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7

一城名胜半归湖

编辑
天数:9 天 时间:10 月 和谁:夫妻

宁波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大陆海岸线中段,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地名取自“海定则波宁”。早在七千年前,宁波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在华东工作时,多次旅行、出差到访宁波,游历了普陀山、奉化溪口、河姆渡遗址、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和市区部分景点。11月3日,江浙赣深秋穿越旅行再次来到宁波,逗留一晚,主要为了游览天一阁·月湖景区和滕头生态旅游景区。

 天一阁·月湖景区位于宁波市中心地段,由天一阁博物院与月湖两大核心景区组成,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5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2018年10月,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月湖全天免费开放,天一阁冬令开放时间为8点半到17点,闭馆前半小时停止售票。时值疫情期间,下午近4点半抵达时,已无人售票。随机应变,临时调整安排,首先游览月湖。

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城名胜半归湖。月湖因湖面圆处象满月、曲处似眉月而得名,初辟于唐贞观年间,形成于唐太和七年,宋元佑年间建成十洲,南宋绍兴年间广筑亭台楼阁,形成三堤七桥十洲胜景。因有宗室能臣相继主政,特别是在“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的史氏家族经营下,月湖诗社林立,书院、藏书楼次第矗起。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素有“浙东邹鲁”的美誉。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他们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在月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明清之间,浙东学术更为辉煌,月湖形成了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之一浙东学派。创始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在月湖边讲学,广收弟子,生活于月湖岸畔的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成为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浙东学派重气节、主性情,月湖成了浙东遗民诗人慷慨悲歌之地;浙东学派的“工商皆本”思想,使中国第一商帮宁波帮横空出世,“经世致用”的理念,更让宁波成为“院士之乡”。

日落黄昏晓,秋风衬晚霞。天一阁出来,从湖西的烟屿、雪汀、芙蓉洲开始,到湖东的竹屿、月岛、菊花洲和湖中的花屿、竹洲、柳汀、芳草洲,或疾步,或徐行,一一到访。湖边垂柳依依,湖岸松柏苍翠,桂花飘香;微风吹拂,湖面波光粼粼,百鸟自由飞翔。华灯初上后,月湖掩映在或明或暗中,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柳汀为湖中四洲之一,是月湖最早形成的景观,先有柳汀及憧憧东、西双桥,即今天的陆殿桥、尚书桥,继浚水道、筑湖堤、植花木、建众乐亭,形成“众乐新亭,廊腰列绣,虹桥憧憧,夹岸左右”的盛景,“隧为州人游赏之地。方春夏时,士女相属,鼓歌无虚日”。郡守钱公辅题诗求和,得司马光、王安石等和诗,盛极一时,数十年后始有十洲之胜。柳汀是月湖南北交通要道,现存贺秘监祠、佛教居士林、关帝庙、瀛洲接武坊等建筑。

菊花洲位于月湖东岸北端。“金蕊含香冒雨开,清无俗格绝尘埃”,旧时洲上多菊。北宋时为高丽使馆,南宋时为丞相史浩的越王府、冯制使宅、丰尚书第、史忠宣宅、宝奎庙、水则亭,元时为方氏花厅,明时为高丽张氏、张中丞第、陈太史第、柴巷徐氏、葛榜眼第、徐御史第、施都督府等。史浩是四明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南宋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历居高位,力图中兴宋室,昭雪岳飞冤案,开拓了史氏“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的辉煌基业。菊花洲及其北部的平桥地区,现存范宅、银台第、水则碑、大方岳第、卢宅、蒋宅、宝奎庙及宝奎巷建筑群等。

芳草洲又名“碧沚”,居湖中四洲最北端。宋时为碧沚亭、史守之别业、杨慈湖书院、史文卿堂,明为范司马祠等迹。南宋时,丞相史浩于菊花洲建府邸,芳草洲设学塾,请“淳熙四先生”之首的杨简教授,后史浩孙史守之让碧沚于杨简开馆讲学。史守之碧沚藏书楼与楼钥东楼藏书楼遥相呼应,被称为“藏书之富,南楼北史”。

环月湖一圈,走马观花各种旧宅古建,不到3小时。晚上下榻新张的嘉悦城市度假温泉酒店,嘉悦与四季阳光风情酒店同在一座楼,前台左右对峙,共用电梯,开的也是四季阳光发票。放下行李,走到酒店对面的街铺,找了一家宁波餐厅,自带酒水,点了4菜1饭,其中清蒸1条东海鱼,共158元。可能是口味不同的原因,被老板吹上天的东海鱼,根本无法与广东的清蒸鱼同日而语。

