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5

慢游镇江-攻略-徒步-访古-金山-北固山-西津渡

天数:1 天 时间:4 月 人均:300 元 和谁:一个人

知道镇江的人一定不少,可是了解镇江曾是江苏省会的人一定不多。1928年至1949年2月,镇江市曾经作了21年的江苏省会。

镇江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京口、润州、南徐等,是江苏省辖地级市。

镇江市历史、人文景点众多,令我神往已久,过去虽多次经过,但均不及细细品味。今年清明节,背上行囊,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镇江一日游。

乘坐普快火车到达镇江站已是上午十点半,因为镇江站位于老城区,距“三山(金山、北固山、焦山)一渡(西津渡)”景点较近,所以没有坐高铁去镇江。 

镇江站不大,淹没在周围的高楼大厦中。兴许是这些年我看过的大城市比较多,从北出站口出站后,环顾四周,没感觉到镇江有多么繁华。

当天计划依次游金山、北固山、西津渡三个景点。因为我想看西津渡夜景,才作此看似不太顺道的安排。

高德一下,从镇江火车站步行到金山只需35分钟,遂选择徒步,恰好沿途可以观赏镇江街景。

很庆幸作出如此决定,否则我将与两个小而精致的景点失之交臂。

沿中山西路向西北方向步行不久,猛然发现左手边有一段陡峭的石阶通向一处高台,台阶两旁有数对相向卧姿大石狮。好奇心驱使我登山一观,原来此处为狮子山公园。

公园不大,方圆约30亩,高仅50米,算是城区的一处“口袋公园”,园内建有形态各异的大小石狮百余尊,山顶端坐狮子亭。因山势陡峭,过去曾有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当地政府十多年前对此进行了综合整治,建成街头游园,供附近市民健身、休闲,可谓一举两得。

自狮子山北望,发现一幢茧形蓝色玻璃幕墙建筑,不由的让我联想到多年前在深圳人才公园旁看到的“春笋”——中国华润大厦,此“茧”算是它的迷你版吧。

继续沿中山西路前行,又发现街道对面有一处街头游园,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过去看看,发现这个游园叫中山广场。中山广场原址为镇江火车西站。孙中山先生曾三度来到镇江,其中两次在镇江西站下车,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镇江市将此广场命名为中山广场。广场正中的“中山塔”造型极似“长二捆”火箭。公园内有一个“中山号”火车头,在其对面还建有一座小型露天车站。

贪游两个游园耽搁了一点儿时间,虽晚了半个钟头到达金山景区,但是我觉得还是挺值得的。旅行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不断发现和感知未知事物,不是吗?

金山景区是我本次镇江一日游的首选目的地,原因是这里坐落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大战法海和尚而“水漫金山”的金山寺。

金山是收费景区,旺季成人门票每人65元,当天8时前网上购票可优惠到54元,我现场在网上购的优惠票是59元。外出穷游,能省则省哈。

从景区南门入园后,首先吸引我的是一阵阵清脆的风铃声,抬头才发现是路两侧高大的香樟树间悬挂了很多祝福风铃,微风徐来,风铃声声,悦耳清心,心情大好。很快就到了金山景区最主要的景点——金山寺。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历经七度毁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中国佛教禅宗名寺、水陆法会发源地,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寺。南朝、唐初称金山寺,后名泽心寺、龙游寺,清康熙赐名并手书“江天禅寺”。金山寺依山而建,远看山是一座寺,近看寺即一座山,有“金山寺裹山”之说。

金山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打破寺院坐北朝南、分三路的布局,坐东朝西,直面长江,风格奇特。山门为民国初年兴建的一座四柱三门石牌坊,牌坊前雄踞两尊明代石狮。牌坊后的天王殿外墙上有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东晋古刹”四个大字和“金山江天禅寺”“金山寺”两方匾,殿内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与其他寺院不同的是,金山寺天王殿中的韦陀菩萨是画像而不是塑像,且韦陀菩萨画像的降魔杵指向地面,表示金山寺不接待云游僧人挂单。在天王殿后方左侧另有一座面南的韦陀殿,供奉的是韦陀菩萨的塑像。

金山寺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三尊大佛分别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两旁是十八罗汉塑像,背面是观世音菩萨和善财、龙山为主的海岛塑像。殿后“度一切苦厄”五个大字引得众多游客纷纷合影。院内一些年轻的游人在盘猫、投币,其景甚为和谐有趣。殿南侧的紫竹开花了,不知来年能否再发新笋。

