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锅盖面、拔草网红餐厅、打卡三山一渡,周末镇江休闲游。
2021-05-15,上海-镇江(焦山)
一说起镇江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镇江香醋,其实地处长江南岸、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江苏镇江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以其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真山真水的旅游景点素有天下第一江山和城市山林的美称,可不知什么原因依仗着这么多优良的旅游资源、并具有悠久历史的这座江南文化名城人气就是没法与一江之隔的扬州相比。我游过多次扬州,路过镇江也多次,除了二十多年前游览过著名的三山(焦山、金山、北固山)及十年前去南京路过镇江顺游过一次西津渡外,也同样总是忽略这有2500年历史的镇江。
江南五月已进入初夏、并马上就要入黃梅季,出行舒适度降低,因此想抓紧时间去用掉手里薅羊毛、屯到的镇江兆和皇冠假日酒店的度假套餐劵,所以就有了这次周末镇江游。镇江地处长江南岸,但与同样地处长江南岸太湖流域的苏锡常地区无论是语言还是饮食习惯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镇江大部地区说的是江淮话,饮食上偏淮扬菜系,但又有自己特色,镇江菜中有三大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三大怪中的镇江香醋我们大家都喜欢,三大怪的另一怪镇江锅盖面现在也因上了舌尖上的中国后名气越来越响,这次我们来打卡一下镇江的三山一渡外,吃碗镇江锅盖面也是我们这次重要选项。
走沪蓉高速三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镇江城,第一站来到位于老城区大西路已经废弃的大华电影院前的一条小巷,第一眼:店面很小、很筒陋,因为场地不够、食客多,在外面搭了好多临时帐蓬放桌椅,不过看攻略点评这大华面馆可是镇江当地人最喜欢的面馆之一,此刻基本坐满了人,看到正好空出一桌露天桌,赶紧坐下,点了攻略上很多人推茬的长鱼(鳝鱼)和腰花双料面,付款后给了碗让我们自己去拿面,下面的师傅会根据你拿的碗的颜色给你下面及给浇头,面分二种,细面和小刀面,我们要了小刀面,这小刀面又叫“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这做面的方法和广东的竹升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小刀面很有韧劲,长鱼是用整条黄鳝切成小手指宽的片,新鲜有弹性,腰花是大刀腰片,又脆又鲜嫩,这锅盖面确很有特色。
在大华面馆吃完面后一看离入住酒店时间还早,决定先去打卡镇江三山中离我们入住的酒店最远的焦山,相比于传说、故事丰富的金山、北固山,焦山也有其特色,位于镇江市区的最东北面,是万里长江中唯一的一座四面环水可供游观光探幽的岛屿,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被誉为“江中浮玉”。
原本去四面环水的焦山只能坐船登岛这一种方式,现在据说在焦山东面与陆地间建起了桥梁,可以从东边直接开车上岛了。我们还是选择了从焦山南门(正门)乘渡轮上岛,焦山门票中已包含了渡轮费,渡轮来回循环开行,单程航行大约十分钟,吹吹江风、看看江景,再上岛这本身也不失为一种游玩方式。
