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

黔北古寨乌江寨 六百年流连忘返昼夜风景线

编辑
天数:4 天 时间:3 月

       黔北古寨乌江寨   六百年流连忘返昼夜风景线

乌江寨是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西南夷中的古蜀国,万历中期以后改土归流。乌江既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也是贵州最大的水上黄金通道。

 

2016 年,乌江寨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开始规划保护开发,当地的原住民都被迁走。打造以“共生思想”为理念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即传统与现代共生、自然与人文共生、乡土与时尚共生、村民与游客共生,以“民居、民俗、民食”为主线,在原村落的基础上,依托恬静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古村落氛围,结合自然山势与河道地形的环境综合整治,系统地移建、修缮、复建和改建了黔北民居、院落,向人们展示黔北村落的民俗文化。2022 年 2 月 1日,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正式对外试营业。如今zf控股60%,管理浙江乌镇的那个公司占40%股份。

 

贵州就是“地无三尺平”的,几乎每个景区都要走山路,不是上下坡就是上下楼梯。乌江寨也不例外,从景区大门下楼,走了一会阶梯路,然后坐电梯到一楼(幸好有电梯),就可以在青石板路上行走了。

 

当你走进乌江寨内部,你会恍然进入一处人间仙境。这里山雾薄薄,似仙气缭绕,似炊烟袅袅,眼中满含的都是这个古朴的小寨,最原生态的美感。

可以感觉到,这里对传统的木制结构黔北民居进行了系统地规划,移建、修缮、复建和改建,整个建筑群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呈现出一幅优美的黔北民居群落画卷,再搭配江中缓缓前行的单蓬船,颇有几分“人在画中游”的奇趣意境。

一袭乌江水如碧绿的绸缎穿寨而过,两岸是细脚伶仃的吊脚楼和层层叠叠的梯田,远山如黛,近水含烟。行走在乌江寨,如同走进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沉静而美好。

 

乌江寨的古建筑有着独特的特色,有的沿江吊脚,有的临崖悬居,有的在溪边,有的在瀑旁,甚至有的在水中。这些老建筑规模宏大,特色鲜明,寨子中的牌坊、戏台、寺庙、塔楼、民居、风雨桥等建筑,各具神态,雕龙刻凤,飞檐翘角。建筑上的雕刻工艺精湛,浮雕、镂空雕、阴刻、阳刻等形式别具一格,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云烟袅袅,水面上好像有一层雾气,依山傍水的乌江像水墨画卷般。摇橹船在江中缓缓映入眼前,站在吊脚楼上望去,远山如黛 碧水潺潺,“人在画中游”的氛围大抵就是如此,载一蓑愁,船桨泛舟。

 在一座拱形门前发现一棵大爱的紫藤花,连忙拍了几张。

下午时分,街道还算安静,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红辣椒和玉米。

太乙廊桥,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风雨桥。站在廊桥上眺望,江面水天一色,青山楼阁相映,两岸青山叠翠。而吊脚楼更是独具特色。当你抬头望去,完全像是几根木柱子将一座座木屋撑着似的,好不壮观。

单篷船停在岸边。

 

处处可见“龙”,巷子里灯笼高挂,但不少店铺都关着门,缺少烟火气。

田间小路上,油菜花已经结籽了,绿油油的一片。

山上有议事厅,山下有戏台,还有童玩馆。

山顶有醒雨门,有酒店,还有一间“快读书店”,可以阅读还可以喝咖啡的书店。

站在另一座廊桥望下去,水光粼粼,吊脚楼、水田错落有致,鸭子在水中嬉戏。

而“乌江寨供销社”这栋建筑风格独特特别引人注目。看到“供销社”几个字,年纪稍长的人都不会忘记计划经济时代它是多么的让人望洋兴叹、高不可攀。“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说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另一位领导人说的,一上一下排列组合在一起,让人回味。

几棵樱花衬托着吊脚楼,增加了黔北民居的韵味。

乌江寨自古以来就汇聚了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土家族等8个少数民族,多民族文化在这里共生并茂,在保留各自鲜明特色的同时,又相互交融。结合当地民族文化,他们为游客展示花草纸、蜡染、竹编、通草堆画的传统制作技艺,并指导游客参与体验。此外,独竹漂、傩戏、杂技等多种演出全天候向游客精彩呈现。

 

你可以去乌纸坊亲手制作花草纸,在未干的纸浆上铺上花草,再经特殊处理和自然烘干,每一张都有独一无二的图案和花纹。

 

可以到和平染坊体验一场草木染,草木染是沉淀之美,在和平染坊,方巾或围巾经双手浸染,又在水中沉淀,最后由阳光晒暖而着色固定,最终成为独一无二的工艺品。

 

可以去看老人用竹子编织成种类多样的生活工具和装饰品;还可以在手工作坊里亲手做一盏花灯……

 

