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9

不一样的318-皖南川藏线

编辑
天数:4 天 时间:5 月 人均:1270 元 和谁:夫妻

      你知道皖南吗?以前我会说那里发生过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来我会说皖南有大黄山、宏村、西递、南屏;现在我会说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遍布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不仅有如诗如画、天人合一的古村落,还有江南诗山—敬亭山,更有不一样的自驾线路—皖南川藏线。

       一年中最舒服的时候应该是五月吧。春夏交替,气候温和,阳光刚刚好,这时来一场自驾旅行,去看不同的地域风情,观不一样的世态风景。第一天(五月一日)我们清晨6点10分出发,一路遇到五次堵车,严重的七车连撞,看见站在车旁的大人和孩子焦虑的表情,一切都泡汤的结果甚是同情,出门在外安全很重要。

       下午三点不到我们来到敬亭山下。少年课堂上读的《独坐敬亭山》一知半解,更是难懂诗人的情怀。多年后的今天沿着诗人的足迹行游敬亭山,领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独特魅力。一座因诗歌成就了人文高度的江南诗山,今天终于可以一睹其风采,实现少年时的梦想。

       敬亭山位于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海拔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钟情于敬亭山的山水,诗仙李白七次登临吟咏,留下了许多诸如《独坐敬亭山》、《送友人》、《宣城还见杜鹃花》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优美诗文、美丽传说。谢脁、白居易、杜牧、欧阳修、石涛、苏轼、文天祥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都与敬亭山密不可分。

       浓缩诗山文化的敬亭山牌坊群矗立在敬亭山脚下。上刻有楚图南的题字和李白、陈毅的诗作。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敬亭山的魅力何在?为何“ 相看两不厌”?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敬亭山的植被茂密的像一个天然氧吧,是一个纯氧的清新世界。我们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沐浴花草的芬芳,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惬意。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昭亭坊位于敬亭山南麓。明代崇祯九年(1636年),宣城县令陈泰来建,并亲书"古昭亭"三个行书大字,也称古昭亭坊。坊以巨大石料砌成,两旁为两根方体石柱,上方连接石横梁,坊名刻在横额上,坊前有石砌台级。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随处可见石刻诗仙李白的千古绝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由此上三大主峰之“一峰”。一峰游步道1700米,对体力也是一个考验。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李白让敬亭山名闻天下,而敬亭山更是时刻纪念着李白。清风微醺,盘山而上,“江南诗山”四个红色醒目大字耀入眼帘,旁边便是敬亭山标志性建筑—太白独坐楼,因李白在此所著名诗《独坐敬亭山》而建,1937年毁于战火,2014年宣城市政府新建,楼高33米,共四层,仿唐建筑。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因遭权贵馋毁,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被赐金放还,此后的十多年内,李白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漫游。公元753年心灰意冷的李白第一次来到宣城,在敬亭山发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感叹。晚年的李白在以宣城为中心的江南一带漫游,而宣城以博大温暖的胸怀接纳了失意的李白,公元762年冬天,贫病交加的李白在宣城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我们登临太白独坐楼,了解李白的生平及成就,仿佛看见诗仙孤独的身影,佩服诗人不管是何种情感意趣,都可以借山川景物来表现,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登临敬亭之巅,欣赏李白诗中描绘的宣城胜景,感受敬亭山被绿色充盈的美好与诗意。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石涛纪念馆:石涛(1642年一约1707年),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法名原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的十世孙,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300多年前驻锡敬亭山广教寺。敬亭山的自然风光慰藉了人生失利的石涛,敬亭山的创作奠定了其成为一代宗师的基础,开创了清代山水画的新高峰,是”清初四僧“之一。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一片竹林处立着玉真公主雕像,身后是相思泉(皇姑泉)、皇姑坟(相传为玉真公主的荒冢)。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相思泉(皇姑泉)呈半圆形,右边是半卧的李白塑像;左边墙上石刻为玉真公主。我正在大脑搜索两人关系,忽听有人说:玉真公主是李白的绯闻女友。传说开元十七年两人初见时,李白写了一首《玉真仙人词》赞美玉真公主,从此玉真公主住进了李白的心里,可惜两人有缘无分,公元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玉真公主也散尽家财,辞掉公主名号,前往安徽宣城修道,最后在敬亭山下定居,而后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问世,所叙述的是人还是景,也许两者兼有。他们于同一年去世,一世情缘只落得一声叹息: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此传说不知真假,也许赋予诗人更多的故事传说是后人们记住诗人的一种方式吧。

