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县:马背上的民族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发表于 2020-09-17 16:55

蒙古族堪称马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马的兴衰一直与蒙古族荣辱水乳交融,蒙古族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载入史册。

蒙古马与蒙古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影响对人类文化的推动作用超过马,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

马成为人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之后,极大的提高了古代人的迁徙能力。尤其是蒙古族骑兵和战车的出现,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许多民族的盛衰荣辱。从而,在人类文明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历史产物——蒙古族马文化。 对“马文化”概念的界定,各国民俗学者们认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动物民俗中的一类,即本意;二是指驯马人和骑马人的民俗,即引申意。后者探讨与马有关的人类社会行为。这一引申意的马文化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以不同文化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诸环节。

这种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类生活习惯的例子很多。因此,我们不能说人类征服了大自然,而只是人类适应了大自然。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叙述蒙古族马文化在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中的渗透过程。

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每年一次举行庆贺牧业大丰收的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其中必有的一个项目就是赛马。据史料记载,在草原上举行赛马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娱乐活动,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草原游牧生活,马的训养给草原牧民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譬如,草原五畜中马跑得最快,一天就能跑到人徒步走路10天的路程,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放牧时节省劳动力等。在草原放马的过程中,套马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技术。所以,牧民们找最快的马训练成套马专用马。因此,草原上的牧人们都希望得到几匹跑得最快的马,这样放马人聚到一起时比一比谁的马跑得最快。这种选快马的活动,跟随着历史和人类生活意识的改变,逐渐变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传统娱乐活动—赛马。

游牧民族信仰的喇嘛教中有一些神的坐骑是草原五畜或者野兽。除此之外,还有马等动物的演化物—即精神产物的虚拟动物。比如,麒麟和翼马等既有灵性,又有神性。这也是草原人们追求速度而想象出来的精神虚构产物,表明辽阔大草原游牧人们一直追求向往的“速度感”。

北方游牧民族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流行世界各地。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为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而马步为马灾害的神灵。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契丹族民间信仰白马神。相传古时有一神人乘白马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泛潢水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神人与天女结为夫妇,生子8人,繁衍为契丹八部。契丹以白马取象天神,每次行军或春秋时祭祀,必杀白马青牛以祭天地。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卓资564
卓资县:马背上的民族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卓资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卓资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卓资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卓资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乌兰察布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乌兰察布旅游推荐

+更多

    乌兰察布旅游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