金山寺的标志建筑是山颠之处的慈寿塔。塔高约36米,砖木结构,七层八面,最早建于南朝齐梁时期,后多次毁建,现塔为1900年重建。塔下室内珍藏有“金山四宝”,即周宣王铸造的周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铜鼓、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玉带、明朝著名画家文徵明的金山图。距塔不远处有一亭,亭内一石碑,碑文“江天一览”为康熙御书。

金山上有“四大名洞”,即古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分别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古法海洞相传为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的苦修之处,洞内有法海塑像一尊;相传白龙洞内原有白蟒,遇唐高僧灵坦进洞参禅而归海,民间传说此洞可通杭州西湖断桥;朝阳洞又名日照岩、观音洞,每当日出时,金碧辉煌,为一奇观;仙人洞因相传八仙中的吕洞宾在这里窥江而得名。

金山寺名扬四海不完全是因为它的建筑形制独特,更得益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诸如法海拙金造金山寺、白娘子水漫金山斗法海、岳飞金山七峰亭解梦知祸端、梁红玉擂鼓战金山、苏东坡妙高台赏月放歌起舞《水调歌头》、佛印和尚与苏东坡赌玉带、《西游记》唐僧出家等,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详细了解。

游毕金山寺自南门出已是午后时分,草草吃了一块面包、休息一会儿后继续游览。

本来想到菩提植物园欣赏一些奇花异木,可是转了一圈发现花草树木品种并不多,倒是弥勒佛卧像、佛印和尚与苏东坡赌玉带塑像、三个小沙弥塑像吸引了我的目光,忍不住驻足观看。

出了菩提植物园,通过三思亭,打算到金山文化博览园详细了解一下金山,没想到此园因维修而闭园,有些许遗憾。

绕过金山北麓,又相继参观了白龙洞和洞口的白素贞与小青塑像、康熙和乾隆弃船登陆的御码头、观鱼栈桥、观音广场,回到金山寺山门,西向通过三福桥,游览金山文化广场。

金山文化广场为近年所建,规模宏大壮观,内有照壁、阿育王柱、转经轮、撞钟台、水天桥等现代建筑。匆匆浏览一圈后,因水天桥向西道路封闭,不得不原路返回,前往金山天下第一泉景点。

适逢清明假期,金山景区内游人如织,往返天下第一泉的游客络绎不绝。经金泉桥、百花洲、百花洲桥,至云根岛,拟按图索骥参观郭璞墓,可是找了半天甚至问了保安都没找到,不知迁到哪里去了,只得作罢。

经过长长的一段栈桥,我终于来到了位于塔影湖中的一处岛屿,首先参观了因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而闻名天下的芙蓉楼。

芙蓉楼始建于东晋时期,原址在镇江城内月华山上,1992年移址复建于金山景区塔影湖畔。其东北侧一水榭名“冰心榭”,东南侧是“掬月亭”,此处可观塔影湖中的三座石塔和明月倒映水中相映成趣的美景。

芙蓉楼的对面,便是“天下第一泉”。此泉又名“中泠泉”,古时候在江心中,为万里长江中独一无二泉眼。沧海桑田,现在泉周已成陆地。中泠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盈杯不溢。因其煮茶味佳而被唐人评为天下第一。现在,泉内仍可见汩汩气泡冒出,不知是否有人还用此水沏茶,很想掬一捧而饮之,何不乐哉?

游罢“天下第一泉”,也结束了我的金山之旅。出园后,用网购门票省下来的钱买了两块烧饼填肚。原本打算体验一下镇江的公交前往北固山景区的,因为担心时间紧张,还是打车了。司机师傅很热情,沿途给我介绍了西津渡和北固山的一些情况,算是给我攻略了一回,只花了13元打车费,我就快速抵达了北固山。

让我倍感疑惑的是,在北固山石牌坊处,我只看到了景区的出口,却找不到入口在哪里。观察了一会儿游人的动向,我才随人流穿过石牌坊、经过凤凰池,在观看了试剑石后,终于在深处看到了景区入口,顿生柳暗花明又一春之感。

