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起2023年中国最火的网红美食,毋庸置疑,那一定是去淄博吃烧烤。
当地政府非常擅于讲故事:先是在上一年5月,山东大学有一万多学生要异地隔离,被强制送到这里。在那个时段,隔离人员多被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但政府对待这些年轻的学生的做法却充满了人情味,住得舒服、美食管够,学习条件也不错。而最后一餐,当地政府甚至包下了一个区的烧烤店为学生饯行,这也成为淄博烧烤走红网络的源头。大学生们受到感动之余,都不约而同的选在疫情结束后春暖花开的时节,拖家带口故地重游,迅速带动了一片烧烤热潮。
我关注到这个事的时候是在3月份,当时来淄博的外地人已是人潮汹涌,各种自媒体的故事也是铺天盖地,到处是给外地人的特权,听起来很有意思。但我从中确认了几个事,觉得去一趟淄博还是不错的:
一是安全,警察值勤点多,出警速度很快。遇到治安问题时,分分钟就搞定。在牧羊村那种数万人吃饭的地方,也是秩序井然;
二是当地的牛羊肉肯定都是真的。别的地方不敢说,在东北这边,一般也就是生意很好、消费高一点的大店能保证这一点,很多小店和路边摊的肉都来历不明,据说好一点的是猪肉加牛油羊油,还有用老鼠和鸟肉的。这个我分辨不出来,基本不敢吃。不过经过这一年对淄博羡慕忌妒恨的关注,这边的政府也在积极行动,今年市面上的各种肉串看着放心多了;
三是人文环境应该不错。当地的政府有威信,能做到令行禁止,再加上山东人就好客,那生活环境肯定会很轻松,值得去感受一下。就在我们在长春临出发那几天,有游客向当地文旅反映串烧烤的铁签含有过量的重金属,沾到肉上对健康不好。书记核实后,一声令下,几天内全市就都换成食品级不锈钢签,这政令通畅的程度和执行力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
就这样,在登一宿泰山,休息不到两个小时后,我们就又出发了。老婆开车,我和女儿在车上补觉。第一站,博山琉璃厂。出市区时我还是浑浑噩噩,半路间突然就精神起来,原来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
一、 瀛汶河
迷糊中感觉我们行进路线是沿着一条大河走的,河水青青,绿意盎然,之间醒过几次,不知觉间已经睡了好几个觉了。等清醒时再看河边,发现这整齐划一的绿植是一路绵延过来的。这些绿叶有点象南方雨林的品种,大叶又长又宽,层层叠叠,连续几十公里都是一样的青翠绵密,典型的中国式绿化——太规整了。远看河中更是鹅鸭嬉戏,鸡犬相闻。所见的古村、古桥多保持着原来的风貌,青石搭建的房子规划得相当整齐,想来是有久远的历史,很有古诗中勾勒的田园风情画的韵味。
这边属于传统的中原地区,又远离战乱地区和政治中心,所以文化传统和古迹保存得相对好一些,路上看着最具历史感的是这个地方,石屋石路石城墙,属于战国齐长城的遗址,拍起照来看着相当有年代感,很是出片。本想问问路边围着唠嗑的几个老大娘,附近还有没有看着更古老的去处。她们应该是听懂我的话了,但回答说的一长串我愣是一个字都没听懂。算了,继续赶路吧!