       广教寺始建于大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为江南千古名刹,兴盛于宋元时期,清代乾隆年间毁坏严重,历代曾重修。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广教寺又毁于日本侵华战火,仅遗存广教寺双塔,双塔兴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为七级方形平面直井式塔心室仿木楼阁式的砖塔。亦称敬亭双塔,是国家森林公园敬亭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文物古迹。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1939年陈毅将军从皖南的新四军军部泾县云岭回到位于江苏溧阳县西北的新四军第一支队驻地,途经宣城即兴吟《由宣城泛湖东下》七绝一首: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敬亭山景区及周边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九华山歌》中说“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谢太守和诗仙太白两位诗坛泰斗铸就了”诗山之魂“。多少文人墨客追随他们的脚步,纷至沓来,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为敬亭山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动人篇章。敬亭山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流连忘返以至近昏暮。

       离开敬亭山,我们找加油站加满汽油,这样明天进了皖南川藏线就不用再找加油站了。然后去万达吃饭。

宣城
万达大渝火锅吃晚饭

        吃晚饭时,订了离万达广场不远的城市便捷酒店。入住后预定了明天的住宿:板桥红山里红农家乐。

宣城
酒店不错

       第二天(五月二日) 清晨6点半离开酒店,找地方吃早点。7点10分出发前往宁国市,8点到达皖南川藏线东入口看见汽车已经排起了长龙,堵车不可避免。

宁国

       皖南川藏线又称"江南天路,位于皖南318"。该公路线东起宁国市的青龙乡,西至泾县的蔡村镇,其最神秘精华路段全长120公里,今天我们开始自驾此线路。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
各个方向自驾皖南川藏线线路详情

        皖南川藏线游览图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

       皖南川藏线自驾标志牌

宁国

       三岔路口左拐去储家滩。储家滩位于素有“国家水利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之称的青龙湾下游的青龙乡龙阁村,距离宁国市区约16公里,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烟雨朦胧,十里画廊,不仅是旅游、露营的好地方,还是摄影爱好者和影视制作团队绝佳的创作和取景之地,更是皖南“川藏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储家滩

       绿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绿色是植物的颜色,有生命的含义,可代表自然、生态、安全、环保等,如绿色食品。绿色因与春天有关,所以象征着青春,象征繁荣(取自枝繁叶茂)。性格色彩中绿色代表和平、友善等。储家滩水的绿色谁不喜欢呢?

储家滩
绿色是回忆

       游完储家滩,我们去青龙湾风景区游船码头已经堵车了,长长的车龙没有能动的意思。我们决定不坐游船,掉头玩别的地方,结果导航带我们离开了皖南川藏线S345。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

       导航带我们经储家滩,过青龙桥,来到青龙湾风景区的另一个游船码头(下图所示)。注意:如果只走皖南川藏线,就别离开S345。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

         我们原路返回S345,重新进入皖南川藏线来到听风崖

宁国

         听风崖上赏美景

宁国

         已经修建好了的隧道,等候通车。

宁国

         中午在罗陵湾自驾营地吃午饭

宁国

       青龙湾慧云禅寺位于青龙湾旁,建在山顶。始建于唐,宋代高僧大惠宗十三岁在此寺出家。 2002年寺庙移迁新建于青龙湾水库边的小山顶,寺庙还在不断扩大中,有竹林石径通往山脚湖边,适合有体力的朋友散步。

宁国

  从S345省道有岔路沿湖行5km直接驶上山顶,可以俯瞰青龙潭,视野非常好,这里是个世外桃源般的清修之地。

宁国

       方塘乡位于安徽宣城宁国市,青龙湖上游,红杉林就立于青龙湾末梢。

宁国

          阡陌小路交错,沼泽分布,群山环绕。遗憾来的时间不对,看不到最美的景色

宁国

        红与绿:很多人都觉得红色与绿色的搭配不好看,你看大自然随处可见这样的搭配,不是也很时尚吗?

