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10.18

大国重器两弹城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 天 时间:10 月 人均:100 元 和谁:亲子
玩法:摄影,自驾,自由行,跟团,穷游,省钱,周末游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两弹城
梓潼

发表于 2020-10-05 10:31

两弹城坐落在梓潼城郊梓江边,从1969年至1992年无数科技工作者在这里奋斗了23年。从青海、北京等各地搬来的奋斗者来到这里荒山上扎营生根,从无到有,写下了一段光辉的历程。

两弹城是国际环境恶劣的背景下,在大三线建设的节奏中开展的。所以当时的人们到这里的时候,条件极为简陋,初来者自己开山劈石、建设营房,经过不断改建,到搬迁离开是条件仍极为简陋。但大家同甘共苦,邓稼先院长等住宿条件与普通同志一样简陋,张爱萍将军等国防领导下榻的将军楼一样是简单的红砖房。在这里,邓稼先、于敏、王淦昌等科技工作者在简陋的条件下,却碰撞着最闪亮的精神火花。

王淦昌故居、邓稼先故居等已开放参观,让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工作的细节。邓稼先故居中还展出了他在去世前几个月写给胡思得的信复件,其中“要动个手术”,他在“手术”前面加了个“小”字,怕同志们为他担心。当年国家按级别配备给邓稼先的尼桑公爵王也陈列在这里,多年来他只在去世前几个月才专门让司机载着在院子里兜了一圈,然后对司机说:好了,国家给我的我坐过了,没有浪费。其余时候,他出去大都是和同志们一起坐吉普车、卡车。

其实景区参观的重点是防空洞,里面有用心陈列的各种科技设施、历史陈列。如毛泽东等领导与物理学家讨论发展方向的蜡像、中国核电技术的进步、各种电磁效应的道具、原子弹的原理等等,极为用心,也维护得较好,比绵阳科技馆的陈旧破损的设备状况来说好多了,适合有一定的理工科基础的家长给孩子做科学教育用。

景区出售一些小纪念品,如原子弹缩尺模型、迫击炮弹壳等。由于担心迫击炮弹不好通过动车安检,所以没有买,下次自驾的时候一定买一个。在买纪念品时把一个旧ipad mini忘在柜台,后来电联工作人员没有找到,估计是被人顺手牵羊了吧,算是一个小遗憾。

总的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景点。也许名声不响,国庆节也并不拥挤,梓潼县城住宿也并不紧俏,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变化。

续写——发表于 2020-10-06 23:14

一、精英门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这是邓稼先院长于1984年12月19日新一次核试验成功后写的诗。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理工科尖端人才,他没有太多时间去琢磨写诗,然而这首诗读起来有别样的味道。

这次核试验是中子弹,一种以辐射增强型武器。简单说,它并不放出恐怖的光或热或冲击波,而是以辐射为主。强大的辐射可以穿透钢板、围墙,也许敌方坦克没有损伤,但里面的人员已经丧命。这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路径思路转变。二代轻舟,当是指这第二代轻型核武器。

中华民族也已轻舟乘风,一日千里,这是无疑义的。然而联想到邓老这时候已经因为辐射身患重疾,“二代轻舟已过桥”让我产生别样的感觉。

邓老是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确诊的。但是,作为一个行家,从1979年遭受致命的辐射伤害已经过去5年,他当然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在1979年事故现场,很少在现场拍照片的他主动拉着同去的赵敬璞拍了一张照片。从那时起,他生命的倒计时就已经点亮。

但是,中国核事业已经后继有人,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正在成长起来。邓老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是欣慰的。“沉舟侧畔千帆过”,二代轻舟已经扬帆起航,祖国科技长河百舸争流,不知道邓老的这首诗是不是暗合了他的期许呢?



