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6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十:西六宫(上)(修订版)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0 天 时间:1 月 人均:150 元 和谁:一个人
玩法:摄影,人文,自由行,徒步

发表于 2022-01-16 14:49

鄙人2021版故宫套贴,连载的《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十七弹,得到了不少读者不吝赐读。其中有一些读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指出一些谬误。这次修订版二刻重发,采纳了前期读者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实了一些内容,校勘了笔误,并更新和补充了一些图片。虽然不敢说纠正了所有谬误,但应该是大部分得到了更正。详记赏明清皇宫所见的中国古代顶级宫殿建筑艺术、故宫展出的一些皇家文物收藏和清宫皇家生活痕迹,也联想到明清皇宫里发生的一些故事和传说,不敢说“以飨读者”,只是希望和读者共享。谢谢。

——————————————————————————————

西六宫的游客入口是乾清门西边军机处旁的内右门。

内右门和前面说的内左门一样,也是琉璃随墙门。门柱上有盒子,但只有上下两片岔角。内右门内也是一条长街向北通往御花园,这是西一长街。向北走到头是长康右门,向东一拐就是御花园的琼苑西门。

内右门进去右手是游客洗手间,墙根下是游客上午躲阴凉的地方,兼做急等亲友洗手处。

东西六宫在明初刚盖起来的时候是左右对称的,进了内右门东侧高大宫墙上也有一座屋宇式大门,这是和东六宫那边日精门对应的月华门,由此二门可以看到门内的日月精华。月华门进去是乾清宫广场,站在门外可以看见乾清门通到乾清宫的月台甬道,还能看到对面的日精门。

像东六宫那边一样,西一长街的这个地方还不属于妃嫔的西六宫。东边日精门对面是仁祥门,这里的月华门对面是遵义门,仁义并举。仁祥门进去往东走是斋宫和毓庆宫,这里的遵义门进去往西走是养心殿和御膳房。巷北是养心殿,巷南是御膳房。这座御膳房是清代专门给皇上做饭的,皇上要吃独食,所以这里也叫做养心殿御膳房。养心殿2015年开始大修,说是大修,恐怕相当于重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大修养心殿,即使是基建狂魔的建筑队,皇宫大修工程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结果到六年之后的2021年底还看不出来什么时候能竣工。

遵义门的制式和东边的仁祥门不一样,那座仁祥门是街巷门,这座遵义门却是院门,门柱四角有岔角,中间没盒子。门外竖着故宫的道歉贴,下面还有一个二维码,说是扫了可以VR体验。我没有VR设备,只有能扫码的手机,看不了VR,扫了也白扫,白扫谁还扫?得了,将来大修完工再来吧,今天先放过它。

东一长街内进了近光左门才是东六宫,西边这里也是这样的,进了近光右门才是西六宫。后宫里有广大妃嫔们闪闪发光,所以这两座门是近光门。

西六宫的布局和东六宫一样,东六宫一横巷的巷门叫咸和左门,那这里西一横巷的巷门肯定要叫咸和右门。

你看,这座咸和右门和东边的左门完全一样,名称也相对应。“咸”是同的意思,咸和就是天下太平呗。进去看看。西一横巷门口有一座值房,过去这里肯定有太监把门,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也可进。

西一横巷往西,第一座院门是永寿门,这是永寿宫。

永寿宫的位置对应于东六宫的景仁宫。像景仁宫一样,永寿门内也有一座汉白玉嵌大理石影壁,大理石上也有奇妙的花纹,影壁基座四个角上也有长发飘飘的元式蹲龙。这个也是元皇宫遗物吗?