焦山原名樵山,相传东汉末年,陕中高士焦光隐居于此,皇帝三下诏书而不出,宋徽宗为纪念焦光赐名此山为焦山。焦山高70.7米,周长2000余米,山的最高处建有万佛塔,因地处江中,四周无遮栏物,从镇江市区沿江各处基本上都能看到此塔。我们登上焦山走过牌坊后就是定慧寺,此寺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寺庙大多掩映在山荫林丛中,因焦山高大雄伟,以苍翠的竹木取胜,因而素有焦山“山裹寺”的民谚,因我们不是佛教信徒,闪过进寺庙来到林木蓊郁的定慧寺东北侧,这里有清乾隆皇帝南巡时下榻过的焦山行宫,不过现在这里已改成江苏佛学院,大门坚闭不对外开放,行宫稍北则是焦山碑林,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其中被称为“碑中之王”的《痤鹤铭》碑为稀世之宝,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极富有珍贵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焦山因此被称为“书法碑林之山”,可惜我们几个都不懂书法,进去转了一圈,很快就又原路返回出来了。
我们来到焦山岛的最西面开始沿着登山步道上山,一路处处绿意葱葱,鸟语花香,沿途有三诏洞又名焦公洞,内有焦公塑像,而摩崖石刻(正在修缮),今天天气反常,气温一下子窜到32度,虽然没阳光,但气压低、湿度大、浑身不舒服,当我们大汗淋沥登到焦山最高处万佛塔时,这里也在修缮不能入内,失望中开始下山,万佛塔左则下面不远有一呈八角形的吸江亭,又名吸江楼,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又称四面佛亭,楼为两层,上层横额题有“吸江楼”三字,底层横额写有“江山胜概”四个大字,一看可登,沿楼梯盘旋而上,结构为水泥仿木,估计又是翻新过了,登楼远眺,大江南北旖旎风光,佳处妙景尽收眼底。江北碧野辽阔,阡陌纵横,一望无际,江南苍翠青山,连丘叠嶂,不过此时天空乌云密布、乱云飞渡,一场大雨看来马上降临,我们马上下山直奔渡口,一路上桂园、古炮台、盆景园也无心而入,刚走到定慧寺放生池前,大雨倾盆而下,我们只能躲入大雄宝殿避雨,大风大雨把寺庙中的古树吹的叶落枝断,大雄宝殿前地面上腾起的水汽,白茫茫的,在寺庙长廊前看着如幕的雨帘,坠着晶莹的雨滴,漾漾地传过来,沁入人的肺腑,细雨湿流光,把这里的一草一树一石都渗透着禅意,这沥沥雨声中也让我们烦躁的心情得到一种平静和祥和。
在焦山定慧寺避了半个多小时的雨后,等雨停后赶紧乘渡轮回到岸边停车场,开车十多分钟来到了我们今天入住的镇江兆和皇冠假日酒店,这家洲际集团旗下的酒店坐落于镇江城市滨江景观带的长江路上,酒店临江而建,周边自然景观清新怡人。酒店楼体特别以六角形设计,最大限度的把江景收进眼底,我们入住的是十二层豪华江景大床房,客房面积有四十多平方,最大的亮点是干湿分离面积足有十多平方卫浴间、和客房一样,无敌江景,正对长江内江(金山湖),躺在浴缸里可以直接俯瞰江景,而在客房内长江、北固山,焦山一目瞭然,山水风光尽收眼底,宽敞的空间,配备舒适的丝涟床垫和贝佳斯洗沐用品,措施完全对的起五星酒店称号。
办完入住,在客房间内赏景休息,悠闲自得地享受着美好的度假生活。看介绍酒店的游泳池也算是酒店的一亮点,按奈不住的我们也去见识并享受一下这游泳池,位于4楼的室内恒温泳池正面长江,酒店将江景优势发挥到极致,连室内泳池都采用全落地窗设计,高效地利用自然采光,我们边游泳,同时尽享长江美景并欢度闲暇时光,看来这是属我性价比超高的一次屯劵经历。
镇江地处长江南,但风俗习惯包括饮食受长江北岸的影响更大,来镇江前看攻略说镇江有家网红店周家二小姐的菜餐馆评价很高,晚餐我们决定就去他家拔草了,先打了他家位于西津渡的分店电话,不接受预定,需到店排队取号,换打了位于市中心的八百伴分店电话,也不接受预定,但说现在有空位。一听有空位赶紧前往,来到镇江市中山东路288号八佰伴7楼,店堂看上去虽然不大,店里装修风格却很有文艺范儿,把餐厅打扮得格外有气氛和情调,点了点击率最髙的醉花螺、六月黄等店里的招牌菜,他们家的菜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淮扬菜系风格了,而是以湖鲜为主的私房创新菜,偏向苏锡常口味,味道确实不错,风格和情调也比较让年轻人喜欢。
2021-05-16,镇江(北固山、西津渡、金山)-上海
早上醒来一看窗外的雨下的好大,先去一楼的酒店自助餐厅吃过丰盛的自助早餐后,一看雨仍下个不停,和朋友夫妻一起回到客房内边看着窗外烟雨飘渺的长江、边闲聊。一直等到上午十点多,看雨小了许多、天色也亮了些,决定退房了,去打卡镇江另外二山(北固山、金山)及一渡(西津渡)。
