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第三天,笔者和朋友一行去了一趟浙江金华义乌的千年古镇——佛堂古镇。从苏州出发,由常嘉高速转沪昆高速,高德地图显示车程约4小时,虽然已到国庆第3天,沪昆高速车流量仍然较大,实际耗时5小时。五一期间,笔者选择第一天出发,一路堵点,导航约5小时的车程走了9小时左右,建议出行的朋友避开第一天的出行高峰。佛堂古镇游客中心停车位较少,如无车位,可停在大成路两侧的划线车位,距离老街约600米,步行十分钟左右。
佛堂古镇:浙江省义乌市是世界闻名的“小商品之都”,义乌人敢闯敢干的精神向来为世人所称道。而义乌人的经商历史,其实早在千年前就开始了。位于义乌南向10公里左右的佛堂古镇,明清时期便是义乌、东阳、武义及永康的主要通商口岸,享有“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的美誉。关于佛堂,有一句经典总结:因佛而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浮桥与老街,恰是佛堂商埠文化的生动见证。
佛堂古镇位于义乌江东岸的冲积小平原上,一江中流,三面环抱。微波荡漾的义乌江横穿古镇而过,两侧依水而建的商铺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古镇民居典雅韵致,高耸多姿的马头墙和精美绝伦的浙雕将徽派建筑和浙派民居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古镇入口和老街入口处是两颗树龄分别为110年和300年的古香樟树,枝叶繁茂,苍翠挺拔,见证着古镇的繁华和落寞。
老街一民居外墙上,上世界七八十年代的百货招牌和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青年女郎图给游客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义乌江穿城而过,江面开阔,江水悠悠,四孔石桥伏虎桥横亘于江面之上,气势宏伟。一座大桥,见证了义南地区近半个世纪的交通变迁,也见证了佛堂古镇人民生活的沧桑巨变。漫步江边,回看千年古镇,老城在宁静中追忆着如歌岁月,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再现当年繁华景象。
伏虎桥上有一间小茶室,兼具茶饮和唱歌。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在此经营,阿姨性格开朗,亲切和善,据其讲,她并未退休,平时白天上班,下班后经营茶室,自己喜欢唱歌。我们在茶室小憩时,阿姨歌唱不断,吸引着过往游客翘首驻足。其间,又进来两对年近七十的老夫妻,欢笑声不断,一位大爷微胖,手持拍杆照;一位大爷清瘦精神;两位大妈不停“怂恿”清瘦大爷一展歌喉,大爷欣然高歌,歌词唱到:“掬一捧秋风我在等你,等你一起看秋风染红了天地。还记得那年绵绵秋雨,花纸伞下人影相依。” 歌词清新朴素,曲调优美缠绵,感染着室内和室外的游客。——这是属于他们这辈人的集体青春记忆。
“桥浮佛镇贯长空,两岸云衢路自通。”修建于清乾隆初年的万善桥,是一座浮桥,横卧义乌江上,贯通南北,行人如梭。因为它是完全由社会上的各界有识人士筹助建成的,所以叫“万善桥”。在现代化交通还未崛起的早时,得天独厚的水路成就了佛堂古镇的商业繁荣,而浮桥和码头正是这一历史见证者。
日落时分,义乌江上洒满金辉,金光点点,遥看千年古镇,老城在夕阳的余晖中隐隐绰绰,一叶小舟在岸边轻拂水面,时间在此停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镇灯火在夜色中缓缓铺开。远看伏虎桥,灯火璀璨,流光溢彩。伏虎桥静静立在江面,似乎在翘首企盼着一个又一个新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