永寿宫明初叫长乐宫,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改叫毓德宫,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才改叫永寿宫。永寿宫的建筑布局和东六宫的景仁宫一样,但是你看它前院配殿两侧是没有耳房的。

看看永寿宫正殿。它的建筑形式和景仁宫完全一样,面阔五间,斗拱抬梁结构,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明间开门,前月台下有御路丹陛。永寿宫前院正殿挂的额匾是东西六宫正殿额匾的式样范本,清乾隆所题。

永寿宫殿前的两棵海棠不知道是不是明代原装,它现在一到应季时分仍有花发。

看看后院,重修的井亭还在。东六宫的后院井亭在西南角,西六宫是在东南角,是对称的。永寿宫前殿没有檐廊,后殿却是有前檐廊的。

明代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征南在广西打了胜仗,还抓回来不少俘虏。这些俘虏中有一个瑶族孤女纪氏,她被朱见深安插在宫里内藏库做史官。一日,朱见深信步走到内藏库,和纪氏偶然切磋起来,见其机敏有才,便把她幸了。纪氏便就怀孕,在宫外地安门附近西内安乐堂生下儿子,养大到六岁。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纪氏生病渐重,近侍太监便将宫外有子之事告诉了成化帝。因为前二子俱亡而正苦于无嗣的成化帝大喜,四月把儿子接进宫,起名朱祐樘(念撑)。还把纪氏迁入当时还叫长乐宫的这座永寿宫居住,封为淑妃。因为淑妃病重,儿子朱祐樘进宫时是住在万贵妃宫里抚养。淑妃住进永寿宫没多久就在六月亡故,宫人觉着很蹊跷。此事传出宫外,民间侦探推理说凶人是万贵妃,这明代民间侦探就是现在朝阳群众的前辈。碍于民间侦探无法进宫取证,此案最终成为明代无头案之一。其实纪氏是抱病入宫的,本已时日无多。十一月,朱祐樘正式立为太子之后被奶奶周太后从万贵妃那里接去仁寿宫抚养,就是现在的慈宁宫。相传成化二十三年的一个春暖花开日,万贵妃接朱祐樘去她宫里吃喝。这太子去了不仅不吃不喝,还说了些不中听的话,万贵妃气得一病不起,亦亡。成化帝从二岁起便得万贵妃服侍,是他最宠爱的女人。万贵妃一死,成化帝伤心欲绝,就在八月驾崩。万贵妃、淑妃纪氏和朱祐樘这一段是明代悬案,但只是民间悬着,宫里并不悬。朱祐樘继成化帝之后,上位做了弘治帝明孝宗。弘治帝封其母为孝穆纪皇后,葬入他爸的茂陵,还专门修建奉慈殿,把孝穆纪皇后牌位立在里面祭祀。成化帝明宪宗朱见深的母亲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周贵妃,朱见深继位后尊其为周太后。周太后弘治年间去世后,弘治帝朱祐樘也将其牌位放进奉慈殿祭祀,还把她葬入明英宗朱祁镇的裕陵。万贵妃死后并没有葬入妃嫔合墓,而是自己单葬一墓,叫做万贵妃墓,就是现在十三陵里的万娘娘坟。虽然万贵妃比成化帝朱见深年长十七岁,但他们之间的情谊也是中国历史上帝妃佳话之一。万贵妃不知道怎么得罪了野史作者们,她在民间被说成是个坏女人,很有争议的。另外,万贵妃住在哪个宫也是一个谜,明代史书上记载万贵妃“而宠益甚初居昭德宫,后移安喜宫进封皇贵妃”。现在的东西六宫中找不到这个昭德宫和安喜宫,史书上记载,安喜宫是嘉靖四年(公元1526年)十月所作,我觉着应该是重修,这一年和安喜宫同时完成的还有景福宫。现在故宫内的景福宫是清乾隆重造的,我觉着景福宫旁边的景祺阁、符望阁那一带应该是明代的安喜宫所在,也就是现在的乐寿堂以北。那一带是乾隆彻底改造了给自己退休以后住的敬老院,他肯定是把原来的明代建筑拆了盖敬老院了。