开车来到离酒店只有几百米远的北固山景区,雨中游览北固山,北固山位于市区东侧江边,高五十三米,以险峻著称,有“京口第一山”之称。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山,传说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我们沿着写着东吴古道的登山小路慢慢向上走,一路环境清幽,因下雨,游人无几,气温也比昨天舒适了许多,先来到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的多景楼,它是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市的“黄鹤楼”齐名。多景楼因米芾题书“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而闻名。不过多景楼因年代久远、战火等重新修过几次,今天我们看见的此“多景楼”是2011年镇江政府为在“多景楼”原址上新建更高大、壮观的“北固楼”,将“多景楼”移址北固山西北角重建的,不知什么原因目前多景楼不开放。来到不远处并登上在原来多景楼原址上重建的北固楼,这北固楼风光果然名不虚传,楼下,不尽长江使人诗情画意油然而生,凭栏远眺,目光所及水光潋滟,山色空蒙,东面涛涛江流,一泻千里,这里的长江江面极宽,可惜因下雨,视场不远,除了青翠的焦山在万顷碧波之中隐约可见,原本可隔江相望的扬州文峰塔、可西望的金山都在一片烟雨弥漫笼罩中,不过飘渺中不远处镇江市区的高楼大厦平地起,古建筑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还是展现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
除了北固楼和多景楼,北固山上还有一处更为著名的建筑——甘露寺。《三国演义》中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废屡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而且这里的亭台楼阁、山石涧道,因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从甘露寺再向前走,还有一座特别的铁塔,这座四层高的铁塔,是我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唯一的铁塔,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冒着细雨离开北固山景点集中的北峰,沿着林木幽深的小道来到中峰,从中峰返回山脚下北固山景区入口处,这里沿途有鲁肃墓和太史慈墓,当走到试剑石旁边,我们的北固山打卡游也到此结束。
北固山出来,雨仍下个不停,但并没有打消我们继续打卡剩下的一山、一渡(金山、西津渡)决心。开车十几分钟我们就来到了伯先路附近,把车停好后步入与镇江博物馆比邻而居的西津古街,一座矮墙相隔,由数十级石阶从沿坡而上,一道雕花砖砌的券门立于坡顶,上书“西津渡街”字样,穿过这道券门,展现眼前的便是经历了千年历史的“西津古道”。这里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的地方,也是镇江文脉所在,首先看到的是英国领事馆旧址,这是一栋19世纪后半叶的拱券廊式建筑,端庄而典雅,目前英国领事馆旧址不开放,只能在领事馆门前拍照合影,此刻有种穿越到欧洲的错觉,继续向前走,漫步在这条青石板路面的小巷,两旁有救生会、观音洞、昭关石塔、待渡亭等古建筑,西津渡历史上曾是个非常繁忙的渡口,许多名人曾在此登临,还留下了不少诗文,最有名的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其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不过后来由于长江改道,西津渡现在已经离江岸三百多米了。