宁国

        观景台实际上是一个土地治理观测点,被私人利用收取停车费5元/车。

宁国

         很多路段都是这样路窄、车多,弯道急,比较考验驾驶技术。

宁国

       方塘乡至板桥村沿线又多为山上的喀斯特山石,被人误以至云南石林的感觉。沿盘山公路一直到达安徽省东南部最大的原始森林-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板桥村被称为亚热带北部最后一块绿色的山村,位于安徽宁国方塘乡境内,这里有五万多亩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是亚热带北部边缘保存最好,最完整的。

方塘乡

        太阳落山前我们到达红山里红农家乐入住。

方塘乡

        放下行李,去板桥村最热闹的街上逛逛。

宁国

       太阳都要落山了,警察都还在岗,节假日警察真辛苦。指示牌显示左边去泾县桃岭,右边去泾县水墨汀溪。我们决定明天赶早先去桃岭公路——六道弯。

       红山里红农家乐的晚餐:烧土鸡,清水鱼和苋菜,地道的农家风味

       第三天(五月三日)4月30日出发前一天查看天气预报今天有中雨,担心桃岭公路封闭,错过体验。早起天气晴朗,一扫阴霾,心情超爽,真是人品好运气好啊。早晨在板桥最热闹的街上吃了早餐,8点出发前往桃岭。

1948年2月17日,吕辉率领的游击队在旌宁交界的蜡烛山与国民党宁国县自卫队一个分队遭遇,吕辉不幸被躲藏在草丛中的敌散兵(叛徒)冷枪击中,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年仅25岁。不忘给烈士鞠上一躬。

          早点特色:宁国粑粑

        “桃岭六道弯”远近闻名,故人称“小西藏“。沿途青山绿水,风景秀丽。

       桃岭公路是进入桃岭村的唯一通道,是安徽泾县苏红乡经桃岭至宁国板桥乡的一条海拔最高盘山公路。 中间隔着几座大山,当地也称红旗岭,海拔1000米,上坡约10多公里,下坡也约10多公里,山势险要,景色迷人。

        导航显示山路崎岖,弯道众多,据称有135道弯,其险、其美不亚于六盘山。

  导航“小度”持续一个多小时锲而不舍的“掉头”,前面的Golf举起了白旗,看到这么巧合的一幕,我们都笑岔了气。

        骑游们友好地和我们打招呼,并叮嘱我们开慢一点,前面弯道很急。

       桃岭公路被当地人称为”幸福路“

       泾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皖南特区苏维埃政府”红色政权所在地。由于受交通制约,贫穷落后。在时任泾县县委书记王乐平(1966年—1976年)的领导下,泾县人民齐动员,全力以赴,夜以继日,挑战劳动强度之极限,经过四年(1972年10月24日—1976年12月24日)多的苦战,这条九曲十八弯,穿云破雾,总长20公里的盘山公路终于修成通车。桃岭人民也走向了文明富裕的道路。

         终于来到最高处的观景台,看到隐身在大山中的桃岭公里上全是汽车,堵的死死的。

        从第六道弯下来可回看到石壁上有”天路“红色大字

       五道弯-山峦叠翠。不见有上山的车,下山的车也动不了,车上的人都去看美景了。毕竟大山深处原生态的美还是很惊艳的,在我们的人生中这种惊艳是可遇不可求的。

        车上只有驾驶员,其他人全下车看风景拍照片去了,无疑欣赏美是每个人的追求。

        四道弯-千回百转。此后,千回百转,桃岭六道弯始终不忘。

       三道弯-云雾缭绕。不见车,只见几个拍照的游客三三两两从山上往下徒步。我们也徒步下山,听说上山的路上有辆房车太大,堵在那里上下不得,下山的路上有辆车坏掉了,而上山和下山的路分属两个不同的交管部门管理,要等待各自的交警来疏通,不知真假。

