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文旅也上大分了。不过,我们没有去嵩山也没有去洛阳,而是去了郑州。众所周知,河南的历史文化十分深厚。作为省会城市,在郑州也能寻到各种历史痕迹。
这次郑州之旅,我们从某嗨定了一辆卡罗拉,郑州东站取车。
Day1郑州之旅
抵达郑州已接近傍晚,恰好赶上郑州的晚霞,实在是太美了。一嗨租车点就在东站停车场内,取车特别方便。取车后我们就直奔酒店了。
我们便下楼买了这边特有名的豪德驴汤,配着饼皮,在房间昏暗的灯光下,两人吃着郑州的第一顿饭,真有点河南人的感觉嘞。
次日一早就真正开始我们的旅行了。郑州的早上,不,应该是整个河南的早上大概是从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开始的吧。老公说这个新郑机场有点意思,集中了好多的河南老字号,你想吃的河南传统美食可能这边都能找到。
家方中山的胡辣汤特别浓稠,又麻又辣,像是在喝一碗火锅底料酱,和宁波早餐店里的胡辣汤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
这一天的主要行程就是逛河南省博物院啦,这位大咖级别的景点是老公提前三天守着零点的时刻抢来的,虽然事实证明也不用那么拼,但他的火爆是真的。
河南省博物院由中原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合并成立,之所以称其为博物院,是因为他除了展品的收藏和展出功能外还有综合研究的功能,有专门的鉴定机构和研究团队,馆藏文物17万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玉器等为主,有非常多的国宝级文物,藏品极具艺术鉴赏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原想着花多一点的时间逛,但为了满足儿子的睡眠,我们到下午3点才进入博物院。但即便是临近闭馆2小时,里面依然人从众。
因为到得比较晚,后面的几个馆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式地扫一遍,最后在闭馆前意犹未尽地被保安师傅赶出展厅。这让我想起了当年逛卢浮宫时的场景,8条腿4双眼也看不尽这人类文明的瑰宝啊!
这里也有文创雪糕。反正现在任何一个博物馆都有文创雪糕。
Day2再续博物馆系列
第一站去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其实也挺大的。其中出土文物陈列厅面积约3600平方米,采用出土文物、场景复原及模拟的形式进行陈列展示,以“星空下的村落”为主题,展示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大河村先民创造的灿烂远古文化。
在遗迹厅,展示的是5000年前仰韶文化的房屋基础。砖红色的基础和墙体,似乎与近现代的土质建筑无甚太大的区别。
考古认为,大河村的房屋建造工艺支撑了远古的大河村形成为一定规模的大型村落。
先民们当时已住进了半穴居的房屋,他们将木材像现代的钢筋一样竖起来,将厚厚的泥巴糊于木材的外面,再以烧制陶器的办法用火将墙体烤干烧透,泥巴坚硬起来,里面的木材则被烧为了灰烬,形成了中空的墙体,既坚固稳定,又保暖防潮。
在我们小时候,村子里面还有土墙做的房屋。我奶奶家就是那样的屋子,大概也是从古时候延续下来,并且改进的。
接着去了4公里外的黄河博物馆。他的前身是治黄展览会。这个博物馆并不算大,我们只是在里面看了半个多小时。郑州属于黄河流域,这里的农耕文化在新石器时代十分先进。另外,在这里也出土了一些文物,大家也可以看看。
然后我们去吃了葛记焖饼。这家店好像在河南特别有名,而且很多游客都会专门来这里打卡。总体而言不踩雷,份量很大,很好吃也很油,唯一难吃是网推粉蒸时蔬。
Day3从二七广场开始
早晨,先去了方中山胡辣汤。听网友的话果然是对的…方中山总店果然是最辣的,即使做了心理准备,第一口还是被震惊到,辣嗓子,像一口吃了十包佐料小看你了方中山,干了这碗胡辣汤至少一周说不出话吧。不过牛肉饼呼啦是真好吃。
在二七广场算是见识到了河南这个人口大省的实力,这应该是我逛过人最多的商业广场。一幢接一幢的商超、密密麻麻的沿街商铺、小吃摊贩,从地上到地下,全是此起彼伏的叫卖音乐以及闹哄哄红的人群。
河南和山东一样,都是人口大省。最近这段时间,山河四省的呼声真是越来越高了。一方面是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是旅游资源。希望这几个省份能够越来越好吧。
在地图看到附近的文化历史街区,步行五分钟到达以后,诗词街道确实令人眼前一亮,再往里面走居然什么都没有。
于是折返回二七广场,途中很多小吃摊,一对老夫妻在做布袋馍,第一次吃,惊人的特别好吃!!!(当然是幸运的吃到了调酱非常美味的一家人)
等走到二七广场,如愿看到了二七塔在华灯初上的风光。大卫城规格上确实比二七广场附近高一点。
晚上终于在馆子里吃到了属于我们一家三口的地道河南菜,也吃到了我心心念念的河南烩面,给城墙根茶馆一百个赞,每道菜必须都给一张特写照。晚上7点半,城墙根茶馆还有豫剧表演,吃饭赏剧,没有儿子闹腾,这顿晚饭真是惬意啊。
晚饭后散步到丹尼斯大卫城,这才是大城市的商业中心该有的样子,逼格一下拉满。露天舞台很嗨,忍不住跟着蹦了会儿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