走在雨中的古街青石铺就的小巷中,我们也好似走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古街的西段基本上都是各种商店了,而和西津古街平行的一大片区域目前是一片以文旅、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仿古街区了,这里还有修复一新的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故居等,而最吸人注目的是一座红色戏台,清朝时期的西津渡可谓是镇江历史上发展的顶峰时期了,当年的慈禧太后在江南的时候一直念念不忘的是江苏的戏剧,这座百年老戏台据说是当年为慈禧太后专门搭建的,戏台对面则是我们昨晚吃过的周家二小姐的菜餐馆的西津渡分店,虽然已经将近下午一点了,生意仍好的一塌糊涂。而靠近西津渡这一片还有多幢和英国领事馆旧址哥特式建筑风格一致的大楼,佐证了位于长江边的镇江当年被辟为通商口岸,设租界,这些建筑群犹如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历经100多年的岁月洗礼,依然矗立在此而更添古韵,徜徉在其间,和西津古街一样,瞬间便能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打卡完西津渡,雨也停了,我们的镇江之行还剩下最后一个打卡地金山了,此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了,已过了午餐高峰时期,再晚恐怕饭店要关门了,我们决定吃过午饭后再去打卡金山了。镇江虽地处江南,但各种风俗习惯和江北的扬州更相近,而镇江除了香醋外,他的淮扬菜也相当出名,最有名的肴肉就有源于镇江,而镇江最著名的淮扬菜馆当属宴春酒楼了,本想去位于镇江市中心大市口的宴春酒楼,但导航一搜,待会我们要去打卡的金山对面就有一家宴春酒楼分店,为方便下午打卡方便,我们去了宴春酒楼金山分店。走入店内,空空荡荡,没几桌客人,一开始我们以为可能是我们来的晚了,已过了饭点时间,一看菜单品种少,菜价贵,点了几样宴春的招牌菜,这招牌肴肉还没有我们平时买的工厂化生产的包装肴肉好吃,所谓的鸡汁蟹粉干丝量少且有腥味,蟹粉狮子头则吃上去形同木屑,没一点弹性与鲜味,这蟹黄汤包也只能呵呵了,虽说同属淮扬菜口味,但和我们在扬州吃到的淮扬菜无法相比,菜的味道和价格不相符,性价比超差,如再不与时俱进,这样下去这百年老店迟早要玩完。
在宴春吃饭唯一好处就是停车不收费,然后去金山风景区不再需要动车了, 从宴春吃完午饭出来,走过马路正对面就是金山风景区入口了,我们最后的打卡地金山公园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部,这里因白蛇传而扬名天下,可以说是民间爱情传说之山,有“到了镇江不去金山等于没去镇江”之说 ,而金山公园的核心是金山寺,这金山寺又名江天禅寺,始建于东晋,曾用名龙游寺,也是中国四大名寺,因依山而建,殿堂楼阁层层相接,远望只见寺庙不见山,素有“金山寺裹山”之说,我们来到金山寺庙门,步入大殿,沿着台级向上,本身不是佛教信徒的我们,一般不会去烧香拜佛,最多进殿堂欣赏一下佛像,因这金山历史典故和传说不少,金山上衍生出与这些典故和传说相关的景观众多,有楞枷台、妙高台、观音阁、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龙洞等名胜古迹,我们本来登金山就是去看看这些景观的,谁知山上的景观全部不开放,来到半山七峰阁处,据说这里原有七座山峰,后被秦桧派人削平,但后来在原址上造了一座七峰阁,以阁代峰,人们登临七峰亭,油然想起民族英雄岳飞和金山方丈道悦的情谊。而我们来这里主要是看了介绍,七峰亭处是拍摄慈寿塔及金山寺依山而造的殿字厅堂、亭台楼阁全景的最佳处,谁知因为在维修,原本金壁辉煌的外表建筑被绿色的防护网包裹,看上去大煞风景。