北固山也是收费景区,旺季成人票每人40元,和金山景区一样,每天8时前网购有优惠。

北固山因北临长江,形势险固而得名。北固山上的古迹、轶事大都与三国时期孙(权)刘(备)联姻有关,并因此而名扬千古。除此而外,我之所以向往北固山还因为小时候背诵过的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很想身处北固亭内,实地体会词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情感。

北峰是北固山的主峰,北固山主要景点诸如甘露寺、北固楼、多景楼、“天下第一江山”石刻、铁塔、祭江亭、狠石、溜马涧、太史慈墓、鲁肃墓均集中于此。

进入山门后不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坡度较大的东吴石阶古道,可左转而上先游溜马涧、多景楼,也可右转而上先览铁塔。我选择的是前者。

经数次折转攀登后,我首先来到一个平台,在数帆亭中远眺镇江市街景,在箭垛前俯看当年孙刘策马登山的溜马涧,在“甘露流芳”影壁前仰望多景楼。

多景楼是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别两楼分别是岳阳楼和黄鹤楼),相传是“刘备招亲”时吴国太的“相婿楼”、孙尚香的“梳妆楼”。登楼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可惜当天此楼未开放,憾不得登楼游赏。

在多景楼与北固楼之间又一平台上,安置一形似伏羊的石雕像,相传孙权曾骑在上面与刘备共同定下了赤壁之战的破曹大计。狠石的东侧即可北固楼。

幸得当天北固楼开放,可登楼观景,但须穿鞋套。置身楼上,远观焦山、近看江水,心旷神怡。用心体会了一次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胜景。

由北固楼转向东北,经“头头是道亭”后就到了位于北峰制高点的“祭江亭”。此亭古称“北固亭”,后因刘备夫人孙尚香误以为刘备兵败而亡在此遥祭后投江而更名。

北固山上的建筑物众多,形同迷宫,一次看完想不走回头路是很难的。几番绕行后,我终于来到了甘露寺。

甘露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甘露年间(265—266年),故名。因其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有行宫。“登北固山,访甘露寺”是镇江游客的口头禅。

甘露寺大门以东,便是著名的“天下第一江山”石刻。相传此句首吟者为刘备,首书者为南朝梁武帝萧衍,现字为清康熙年间临摹勒石。在此石刻的外侧立一石碑,碑文是号称“日本李白”、伴鉴真大师东渡的遣唐使日本人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的五言诗《望月望乡》,此诗在日本家喻户晓,广为传唱。

自“天下第一江山”石刻沿阶而下,至清晖亭左转,即看到声名远播的北固山铁塔,此塔是我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是江苏省境内唯一铁塔。该塔在唐朝初建时原为石塔,后毁,北宋改建为九级八角铁塔(现仅存塔基和一、二层),明朝改建为七层(现三、四层为原来的五、六层),1960年修整为四层。

游毕铁塔后,我便踏上了下山之路,经龙埂,相继“走马观花”式参观了中山纪念林塔、汉阙、鲁肃墓、太史慈墓等景点。因急着在天黑前赶到西津渡景区,便匆匆出了北固山景区,打车前往西津渡。

同事少鹏在得知我将去镇江旅行后,热情向我推荐西津渡景区,并发给我央视记录片频道的五集专题片《西津渡》,在观看了这个专题片后,更勾起我畅游西津渡的欲望,期望去看一看昭关塔、小码头、“一眼看千年”、云台阁、蒜山、待渡亭、五十三坡、英国领事馆、镇江博物馆等景点。

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期,一直是大江南北水上交通咽喉、漕运枢纽,在此发生过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它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街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40余处。西津渡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渡口文化街区,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王安石在由此北渡后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西津渡街路口下车后,信步向街内走去。路左侧有一块大石头,上刻“西津渡”三个大字。石头的后面是由玻璃封盖的清朝时期的“小码头”考古遗址。因为长江的泥沙淤积,西津度北侧的江岸线逐渐北移,百余年前,小码头被埋入地下,2008年被考古发拙并向世人展示。

步入西津渡石板街后,满眼都是悬挂着五颜六色宫灯的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据说十多年前这里还破烂不堪的棚户区,当地政府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采取“修旧如旧”的做法进行改造,现已成为游客们到镇江旅游的必去打卡地之一。

在古津渡街与小码头街的丁字路口,有一座亭子,名叫“待渡亭”,顾名思义,它是古人迎来送往或者小憩避雨等待摆渡的场所。传说乾隆皇帝在这晨候船时曾经钓过鱼。

由待渡亭左转不远,在“金陵渡”博物馆前有一处长条形玻璃罩着的道路剖面景点,它就是著名的“一眼看千年”。通过这个剖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修建的路面,真是令人惊叹。