清顺治进北京后曾废黜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给他娶的皇后,这皇后那个名字挺拗口,顺治十年被废后降级为静妃。静妃被搬到这座永寿宫居住,从此销声匿迹,这永寿宫也算是清朝第一座冷宫。这位废后静妃应该是在永寿宫没住多久,很有可能是搬到慈宁宫和她姑妈孝庄皇太后一起住去了。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选秀,汉女石氏被选作福晋,她虽名义上是东宫妃,其实比妃低一等。顺治指令东宫妃石氏住进了西六宫中的这座永寿宫,特批她可以穿汉服,其母也被特批乘轿从西华门走内右门下轿,然后进宫行家人礼,还给御膳吃。石氏康熙年间死后被封皇考恪妃,最后葬于顺治的孝东陵,不知道是不是骨灰。顺治是入关以后的第一位清帝,为了便于统治天下,娶了蒙古族的皇后,妃子里还有汉人。其实顺治帝最宠爱的还是满族的董鄂妃。康熙当皇帝时,为了提高遏必隆的地位,在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娶了他的大女儿钮钴禄氏,十六年就册封为第二任皇后,住在坤宁宫。坤宁宫在顺治年间就已经改造成祭神用了,康熙的这位皇后是住过坤宁宫的清代最后一位皇后,很可能是住在改造后的东暖阁里。这个皇后命短,康熙十七年就在坤宁宫去世了,谥孝昭仁皇后。康熙很不甘心,又娶了遏必隆的小女儿做了贵妃,就是温僖贵妃。温僖贵妃住在永寿宫,生下了皇十子胤䄉(念蛾)。温僖贵妃康熙三十三年去世,“温僖”是她死后的谥号。清代皇贵妃才有谥号,温僖是清代唯一有谥号的贵妃。钮钴禄氏皇后去世后,康熙一直没立皇后,坤宁宫一直虚着。后宫由承乾宫佟贵妃掌管了十年,康熙二十八年佟贵妃临死前才封为皇后。虽然佟佳氏只做了一天皇后,但也算是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做贵妃时会在宫女中挑选品貌俱佳者去御上,曾推送了一个宫女章佳氏去侍候皇上,从康熙二十五年到三十年接连生下皇十三子胤祥和二位公主。按说这应该是挺受康熙帝喜爱的女子,可她虽然和温僖贵妃一起住在永寿宫,却生前一直没有册封,就是个庶妃。康熙三十八年,章佳氏亡故,死后才被康熙追封为敏妃。雍正上位后,因十三爷胤祥大贤,便追封其母敏妃为敬敏皇贵妃,葬入康熙的景祾。温僖贵妃和敏妃之后,康熙的良妃住在永寿宫,她是康熙三十九年册封的良嫔,后封妃。康熙十四年入宫的这位良嫔也是佟贵妃推送给康熙的宫女,曾在康熙二十年生下皇八子胤禩(念四),是惠妃养大,后成为八爷党首领。

康熙帝皇四子胤禛当上雍正帝,便封其侧福晋钮钴禄氏为熹(念西)妃,住进了东六宫的景仁宫一直住到雍正帝崩。雍正帝皇四子弘历登上乾隆帝宝座后,封他妈熹贵妃钮钴禄氏为崇庆皇太后,住进寿康宫之前在永寿宫住了一段时间。崇庆皇太后搬去寿康宫后,乾隆封他自己的侧福晋高佳氏为贵妃,从钟粹宫搬进了他妈住过的永寿宫,这是乾隆朝的第一位贵妃。乾隆十年高贵妃临死前晋封皇贵妃,乾隆的第一位皇贵妃。之后,乾隆的颖妃和舒妃住在永寿宫。按照清宫记载,舒妃和令妃一样都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晋封妃,可能是这一年舒妃从承乾宫搬到永寿宫。颖妃先前是住在东六宫的景仁宫,直到乾隆禅位之前才搬到永寿宫。禅位之后的嘉庆三年,乾隆见颖妃跟了他一辈子,都快七十岁了,老不忍心地给她封了贵妃。嘉庆年间,住在永寿宫的是如妃。如妃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出生,嘉庆年间入宫做到如妃,嘉庆帝崩后,道光帝封如妃为皇考如贵妃,没住寿康宫,而是住在寿康宫后面的清代寿安宫,明代叫咸熙宫。咸丰年间封如皇贵太妃,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去世,七十四岁。这如妃也是清代的传奇,一生经历四位皇帝。