       下到二道弯,上山的路又堵着。只因为此处有辆车停在路上,司机不见踪影。一路上山、下山看见很多这样将车停在路上去看风景,拍照的,有的车想走就占对方的路,所以堵住动弹不得。来到这里的每个人情不自禁的停车、下车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优美的风景,想将这些都收进自己的眼里,留在脑海里。20公里的路程耗时半天,节假日来这里自驾的朋友要有心理准备哈。还有提醒要来自驾的朋友们:桃岭公路就一条路,如果堵车了,你用的导航会不停要你掉头,千万不要听哦。

       驾车沿河而下,约6公路到达水墨汀溪。泾县水墨汀溪风景区被誉为皖南最后一个原生态“天地净土”。是沉睡千年的“水墨能量”天地,是养生修身的福地。水墨汀溪犹如一幅上乘的水墨山水画,青山绿水,林海茶园,奇花异木,奇石怪潭,四周云蒸日上,溪流滔滔。

水墨汀溪风景区

        这里拥有人类长寿四元素“阳光、空气、水、磁”的基本能量值。

水墨汀溪风景区

        汀溪地处绝佳的”北纬30“能量带。

水墨汀溪风景区

        山涧溪流冲过阻力,翻起白色的小浪花,好似冰花与石头紧紧拥抱。

水墨汀溪风景区

         妇人在溪水里清洗餐具。

水墨汀溪风景区

      租一辆电动车(120元/辆)从北门到南门,随停随走,沿途美景,尽收眼底,好不惬意。第一次驾驶这种前面两轮,后面一个轮子的电动车。

水墨汀溪风景区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水墨汀溪风景区

         在这里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放飞身心,体验无穷乐趣。

水墨汀溪风景区

         皖南蜀道全程约2.5公里,是水墨汀溪风景区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之一。

水墨汀溪风景区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月亮湾的真实写照。《月亮湾的笑声》、《闪闪的红星》都是在此拍摄。境内崇山叠翠、溪水潺潺、竹海浩瀚、风景秀丽。离开水墨汀溪来到今天的终点月亮湾。

月亮湾

        虎头峡:漂流的起点

月亮湾

        越野车:河滩、丛林、山地穿越。

月亮湾

        晚上入住秀丽山庄 晚餐:散养老母鸡汤,清水鱼和嫩南瓜,绝对的美味。

月亮湾

       第四天(五月四日)早上起来外面下雨了,怕遇到山体滑坡和山上滚落碎石,决定放弃游玩月亮湾风景区,尽快离开山区。在快要到达桃花潭时雨下小了。桃花潭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境内(青弋江上游),距县城34公里。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让桃花潭名扬天下。

桃花潭风景区

       桃花潭八景之一:文昌阁。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由乾隆皇帝恩准,水东翟氏家族共同捐款建造。建阁目的一是纪念李白曾游水东翟家之桃花潭;二是显示翟氏家族文风昌盛。其砖木结构,共三层,八角,高25米,三层八角均系风铃,微风吹拂,铃声朗朗。一至三层分别高悬"盛世文明"、"文光射斗"、"共登云梯"匾额,是昔日翟氏宗族文武理学的丰碑,由于造型秀丽典雅,是著名的景观之一。

桃花潭风景区

       龙舟展示广场:各时代的龙舟。每年端午节,桃花潭都会举行龙舟比赛,当地的龙舟号子独具一格,是翟氏后人操练水兵的练兵号子。

桃花潭风景区

      桃花潭八景之二: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万历乙末(1595年)建,坐北朝南,典型民间祠堂规制,占地8300平方米,约合12.5亩。

桃花潭风景区

         桃花潭八景之三:南阳老街

桃花潭风景区

       桃花潭八景之四:踏歌岸阁。建于明末清初,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修,民国年间和解放后又进行过维修,是汪伦踏歌送别李白处。檐下高悬"踏歌岸阁"四字横匾,原为里人翟容所书,后毁。1983年重修时,新匾为原安徽省政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张恺帆所书。站在此处仿佛看见汪伦倚着窗台栏杆向船上的李白挥手送别。