4日凌晨5点多,起床、喝茶、看新闻、写日记。酒店7点早餐后,直接前往天一阁博物院,泊车地下停车场,先在天一阁广场附近溜达一会,提前到达游客中心。太太帮上班的姑娘拍照打卡,她为我们扫码预约,半价门票15元,等到博物院8点半开门时,成为最早入院参观的游客。

天一阁位于月湖之滨,阁名天一取自《易经》“天一生水”之意,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于嘉靖年间所建,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博物院是以天一阁为主体、以藏书文化为核心的专题性博物院,目前拥有30余万卷古籍及大量珍贵的文物藏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持健康码和行程卡,检票进入。刚开始时,沿着指引的路线游览。由于游人不多,很快就随性而行,完整地参观了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北书库、天一阁藏书楼、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东园、百鹅亭、凝晖堂、林泉雅会馆、麻将起源陈列馆、花轿厅、秦氏宗祠、天一阁书画馆、状元厅、南园、水北阁、范氏余屋、司马第等。博物院建筑古朴,园林精美,风物清丽,格调高雅,不愧为我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傲然屹立四百五十余载,书香文脉不绝,让人叹为观止。

宝书楼即天一阁藏书楼,砖木结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坐北朝南,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两层之间上下挑檐,东西两面弓形风火墙,墙面高出屋面一尺。大门开在中轴线,中间是厅,三开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地面水磨大方砖铺设,天花为方格井字结构,并绘有彩色图案;二层为一个通间,书橱间隔,前后开窗。上层一间,下层五开间,形成“天一地六”的格局。

东明草堂是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处。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性喜藏书,自嘉靖九年开始藏书活动,官迹所到之处,悉心求购,并题名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草堂正门前有獬豸浮雕,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体型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长一角,俗称独角兽,是正义的象征。范氏故居原为范宅的东厅,后为范氏后裔居住之处,地处高墙环绕的天一阁藏书楼之外,做到了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是范氏为保护藏书而精心安排的,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九年重建。

我国历代尊崇经学,省、郡、县学中都建有尊经阁,用以珍藏经籍。这里的尊经阁原在宁波府学内,是光绪年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1935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天一阁内,仍然保持原来的建筑结构,气势磅礴肃穆。

民国时期,宁波学人马廉藏有晋砖千余枚,言其藏室为“千晋斋”。天一阁1935年重修之后,马廉将其收集的晋砖全部捐献给天一阁,天一阁在尊经阁西边特辟一室予以储存陈列,仍名千晋斋。1959年天一阁扩建,将征购的天一阁东首的5间民房修茸一新,辟为陈列室,千晋斋迁到这里。

秦氏支祠建于1923-1925年,是秦氏族人为祭祖先而建。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两弄,前后三宸,两侧置有配殿、看楼,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戏台的屋顶由16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非常精美。

天一阁收藏的各类古籍近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珍椠善本8万余卷,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暑的内部资料。现存的古籍善本大部分为明代的刻本或抄本,有的已经成为海内孤本。藏品中最稀珍的是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天一阁博物院的藏品,除了古籍外,还有字画、碑帖、各种出土和传世的陶器、铜器、玉器和地方工艺精品。

参观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走出天一阁博物院,开车直接前往滕头生态旅游区。镶嵌在奉化与溪口之间的滕头村,是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闻名遐迩的“全球生态五百佳”名村,地处萧江平原,剡溪江畔,紧倚江拔、甬临公路,以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碧水、蓝天绿化工程形成别具一格的生态旅游区,2010年4月联合溪口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抵达时因闭门改造,只好执行后续行程。

(江浙赣深秋穿越旅行日记7 2021.11.18写于珠海)

天一阁博物院入口
天一古轩
天一书局
天一阁月湖石雕前
秦氏支祠照壁
芳草洲
卢宅
大方岳第
蒋宅
佛教居士林
瀛洲接武
关帝庙
超然阁
天一雅院
范钦雕像
獬豸石雕
东明草堂
一吾庐
秦氏支祠戏台
铸铁雕牛
北书库
尊经阁
雕碑者
明州碑林
天一阁书画社
状元厅
树掩水映
树掩水映
德和堂
铸铁雕牛
凝晖堂
凝晖堂内展览
兰亭
滕头生态旅游区前
滕头生态旅游区牌楼
滕头城墙
滕头山水相依
滕头生态旅游区一角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一城名胜半归湖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