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镇江焦山风景区之盆景园、古炮台
从碑林出来,继续往东行,经过鹤隐浮玉长廊,就到了盆景园,圆拱门上方写的是“天荣万木”,这也是盆景制作必备的材料。镇江盆景历史悠久,以蟠扎为主,或蟠扎修剪并重,形成了自然古朴、苍劲灵秀、以景抒情、以情树景的艺术风格,多次在全国和省展中获得大奖。
盆景园由陆地、水体、小岛、景观建筑组成,用地8800平方米,室外展区分为树石盆景区、山水盆景区和树桩盆景区,集中展示镇江盆景和其他流派盆景的风采。可惜的是我们一来对于盆景艺术不大了解,二来寒冬腊月的季节,很多盆景都显得十分萎靡,所以也就匆匆一扫而过。这些盆景大多沿香林湖摆放,还有一座随宜堂和一间温室,但都没有开放,可能会有一些精品盆景陈列,但现在也不是欣赏这些盆景的最佳季节。
盆景园南面就是枫林广场,今天有很多节目都在这里举行,但我们到的时候不巧,什么节目都没有。有一些游客滞留在这里,可能正在等节目上演。我们没有这样的耐心,于是继续东行,往桂苑而去。
桂苑,顾名思议,栽种了大量的桂花。可惜如今也不是桂花的花季,我们只能看看桂树的叶子罢了。不过,这座桂苑的规模颇大,树树的栽种量也很惊人,到了秋季应该会满园飘香。整座桂苑占地160余亩,分为7个园区,中心区的桂林栽植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状元红、金珠桂等多个品种。1999年,焦山首刷牙桂花节开幕,其后每年举办一届,不啻为中秋赏桂的好地方。
园西还建筑了四柱方形花岗石碑坊、叠落式水池、太湖石假山,配植红枫、桂花、广玉兰,杜鹃等花木。南侧排列数十株径30多厘米,高20多米笔直水杉,临河有百米紫藤花架。不过大冬天的,这些植物都有些乏善可陈,倒是桂树的叶子还青翠碧绿,一点没向寒冬低首称臣。
沿着曲廊往西北方向走,看到有一棵117岁的桑树,这种树高龄的不多,虽然现在也不甚粗壮,但也算得上是古树名木了。
走到碑林和盆景园中间的道路向北,就是古炮台,位于焦山东麓,建于清道光二十年,由8个炮堡、1个大型弹药库和营墙营门组成,堡身以青石为基,用黄泥、石灰、糯米汁捣成三合土层层夯筑而成。焦山自古以来,都是江防军事要地。唐代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在焦山一带演练水师,作为水军的大本营。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率军驻守焦山,阻击金兵。南宋末年,宋将张世杰率水师与元军决战于焦山江面及下游夹滩。
古炮台呈扇形排列,有的门洞里空空如也,有的则放置着大炮,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抵御外辱、抗击侵略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1842年,英军发动扬子江战役,意在西进镇江,切断运河,占领南京,扼住清政府的咽喉。7月15日,英舰进攻焦山,1500名炮台守军猛烈还击,浴血奋战六天六夜,虽然重创英军,但终究因为实力过于悬殊,弹尽粮绝,焦山守军全部壮烈牺牲,炮台也被毁了。21日,镇江失守。
尽管这次守卫战并没有取得胜利,但镇江炮兵们的英勇抵抗得到了恩格斯的高度评价:“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镇江炮兵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不屈的赞歌。
清同治十三年,在江边滩心又筑暗炮台一座,抗日战争期间,曾被日军破坏,解放后多次整修。
自驾游:镇江焦山风景区之盆景园、古炮台
1月仲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