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1

护田驿站(下)

编辑

护田驿站设于护田村庄中部临河积善堂(外庵)前,坐西朝东,宽五开间,进深三间木结构平房。驿站前临官路(驿路),后靠积善堂,中心开间是进入积善堂的通道,宽约3米,深约10米。南北各两开间共12个房间临官路一排4间为办公室和接待室,中间一排4间为驿站官员宿舍和来往官员下榻住所,后排4间为厨房、仓库、铺兵宿舍。清末驿站裁撤后,驿站资产归积善堂所有,房产出租给商户做店铺,解放后收归集体所有,解放初期还是租给个人做店铺,1954年以后一半做供销社,一半做保健站。驿站前廊亭长50米,宽3米,供来往客商、行人歇息、避雨、乘凉,村里老人爱到这里谈天说古,小孩常到这里玩耍嬉戏,夏日中午大人也会到这里乘凉午休。

驿站的设立,加强了护田村民对外界的认识与联系,促进了护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据一些史料分析,护田原名后田,因村前临溪河,村后是农田,村名为后田。自从设立铺舍后,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吸引外地人来这里安家落户,人口不断增长,而农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增加,人多田少,农田显得更加宝贵,需要加倍保护,到了明代中期就改名为护田(当地方言“后”、“护”同音)。到了清代乾隆、道光时期护田人口达到顶峰,剩余劳动力除了撑船、做生意外,向山头进军,万松山、安坑林、常口、常坑、桐窠、下坑等山头都有古代人耕种的遗迹。

据护田《杨氏族谱》、《范氏宗谱》和《政和县志》不完全统计,护田村明清时期有各类生员(秀才)37人,其中武生员4人;贡生33人;举人1人;进士1人;奉直大夫(从五品散官)4人,奉政大夫(正五品散官)3人;省议员3人。他们中的佼佼者在明代正统年间有捐谷千担赈灾的义民杨相;有万历举人山东武城县县令游应运,在任期间,建学宫,修城隍。遇荒年施粥济赈,救活无数饥民。丁忧回乡,行李萧然,老百姓拥送。在清代乾隆年间,有杨渭光、范际贞、游三郎、周永昌四人各怀绝技,为乡村制定村规民约、维持治安、整治秩序;为村民伸张正义、打抱不平,名噪四里八乡。清代中后期,进士杨汝为曾任直隶、安肃、广平县知县,在任职期间不逢迎上司,耻于奔走豪门,不趋炎附势,锐意浚筑城池,以防贼寇;实行联保甲制度,以团结民心;制造军器,以振作民气;建立赏罚制度,以发展农业;设立书院,以正人心、息邪说。清末民初有一生行善积德、与世无争,为首兴办“西垣书院”,以教书育人为业,淡泊名利,不肯到任当官的范光威;有历任江西黎川、定南二邑知县,从政二十五年,秉性耿直,不畏权贵,抑豪强,除恶吏,革弊政,辞官回乡后,敬老爱幼,敦邻睦里,热心地方公益,为造福乡梓竭尽全力,同情革命,掩护与支持游击队的一代贤绅杨颂南。

护田驿站、站前廊亭现在已荡然无存,驿路在西津至东平公路开通后,只剩下护田村前河边一小段和梅岭亭一小段,真心希望今后美丽乡村建设能够好好保护,不要破坏掉,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历史记忆。

                                                                                                                                    【来源:巨水四木】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护田驿站(下)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