从永寿门前继续往西走的路口是南北向的西二长街。

过了西二长街路口,西一横巷的下一座院门是太极门,门内是一座木屏风,或者叫木影壁。

太极门里当然是太极殿。

太极殿前院正殿和东西其它宫差不多,斗拱抬梁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面有二尺高青石月台,月台正面是垂带踏跺,中间有丹陛石。不同的是太极殿前后有檐廊,横枋上是双龙和玺,应该是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的彩绘。前院东西各有面阔三间的配殿。后院和东西其它宫也差不多,面阔五间的正殿和面阔三间的配殿都有。太极殿在东六宫对应的是延禧宫,那里在道光年间失火之前就是和这座太极殿一样的建筑布局。

太极殿在明初叫做未央宫,嘉庆十四年改称启祥宫。明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的宸(念沉)妃邵氏住在这里,并且在这里生下了皇四子朱祐杬。宸妃这个称号是很特殊的,有帝王之意,是最高等级的妃。最初唐高宗要封武则天为宸妃,后来大家反对,说这个称号太高了。历史上各朝各代有好几个宸妃,大部分都是皇上宠爱的女人,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海兰珠也叫宸妃。成化帝最喜爱万贵妃,但也很喜爱宸妃,宸妃临终前晋封贵妃。万贵妃自己的儿子死得早,纪氏女携子进宫后,万贵妃曾撺掇朱见深废太子朱祐樘,立宸妃邵氏之子朱祐杬,未逮,罢。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万贵妃病故,几个月后成化帝朱见深也升天,三皇子朱祐樘继位,是为弘治帝明孝宗。弘治帝有才,但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才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传位于皇太子朱厚照,是为正德帝明武宗。宸妃的儿子兴王朱祐杬是正德帝的皇叔。这朱厚照比他爸还差劲,三十一岁还没来得及生皇子就亡故了。按照皇帝无后时“兄终弟及”的祖训,太后和内阁首辅商量决定让离皇位最近的堂弟继位,就是兴王朱祐杬的儿子、宸妃的孙子朱后骢,是为嘉靖帝明世宗。这是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明朝的这一段历史有点绕,好不容易才说清楚。嘉靖帝因此把他爸出生的这座未央宫改称启祥宫,以庆祝自己这支系上位称帝。嘉靖帝上位后把他盲奶奶宸妃封为寿安太后,把他爸兴王朱祐杬封了个睿宗,把他妈蒋氏封为兴国太后,还把他爸在封地湖北钟祥的亲王陵升格为帝王陵。宸妃嘉靖元年(公元1521年)便去世,葬入朱见深的茂陵,嘉靖十五年又和纪氏女淑妃一同搬进主陵殿。这茂陵很神奇,朱见深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崩。茂陵是他死后才开建,当年挖好了坑,朱见深自己领衔葬入。弘治帝朱祐樘还同时将其生母淑妃纪氏葬入,封谥号孝穆皇后。朱见深的王皇后后来在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崩后进入茂陵主陵殿,名正言顺。这茂陵主殿里除了朱见深自己,其她人都是儿孙们给安插进来的,王皇后肯定是朱见深会同意的,那两位宸妃和淑妃可不一定。对了,茂陵配殿里还葬有早亡二皇子朱祐极的母亲贤妃柏氏。朱见深最喜爱的、生下早亡皇长子的万贵妃却没葬进来。不过,万贵妃的在天之灵到底是把宸妃的儿子朱祐杬办成了明睿宗,还把宸妃的孙子朱厚熜办成了嘉靖帝。