续写——发表于 2020-10-12 20:40

二、说说九院

中国的核事业从哪里起步的呢?应该说是从1955年1月15日开始的。那天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开会,专门讨论创建我国原子能事业。前一天下午,周恩来总理约见了李四光、钱三强,讨论了中国的核原料、核工业的相关问题;当天的会议上,时任地质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的刘杰和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等人也进一步介绍了相关情况。会上,毛主席做了总结:“这件事总是要抓的。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1956,毛主席又在会议上说:“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中国的核事业悄然起步。

1955年,第三机械工业部成立,专门负责核工业和核武器。1958年,改名为二机部。之前的1957年夏天,二机部成立核武器局,序号为九局。这就是九院的前身。第一任局长是李觉,这位曾跟着十八军解放西藏的老将军其实是个知识分子,如今终于可以认真的来当文人了,却是要制造最厉害的核武器。


1958年,二机部开始在当时还很荒凉的青海湖畔核武器研制基地,后来代号为221厂。金银滩上一时间多了很多干打垒和帐篷。同年,为解决原子弹研制所需的人才不足的问题,二机部在北京成立核武器研究所(九所),设立两个研究室:一室是理论研究室,主任邓稼先;二室是实验研究室,主任是陈能宽。


金银滩上原子城


此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逐渐恶化;1959年6月,苏联正式来信,表示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样品和设计的技术资料。从那时起,中国决定独立自主研制原子弹,项目代号就叫“596”!我们要造出我们自己的争气弹来!

从那时起,千军万马开始奋斗在荒凉的青海湖畔,在北京的保密大院,直至新疆的茫茫大漠罗布泊!

从那时起,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常驻于金银滩基地,或者往返于西北和北京、四川,开始了奋斗的征程!

1963年3月,九局机关与九所(除理论部外)的人员从北京调往出具生活条件青海221厂。第二年,1964年10月12日晚10时30分,在新疆罗布泊升起了红色蘑菇云,美国的地震台站感应到了遥远中国的强震动,中国大声向世界宣布:中国的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了!

然而,套在中国脖子上的绳索并没有丝毫的减轻。苏联开始在中国边疆陈兵百万,美国的第七舰队仍然游弋在台湾海峡。年轻的中国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锋芒和野心。重大的战略布局——大三线建设,就是把一大批工程、基地,迁往相对远离边境、地形隐蔽的西南山区。西北过于靠近中苏边境,并不安全,九局当然也在搬迁之列。1965年5月,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九〇二工程”,九局等一批核事业相关单位开始搬往四川,局机关科研机构在偏僻的梓潼县城郊,其余各所分布在绵阳、广元的偏僻的乡村。

在西南丘陵山区中,慢慢多了很多形似农村住宅的土墙房,后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改为红砖房:出于战备的目的,不能让卫星侦察发现这是科研基地。此时,九局安排单位在西南建厂,同时仍然在进行氢弹等研制工作,1967年6月1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9年10月,九院开始由青海搬迁至四川地区。在这里,九院在wen ge后期清理了极左势力的破坏,由极左势力的军管重新划归二机部,开始了新的历程(221厂仍留青海,直到撤销)。

在这里,一大批理论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工人在艰苦的条件下筚路蓝缕,卧薪尝胆,谱出了一曲富国强军的战歌。

续写——发表于 2020-10-18 00:03

三、走进两弹城

好吧,让我们走进两弹城。

从精英门进入,路过没有开放的大礼堂、金色大厅、原通讯楼,就是王淦昌故居。

许多人说原子弹的研制是应用学科,意思是元勋们不是爱因斯坦式的理论天才。然而不管怎么,王淦昌是个例外。这位两次与诺贝尔奖级别发现失之交臂的天才,一位在德国、苏联、美国工作多年的海龟,却甘愿为了祖国的强盛,隐姓埋名,在简陋的条件下耕耘了几十年,甚至有二十八年。


(王淦昌在德国留学期间向导师建议了一种实验方法,未获采纳,后查德维克用该方法发现中子,获得诺奖;回国后他发表了验证中微子的实验方法,但国内无实验条件,后美国人用该方法验证了中微子,获得诺奖。后来在苏联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也是诺奖级别重大发现,但因国内需要回国)

王淦昌工作过的书桌。

床。

立柜。上面的木箱子上面写着“王京”两个大字,那时他根据保密政策为自己取得化名,用了二十多年年;邓稼先曾在一次除夕夜时在基地遇见自己恩师,没有外人时对他说:“这么多年了,今天我叫你一声王淦昌同志吧!”说完两人泪流满面。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梓潼12
大国重器两弹城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梓潼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梓潼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梓潼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梓潼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绵阳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绵阳旅游推荐

+更多

    绵阳旅游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