常灵验。岩洞长一百八十米,贯穿山体,洞中有天然泉水自岩壁间渗出,四季不绝,官方说“水质甘醇”,乃“天然圣水”。洞内请了108尊石雕佛像,洞壁有众多的佛偈石刻。百佛洞是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赐题,又由北京佛教协会圆湛大师作法开光,自此后香火鼎盛。
我顺着山路蜿蜒而下,一边欣赏山崖上的石刻。路两旁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空气清新。细细的泉水顺着路边溪涧缓缓流淌,用手触之,冰凉冰凉。清澈的泉水发出动听的潺潺声顺山而下,越往前走,潺潺的水声也更加悦耳。溪涧中,清晰可见水中石头大小及色泽,满目葱茏,习习凉风扑面而来,令人心神一爽,将一路的颠簸以及都市的尘嚣一扫而空。举目四眺,鼎湖山不算高,也不雄壮,就如南国其他山一般。然而却是因了这“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的名头,鼎湖山泱泱的绿意、潺潺的流泉,倒也不失灵秀与质朴。
历史传说从来都是这么引人入胜,特别是它能讴歌一些人心中的美好情感和持守价值。在前往庆云寺、飞水潭的路边及潭的四周石壁上,有不少的摩崖石刻和现代壁画,据说共有76处之多。这些石刻除了放上来的六祖插梅,尚有包公掷砚、荣睿遣唐、鉴真静修、黄帝铸鼎等前朝旧事,而另一面还有孙中山 、叶剑英、陶铸、章太炎、田汉、郭沫若等到过鼎湖山的名人像。
鼎湖山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MAB)定位研究站,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被誉为"活的自然博物馆"。其负离子含量为全国之最享有"天然氧吧"之美称。1982年,国家院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属于“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的其中一个景区(“七星岩”和“鼎湖山”两大景区)。是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ISO14000国家示范区。
沿着溪水缓步下山,沿途都是树木阴蓊,藤牵蔓引,生机盎然,让我不由惊叹这片山林的生机与繁盛。这里林木葱郁,远看如层层绿云,浓浓淡淡,浸漫延到无际天边。目光随路旁树木的枝叶四展,一株株傲岸挺拔的身姿墨绿庄重,翠绿明雅,淡绿清新。置身此间,仿佛人的思绪、人的心情也变得绿悠悠的。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更是悦耳动听,不管是飞瀑落下深潭,还是清流拍打着卵石,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仿佛能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 、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山水肇庆,春赏岭南好风光 66427
- 「2021年第一趟旅行」广东肇庆2日游,市内景点打卡全攻略 67250
- 广东肇庆 |用48小时,解锁2021年第一场旅行 7006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