明知山上的所有景观都不开放,我们仍吭哧吭哧地登上了金山最高处慈寿塔下。持受塔下。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长江中的一个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与瓜洲渡、西津渡成犄之势,为南北来往要道,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因此在慈寿塔的旁边有一凉亭,亭中立一石牌,上书“江天一览”四个大字,因此亭子也被叫“江天一览亭”,这里视野较为开阔,可以望见长江对岸,而现在我们站在塔下远眺:如练长江无影,沧海桑田,日月斗移,长江早已退到了几公里开外了,如此说来真是江山易改啊,不过金山寺外近年来退田还湖,建起了免费的金山湖公园让当年这里的江心一岛,变成了内陆湖畔一峰,站在塔下俯瞰一下金山湖,倒也水光潋滟、波平如镜,今天虽不是蓝天白云的好天气,站在金山顶上远眺:润扬大桥和扬州、镇江的隐约市楼尽收眼底,山下殿宇则静谧安详,而东望长江好似砚池波、焦山以山包寺、犹如江中浮玉,北固以寺镇山。寺宇雄踞山巅,呈现岀一幅“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的诗情画意。
为不枉来金山公园一次,从金山寺出来,跨过金泉桥,绕过百花洲,走过长长的木栈道,绕行塔影湖一大圈来到了金山风景区的的另一景点:号称天天第一泉的中冷泉,这个景点很不起眼儿,就是一个很小的水池子,看上去水黄黄的不怎么干净,一个正方形的水池,四壁都有栏杆,其中一个壁上刻着“天下第一泉”五个字,池底有水泡不断冒出,证明这里是有活水的,印象中天下第二泉是在无锡惠山下,天下第三泉有说是杭州虎跑泉,也有说是苏州虎丘寺石泉,真不知当初是什么人、用什么标准评出来的,看了第一泉的介绍知道这泉原是长江中的一个泉眼,后来江水改道,才成为陆上可供人饮用的泉水,估计是位置独特才得此第一泉之说,不过说老实话。看到眼前的景象,济南的趵突泉第一个不服。天下第一泉的附近还有第一泉展示馆,王公祠和芙蓉楼,还有一个看上去看上去环境不错的茶社,芙蓉楼系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古建筑,高19米,分上下两层,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看上去挺气派,二楼中央高悬着和润扬大桥同一手笔的领导人题写的“芙蓉楼”三个大字,为名楼增辉添彩,不过目前这里都不对外开放,原本在芙蓉楼前的塔影湖是拍金山寺裹山的摄影佳处,因为煞风景的金山寺维修工程的绿色防护网,取景时怎么避都避不掉。
观览完中冷泉我们全部完成了镇江三山一渡打卡游。真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多,原本位列于京口三山之首的金山,名气最大、故事最多,看点也多,却因为维修,大部分的景点都不开放,又加上这个太不出众的中冷泉景点,虽然金山风景区门票从一百元下调至六十五元,但对我们来说游览效果大打折扣,有种踩雷的感觉,
我们这次周末镇江打卡游,最大的感觉是镇江历史悠悠,时光慢漫,景色有别于江南和扬州,给人一种大气荡然回存感觉,可能是得益于大气磅礴的长江吧。同时镇江在景点的包装宣传方面可能力度不够,因此在人气、服务等一些和苏南及一江之隔的扬州都无法比,不过对我们来说倒是一件好事,少了喧嚣,多了从容与淡然,更适合休闲度假,在饮食方面同属淮扬菜系的镇江在这点上和对岸的扬州差距较大,除了锅盖面稍有特色,吃过的周家二小姐的菜餐厅的私房菜虽不错,但严格来说不属淮扬菜系,没想到老牌宴春酒楼的淮扬菜做的这般糟糕,这种水准在扬州估计早没生意了,当然我们只是体验了一家淮扬菜餐厅,不能简单评判镇江其他做淮扬菜的餐厅的水平。
在现在防疫的特定时间,文旅行业都在想法自救,催生出在好多平台上售卖各种酒店、旅游度假套餐预售劵,这中间良莠不分,肯定有踩雷的,有性价比不高的,但其中确有不少值得去薅一把羊毛的 ,我们这次的酒店劵就觉得性价比超高,不过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仔细去选择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