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三月,明神宗朱翊钧正在当时的便殿养心殿秘炼新丹,突见坤宁宫有红光发出。俄顷,烟火蜂起,坤宁、乾清二宫尽烬。此后,他回不去乾清宫了,在当时叫毓德宫的现在永寿宫住了几天后,就搬到这座启祥宫住下,一直到万历三十二年乾清宫重建完工。说起“秘炼新丹”,想起一则趣事。现在饭馆都有一道拿手的好菜叫“秘制什么什么”。有一次我们同事几人出去吃饭,其中一位略识几个汉字的德国同事问我,菜单上的“秘制”是什么意思?我无言以对,便告诉他那是“Made in a dark room”,他便愕然,又问“Why“?我说“No why”,他气得直瞪眼。结果店里领班说那是“Made in a secret prescription”,这回轮到我愕然了。

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住在储秀宫的懿嫔生下一位皇子叫载淳,这是咸丰唯一的儿子。因为生皇子有功,懿嫔晋封懿妃,这就是后来的西宫太后慈禧。咸丰七年,懿妃又晋封懿贵妃。懿贵妃识字,常替病秧子咸丰批改奏折什么的,期间伴随有撒娇等行为。这些年,病秧子咸丰幸不动那些后妃,也无子产出,产了也没活下来。懿贵妃老是在咸丰耳边哝哝细语要住大房子,咸丰拗不过她,就只好在咸丰九年同意把长春宫和前面的启祥宫两座院子打通改造,打算着给懿贵妃住。启祥宫前殿改称太极殿,后院正殿后墙开了洞,明间做成了穿堂屋,改称体元殿。太极殿正殿两边现在竖起了围挡,所以后面的体元殿和长春宫现在都见不得人。

在此之前,东西六宫的十二幅额匾都是乾隆所题,当时此宫的额匾是“启祥宫”。咸丰改造启祥宫后,太极殿的额匾是东西六宫中唯一非乾隆手迹。启祥宫和长春宫成了一座四进院子,比皇帝住的养心殿还大。据考证,当时咸丰帝虽然住养心殿,却是经常在长春宫后面的咸福宫起居和办公。当时的中宫皇后钮钴禄氏是住在东六宫的钟粹宫,就是后来的东宫皇后慈安。钟粹宫也没有启祥宫和长春宫合并以后大,钟粹宫改造的那一圈抄手游廊是在长春宫改造之后。

看看太极殿里现在布置的清晚期摆设,这应该不是慈禧当年的宝座。东西六宫各宫正殿明间过去都有这么一套地坪宝座背屏,这个宝座不是本宫女主人的,而是皇上坐的。皇上走到某宫时,就先要在这里坐下,本宫女主人就要赶快从某屋里出来接驾。如果皇上直接走到后殿女主人寝室,那女主人就必须赶快下跪,口中喊道“奴婢接驾来迟,罪该万死”。

长春宫现在维修中,不开放,恕无图片。明代时,天启帝朱由校的李成妃在长春宫居住。李成妃是一位悲剧人物,她御上时为和她一起住在长春宫的另一位范慧妃打抱不平,后遭人暗算被贬为宫女。直到天启帝之后的崇祯帝上台,李成妃才被平反。

清代时,雍正帝自称长春方丈,给四子弘历取了个号叫长春居士,乾隆登基后就把他最宠爱的皇后富察氏安排在长春宫居住。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下令长春宫保持原样,原物也都放在原处。从此, 每到过年的时候,乾隆都要来长春宫凭吊富察皇后。一直到乾隆六十年,皇后富察氏和皇贵妃魏佳氏都去世多年,乾隆自己也不当皇上了,这才把长春宫开放给嘉庆帝让其她妃嫔住。