桃花潭风景区

       桃花潭东岸有座古色古香的二层阁楼,其底层为过道,两边是砖砌实墙,下面是麻石砌成的基础,有石阶下河。阁楼底层向老街一面是敞开式,临潭为半圆形门洞。上层为一小楼,向潭一面设窗台栏杆,可供游人凭眺潭上风光。小楼临街一面设木制屏风,刻《踏歌送行图》,再现了当年汪伦送李白的动人情景。

桃花潭风景区

       桃花潭八景之五:东园古渡。桃花潭之所以著名,则是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曾任泾县县令的汪伦,卸任后举家迁住桃花潭畔。他对李白的诗歌极为敬慕,堪称李白的铁杆粉丝。唐玄宗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一心盼望能见到自己心中的偶像。遂修书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来,汪伦便据实以告之: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李白听后哈哈大笑,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说道“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一快事”。彼时李白的被骗成就了今时的桃花潭,如今来此的游客都会诙谐地称汪伦是:大忽悠。

桃花潭风景区

       桃花潭八景之六:义门。建于唐贞观五年。因万村村民万晏家五世同堂,和睦相处,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修义门以为表彰。义门为万村大门,历代万姓族人凡有大事必经此门出入,以示荣耀。

桃花潭风景区

        桃花潭八景之七:彩虹桥

桃花潭风景区

         桃花潭八景之八:桃花潭山水画廊

桃花潭风景区

       桃潭西岸古门楼是进入万村古民居的必经要道,始建于唐代,地势险要。万村曾是徽商云集之处,明清两朝,鼎盛东南,富甲一方。人置村中,恍若入画。

桃花潭风景区

         桃花潭畔游览图

桃花潭风景区

       万家酒店遗址、汪伦墓、怀仙阁、相依的汪伦祠青莲祠等,仿佛穿越时空,古人举杯畅饮、相谈甚欢的豪迈气概回荡在这绿水青山、粉墙黛瓦间。汪伦祠青莲祠相通是为了汪、李二人方便相约;怀仙阁的门窗都做成了倒立着酒杯、酒坛和嘴唇的形状,不知酒仙是否看见?“风月无边”的典故也在这里演绎;汪伦墓碑文:”唐史官汪讳伦也之墓“,相传为李白所题写,其真伪已无从考证。

桃花潭风景区

       在黄山山脉北部的群山之中,深藏着令人称奇的古村落——查济古镇,它位于安徽泾县西南,南连黄山,西邻九华山,始建于唐武德八年,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废毁于晚清及近代,至今已有1400 多年的历史。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身在查济古镇仿佛看见中国乡村曾经的辉煌。

查济古建筑群

       穿过新建的步行街后左拐来到溪边,古镇的一隅呈现在眼前。

查济古建筑群

        旧有诗云“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

查济古建筑群
走在古镇的青石板道上,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每个从财神楼下经过的人都在接财神。

查济古建筑群
财神楼

       天申桥:建于明崇祯年间。它实为两座桥,是兄弟两想母亲尽孝而建,桥面连为一体,寓意兄弟同理连枝。

查济古建筑群

         茶楼上喝茶,桥、溪流、古民居一览无余

查济古建筑群

        沿着溪流走走停停,不时举起相机将这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马头墙徽派民居独有的韵味美景收入镜头。

查济古建筑群

         古镇原有桥梁,祠堂、庙宇各108座,现尚保存有古代建筑140余处。

查济古建筑群

         查济以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美丽的自然山水成为影视拍摄基地。

查济古建筑群

         翔义堂:明朝走马楼。此处拍过多部电影、电视剧

查济古建筑群

查济古镇以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美丽的自然山水成为“中华写生第一村”。全国两百多所艺术学院在此建立写生基地

查济古建筑群

         妇人在溪水里清洗衣服

查济古建筑群

      下午4点结束游览,吃晚饭还早,我们决定即刻返程,避开明天返程高峰。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生活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加宽广。——余光中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走出去才发现自己很渺小。 每一次的旅行都能让自己有所感悟,旅行的路上看了很多的风景,积累了很多学识,觉得自己人生的时间似乎变多了,走过的路似乎变长了。

       当鞋底黏着远方的尘土回到自己家的时候,一边回忆这段旅行写着游记,一边开始计划下一段的旅行。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不一样的318-皖南川藏线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