由“一眼看千年”向东是一段上坡道,坡道正中的石板上有一条明显的车辙印,它是古人多年来用独轮车运送货物时在此留下的印记。

登上斜坡,穿过“共渡慈航”拱券门后,就看到了我到西津度最想看的景点——昭关石塔。

昭关石塔是西津渡的标志性建筑,建于藏传佛教盛行的元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按照佛教的解释,塔就是佛,所以人们从塔下的券门经过就是对佛的顶礼膜拜。慕名而来参观昭关石塔的游客很多,想拍一张人少的照片不容易。当天,我多次往返从塔下经过,拍了不少照片存念。

紧邻昭关石塔东侧分别有救生会和观音洞两处景点。救生会始于宋朝,盛于清代,是古代带有慈善性质的专业水上安全救助机构。观音洞始建于宋代,清朝咸丰年间修葺。观音洞的两侧还有两处神殿,东侧是“普陀岩殿”,西侧为“地藏殿”。离观音洞不远,还有紫阳洞和铁柱宫遗址两处道教胜迹。遗憾的是因为我到达那里的时间较晚,这些景点均已关门了,或许,这为我以后再去西津渡留下一个“借口”吧。

尚着小码头街继续东行,我找到了西津渡景区另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根据不平等的《天津条约》,长江沿线被迫对外开辟了五个通商口岸,镇江就是其中之一。1865年,云台山下沿江一带被划为英租界。1864年,英国在云台山上修建英国领事馆。1889年正月初六,由于英国人无端殴打中国小贩,数千被激怒的镇江民众愤而焚烧了领事馆。现在的主楼是清政府赔款于1890年重建的。1927年镇江人民收回了英租界,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镇江享有的特权。英国领事馆旧址现属镇江博物馆,当天已闭馆,无法入内参观。

在英国领事馆旧址就是“五十三坡”景点,它是小码头街的东入口。佛教典籍《华严经》有一个故事: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教化,走遍全国寻访求教53位圣贤高知者,最后大彻大悟,成为观音菩萨的左胁侍。五十三坡有53级台阶,走完这些台阶,也就意味着完成了对53位高人的求教。当天晚上,我也虔诚地走了一回五十三坡,希望自己能像善财童子一样,由此陶冶了情操,净化了思想。

明知镇江博物馆已经闭馆了,可是我还是想去看一看它的大门入口,顺着小码头路延伸段继续前行,我来到了它于大西路、伯先路的交口,匆匆看了一眼镇江博物馆入口,买了一杯“古法三宝糖茶”,边喝边回返,打算在天黑前登山云台山的制高点——云台阁,居高临下,欣赏一下西津渡的夜景和镇江市的全景。

没曾想,当我回到待渡亭时,才发现上山的道路已于下午五点半封闭,都怪我自己行前攻略做的不充分,憾失观赏这一景点的机会。不出所料,位于小码头街西部的李公仆故居已因早早关门未及参观,蒜山也因没有找到入口而未登。所有这些,只能待今后重来西津渡时再弥补这些遗憾了。

西津渡景区最热闹的地方有三处,分别是西津渡街、小码头街和尚清戏台周边。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后,我在这些地方信马由缰,漫步游赏,好不惬意。尚清戏台前方的水池中有一些荷花和仙鹤灯,这些灯亮起来的时候非常漂亮。尚清戏台周边有不少规模较大、生意红火的餐饮场所。西津渡街、小码头街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好吃的地方很多,可是为了减肥,我是忍了又忍,为了不留遗憾,最后在一家挂着“央视在本店拍摄过四次专题片”的“李嫂锅盖面”的店里吃了一碗猪肝锅盖面,终于满足了口腹之欲。

饱餐后,已接近晚上八点,发现景区内的游客已明显减少。我依依不舍地离开西津渡,再次从昭关石塔下走过,先后经伯先街、中山北路、中山西路、九华山路,边徒步、边悠闲地欣赏镇江老街和新城的夜景,在参观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外景后,前往镇江火车站乘车返回。

镇江之行,意犹未尽。

我想对镇江说:我还会再来的!

再见,镇江。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慢游镇江-攻略-徒步-访古-金山-北固山-西津渡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