咸丰年间,长春宫改造后还没住人,咸丰帝就不行了。咸丰死后,他的后妃们居然没有移居寿康宫,还都住在原来的宫里。皇后钮钴禄氏被尊为东宫慈安太后,懿贵妃被尊为西宫慈禧太后,就有了东宫慈安和西宫慈禧二位太后。同治六岁登基还拿不动权柄,咸丰临终前虽然指定了顾命八大臣,但慈禧伙同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灭了八大臣。两宫太后生造出来一个垂帘听政,夺了权,让咸丰帝的异母弟弟奕訢做了议政王。同治初年(公元1862年)一开始,二宫太后同住长春宫,慈安住东配殿,慈禧住西配殿。后来为了方便听政,二人都住进了养心殿后院,慈安住东耳房,慈禧住西耳房。同治十一年,两宫太后给同治帝载淳娶了亲;十二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同治开始亲政。慈安给钟粹宫参照长春宫建了垂花门和抄手游廊,然后搬回去住了。慈禧搬到长春宫,终于住上了大房子。慈禧觉着慈安钟粹宫抄手游廊里的图画好,就在长春宫游廊墙上也画了好多画,他们说是红楼十二钗行乐图。慈禧还在太极殿后殿的后檐廊接出来一座抱厦,把这里当戏台听私戏。后来光绪的瑾妃也学会了这套,在她住的东六宫永和宫里招戏班来唱戏。同治十三年,皇上给他妈慈禧太后在长春宫办了四十大寿。本想把让他头疼的亲娘关在长春宫每日看戏听书,结果慈禧还是经常流窜出来干政。而同治自己倒是在年底就大梦归了,才十九岁。慈禧太后让人抱来醇亲王四岁的儿子载湉当了光绪皇帝,两宫皇太后重回养心殿垂帘听政。醇亲王是咸丰帝的另一个异母弟弟奕譞,而且醇亲王的嫡福晋是慈禧的胞妹。当时的醇王府现在是国家宗教事务局,醇王府花园是宋庆龄故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慈安皇太后因脑溢血在钟粹宫去世,有人说是慈禧给她吃了过量的阿司匹林糖丸。自此,慈禧几乎一手遮天。光绪十五年,皇帝大婚,皇后是慈禧给选的,是慈禧弟弟的女儿,也就是侄女,叶赫那拉·静芬。此后,慈禧太后归政于光绪,但还是通过训政的名义控制朝政,反动透顶。光绪三十年,慈禧移宫专为她归政后住的中南海仪銮殿,民国初年袁世凯改其名为怀仁堂。光绪三十四年,有病入帝膏肓,甚危。慈禧又让人抱来了醇亲王的孙子溥仪,光绪一飞走,溥仪当天就被按在太和殿宝座上登基做了宣统皇帝,慈禧成了太皇太后。其实此时慈禧也早已在仪銮殿的病房里被病入了膏肓,她硬挺着到光绪死后等着宣统登基,第二天才咽下最后一口气,还说了最后一句话“今后不许女人干政”。咸丰帝的中宫皇后钮钴禄氏四十天从贞嫔成为皇后,是清朝升得最快的女人;咸丰帝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则是清朝升得最高的女人;而咸丰帝自己则是清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只有十一年。所以咸丰是清朝最那个的皇帝,既无胆略,亦无才能,未能扶正将倾的帝国大厦。最关键的是由于他的无能,慈禧登上了清末权力顶峰,在将倾大厦上又狠狠地推了一把。

慈禧死后,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从钟粹宫搬进了长春宫住,转脸成了隆裕太后。因为当时宣统帝溥仪只有四岁,隆裕太后便学着慈禧做起了垂帘听政的勾当,不仅把清朝的政给听没了,最后自己也在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死于长春宫。逊帝溥仪此时还住在后宫里,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溥仪大婚娶了正房夫人婉容,二房夫人文秀。这二房夫人文秀就住在长春宫。我们常把清朝皇帝称作叉叉帝,比如乾隆、道光之流。清末帝其实应该也称作宣统帝,他自己就称自己叫宣统。可是我们还是习惯于称清末帝为溥仪,可能是因为他当皇上时还太小,也没有当几年皇上,最终还是做逊帝的时间更长。

看完太极殿和长春宫,还要从太极门出来。再接着看西六宫其它的院子。

(未完待续)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北京27015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十:西六宫(上)(修订版)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北京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北京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北京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北京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中国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