来到乌江寨景区,处处都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气息与氛围。这里保留了最原始的黔北民居村落,吊脚楼、摇橹船、独竹漂、苗族竹竿舞、孔明灯、染房纸坊 戏台、茶楼…非遗文化为记忆留存了空间,真正的东方美学在此展现。

 

乌江寨之美,美在山水之间,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天色渐渐黑了,在这里吃了一碟赣南牛肉炒粉(25元),说明一点辣也不要,结果上来还是辣的。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如果说白天的乌江寨好似置身水墨画卷的江南水乡一般“云雾风中起,船行山水间”,是一幅宁静悠闲的水墨画卷,那么夜晚的乌江寨更像是被笼罩在灯火通明神秘面纱之下的千与千寻动画一般,是一张绚丽多彩的浪漫水彩画。繁华璀璨的烟花气息搭配流光溢彩的灯光,让这个古寨更具“诱惑”。

当夜晚来临,苗寨万家灯火悄然亮起,整座乌江寨变得旖旎多姿起来,吊脚楼倒映在水中,如梦似幻。像是远离了世俗烦扰,安抚凡人心。这里是避世隐秘的桃源,是理想中的乌托邦。

 

回龙岛是表演活动的主要场所,人们都聚在了这里。据说回龙岛是因“回龙望祖”之势而得名。意思是说一个人朝宗顾祖,状如舐尾之龙、回头之虎,主要就是说他忠孝两全,有情有义,即使到了外地求发展,也能保持衣锦还乡。

 

回龙岛的大屏幕上显示,这里每天都安排有傩戏,上刀梯,吐火舞,仡佬族高台舞狮以及苗族芦笙舞等杂技舞蹈演出。演出的戏台子不仅很大还很现代,而广场却不是很大。

 

江边最好的位置早已被游客占据,为的是看表演。

精心规划的泛光夜景超凡脱俗,游船穿梭在夜色与灯光之间,勾勒出绝美的画卷。

 

最喜欢独竹漂表演。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随着时代更迭,便捷的交通工具面世,独竹漂则渐渐变成了一项近乎失传的技艺。随着时代发展,独竹漂演绎逐渐成为一项民间体育运动和表演项目,具有竞技性与较高的观赏性。在2011年的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运动项目。

 

在乌江寨,独竹漂的传承人每天在乌江上踏着楠竹,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一人一竹,一袭长裙,脚踩竹竿,穿行乌江碧波上翩翩起舞,或抬腿,或下腰,或转圈……神奇的“水上功夫”将黔北民间绝技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进行“跳竿”、“换竿”等难度动作,同时将独竹漂与古典舞相结合,焕新传统非遗文化新魅力。

 

独竹漂很神奇,像水上芭蕾一样,真是一江一雾影如纱,一竹一杆浪里画。

 

夜雾朦胧下,星光和灯光交织,仿佛璀璨烟火洒落人间。那是乌江原生梯田上光影斑驳相映成趣、与泛光夜景交相辉映的“乌江星音乐水舞秀”,随着音乐及擂鼓声响起,高高的喷泉水柱直冲云霄,水柱以红绿蓝白等颜色、不同的形状呈现在我们面前,人们为此陶醉、欢呼。它充分彰显了乌江村由一条主河道贯穿山涧形成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在河道中心有一处音乐喷泉开启缤纷狂欢的景象。音乐喷泉变换迅速的灯光组成了这乌江星音乐水舞秀,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射得水柱忽明忽暗,十分亮眼。后来的喷泉像是一队顽童整齐地排在那里倒腾着,活灵活现,或高或低。

原生保留的梯田,乡野质朴,搭配起音乐、喷泉、灯光,在黔北的民歌中成为夜色中独一无二的精灵,还有黔北声声质朴的民歌声,成为了夜色下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无人机表演也是激动人心的。只见两百多架无人机于梯田之上腾空而起,在靛蓝的天空中、在星光闪烁下不停变换着图案,变换着色彩,先后组成了蝴蝶展翅、春天你好和“乌江寨”等不同的图案与文字,尽情的为乌江寨的夜晚增光添彩。

夜晚的乌江寨并不寂静,无人机表演和灯光秀光彩夺目,变幻莫测,美轮美奂,照亮山夜。让人时时刻刻感受到热情和欢快。

 

乌江寨,一座藏在大山里的世外桃源。青山绿水相伴,云雾缭绕似桃源,不仅有众多历史作坊、展馆、少数民族展示,更有中外美食小吃,夜间还有各种精妙绝伦的表演,将非遗文化与度假旅游相结合,既能欣赏乌江寨山水之美,也能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让你流连忘返。

(3100 图83 2024/4/1)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黔北古寨乌江寨 六百年流连忘返昼夜风景线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