二、 琉璃市场
看攻略上说,博山的琉璃工厂可以旁观制做过程,寻思可以带女儿现场感受一下。可等我们赶到工厂时,刚好是下班点,厂房内空空如也,看来当地人没有加班的习惯,很遗憾。不过这边的琉璃大市场实在是不错,一连几条街全是各色琉璃制品,式样丰富,多少比淘宝上还要便宜一点。我们走下来收获颇丰,给家人朋友的旅游纪念品倒是都买全了。
另外在博山市区远望莲花山古建筑的感觉相当好,本就有高耸的山,上面再有挺拔的门楼和横空的桥,周遭一片仙气飘飘之感,似是上面有道家修行之人。
三、 牧羊村
其实从年初开始的淄博烧烤热潮,到暑期开始时就有所降温。毕竟这个时段多数人选择的旅游地,应该是风景区或海边度假区或大城市中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象西安大唐不夜城、重庆洪崖洞什么的。
我们进入淄博市区时,看着一切就象老家那边一样,没什么醒目的建筑,这也就是东北一个四线城市的规模。能做成网红城市,只能说是当地政府太给力了,让大家来看的风景主要就是政通人和。
我们转到牧羊村附近时天刚刚黑下来,发现这里还是那么火,附近的所有街区车位和路边都是满的,我们转了两圈,一个空位都没有。因为坚信不会被贴罚单,就把车停在附近的一个工地门口。
等我们走进去时,看里面基本是上下两层,满山满谷的都坐满了食客,总人数应该会超过两万吧。和长春那边最大的不同是,来这里做直播的网红实在是太多了,举着手机和设备来回穿梭。据说前几个月,第一家招牌店—也就是牧羊村店,因为网红们占着桌子不走,忙活一天也没挣多少钱,倒是排在后面的几十个小店挣得盆满钵满。于是他家特意建了一个网红直播间,还有些专业设备,他们会把边吃边表演的那些人都让到里面去做活动。
我们顺着人流往里面走,看还有不少衣着光鲜的男女,在各个桌前唱歌跳舞讨赏钱。好的地方是由于这里警力充足,没人敢强要,给不给全凭自愿。
这边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排队等候,只要顺着人流肯定能找到空位,吃完空出位置马上就会有人填补上。走过了十几家小店后,我们终于找到位置,中间看到满脸黑的烧炭哥和一众服务员网红也都在一直忙活着。
我们点的不多,几分钟就都上齐了。要说这种类和味道,和长春那边我们常去的地方没什么区别,价格也差不多。就是啤酒比较贵,都是袋装的鲜啤,至少要30一袋。要说烧烤行业本身就是暴利行业,就这客流量和轮桌频率,产出的利润恐怕不会低于红火时期的房地产。在如今疫情结束百业待兴的大背景下,恐怕当地领导做梦都得笑醒!
四、 八大局
晚上住的郊区LOFT,物美价廉,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应该比长春更低。一觉醒来,早餐的首选地肯定是八大局。
这里应该是全国第一份,能把农贸市场做成5A级景区的地方。走在里面看市场规模和人流量,感觉和几年前长春东大桥早市基本一样。
其实当初东大桥早市的物价水平还更低些,只要是开市时段,周围的商店基本都没生意,不过没红火两年就被政府依法取缔了。先前据说是附近居民举报,人声太吵影响他们的休息。于是每到9点多时,就会来几辆城管沿街喊话驱赶商贩,9点半以前做到完全闭市,后来更是贴出搬迁公告直接不让开了。现在长春仅存的小早市,最大特点是路边摊和店铺里的物价差不多,没啥起早的必要。
据说淄博领导接到的举报也是一样,但他们的说法是要保持城市的烟火气和百姓的廉价环境,保住了这个市场,同时不经意间做好了一个城市的名片。
市场都是一样的热闹,这里只说和早先的长春东大桥早市不一样的地方:
1、卫生更好。
政府在几个出入口附近建了很多临时厕所,规格不高但是实用,都有上下水;市场内的垃圾清运的也及时。整个市场没什么异味,也没有明显的卫生死角;
2、做直播的太多。
有很多穿搭各异的网红在做直播,主动对他们的“亲”或“家人们”提供帮助。
3、有字画店
印象里东北这边懂字画的,都是在体制内拿工资的,市面上能买到的字画都是印刷的成品。山东这边的文化氛围要好一些,在几个主要城市都可以看到街上有卖字画赚钱的,功力是可以现场展示的。
4、有消费比较高的新店
一般需要排长队的店都是老店,价格水平还可以;但由于名气太大引来资本的关注,导致一些新开的店铺档次比较高,可能是为了适应年轻人的需求吧,个人感觉没什么必要,但有人喜欢就好。
五、 海岱楼
这是我去过的,中国最好的书店,没有之一。
它现在是淄博市的地标建筑,就座落在齐盛湖的湖心岛上。我们走到楼下时,刚好下了一场大雨,就赶紧躲到不远处的饮品店里。看着雨中匆匆上岸的男女,湖中的荷花,成片的浮萍,倒也有一番烟雨江南之感。
等了好久雨才停下,我们进入正门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太大了,而且美轮美奂。书店共分九层,每层的主题和风格都不同,却是一样的精致。游走一番后,老婆和女儿最喜欢喝着咖啡读书,自然是有了好去处;而我最喜欢古字画的创作过程,刚好有本地的文人现场展示画扇,看着巧手舞动一个相当解压的过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